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至信:中华慈善事业的一面旗帜

中国网 | 时间: 2014-06-10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卷首语】

如果有一天,

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

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

如果有一天,

我无力前行,

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个温暖的午后?

如果那是一个,

我不熟悉的家,

你会不会把善良当作路牌?

如果我问你为什么,

你是否会告诉我,

那是你的本性?

我知道,

如果有一天,

我,

落魄无依,你一定会给我一个温暖的怀抱。

风雨路上,你定会展开双臂,为我保驾护航。

与太阳赛跑,

将时间抛在脑后。

与微笑做搭档,

行善是你的本能,

快乐是你的收获。

                                     



        

  

【编者按】

弘化,已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名词,而是代表了一种慈悲、博爱的精神。

林至信,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命个体,在他身上传递着一股“至诚至信至善”的正能量。

另类的慈善对象,另类的慈善育幼院,另类的教养方法。三个另类,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你一生勤勉的收获。

上善若水,你既像水一样柔情,又像水一样充满能量。如涓涓细流,传递着忠君爱国的情怀和乐观奉献的正能量,源源不断;如惊涛骇浪,彰显着一个时代榜样的风采,气正山河。

 

上篇:大爱无疆的慈善家

 

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民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慈善事业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他,如阳光般温暖,如天空般明净,如春雨般滋养着干涸的心灵。为爱,他风雨无阻;为爱,他执著前行。他,就是林至信,一位参透生命真义,抛弃名利执著行善的善良老人。

30年来,他收养过许多无人照顾的孩子,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培养他们学习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真的不容易;他散尽家财为弘化怀幼院购买房地,是为了支付孩子们的生活开销,实在不容易。而恰恰这两个不容易,凸显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大爱的精神。

几十年来,林至信一直做着充满爱心的慈善事业,与奉献同行,乐此不疲,爱无止境。

 

行善提升真生命 放弃名与利

 

走进林至信厚重的人生过往,发现在这个老人身上有着丰富的故事。前半生,事业有成,年轻有为。后来参透人生真谛,以行善利他、救难济苦为终生目标。

林至信,1937年出生于台湾新北市,“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生,50多年前,读研究所的人还很少,他是第一位考进台师大国文研究所的本省人。

从研究所毕业以后,林至信就受聘任教于东吴大学,曾任讲师、副教授。在大学里书教得好好的他,却心想在大学教书受教的人是有限的,而到国中去教书就不一样了,他决定到国中去做校长。有了想法,林至信很快就做出了行动,于是他毛遂自荐给当时阳明山管理局潘局长写了封信,提出了这一请求,不久便得到了潘局长的应允,被任命为格致国中创校校长,成为了当时全台湾500多所国中里最年轻的校长。这一年他32岁,人生中第一次转折。

1972年底,恰逢第一届增额中央民意代表选举,并不热衷政治的林至信在同事的建议下拿了张报名表,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参加了立委提名登记。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天他在辅大当大专辩论赛评审的时候,国民党市党部主委打来电话要求见他,这让林至信颇感意外。评审完后他去见主委,主委告知要征召他竞选台北市地区的“国大代表”。他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之后便辞去校长职务,正式登记参选。无意间踏上陌生的仕途,这是他人生的第二次转折。

由于林至信的哥哥人脉很广,加之他本人所代表的教育界也是人数众多,起步虽晚的他,最终却以最高票当选了“国大”代表,当时他35岁。

然而平步青云的上半生,却因为两次人生转折中的见闻和感受到的贫苦事情,选择放弃了名誉与利益。

1969年起的3年时间,即在国中校长任期期间,林至信走访了每一位学生家长,发现许多学生家境贫寒,却因不符合照顾条件而得不到政府补助,只能贫苦过活。看到这样的情况,很是令林至信动容,这也在他心里种下了投身慈善事业的种子。

“国大”代表竞选期间,林至信深入到民间,接触到了更多贫苦的寻常百姓,看见了许多嗷嗷待哺的幼儿,并深受触动。因此,在就任“国大”代表之后,他便开始结合志同道合的亲戚朋友,一起捐款、捐物来帮助当局依法无法补助照顾,而实际上极需帮助的贫苦人。

在与这些无法得到当局帮助的贫苦人接触过程中,林至信深刻的感受到,生命存在的真谛在于提升真生命,而不是享受躯体的名与利。而要提升真生命的层次,就要去做利他的事,且要全力去做,利他就是利己!

因此,在之后的爱心事业中,越是与贫苦穷人接触,就越是坚定了他早日全身心投入到公益慈善事业中去的信念。

1981年任满结束,林至信放弃了继续竞选连任的机会,离开了政界。教授、校长、“国大”代表,他通通放弃了。至此,林至信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利他的慈善事业。

 

 


弘化同心共济会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为了更好的投入慈善事业,1984年,林至信向公益慈善组织申请了设立专门的慈善团体,后获准设立为财团法人私立弘化同心共济会。

弘化同心共济会,以弘扬“忠恕、慈悲、自然、博爱、清真之精神,并且身体力行”为宗旨。其目的事业有三:一、施棺,二、急难济助,三、济助无依儿少。其对象都是政府依法无法补助照顾,而实际上急需济助者。也就是去补政府不足之处。

施棺是弘化同心共济会最早的一项慈善事业。具体对象是:无以安葬的往生者和贫户家的往生者;申请方式:可透过乡镇市公所、民众服务社、医院社工室或地方政党办公室之转介,代为申请施棺。长久以来,弘化每年付出的施棺捐助金都在一千多万元以上。

急难救助则是弘化另一志向事业。主要的帮助对象是家境清寒的植物人、独居老人与重症失能者等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其救助业务除金钱援助外,近年来,也转增二手物资给急需救助的贫户和偏远山区的部落。急难救助,光资金资助每年就在一千多万元以上;物资救济更是不计其数,其中包括白米、面粉、食油、食品等食物,衣服、鞋子等衣物。

近年来,弘化已逐渐成为日趋成熟的“另类物流中心”,仅去年一年转赠的大米就达到37万斤,形成了一个“另类”的慈善圈。

救助无依儿少,既是弘化同心共济会的主要事业,也是林至信慈善事业的侧重点。为此,在弘化同心共济会下附设了弘化怀幼院,专门收养那些因父母犯罪坐牢、自杀、离异不知去向、或是未婚生下的孩童们。因为这些都是不符合政府补助标准、社会照顾不到、弱势中的弱势孩童。

另外,除了进行日常的慈善事业,弘化还积极响应政府一些节能环保政策,如安装节能减碳的房屋材料,建设太阳能发电场。如今的弘化,已成为了社会慈善团体中的一个标杆和典范。

 

 
 


给无依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1985年,林至信经多方筹措,创立了弘化怀幼院。

弘化怀幼院是一家比较另类的育幼院,他收养的孩子不是孤儿贫童,而是别人不要的,养不起的无依儿童。

《野鸽子的黄昏》里有这样一段话,“他是一个可怜的人,他没有家,野鸽子在黄昏的时候也要傍依溪水,他却漂流在旷野里。”事实上,这就是进入弘化院前孩子们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近30来,弘化怀幼院已先后救助了成百上千孤苦无依的孩童,不仅为这群“漂流在旷野里的孩子”找到了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而且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温暖大家。

除了在生活上为院童提供照顾外,弘化院还负责院童的就学安排、能力培养、行为辅导、心理咨询和家庭联系,一整套全方位的教养计划,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至今,从弘化院平安回到原生家庭的院童已逾千人。

弘化怀幼院设立在桃园县大园乡沙仑村,这是一个小乡村,一边邻着国际机场,一边挨着大海。虽地处偏僻,却也环境清幽。

成日沐浴在微咸的海风中,倾听海浪轻拍崖岸,四周是无尽的旷野,眼里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以泥沙为玩具,与大树、花草同成长;这就是孩子们生活的地方。在这里常住着五六十个孩子,而每逢寒暑假则多达百人。假日的清晨,人们会看见一群百灵鸟般的孩童在田间地头欢快地奔跑着,嬉笑着,为这个宁静的小村庄格外添了几分活力。

而这一美好景象的呈现,与林至信的辛勤付出是密不可分的。一滴汗水,换孩子一个无邪的笑脸,是值得的。同时,这在林至信看来,也是他坚定慈善事业步伐的勇气和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最好的回报。

孩子们就在弘化院这个温暖又不失“阳光和雨露”的家院里,欢乐地成长着,进步着,收获着属于自己也属于更多人的人生经历。而这一切,都是在林至信的精心经营下,才倍显温馨与可贵的。

 

 


弘化不向政府伸手 不主动向外界募款

 

林至信做慈善,不仅针对的对象特别,而更特别的是:弘化从来不向政府申请任何补助,不主动向外界募款,不主动向社会大众募集任何物资。

但是收养教育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都是免费的。不向其家长收取费用,不向政府申请补助,那么,经费来自哪里呢?

林至信说,经费100℅来自社会善心人士的捐助。多年以来,他都坚持把自己这一慈善行为,做到获得社会上善心大德的人的肯定和认同,从而自动来捐款、捐物、捐工(当志工)。如果肯定认同了,要捐款、要捐任何物资(多、少、新、旧)他通通都收,但是必须同意他将院童吃不完的食品,用不完的衣物等转赠给需要的、贫苦的人。

林至信始终坚信,只要真心诚意地做慈善事业,认真把工作做好,就一定能获得社会的肯定,进而来自社会各界的援助也会源源不绝,因为我们的社会爱心满满。

其实,弘化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过困境,但是这些困难和挫折是不能阻止其前行的脚步的。

支撑弘化怀幼院所需的经费,如以收养40~50个院童来计算,年需资金就达上千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在弘化开办初期,就曾因捐助少,面临过资金不足的困难。

据林至信回忆,有一年,院童的注册费缺少5万元,他多方奔走均无果,一时陷入了困境。正在苦恼之际,一位善心人士寄来了一张5万元的支票,帮助他解决了燃眉之急,度过了难关。

弘化致力于社会慈善福利事业,虽然不向政府申请补助,不主动向外募款,却因林至信多年的用心坚持,利他行善的无悔付出最终获得了社会大众的肯定。从而社会各界的主动捐助,源源不断地涌来。

2013年一年,弘化怀幼院获得自动捐款共计9900多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980多万元。

这些款项被用于:一、施棺:新台币4800多万元,约合人民币960多万元;二、急难济助:新台币2800多万元,约合人民币560多万元;三、免费养育院童:新台币1300多万元,约合人民币260多万元。

目前弘化怀幼院共收养院童45人,最多时曾达到107人。

另外,近6年来,弘化每年转赠院童吃不完的白米就多达21万公斤以上。其它食品、蔬果、衣物、文具等,更难于计算。

弘化不仅每年济助款项多,转增物品数量多,而且向其申请济助的周期短,速度快。如申请施棺及急难济助的济助金(支票),星期一来申请,下星期一济助金(支票)就寄给了申请者。这可能是全世界,济助速度最快的。

弘化能顺利地开展慈善事业,与广大社会爱心人士的慷慨资助是分不开的。林至信是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为了报答善心人士的恩德,弘化每年都会开展一些报恩活动,如年夜饭活动、报恩法会、园游会和其他节庆活动等。这些报恩活动的经费也是这些善心人士捐助的。

不难看出,弘化30年的发展与林至信“至诚至信”的优秀品质分不开;无以计数贫苦人和无依孩童的救助与林至信“奉献利他”的高尚品格分不开。我们坚信,弘化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而弘化也一定会让更多人的明天绚丽多彩。我们也坚定地认为,弘化是中华事业慈善的一个典范,林至信是中华慈善事业一面飞扬的旗帜。

 

 


    善行召来大批志工 成立“3500捐工协会”

 

在弘化院,平时的日常事务及照顾孩子们日常的生活起居,除了少数的工作人员外,都是由前来做志工的人帮忙。这些志工来自社会各阶层关心弱势的爱心人士,其中有的人在捐工期间受到弘化的感动,不但出力、出钱、捐物资,而且还时常号召亲友一起来。

志工们所做的工作从打扫卫生,到煮饭、照顾小婴儿,无一例外。现在,由于获捐物资频繁和数量多,还专门召来了一批帮忙整理及分配转赠物资的志工。有的志工即便家住很远,也不辞辛劳和路途遥远,坚持做志工,并且一做就是十几年。

由于志工越来越多,林至信观察到,工作十余年的“老”志工们,有活力,办事能力强,于是建议他们成立一个社团组织,把力量集中和扩大。最后,在集思广益下,社团命名为“台湾3500捐工协会”(即台语的三不五时,间间就来捐工作之意,也意指要号召3500人当捐工),专门为弘化等慈善团体筹办大型活动。现如今,“3500捐工协会”已筹办过多起大型慈善活动,如举行5000人园游会,各种晚会,还曾经召集百人为弘化的七栋楼房油漆等。

而“捐工”这个形象又有意义的名字,还是林至信取的。

林至信说,没想到自己的善行竟可以带动这么多人参与进来,并且都那么尽力。每当看到志工们挥洒着汗水帮忙的时候,他都格外感动。

 

博爱情怀 感动大学教授

 

除了社会各阶层爱心人士前来捐工,也有许多大学生前来帮忙辅导孩子们的功课。

可是,地处偏僻的弘化院要争取到大学生前来做课辅志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担任过多年大学副教授,也当过国中校长的林至信,自开办弘化院以来,对孩子们的教育就十分重视。凡是到了学龄的孩子就送他们去各级学校上学,但林至信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孩子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学业上的帮助。

7年前,恰逢台湾国立交通大学高正忠教授到弘化推广“书香再传种籽计划”。在访视的过程中,林至信将弘化最需要的是大学生来辅导院童课业,而不是单纯的图书捐助这一情况告知了高教授。可是,在一开始的评估中却没有通过,原因是弘化地处偏僻,距离新竹遥远,不易招到愿意课辅的人手。

虽与林至信只是短暂的接触,但高正忠却深深的为林至信博爱的精神所感动。为此,他想尽办法,历时8个月,终于在其号召下,获得了包括元智、中央、清大、交大及新竹交大等在内的5所高校师生的响应,组建了一支长期予以弘化课辅帮助的团队。

除了招集辅导孩子们课业的大学生志工,林至信还特别招募一些有才艺的大学生志工,在绘画、舞蹈、音乐等才艺方面予以孩子们教导,希望为院童们找到一条适合成长的道路。令他欣慰的是,弘化院舞蹈班的学员已多次参加外界的比赛,并获奖无数。

前两年,高正忠教授还专门为弘化院的孩子制订了“培芽计划”,为弘化院的大孩子们筑起了梦想的堡垒。“培芽计划”即透过课业辅导,协助“弘孩儿”进入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高中,在高中继续接受辅导,再进入大学或直接就业,以此让他们能在社会站稳脚跟并发芽。

偏远的弘化院,有这么多大学师生,不辞辛劳的长期当课辅志工,关怀教导院童,这是其他地区育幼院少有的。而能够享受这么特殊的“照顾”,追溯其根源,与大家长林至信博爱的情怀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密不可分的。

 

 


以行善为乐 直到永远

 

多年来,林至信为慈善忙碌,为慈善倾尽所有,但却一直乐在其中。

早年前,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林至信和太太罗美代女士一起努力,散尽家财,购买怀幼院的房地,以及支付孩子们的生活开销,同时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可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罗美代女士不幸因车祸去世。

多年来,伉俪结伴克服过多少生活和事业上的困难,共尝过多少行善利他后的幸福和喜悦。少了妻子在生活上的携手前行,慈善事业上的帮助和分担,对于林至信来说是遗憾的。可是他知道,唯有将慈善事业永不停息地做下去,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才是给妻子最大的慰藉。于是,在征得子女的同意后,林至信将妻子的奠仪、车祸理赔金、保险金等总共一千多元万台币,也全部捐给了弘化添增院舍和土地。我想,林至信今天对弘化的情深意满,其中也饱含了对妻子的深情吧!

当然,对于林至信这样的行为,身边也有不少人予以不理解。

对此,林至信说,很多人笑我天真!既没学社会工作,也没学幼保,却去创办育幼院。但因为是利他的事,我就做了,没有想太多。如果想太多,好像搬石头挡路,哪儿都去不了。简单的话语,我们却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林至信那颗大爱的心。

在弘化,一旦孩子的父母生活状况改善之后,就让其把孩子接回去。那些始终没人来领的孩子,弘化也只抚养到18岁,然后就让其离开,去寻求自己的生活。

对于这些“弘孩儿”的过去将来,林至信并不刻意去追问。他说,抚养孩子的过程,就像人生的接力赛,弘化接的是其中的一棒。前一棒和后一棒怎么跑,自己管不着,只要把自己这一棒管好,其他的就各自随缘了。

对于离开弘化的“弘孩儿”,林至信也不指望他们的回报,只是希望他们走向社会后不要变坏,不要做伤人的事。真要回报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爱的力量扩散出去。

不过,离开的孩子并没有忘记他们口中的“林伯伯”。有一次父亲节前夕,几个孩子拿着大蛋糕回到院里,为大家长“林伯伯”庆祝,这让林至信笑得合不拢嘴。

这些被林至信用心浇灌的“树苗”,有一天也会长成一棵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庇荫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和善心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下篇:深谙“苦苓树哲学”的教育家

 

在教育改革此起彼伏的浪潮中,多种改革模式和措施不断被提出,但对于其核心问题依旧没作出改善。教育,未来的发展也越来越让人忧心。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才是教育未来所需要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真正适合孩子的?这已然成为了一个社会焦点问题,而林至信,似乎找到了一套值得学习和推广的教养方式。

 

“苦苓树哲学”的教育观

 

他把自己变成一棵树,屹立在风雨中,为无依无靠的孩子遮风挡雨;同时,用大树的形式,教会了孩子做人、做事。

在弘化院里的餐厅前有一棵两层楼高的苦苓树。弘化人就在这棵苦苓树下生活,它伴随弘化人一起成长,是弘化的象征。30年来,林至信看着这棵苦苓从小幼苗长成今天枝繁叶茂、根须遒劲的大树,在长期观察其成长过程中,悟得了一套“苦苓树哲学”的教育观。

林至信用他的“苦苓树哲学”教育观,教导出一批批孤苦无依的孩子,并平平安安地送回到原生家庭或到社会,成为社会一份稳定的力量。这套“苦苓树哲学”是值得研究与学习的。

“苦苓树哲学”,即让孩子在自然、良好的环境中放飞天性、快乐的成长。

当被问起当孩子到了叛逆期怎么办?他说,孩子没有叛逆期,只有生命蓬勃成长期。

林至信说,当孩子处于这个蓬勃成长期时,做父母的不要给予太多的限制,否则会影响孩子的自然成长。对于那些不太听话的孩子,不要急于给他贴上“叛逆”的标签,大人想把孩子束缚住,这其实是不对的,孩子的生命力很强,只要你给他空间,让其自由发展,他是可以长得很好的。

林至信以自己为例,他小时候也常常不听老师的话,老师上课时,他却看自己的书。但是,他照样考上了大学、研究所,这叫叛逆吗?

不过,适时的调整、导正也是必要的。林至信说,树向各个方向伸展都可以,只要稍微修剪其间的杂枝即可。有向下伸展的树枝,要剪掉,有向旁倾斜的,要适时扶正。同理,孩子到了12岁以后,是其蓬勃成长期,身心都需顺其自然,让他把本能发挥出来,不必管太多。但要特别注意两点,即不准有懒惰不做事以及伤害人的行为。一旦发现这种行为,则应立即严格处置,予以导正。

林至信强调,树要长得好,首先要有足够的空间及良好的环境,人也一样。他常说,要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成长。为此,他开辟了2000多坪的室外空间,供孩子们玩耍、嬉戏,让他们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天性。

在生活方面,林至信对孩子们的管教则比较严格。

他规定孩子们晚上9点上床睡觉,早上5点起床,没有一天例外。目的是让孩子们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确保正常的成长。他还要求孩子们做家务,打扫卫生,清洗自己的衣物、碗盘,养成勤劳的习惯,这样人就不会懒散。

除了在日常生活习惯中注重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饮食方面林至信则格外注意培养孩子们惜福的品质。

弘化三餐吃的都是蔬菜,一般在三到四道菜,主食有饭有馒头。饭后还有水果与点心。但他规定每个孩子一定要把餐盘的菜吃光,才能吃水果点心。

另外,弘化有个特别的地方,没有馊水桶。林至信规定,没有吃完的人站到一旁慢慢吃完为止,不得倒掉;要是真的吃不下的,就打包放冰箱保存起来,下一餐的时候热了再吃。因此,在弘化是看不到食物浪费的。

林至信说,他要求孩子们将食物吃完,爱惜物品,是教育孩子们要知福惜福,要知恩感恩。因为孩子们的吃用都是善心人士捐助的,不能浪费。

林至信说,孩子有时像墙头的花草,不严格管教可能就会长斜了,这种管教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另外,他表示,这些看似严格的规定,不是在限制成长期孩子的意愿,而是在帮助他们自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面的处世观念。

就这样,苦苓树陪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夏天用如盖的绿荫为他们送来清凉,冬天则褪去树叶,给孩子们让进一道暖阳。而那个整天笑盈盈的林伯伯,则每天在树下为孩子们打菜,送水果和点心。

这棵苦苓树陪伴着弘化人,庇荫着弘化人,与弘化人一道传递着关怀弱势的爱心。同时,见证着孩子们自由飞扬,快乐成长的五彩人生。

 

天地是孩子学习最好的教室

 

林至信说,大自然是最好的心理师。因此,在对“弘孩儿”教养中,他非常注重引导孩子们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在广袤的天地间自然的成长。

6公里健行,林至信为孩子们制订的每个节假日清晨的“必修科目”。

每逢不用上学的节假日,“弘孩儿”们早上的活动就是进行一项别开生面的6公里健行。5点起床,15分钟后在广场集合出发,孩子们有的穿球鞋,有的穿着轮滑,在林伯伯的带领下,开始田间小路健行。迎着晨光,呼吸着清新空气,数十个小朋友快乐向前行,立时成为了乡村路上的一道风景。6公里的路程对一般孩子来说,或许有点难度,但由于弘化的孩子都已习惯,通常只需1个小时,甚至40分钟就可以走完全程。

喜爱大自然的林至信,30年来每逢节假日就带着大家往外跑,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的在天地间奔跑,是他最高兴的事。一次6公里,1年下来大概得走1000公里,等于环台湾岛一周。孩子们想不健康都难!

其实,弘化园区宽敞,种了许多苦苓、黄槿与榕树,还架起了秋千,挖了沙坑。林至信总是鼓励孩子们赤脚到室外爬树,荡秋千,玩沙。因此,到弘化来的访客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树上爬上爬下,在树底下挖沙坑,堆泥人,建城堡,玩得不亦乐乎。

林至信说,小孩子潜能无限,应当让他们自由玩耍,不用过于担心,跌倒了他自己会爬起来,衣服脏了洗洗就行了。自然天性的保护非常重要。

另外,假日时他还经常安排院童们去附近的农场旅游,让孩子们走向户外,接触大自然。而每逢暑假的高山之旅,更是院童们期待的事。林至信经常带着他们去爬山,去体验大自然。他们先后爬过的高山有玉山、雪山、北大武山、合欢山等数座3000公尺高的大山,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快乐、难忘的记忆。

 

开办“弘化生活体验” 延伸爱的长度

 

“因为关怀,所以分享我们的经验,希望导正日益疏离的亲子关系;因为感恩,所以我们回馈,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基本的食宿生活环境,让一般家庭成长的小孩,能暂别家长打造的温室,来这学习独立。”对于自己当初开办“弘化生活体验”的初衷,林至信如是说。

而开办“弘化生活体验”的起因,还得追溯到8年前。

8年前,一位志工向老院长林至信倾诉自己的苦恼,说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知惜福、不懂感恩。在看到弘化的教养成果后,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来体验弘化的生活。正是这项提议,开启了“弘化生活体验”的新任务。

林至信说,弘化创办的初衷是关怀社会,开办“弘化生活体验”则是爱的延伸。因此,到弘化体验生活的孩子同样是免费的。

“弘化生活体验”并没有设计特别课程,只是利用寒暑假,短则一个礼拜,长则整个寒暑假,家长把孩子送到弘化,依照弘化规定的时间作息,与院童们一起生活。也就是早上4点半点起床,晚上9点就寝,承担相应的打扫卫生的任务,和大家一起进行6公里的健行……

在这里,孩子们吃的饮食只有蔬菜与水果,没有炸鸡、薯条,更没有大鱼大肉。同时,要求把盘中食物吃光,饭后餐具自己洗,以培养孩子惜物的习惯和自立的能力。而“应对进退”的基本礼貌,是群体生活中重要一环,也是弘化对院童的要求。在弘化,见到师长要有礼貌,亲切地打招呼,起床或就寝时要互道早安、晚安等。

作为弘化的大家长,林至信独特的处世哲学和教育观,使这里的“土壤”变得有些不一样,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学到别的地方很难学习到的生活智慧。

来参加“弘化生活体验”的孩子,弘化还规定,家长不可以给孩子手机、零用钱、食物饮料,更不可以在这段时间来探视,也不可以打电话询问。这样的规定,有些人不太理解,但事实证明对孩子是有利的。

林至信说,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暂时失去父母的庇护,而只有体验过“失去”才能懂得父母的重要,才能真正体验到父母的爱,并学会独立。

一位叫小明(化名)的孩子参加1个月的“生活体验”后,生活想法有了明显的改变。他父母说,孩子回家后,开始学着做家务,整理自己的房间,收拾衣服;假日早早的就起床,不再赖床;吃饭不再挑食,还会把自己碗里的食物吃完,饭后也会帮忙洗碗;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8年来,像小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无数成功的例子,引起了父母们对“弘化生活体验”的关注。送孩子来弘化体验生活的也越来越多,有一年更是达到了500多人。8年来,参加过生活体验的孩子已超过3000个。

通过参加生活体验,诸多迷失方向的孩子得到了导正的机会,从新回归传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许多家庭日益疏远的亲子关系也得到了改善,进而回归传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早已将“生活体验”作为一项公益副业发展的林至信,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延伸着爱的长度。而今,虽已年逾七旬的他,却全然不知老之将至。而30年来,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爱心广如海洋,智慧深如幽井的老者,在“行善的教育和实践”田野上,辛勤劳作着。



1   2   下一页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