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执著,情系“杜仲”写事业春秋
——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杜红岩

中国网 | 时间: 2014-03-20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文/李玉 唐华

 

杜红岩研究员观察杜仲砧木苗生长情况
 


耐心之树,结黄金之果。

29年前,他刚踏入工作,就参与了全国杜仲种质资源调查。在交通极为闭塞的情况下,他为寻找一株杜仲树,常奔走于我国贵州、四川、河南、湖北等杜仲主产区,而与之紧紧相随的是,拖着饥肠辘辘与口干舌焦的身躯,徒步行走几十公里的山路……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如今,对杜仲近30年刻苦钻研的他,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广阔产业化前景的研究成果,如选育杜仲良种16个,其中国审杜仲良种10个;获得杜仲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16项……使我国杜仲产果量提高了40~60倍,占据国际杜仲资源99%。

他就是杜红岩,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农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杜仲产业绿皮书》主编。先后主持国家各级攻关课题20余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发表杜仲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杜仲专著6部。2000年荣获第六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2006年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杜仲,又名胶木,中国特有,是我国名贵滋补药材。其所独具的橡(胶)、塑(料)特性,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交通运输、化工(橡胶)、通信、医疗等行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适应杜仲生长的地域十分广阔,可用于种植杜仲的土地达1000万公顷以上,发展潜力巨大,按照300万公顷的发展规模,我国杜仲橡胶年产量可达120万吨,可大大缓解我国天然橡胶资源匮乏的问题。”杜红岩说。他同时表示,杜仲产业的发展将改变世界天然胶市场的格局。

 

杜红岩研究员首创的国家发明专利“杜仲雄花茶”
 


为此,杜红岩着眼于国家战略高度,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杜仲育种、栽培与综合利用的研究。1986年,从中南林学院(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毕业的杜红岩,被分配到河南洛阳林业科学研究所。在此期间他就提出了以提高杜仲皮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良种选育目标,并通过杜仲优树选择、无性繁殖、无性系测定、区域试验等,对杜仲良种选育进行了系统研究。

1989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主持的杜仲橡胶项目,在洛阳进行中间阶段试验,杜红岩主动承担了杜仲叶的收集工作。为使试验顺利进行,他告别有孕在身的妻子,在初冬的季节收集早已凋零的杜仲叶子。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他穿破了3双鞋子,带领收集小组跑遍了河南南阳、洛阳等杜仲产区,克服了雪天与严寒,可喜的是收集了10多吨杜仲叶。

1995年,杜红岩主持选育出的我国史上首批杜仲良种——‘华仲1~5号’通过了专家鉴定,填补了国内外杜仲良种的空白;1996年,这项成果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2年,‘华仲1~5号’杜仲良种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为我国杜仲中药良种化、产业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杜红岩研究员主持选育出的‘华仲8号’杜仲良种硕果累累
 


为解决严重制约我国杜仲橡胶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橡胶产量低、综合效益差等,杜红岩根据我国天然橡胶和新材料产业的技术需求,提出了以杜仲果实利用为育种方向,以提高产果量和杜仲橡胶产量为育种目标,选育高产杜仲橡胶良种。他首次阐明了杜仲果实、杜仲皮和杜仲叶内杜仲橡胶的积累规律,系统研究了杜仲橡胶群体和个体变异规律,为杜仲高产胶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1993年,杜红岩率领研究团队,从全国筛选出国内首批——128株高产杜仲橡胶优树,经过10多年的系统测定,2005年该批杜仲果用良种通过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组织的成果鉴定,填补了我国杜仲高产胶良种的空白。‘华仲6~10号’因此成为我国首批通过国审的高产杜仲橡胶良种。同年,他还首创了杜仲果园化栽培模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实现了杜仲培育技术历史性的重大突破。该研究成果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如果说,杜红岩靠什么取得诸多的科研成果,那便是执着的坚持。29个春秋,他始终专注于他热爱的杜仲育种、高效栽培与综合利用研究事业;期间经历了15年杜仲产业的低谷,他选择了坚持。他微笑着说:“当你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咬牙坚持一下。”

天道酬勤 成果斐然

“有耕耘就有收获,有泥土就会有绿荫,有艳阳也会有阴雨。一个耕耘者只要认认真真地劳动,定会有果实可收,也定能得到人们的爱戴。”多年以后,人们依旧会记起那个大学毕业,在田间地头劳作研究钻研的“小伙子”。而今经过岁月洗礼的他已成“中年人”,但挂在他身上的却是沉甸甸的科研硕果。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杜仲基因库和育种群体。杜仲的遗传改良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同时具有广阔的产业前景。在这方面,杜红岩组织开展了3次全国杜仲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工作。先后组织330余人次,分别赴全国27个省(区、市),进行杜仲不同变异类型、优树、超级苗、特种变异单株和杜仲良种的调查收集工作。

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杜红岩带领团队建立了我国最大的杜仲基因库,目前已保存杜仲种质和育种资源859份。

他介绍说:“根据我国杜仲橡胶和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需求,经过上万份样品的系统测定,我们确定了果用、雄花用和药用杜仲育种目标,筛选出由200多个杜仲优良无性系组成的育种群体,为我国杜仲长期育种战略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主持选育出了我国第一批10多个杜仲良种。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杜仲所带来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杜红岩29年来紧紧围绕的研究课题。他以杜仲树皮(药材)的利用为育种方向,以提高杜仲皮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等为育种目标,选育出我国历史上首批(5个)杜仲良种——‘华仲1号’~‘华仲5号’使我国杜仲产皮量提高97.8%~162.9%,为我国杜仲生产提供了优良品种。另外,他还首次以杜仲果实的利用为育种方向,以提高果实含胶率、产果量和产胶量为育种目标,对杜仲高产胶良种进行了系统选育工作,提出了杜仲高产胶良种早期选择的标准,筛选出‘华仲6~10’号5个高产杜仲橡胶良种,杜仲橡胶产量普通杜仲提高2.6~4.6倍。

“‘华仲6~10号’5个高产杜仲橡胶良种已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结束了我国没有高产杜仲橡胶良种的历史,这对促进我国高产杜仲橡胶良种的创制、栽培模式与技术创新,加速以杜仲橡胶为主的杜仲产业化综合开发,都将起到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根据杜仲雄花和花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需求,我们选育出了雄花专用良种‘华仲11号’、‘华仲12号’。同时,选育出具有特异性状的‘密叶杜仲’良种。”谈起杜仲良种的研究情况,杜红岩兴奋地说。殊不知,目前我国通过国审的10个杜仲良种,均由杜红岩主持选育。

­——首创了杜仲果园化栽培和雄花园高效栽培模式。经过20余年的研究,杜红岩开创了杜仲高效栽培技术新纪元。

开展果园化栽培模式与技术创新,对提高杜仲产果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杜红岩针对杜仲橡胶产业化发展存在的栽培模式落后,而导致的产胶量低、加工成本高等突出问题,首次提出杜仲果园化、园艺化栽培和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并建立我国第一个大规模果园化杜仲高产胶研究和产业化示范基地,系统开展了杜仲高效集约栽培技术研究。该基地研究首次采用高接换优、良种嫁接苗建园等措施,创制出提高杜仲橡胶产量的高效培育技术,使杜仲开花结果期提前5年以上,果实产量提高40倍,大幅度提高了杜仲的经济效益。本技术为国内外首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与传统栽培模式比较,杜仲果园化栽培将杜仲结果期提前3~5年,产胶量提高3~4倍,大大促进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杜仲橡胶产业的快速发展。

杜仲雄花含有丰富营养和活性成分,其中氨基酸含量达20%~23%,为松花粉的2倍以上,是十分珍贵的药用花粉资源。杜红岩介绍说:“开展杜仲雄花园栽培模式及技术创新,提高杜仲雄花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是高效利用杜仲雄花资源,大幅提高林农收入,促进我国药用花粉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而通过综合利用,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杜仲的综合产量和综合效益,促进杜仲产业健康发展。”

通过对杜仲雄花的长期研究,杜红岩首次提出了杜仲雄花园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杜仲雄花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杜红岩研究试验,他的栽培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现有资源雄花产量低、品质良莠不齐等突出问题,使盛花期的杜仲雄花每公顷年产达3000 kg,为杜仲花粉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优质原料。

——首创杜仲雄花茶,有效开发杜仲花粉资源。自1992年杜红岩发现杜仲雄花的独特经济价值后,他对其的研究便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首先,杜红岩对杜仲雄花茶食品安全性、抗疲劳、抗氧化、降血脂、降血压效果等进行系统实验分析,证实了杜仲雄花茶为安全、无毒,具有良好保健功能的新资源食品。其次,他针对杜仲雄花花期集中,新鲜雄花自然保存期短的问题,首创“杜仲雄花贮藏保鲜方法”,保鲜期延长到20天以上。再次,他为了充分开发杜仲花粉资源,他带领研究团队以杜仲雄花为主要原料,系统开展了杜仲雄花酒、杜仲雄花干红葡萄酒、杜仲养生挂面、杜仲养生饼干等产品的研发。

­——杜仲油抗氧化保鲜技术。若想降低杜仲橡胶原料成本,充分挖掘杜仲种仁油中α-亚麻酸的开发价值,解决其亚麻酸油氧化腐败问题刻不容缓。针对这一问题,杜红岩采用综合抗氧化措施,使杜仲油的贮藏时间由6个月增加至2~3年,并将其制作成为杜仲α-亚麻酸软胶囊,为解决高血脂、高血压人群提供了有效的绿色通道,提高了杜仲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杜仲橡胶和现代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杜仲叶等剩余物综合利用技术。为有效利用杜仲叶资源,杜红岩研发杜仲香菇、杜仲木耳等含有绿原酸等杜仲活性成分的功能型食用菌,并分别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长期的研究中,杜红岩发现禽兽食品安全问题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随即研发出杜仲叶功能饲料。该饲料对提高禽兽及鱼类免疫力、促进其新陈代谢、提高禽兽及鱼类肉质等,作用明显。通过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成果可使杜仲鸡蛋中胆固醇含量降低11.6%~20.7%,同时鸡肉品质明显改善,鸡皮中羟脯氨酸含量达26.27%,高于对照50.29%,品质明显提高。

打造杜仲产业化示范基地

为使杜仲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杜红岩早在10多年前就率领杜仲技术创新团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大规模果园化高产杜仲橡胶研究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我们将研究与经营的目的定位为——提高产果量和杜仲橡胶产量,并着力研究出优质高效、集约的栽培技术。通过使用我们研究的栽培模式,杜仲产果量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了整整40倍。”杜红岩欣喜地说。

而在推进杜仲产业化过程中,细心的杜红岩发现了杜仲雄花独特的经济价值,并开始研发杜仲雄花茶。为让杜仲这一名贵滋补药材发挥价值,对茶叶加工不甚了解的杜红岩,开始了茶叶加工理论的学习、工艺摸索、关键技术掌握、试验研究与总结……经过潜心钻研,他用了3年时间,终于在1998年首创了“杜仲雄花茶及其加工方法”,开创了杜仲综合利用的新局面,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目前,经过18年品种改良、工艺改进、技术创新,杜仲雄花茶已逐步跨入健康圣品殿堂,为世界首创。在杜红岩研究员带领下,杜仲花粉资源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杜仲雄花酒、杜仲雄花干红、杜仲养生挂面、杜仲养生饼干等产品相继问世。

成果转化,杜红岩从未止步,自建立杜仲产业化示范基地后,除首创了杜仲果园化栽培和雄花园高效栽培模式外,杜红岩还先后对杜仲亚麻酸易氧化酸败问题,以及杜仲叶的综合利用等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的科研成果,其研发出杜仲功能饲料、杜仲功能型食用菌等系列产品,为杜仲产业化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使我国杜仲科研实力不断增强。

助力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他心中的“杜仲梦”,杜红岩一直在前行。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