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光明:找了一辈子石油 |
中国网 | 时间: 2011-10-20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人物档案 翟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石油地质勘探专家。翟光明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一直从事石油的勘探工作。曾多次出任石油地质师。撰有《中国沉积盆地的特点及油气资源分布》、《渤海湾油气聚集规律》等论文。其中《中国石油地质志》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中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翟光明院士参与了多个大型油田的勘探工作,如:胜利油田、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等,都有他工作的足迹。不仅如此,他还勘探出了中国第二大盆地鄂尔多斯的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中国的石油勘探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经历一 翟光明,1950年参加新中国第一批在大西北开展的石油地质调查,后来参加和制定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以及辽河油田和四川等地区整体勘探部署和组织实施,相继发现一批新油田和扩大已有油气田的地质储量。提出关于油气藏形成诸变量时空配置和组合的理论,在指导勘探发现上成果巨大,于1978年获中国科学大会奖。 经历二 从70年代起主持并完成了“渤海湾复式油气区地质规律研究及应用”项目,提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为此于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6年以来主持中国石油与天然气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了盆地“三史”结合油气运移和聚集的综合分析理论,打开一些新地区、新领域、新层系。在中国范围内开展科学探索井的勘探规划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先后有多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和油气显示,其中的台参1井不仅为新疆吐鲁番盆地找到数亿吨的石油资源,同时也为中国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的侏罗系地层含油气远景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陕西靖边地区的陕参1井,于古生界奥陶系地层中打出可列为世界级的天然气田,为京津、西安和银川等地区天然气能源提供了可靠的来源。为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中国五一劳动奖章,并授予“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奖章,获国务院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又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重大成果一等奖。 经历三 1992年以后领导了石油系统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为中国今后石油工业长远规划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1998年以来,主持中国石油勘探战略研究,并领导了“板块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的研究项目,指出在中国中西部诸多沉积盆地中仍赋存有大量油气资源及具体勘探目标;在东部众多成熟盆地中应探索新领域、新层系并指出有利地区;提出在中国各主要盆地内油气分布具有有序性分布的特征。该项研究于2003年5月26日翟光明向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做了汇报,总理十分重视并建议将研究扩大,由中国工程院启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战略研究”,为国务院和国家规划提供依据,翟光明任总项目副组长,资源和供需研究组组长。2004年3月国土资源部启动第三次中国油气资源评价,翟光明院士任首席科学家。该项研究将重新评价中国油气资源的家底,对中国今后的能源发展和国民经济规划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04年4月国土资源部聘请翟光明院士为中国油气资源十大战略选区专家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