血浓于水,叶对根的深情
——记杰出爱国华侨奉献人物杜成国

中国网 | 时间: 2014-02-26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编者按】无论历经多少苦难与辉煌,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特别是离开国门的“游子”——华侨华人对祖国普遍怀有深厚的感情。当年孙中山先生曾说:“华侨是革命之母。”在推动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期,华侨华人发挥出了独有的力量与作用。陈嘉庚,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他为中国所做的贡献有目共睹。正如邵逸夫所说:“平生最希望发展教育事业,陈嘉庚是学习的榜样。”这样看来,“嘉庚精神”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10月21是陈嘉庚诞辰的重要日子,众多华侨呼吁将这一天定为“华侨日”。新的历史时期,依然要铭记华侨华人的历史贡献,尊重其地位与作用。同时也要重视华侨归侨的呼声,解决他们的困难,保护他们的权益

 

文/徐灵 李文

 



 


爱国爱乡不仅仅是海外华侨的光荣传统,更是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一种天然情怀。水一样的深情,土一样的厚重。无论走到哪里,众多华侨把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和这片土地紧紧连在一起。他们就像树叶一样,对根有着浓郁的深情,对土地有着深沉的眷恋。就算腐烂、死掉,最终也要化作一丝尘土投入到大地怀抱。近一个世纪以来,广大归侨、侨胞和侨眷始终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荣辱。正如杜成国,为祖国这片热土,他付出了青春,献出了智慧。直到今天,仍默默燃烧自己,克勤克俭,省下每一分能省的钱,为公益事业做贡献。

当问到是什么精神让他这位爱国归侨在历经重重磨难之后依然保持着高度的爱国热情。他毫不犹豫的说是已经渗透到的灵魂深处的“嘉庚精神”。“嘉庚精神”折射出人格的伟大,折射出教育事业的奋斗精神,折射出爱国的力量。“嘉庚精神”需要发扬,需要传承,而杜成国,正是虔诚的传承者。

 

 


走陈嘉庚先生的路,弘扬陈嘉庚倾资办学的精神,是杜成国毕生的追求。他用每一次行动书写着对祖国的热爱,影射着“嘉庚精神”。

2003年7月28日,杜成国做了一个惊人之举,在厦门电视台《沟通》栏目现场向厦门人民宣布他的遗嘱:把北京的一处房产捐给母校集美中学,作为其父杜丕林教育扶贫基金会的启动资金。

“捐房给母校!”这条新闻在大众中引起广泛关注,也让集美中学感到意外和惊喜。2010年,杜成国把北京房产卖掉,把所得的款项开始大笔大笔地捐出。2011年10月15日,在集美中学93周年校庆之际,杜成国捐款338万元,支持母校新校区建设,其后,他又拿出80万元,在集美校友总会设立“杜成国教育助学基金”,另为集美校友总会会馆捐资20万元,为集美医院捐款购车一辆,为《集美报》捐款设立新闻基金。杜成国在集美捐款总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

 



 


在集美中学,由杜成国捐资盖起的“杜成国楼”、“杜丕林楼”和“叶振汉楼”三座大厦,既方便了学校的教学工作,也给学校留下永久的记忆和宝贵的精神。

因为热心回报社会和爱心壮举,杜成国先生荣获“十大爱心公益影响力人物”和“杰出爱国华人奉献人物”等荣誉称号。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懂得知恩图报,是集美人的精神内涵。杜成国为这片土地所做的点点滴滴贡献,时代不会忘记,这是叶对根的深情,是血浓于水的感动。

 

扎根集美 贡献点滴

 

1953年,印尼开往中国香港的一艘游轮上,一群孩子面对大海,齐声欢呼:“印尼再见,祖国我回来了。”13岁的杜成国就是他们其中一员。那年的离别,改变了杜成国一生的轨迹。也许没有跨国“流浪”的人不会懂得,那种寻根的愿望有多么热切,毅然决然离开父母、离开印尼的家,他们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杜成国的父亲是贫农出身,5岁成为孤儿,在姑母远嫁印尼时他作为陪嫁来到了异国他乡。杜成国出生在印尼,性格外向的他从记事起就知道自己的根在中国。懂事后不仅自己心里想着回到中国,还鼓励周围的亲人和伙伴回国。

茫茫的大海,一望无际,杜成国和小伙伴们乘船回来了。整整漂泊了12个日日夜夜,经过香港九龙,抵达厦门,去陈嘉庚创办的集美中学就读。从此后,杜成国成为集美中学的侨生。没想到,6年的集美学生时代,成为杜成国一生难忘的印记。

厦门集美中学以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办学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描绘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十世纪初叶,被毛泽东主席称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针对中国内忧外患,贫穷落后的状况,立下兴学报国之志。他在海外艰苦创业,倾尽毕生资财和心血,创办了厦门大学,创办了以集美中学为主的闻名中外的集美学校。集美中学学子遍五洲,声名播四海,被誉为“中国名校”。培养和造就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人才,郭沫若先生有联赞曰:“鳌园博物大观百闻不如一见,鹭江集美中学万人共仰千秋”。

集美可以说是杜成国的第二个家,在这里,他受到了启蒙,得到了温暖。每当回忆起集美的上学经历,杜成国一脸幸福的笑容。他说:“在集美,师生关系融洽,让我感受到祖国对华侨的关心和重视,感受到大家庭的集体温暖。校长还专门成立‘侨生辅导组’帮助侨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母校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老师们‘不是家长,胜似家长’。”

杜成国举了一个感人的事例。1954年,他因阑尾炎入院开刀,幸好有校长亲自看望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料,才让他这个远离父母的孩子免去孤独之感和思念之苦。

集美的无限温暖来自于校主陈嘉庚先生,他是一位慈祥的老华侨,时常勉励大家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他让孩子们自小就领略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牢记“诚毅”校训,秉持“习惯奠定人生,细节塑造形象,方法点燃智慧,勤奋磨练意志”的理念。大家在这种氛围里一起学习、生活、劳动、憧憬未来。

在学校里,大家发现杜成国身上,有一股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祖国的建设发展时刻准备着能量,做任何事都全力以赴。

1958年时值中国大跃进时代,各地都在为“赶英超美”大炼钢铁,集美中学校园里也竖起了三座炼钢炉。杜成国劳动热情空前高涨,是学校炼钢积极分子。根据当时规定,各区各县各校炼出来的钢都必须送到岛内市区集中。集美离市区比较远,又隔着一个海峡,送钢铁必须经过新开通的高集海堤。杜成国自告奋勇担任送铁任务。当时没有汽车,全靠人力板车。每天下午,他和板车组同学一起装车,大家轮流当车把手,经海堤进入市区。一趟一趟,这些归侨学生得到了锻炼。

在杜成国的额头上,有一块伤疤,正是投身大跃进的“光荣疤”。除了往市区送钢,他还担任小高炉柴油机手,每次炼钢铁启动鼓风机都要靠手摇柄带动柴油机。那一天,杜成国感冒未愈,用手摇柄摇动柴油机时,手摇柄脱落重重敲在他额头上,顿时裂开一道口子鲜血直流,一旁的同学见状急忙把他送到集美医院,整整缝了12针。

尽管这样,杜成国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丝毫未减,学习之余和同学们一起挑沙、建海水电站,样样活动总是冲在最前面。这样一年一年,在集美的日子欢乐而充实。

 

历经磨难 不改初衷

 

1959年,杜成国从集美中学毕业,考入河北一所大学。4年后一个偶然机会,他进入中国新闻社当上了一名摄影记者,专门从事对外宣传采访活动,这一干就是30年。

能够踏入摄影世界并有所成就,跟集美的影响不无关系。杜成国回国那一年,随身携带了一架德国造的单镜头照相机,他爱好摄影,这架相机陪伴他在集美中学度过了6年难忘的时光。当时,集美中学成立了一个摄影兴趣小组,杜成国作为摄影小组的成员之一,经常和大家在一起学习摄影理论基础知识,探讨摄影技巧,进行不同题材的实践锻炼。这为他成为新中国摄影记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更令他难忘的是曾为校主陈嘉庚照相并合影留念。

 

 


1964年,第一届全国体育运动会摄影大赛举行,杜成国的摄影作品《乘风破浪》获得大奖,这是他进入中国新闻社的第一张获奖作品,当许多同事向他表示祝贺时,他相当谦虚。他悄悄告诉自己,成绩和肯定只能使自己更加努力,珍惜眼前的工作机会。然而好景不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由于海外关系,一夜之间,他成了“牛鬼蛇神”,被下放到海南岛一个农场“劳动改造”。农垦期间,每天不但要参加劳动,还要汇报思想,杜成国坚信自己是热爱祖国的人,是怀着一颗爱国之心从印尼回国的。管不了那么多,他每天除了认真参加劳动外,业余时间仍然不忘自己的老本行摄影。于是农场成了他业余创作的好地方。下放时公家的照相机上缴了,他就用自己的相机记录海南风光以及劳动场面。怎料,就在他下放期间,妻子提出离婚,孩子与他划清界限。一颗心,真的碎了。往事如烟,不堪回首,多少不公正待遇,困难和挫折,杜成国不得不面对。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40年后的今天,他被落实政策,成了中国新闻社的一位退休干部,被邀请参加中国新闻社创立60周年庆典活动,并被授予“为中国新闻社工作40年”荣誉证书。

 

创业香江 喜获爱情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杜成国从海南农场回到了北京中国新闻社工作。直到1990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定居香港,成为香港一个普通居民。在香港,一切从头来过,唯有打拼才能立足,再次寻找出路,他想到了重操旧业,拿起照相机,在维多利亚公园摆地摊照相,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维多利亚公园是香港开放式大公园,每天来自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各地到香港工作的女佣们大都来这里游玩,这些印尼佣大都讲印尼语,而且酷爱照相,这对精通印尼语又懂得摄影的杜成国来说,是绝好的“机会”。

 

 


随着时光的流逝,杜成国的生意越来越好,每天,他的照相棚前总是人头攒动。正当生意红火时,命运之神又给他开了个玩笑。2002年,杜成国遭香港康文署票控,指他未经批准在游乐场所提供照相服务。幸好法官同情他的遭遇,轻判罚款250元了事,算是有惊无险。不过,此事也引起媒体的关注,在舆论压力下,康文署最终同意他在公园及各景点从事摄影服务。杜成国不仅“维权”获得胜利,也惠及了许多本地以摄影维生的同行。

摄影,丰富了杜成国的人生,保障了他的生活,也让他有缘结识了一位贤惠能干的妻子阿娜。

“能认识我现在的妻子,真是一辈子的福份”。谈到那段“浪漫的事”,杜成国面带温情的微笑。十多年前,杜成国常在维多利亚公园拍照。那里每到周日,便聚集起大批来此休息的印尼女佣,她们都希望能拍一些照片寄给家人,或制作成挂历或写真,给自己留念。一段时间里,一位活泼热心、名叫阿娜的印尼女佣常常光顾,并主动帮忙,使他深受感动。之后两人日久生情,共结连理。

从很多细节能看出来,杜成国与妻子阿娜感情很好,两人举案齐眉,琴瑟相合,互敬互爱,一心经营好位于维多利亚的摄影小摊位。为了降低成本,杜成国常要将照片送往深圳洗印、加工,频繁地往返深港两地,有时返到家中已是深点12点,做完分装整理之后就已到凌晨两点。即便如此辛苦,阿娜也从不抱怨什么,一心一意与丈夫奋斗,而她的感人事迹也被印尼媒体报道,为当地人所熟知。

 

 


“阿娜十分好学,现在都已学会了人像摄影。”杜成国自豪地说,每当出席各社团活动之时,杜成国都要带着爱妻一同前往,为活动提供义务摄影。活动结束后,他们将冲洗好的活动照片,免费发放到参会人员的手中,让众人倍觉温暖。

杜成国对捐赠和帮助别人出手“很大方” ,但自己和妻子却过着十分节俭的日子。夫妻二人每天早上喝杯咖啡,吃个面包,中午在超级市场买个简易餐盒,晚上则在快餐店买一份晚餐分着吃。两人一天的生活费不足百元。他在想方设法挣钱的同时,也在尽力节省每一分钱。 

杜成国的节俭生活在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据《集美校友》主编陈经华回忆,“杜成国有一次参加集美的活动,是随旅游团来的,住在偏僻的酒店。我们到宾馆拜访他时,得知他是在活动前一天搭乘最后一趟班机,而住在偏僻酒店是因为这样可以节省些钱。”

陈经华接着说:“杜成国每年都要向《集美校友》捐款,钱数不是最多,但频率绝对是最高的。每逢学校节庆,他都会掏腰包,资助一些摄影、征文之类大赛的活动。他捐的每一块钱都是用汗水挣来的,每一块钱都寄托着他对母校的一片真情。”

杜成国不但是集美校友的骄傲,也是归侨者的骄傲。杜成国上世纪50年代曾为厦门《鹭风报》提供许多新闻照片,积极宣传报道回国读书的华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及生活工作在厦门的华侨情况,在侨报、侨刊、侨讯留下了他的许多笔墨和新闻照片。

现在,已是古稀之年的杜成国,依然面容清癯,精神振奋,双目有神,真善美可以滋养心灵与灵魂,而他正是在“舍”与“得”之间迈进了人生的全新境界。

   

嘉耕精神 薪火相传

 

在杜成国保留的众多历史照片中,被他一直视若珍宝的一张是在集美中学读书时与陈嘉庚在鳌园的合影。几十年来,他始终不忘校主陈嘉庚,为了弘扬嘉庚精神,他做了不少事。

集美中学新校区落成前,他捐资铸造了一座陈嘉庚兄弟和师生在一起的群雕。他曾给《集美报》写信,建议在集美学村门口竖立陈嘉庚的铜像。他的意见被采纳之后,他又为立该铜像出资。他还捐资铸造了第三座陈嘉庚铜像,该铜像将立于大田县集美学校抗战内迁时的旧址;他还建议采取措施,保护、恢复陈嘉庚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当初没有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就没有我的今天。为教育奉献爱心,我无怨无悔。”这是杜成国的心声。而对杜成国自己来说,从来没想过跟集美中学分开过。集美是他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一生梦牵魂萦的地方。他不仅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母校的大楼上,还要求在他百年之后,把自己的骨灰撒在母校的土地上,这样,他就可以永远和母校在一起,永远生活在母校的怀抱里。

2013年10月21日,是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00周年纪念日,厦门市人民政府举办了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00周年纪念活动。集美学校100周年纪念活动的主题是:弘扬陈嘉庚先生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缔造美丽厦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来。

陈嘉庚先生于1874年生于厦门市集美村一个侨商家庭,17岁远赴新加坡随父经商。他艰辛创业,勇于开拓,诚信经营,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东南亚著名的“橡胶大王”。他怀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理念,于1912年回到家乡,先后创办集美小学、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资助福建20多个县市78所中小学的办学,为祖国的教育发展尽心尽力。

辛亥革命前后,他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民主革命。抗日战争爆发,他不计个人安危得失,奔走呼号,出资出力,被推举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动员和团结东南亚1000多万侨胞,共赴国难。1940年,他率团回国慰劳抗日将士,他目睹蒋介石集团的腐败,在延安看到共产党、八路军政治清廉,他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抗战胜利后,他团结广大侨胞反对内战,支持民族解放。1949年,他应毛泽东之邀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和开国大典,并于1950年回国定居,参加新中国建设,为社会主义祖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嘉庚精神”不断延伸在现实中。20世纪20年代前后,陈嘉庚先生在厦门集美创办了集美师范、水产航海、商科等学校。如今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教育体系,已经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集美学校成为可以从幼儿园读到博士的地方。集美大学作为集美学校一员的,在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的办学理念,把嘉庚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自2006年起,《陈嘉庚精神》与集大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列入通识教育课程,有规范的教学、实践和考核要求。

 陈嘉庚先生一生爱国、一生创业、一生兴学,他的实践和精神形成了独特而又丰富的嘉庚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嘉庚精神”影响了杜成国的一生,传承“嘉庚精神”,杜成国不遗余力。同时,他表示,“当前中国梦是社会的主旋律,中国梦是爱国梦,是教育梦,是每一个人的梦。因此我认为,弘扬‘嘉庚精神’,同样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丰功伟绩,会在新时代体现出新的价值,延伸出新的内涵。”   

如果说“嘉庚精神”是一部壮丽的爱国史诗,那么,杜成国是这部史诗的描摹者和践行者,也是致力于教育事业千秋大业的推动者和播火者。

 

陈嘉庚:点亮人性的光辉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福建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区),厦门大学、集美中学、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民医院等,均由陈嘉庚创办。陈嘉庚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前身为集美学村各校)两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

 

 


陈嘉庚先生一生艰苦创业,一生倾资兴学,一生忠贞爱国。他17 岁离开故乡,赴南洋经商,以其优秀的品德、坚毅的个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经过艰苦创业,从一个渔村少年成长为东南亚华侨工商巨子。他是星马橡胶王国的四大开拓者之一,是星马橡胶业最大的输出者,他经营过商业、工业、种植业、航运业、报业。陈嘉庚先生在事业发展的同时,还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企业家和技术人才,造就了侨居地经济的接班人,也为祖国的民族工业训练了一大批人才。

陈嘉庚先生经营企业所赚得的钱数以亿计,但他从来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留给后人,他说,“财自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出”。他认为经商赚钱只是手段,赚钱的目的是要将赚得的钱拿出来为社会办好事、办大事,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以便能建设一个能与“欧美列强并驾齐驱”的独立统一和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他指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

 

 


陈嘉庚先生是华侨史上第一个“发了财而肯全部拿出来”的热心教育事业的楷模,他为教育事业而倾资、倾心、倾力,在海内外树起了兴办教育的一代新风。

从1894 年在故乡集美创办“惕斋学塾”算起,陈嘉庚先生一生中兴学历史长达67 年之久,创办和资助的学校多达118 所,一生献给文化教育事业的钱,按照当时黄金价格估算,超过一亿美元,在中国教育史上乃“千古一人”。

科学家杨振宁先生曾高度赞扬说:“陈嘉庚先生赤手空拳,在东南亚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企业,为了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贡献了全部财产,举办从小学到大学一系列学校。我想,在中国历史上,这样努力倾资办学,应该是从陈嘉庚先生开始的。”陈嘉庚先生在家乡创办的集美学村,规模宏大,设施先进,体系完备,蜚声海内外。他于1921 年创办的厦门大学,是国内由华侨创立的第一所大学。为了兴学,他耗尽了一生所得之钱财。在企业遭遇到困难之时,他甚至不惜变卖业产,向亲友告贷,竭尽所能,千辛万苦,维持办学。“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兴学岁月里,陈嘉庚先生不管是面对顺境、逆境,不论是身居国内、异邦,也不论自己时值盛年、晚岁,都始终如一,殚精竭虑,夙夜忧劳,全力以赴,努力实践着“兴学乃国民天职”的诺言,他直至弥留之际还嘱咐“集美学校一定要办下去”。

 

民政部常务副部长陈虹在钓鱼台国宾馆主席台为爱国人士杜先生颁奖
 


陈嘉庚先生是华侨史上第一个把东南亚各地华侨团结在一个统一的爱国团体之内的杰出领袖,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始终把祖国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说:“凡事只要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依归,个人成败应在所不计。”

1937 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在新加坡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募集巨款,动员3,000多名华侨机工回国服务,支援祖国抗战,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面旗帜。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海外几千万华侨的代表回到祖国参政议政,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

陈嘉庚先生是华侨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毛泽东同志赞扬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邓小平同志以此作了题词;江泽民同志题词“弘扬嘉庚爱国精神,振兴中华教育事业”,李鹏同志题词“弘扬嘉庚精神,办好集美大学”;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嘉庚精神,2004 年10 月,贾庆林同志亲自为集美大学陈嘉庚先生铜像揭幕。

陈嘉庚先生以祖国的利益为人生的最高利益,以祖国的需要为人生的最大需要,以祖国的富强为人生的最终目标。爱国主义是陈嘉庚先生一生恪守的信念,也是他一生行为的准则,更是嘉庚精神的核心。

集美大学是在陈嘉庚先生兴办的一系列专门学校的基础上发展组建而成的,学校以“诚毅”为校训。陈嘉庚先生吸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结合自身立身处世的感悟,概括提炼了“诚毅”二字,于1918 年立为集美学校校训,用以教育和规范学校师生的言行。

陈嘉庚先生曾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我培养你们,我并不想要你们替我做什么,我更不愿你们是国家的害虫、寄生虫;我希望于你们的只是要你们依照着‘诚毅’校训,努力地读书,好好地做人,好好地替国家民族做事。希望诸位要抱着大公无私的精神,凭着‘诚毅’二字的校训,努力苦干。”《孟子》对“诚”的解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左传》对“毅”则解释说:“毅者,坚韧不拔也,志决而不可摇夺者谓之毅。”陈嘉庚先生曾用“诚信果毅”对“诚毅”加以展述;原集美学校董事长、老一辈教育家陈村牧先生把“诚毅”二字解释为“诚以待人,毅以处事”;也有老一辈的校友把“诚毅”校训表述为“诚以为国,实事求是,大公无私;毅以处事,百折不挠,努力奋斗”。总而言之,“诚”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对党对人民对祖国无限忠诚,就是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毅”是做事的基本准则,就是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诚毅”是嘉庚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陈嘉庚先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但是“诚毅”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实践的楷模,他是一位“言人之所不敢言,为人之所不敢为”的人,他有着非凡的毅力,他一生的艰辛旅程正是这种顽强毅力的真实写照。

 

 


从办学主张和办学实践看,陈嘉庚不但是一个教育事业家,而且不愧为一个卓越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概括为几点:第一,提倡女子教育,突破封建禁锢,开风气之先;第二,强调优待贫寒子弟,奖励师范生;第三,20年代即提倡学生要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第四,主张“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学校”,确立教师在学校的主导地位;第五,为—厂振兴实业.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倡办职业技术教育;第六,要求普及教育,设立同安教育会和教育推广部。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以开拓者的姿态和革新者的精神,心力交瘁,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真正做到“诚毅”二字。 关于办学的动机与目的,陈嘉庚自己说得很清楚:“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

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陈嘉庚对捐资办公益的热心家勒碑留名,对自己却不居功、不务名。他为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建了多少高楼大厦,没有一所刻上他的名字或以他的名字命名。1923年集美学校师生和校友为了庆贺他的50寿辰和表彰他的兴学业绩,募捐筹建“介眉亭”。他拒绝了,认为“建亭祝寿是沽名钓誉”,“决不接受”。

陈嘉庚可贵的民族气节,在不接受施舍式补助一事充分表现出来。战后,集美学校校舍遭日本狂轰滥炸损坏不堪,美国善后救济总署厦门分处拟予补助。他复函道:“国家不幸.遭抗战之损失,战事告终后,不能奋志自主,以图强盛,反而依靠外国救济,政府如是,社会如是,华侨机工复员亦如是,甚至教育机关亦如是.其可耻可悲、可羞可痛,为何如是耶!”

陈嘉庚先生的一生蕴育了伟大的嘉庚精神。嘉庚精神的内涵集中反映在爱国主义精神,还体现在重义轻利、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诚实守信、嫉恶好善的重德精神,刚健果毅、坚韧不拔的自强精神,艰苦朴素、勤勉节俭的清廉精神,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而贯穿陈嘉庚先生一生的一条主线,就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