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筑梦“蓝色大农业” |
中国网 | 时间: 2014-02-26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海洋牧场系统工程已进入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革命,这就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其主战场就在‘蓝色大农业’。由此可见,建设‘海洋牧场系统工程’是发展我国蓝色大农业的必由之路。” 文/王林强
2013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是国家着眼形势需要和经济发展趋势,向海洋进军发出的又一号令。 我国是个陆海兼备的大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而且有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拥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因此,如何科学利用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让海洋经济成为富民强国、带动循环经济、促进就业的重要依托,是各界关注的热点。 旅日学者、万宁海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义,以前瞻视野和开拓性的技术成果,拓荒在“蓝色大农业”道路上,其独出一帜的“海洋牧场系统工程”,不仅契合了海洋经济的潮流,而且为建设“蓝色粮仓”、开辟新的产业模式、丰富大众“菜盘子”带来了全新的思路。
从废图纸中发现机遇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义留学日本。当时他在东京工业大学学习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电子机械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毕业后进入日本公司工作生活十多年,学到了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研发、生产、加工等先进技术。1992年初,王义与东工大几名校友创建了新的公司,在日本从事高科技产业研发工作。通过与日本各界业务的合作,王义深入地接触和了解到日本社会各阶层的情况,同时也与中国进行国际贸易与技术交流及合作。
那还是在东工大留学期间勤工俭学时期,王义在一次销毁废图纸时偶然发现日本在21世纪要发展非常规能源,实现一家一户、一个建筑体的独立发电系统,在21世纪中改变现有的集中发电及远距离大电网送电的供电系统。他凭着直觉当即感到,此举具有节约贵金属和环保节能并且具有备战的战略意义。 海洋发电技术引起他的极大兴趣,并由此引导他最终从事海洋科学技术及声波在海洋渔业技术中的应用与开发事业。
王义介绍,日本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人类21世纪的粮食主要来自海洋,并制订了开发海洋向海洋要粮食的战略计划——“蓝色大农业”。当时他也看准了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现代蓝色大农业的开发项目,于是从1993年至2000年,一直在日本进行海洋牧场系统工程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完成小试后回国在海南万宁市创业,并于2007年获取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证书,实现了零排放、封闭循环养殖新模式——海洋生态环境模拟养殖池技术。现在企业正在筹划建设“海洋牧场”项目,实现他回国创业的理想——“蓝色大农业”。 “海洋这个人类取之不尽的聚宝盆,要开发的物质和空间资源很多。过去由于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落后于陆地,长期处在传统捕捞渔业的生产水平。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海洋高新技术和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国际上出现了‘耕海牧渔’式的生产活动,给传统海洋渔业经济带来了飞跃发展,出现了使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有可能永续满足人类‘粮食’增长的需要。”这就是王义给出的“蓝色大农业”的解释。
王义说,有研究指出,人类由狩猎转变为畜牧使生产率提高了20倍。这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飞跃。海洋农牧化就是陆地农牧业历史发展实践的借鉴和推动。中国早在1998年就成功举办了海洋农牧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讨会,到了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海洋牧场的发展形势大好。 不过当2002年底王义刚回来时发现,“在中国不能以日本的管理模式、制度来要求和管理员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王义转变了管理思路,在内部关心员工的个人问题,解决他们生活上的疾苦和困难,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努力工作,积极地完成公司所交给他们的各项任务。调整管理方法后,企业在两年时间里顺利完成了“海洋生态环境模拟养殖系统的实验项目”的实验工作,取得了大量当地重要的实验数据,并且获得了2005年度万宁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南省政府科学技术厅的2005年省重点科技项目,次年被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为2006年的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在2008年第一届(中国·北京)世界环保大会中,又获得了国际节能环保协会评选为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优秀项目,2010年列为科技部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成果推广项目。
“海洋牧场系统工程” 王义向笔者介绍了以“海洋牧场系统工程”建设“蓝色大农业”的主要生产模式。他表示,“蓝色大农业”,其目的在“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中使其效益最大化、污染最小化,使人工养殖产品品质达到与天然产品品质相同化,使区域海洋经济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了解,王义的“蓝色大农业”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蓝色大农业与蓝色大农业循环经济。蓝色大农业是从“大农业”中分离出来的“海洋农业”,大农业的特点是不仅对于一、二类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即植物的种植、动物的养殖,还更加注重第三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即微生物及小生物(各种菌类、原生生物及后生生物)类的利用与开发。 蓝色大农业正是基于第三类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才得益于海洋农业的产业化,由此,可以实现“海洋农业”即“蓝色大农业”的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蓝色大农业的生产过程,即是科学家们所预言的人类有史以来的“第六次产业化革命”,即以“微生物、酶、细胞、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工程革命”。 “海洋牧场系统工程”的生产过程及运行由始至终的整体贯穿着N、P、C、O等元素的循环体系;由低级供给高级的生物食物链。在海洋的立体空间中,人为制造各物种的菌藻共生系统,为原生生物及后生生物提供不同营养的底端至顶端的食物链网,由此为养殖动植物提供优良的生物饵料,其排泄物成为底端各物种菌类的营养源。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天然食品“粮食”。 二是海洋牧场系统工程,包括6个方面内容。 ——海洋牧场生态环境建设。海洋牧场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海洋牧场具有良好的海底鱼礁、海湾、浅滩和流畅的海流;海底由浅至深,最好有20~50m深度空间(防止台风的影响)、以泥沙底为好。海洋牧场生态环境的充分条件:海洋牧场应具有天然或人工潮汐动态浪涌设施、各种有益生物菌群及菌床、各种有益藻类及原生生物群、足够照射到海底的天然及人工光源。 ——海洋牧场养殖生产工程系统。人工建设海中适合于养殖物种的海面“浮礁”、海中“沉浮鱼礁”、各种海底鱼礁;天然受损鱼礁及珊瑚礁的修缮。对于海中天然鱼礁的有效利用使之适合于养殖物种的生长、生存的洞穴及形状;设置声控投饵设施。对海洋牧场面积有效合理的利用,将设施投入在最佳位置;合理设置诱导定置网具。在养殖生产收获期时,将声控诱导网具投放在养殖物活动的场所可有效获取市场需求的规格尺寸的海产物,实现捕大留小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离岸式渔港码头。在大规模的海洋牧场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及保持活鱼的成活率,在远离岸边的海域中建设离岸式渔港码头,可使活鱼运输船及其设施安全可靠的操作运行;活鱼运输设施。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海产品的品质,采用将备有“封闭循环水系统”的活鱼水槽运输设备,可保证将活鱼捕捞后安全的送至岸边“基地”。采用真空水泵将其活品不受损伤的由船仓中传输到基地上的活鱼“暂养”设备中,以便分选及“活杀”加工。 ——海洋牧场陆地续养加工配送管理中心。海洋牧场陆地分选“续养”中心。中心设有“封闭水循环养殖池”系统。可由管道接收活鱼,运送船只采用真空水泵将活鱼输送到输送管中,再由管道传输到“续养池”中,可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死亡问题。分选品种与规格。“基地”中设有若干个“续养池”,将不同品种及不同规格的海产品分类、分规格的“续养”,以便活鱼的销售与配送及“活杀”加工。销售配送中心。海洋牧场的生产与销售方式,以客户需求为收获的数量,为防止在天气不正常时不能出海作业的情况发生,基地“续养池”中常常备有一定数量的备品,保证供货,维护企业的商业信誉。配送过程有活鱼汽运、高铁、航空、活鱼船舶等多种方式,依据客户及路程远近供货数量而选择。 ——海洋牧场种苗生产系统。生物饵料培育系统。生物饵料培育是海洋牧场的关键部分。为了建立和维护海洋牧场系统工程的正常运行,适时的投放培育、有益菌种及小生物种苗可保持牧场的水质清新和菌藻共生系统的稳定,由此可建立起以养殖物为顶端的“生物食物链”。在生产运行中少投或不投人工配合饵料,不仅可以养殖生产出“天然物品”,还保持“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平衡,即“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平衡。养殖产品种苗孵化系统。养殖产品种苗孵化系统是“海洋牧场”的“核心”部份。种苗的优质决定着“海洋牧场”系统工程的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种苗孵化系统采用了高科技成果:“PCR”技术。对于孵化的“受精卵”,经过“PCR”技术的检测、合格的进行孵化,反之销毁。合格的卵经过无病毒孵化技术,孵化出来的幼体可以在海洋牧场中顺利快速的生长。 ——海洋牧场种苗驯化系统。将合格孵化出的种苗投入到“海洋生态环境模拟养殖池”中进行培育及声波驯化。一般驯化期为3~5个月,在其声控条件管理下投饵饲育,使其声控信息达到驯化物的完全行为化,即可投入海洋牧场养殖系统中,进行声控饲养。 ——海洋牧场声控养殖管理系统。海中声控投饵机。在合格并经过声波信息驯化的种苗,投放至海中幼苗放养区域的渔礁群中后,每天按时自动发声并投放饵料,吸引幼苗游出渔礁觅食,投饵量在满足幼苗进食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情况为止,使幼苗留有充分的食欲,使其自由的在“牧场”中“觅食”。声控投饵机的主要作用是使养殖物始终保持记忆其被驯化的信息,以便进行信息养殖管理。海中可视图像传输系统。为了准确的饲养管理养殖物的进食、生长、活动情况,养殖系统设有水中可视传输系统。该系统可以将水中“觅食”、活动、生长的真实动态的场景展示在屏幕上,使在陆地管理中心的管理者方便的判断及采取必要的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安全生产。人造卫星信息管理系统。在大规模海洋牧场系统中在远距离信息传递中为了信息传递的安全、可靠、及时、准确,系统采用了人造卫星信息传输系统。该系统可以不受距离、环境、气候变化影响,及时准确的适时传输海洋牧场中养殖物的真实动态场景。
王义表示,海洋牧场的类型,一是鱼村式小规模海洋牧场。考虑海洋牧场系统工程的特点,以单个鱼村为生产单位,依托其村的海岸、海湾、海岛等自然条件,以鱼村的村民为社员入股,成立“渔业合作社”,将村民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共同生产、共同获益,共同致富。在资金方面:地方与国家可给予政策和资金的资助及银行贷款。在技术方面,“合作社”可以与相关技术部门、公司合作,按比例分成,形成“官”、“产”、“民”三结合的方式,可以推动渔村小规模式的“海洋牧场”顺利发展。 二是水产都市型大规模海洋牧场。以镇县市型为主体的大规模海洋牧场。以优势的区域环境,可以充分的利用大型海湾、海岸、开发城乡结合的城市与农村一体化的现代化的“海洋渔业都市”。此类型可以消除城乡差别,农民与市民的差别,按个人的技能投入到海洋牧场中的各个部位各个岗位上进行集体大生产。可以获得高效益回报,并可以发展渔业相关的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真正的打造与海洋牧场系统工程相关的各种产业。 上游产业。海洋牧场系统工程如同陆地工业农业产业一样,需要给鱼虾蟹等海洋动物生物建造生长、生活的栖息场所,使之安全快速的生长。因此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钢材、水泥及运输、交通、工具、通讯、生产、管理设备设施等。不仅解决了当今国内产能过剩的大问题还给国民就业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劳动力市场。
下游产业。下游产业以海洋食品业、海洋功能食品业、海洋生物制药业、生物肥料业等为主的现代海洋食品产业。叢观中医学的“药食同源”理论和现代未病预防学的新观点,这些食品、药品产业不仅能改善国民的膳食结构、饮食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预防人类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由于能量源、营养源不均衡所导致的儿童智力低下、中老年各种心血管病、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症等各种疾病。有效的提升国民身体健康素质、延缓衰老、延长退休时间、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生活指数等问题。这些产业的开发,积极的配合了当前国家发展经济的转型战略。不仅拉动了内需还发展了国民经济,有效的开拓了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海洋经济区。由此,实现“蓝色大农业”。
同时,大规模海洋牧场具有大面积养殖功能和高产量、高经济效益、全民就业的多项好处。尤其是老龄人员可以就业于省力的自动化生产岗位,可以减少失业率,实现共同致富,带领全民奔小康。 “海洋牧场系统工程是由:海洋生态环境系统、海洋生命系统、海洋养殖系统三大系统构成。这三大系统基本围绕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展开。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预言的‘21世纪将进入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革命,这将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其主战场就在大农业’,在海洋牧场系统上找到了一个样板。”王义表示,由此可看,建设“海洋牧场系统工程”是发展我国蓝色大农业的必由之路。 建立广泛合作关系 由万宁海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规划的中国海洋牧场,是世界一流的海洋养殖牧场,它座落在中国海南省昌江县海尾镇。 了解该海洋牧场的一些人士大多知道,与现在流行的陆上池养和海上箱养不同,中国海洋牧场的海洋养殖是海上放养,类似于牛羊在草原上放养,这样的养殖方法不仅保持了海洋生态环境不被污染,还修复了被人类破坏污染的珊瑚礁和海域啊 据了解,海洋牧场的海洋养殖运用了现代物理学中的声、光、电、磁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根据海洋鱼类的行为特征进行控制的一种综合性养殖技术。这是一项高新技术产业。集多种世界领先技术在更高层次上综合使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国海洋牧场建有公司的办公和科研大楼,大楼设计运用太阳能等“非常规能源”转化“独立”供电系统。 中国地方政府在2010年初宣布海南省以旅游业为产业主体,为配合海南岛的发展,中国海洋牧场在建设海洋牧场养殖的同时,附带发展以海洋牧场为基础的海洋旅游观光业,形成生产带副业的新兴综合产业。结合海南岛热带气候特点,在海洋牧场中建有海洋森林公园和直接供旅游观光的海底梦幻世界。 王义谈到,海洋牧场在海南岛拟征地2(km)2、征用沿海水面20(km)2。其中,征用的水域中,海洋养殖16(km)2。海洋森林公园2(km)2。海底梦幻世界2(km)2。海洋牧场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其中用于海洋牧场养殖业等总计7亿元、用于海洋森林公园和海底梦幻世界3亿元。 王义和他率领的公司极力欢迎社会各界合作与投融资——共同发展中国的“蓝色大农业”,早日实现“蓝色大农业的中国梦”!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确定“十二五”时期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海洋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增涉海就业人员260万人。 筑梦“蓝色大农业”,王义和他大手笔适逢其时。谈到回国几年来在经营管理企业方面的体会,王义表示,在企业发展的理念上要总结我国前人所倡导的信誉赢天下的经验,在企业创新的理念上要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具有消化吸收和研发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精神,在企业走向世界、实现全球化上要实施获取超额利润的行业组织(I/O),并通过企业的积极行动来寻求战略竞争力和超额利润,要保持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21世纪的竞争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附文】 王义旅日见闻 在日本长时期的生活与工作,我既学习到了日本先进的科学技术又学习到了日本人的工作、劳动态度和学习方法。有些事,即使是小事,也让我久久难忘。 第一件事,我刚刚进入东京涉谷区一家日本电气的子公司“日本系统工程计算机软件株式会社”,该会社工作时间非常严谨,有事要提前一周请假,除非特别重大事情否则不可能给假。我的一位中国朋友因日语口语不好打电话给我,要我陪他到一家中国餐馆面试,因此我就向科长请假说明情况,万万没有想到不批准!我当时很生气说“今天的工资不要了应该可以了吧?”更没有想到还是不准!一定要到点下班,我一生气说:明天我请假!谁能想到还是不准!这时科长和我说要一周之前请假,当时真是想不通。后来方知道,一项程序是要集体完成的,我如果走了联调就无法进行,会社的工程就不能按期完成,就会影响客户之间的诚信,在日本人眼里客户是上帝。说心里话他们认真工作的态度和精神,真是值得学习。 第二件事是工作餐,中午社员们都在一起吃套餐,某一天坐在我旁边的一位新社员大约有20岁左右,他吃完后,碗里还剩有一粒大米。当时他没看见就把一次性筷子丢到垃圾桶里了,在送盘子碗时看到了就用舌头舔着吃了。他看到我吃惊的样子会意地笑了,给我背诵了一段中国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这个国度里我学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认真自觉的工作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学到了勤劳俭朴的朴素性格。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工作、成长,从而造就了我独立开发声、光、机、电及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技术的能力和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