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公安作家张西与她的“国家荣誉”
活动描述
- 嘉宾:作家张西
时间:1月14日10:00
简介:“公安作家”张西91年踏入文坛,多年来笔耕不辍。首部小说《国家荣誉》一经问世,就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并被评为“2003年最有价值的二十本小说”。从《爱别离》到《抗战女性档案》,近几年她不断有佳作问世:既在一次次的挑战自我,也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事业高峰。1月14日张西做客《中国访谈》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网。这里是正在直播的“中国访谈·世界对话”。今天来我们访谈的嘉宾是作家张西,今天她将跟我们聊一聊她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和她的新作《抗战女性档案》,为您介绍张西。
2008-01-14 10:01:31
- 张西:
中国网的网友你们好。
2008-01-14 10:02:20
- 中国网:
非常荣幸邀请您来做客中国访谈。我在网上看您资料的时候,我看到对您的称谓上面加了一个定语叫做“公安作家张西”。什么时候叫做“公安作家”的?
2008-01-14 10:02:40
- 张西:
这可能是因为我前些年一直做警察这个职业,也可能是我前几部作品也涉及的都是警察题材,所以有人就把我定型为“公安作家”。但我觉得那是过去时。
2008-01-14 10:02:57
- 中国网:
您本身也是一位警察?
2008-01-14 10:03:38
- 张西:
那是在三年之前。
2008-01-14 10:04:09
- 中国网:
您本来是一个很职业的警察,为什么选择了作家这条路?
2008-01-14 10:04:27
- 张西:
作家是伴随着我在公安队伍里的时候,可能是一种伴随品。在做那份职业的时候,你要思考一些东西,也有文字表达的欲望。可能这种文字表达也比较适合我,让你在寂寞里和孤独的环境里找到一种慰藉,所以它是一个伴随品。
2008-01-14 10:05:28
- 中国网:
最开始的时候拿起笔写公安题材的作品是什么时候,写的是什么作品?
2008-01-14 10:06:09
- 张西:
一下想不起来,一直在不间断的写。写的比较集中、比较有意识的应该在2000年之后,例如说我的长篇小说《国家荣誉》算是第一部我自己觉得是马拉松长跑的作品,可能算是一个标志。在此之前都是写的是几万字的东西,三、四万字的纪实。后来有一个叫《女警官手记》,一个三十多万的一本书。在此之前还写过《中国打拐大案纪实》,那都是十几万字的东西。更早一些就是零零碎碎的,长篇就是从《国家荣誉》开始。
2008-01-14 10:06:36
- 中国网:
《国家荣誉》算是您事业上的里程碑,可以这么说吗?
2008-01-14 10:08:01
- 张西:
我不知道。假如在那个时期和这个时期分一个的话,可能是一个分水岭,但是我不敢说那是里程碑。
2008-01-14 10:08:20
- 中国网:
我不知道在《国家荣誉》签售的时候会不会有人惊讶,因为这本是涉及到反恐题材的纪实类的作品,而您本人是柔弱的女性,人们会不会有疑问说您怎么会写这样的题材呢?
2008-01-14 10:09:16
- 张西:
这可能是震动吧,我这个人某些方面嗅觉比较灵敏,某些方面嗅觉又比较迟钝。比如我在去新疆之前没有恐怖的概念,尽管我在职业里可能是对刑事案件,这些知道的更多一些。但是,对于恐怖活动的概念就是有一年到新疆去,是工作上的原因让我去采写一个普通的人物,结果一去了之后,尤其下到新疆的深部,比如说南疆、北疆,就是曾经有恐怖活动的地方,非常震撼,同时也有很多的感动。
2008-01-14 10:10:00
- 中国网:
您震撼的是什么?
2008-01-14 10:11:12
- 张西:
在我们国家这么大的地方,边陲这样的一些城镇,还曾经有人浴血奋战过,它的宗旨就是国家利益。他们为了国家,他们曾经浴血奋战过,我们都不知道,就觉得我们这种和平、美好真的是有很多人负责。我觉得我作为一个有文字表达的人,我既然到过这个地方,我也曾经被感动过,如果我不写下点什么东西,就觉得内心不安。而且一定要有表述意识起码让后来人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有鉴证的潜意识吧。可能做过记者的人都会有这种良知。
2008-01-14 10:11:27
- 中国网:
您现在说的时候,可以很概括的说当时的感受。这本纪实类的小说,当你实地去采访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危险和困难。
2008-01-14 10:12:08
- 张西:
这个是不言而喻的,我想任何一个记者和作家,当他要完成作品的时候这都是过程中的一部分。
2008-01-14 10:12:49
- 中国网:
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2008-01-14 10:13:27
- 张西:
困难倒没有,但有难忘的友情和快乐。
2008-01-14 10:13:42
- 中国网:
《国家荣誉》让您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接下来您又创造了《爱别离》等一系列的作品。
2008-01-14 10:14:07
- 张西:
应该说《爱别离》和《国家荣誉》是姐妹篇,我第一次去新疆的时候,我最想写的是《爱别离》,但我当时觉得《爱别离》对我太重要了,太内心化了,太柔软了,太需要静静的一种状态去写作,需要很从容的、很自我的去写作,所以就把《爱别离》先放下。因为我最初听到的故事是《爱别离》的故事。然后我就先写的《国家荣誉》,我就先把一个群体先展示出来,这也算是对曾经长眠在那个土地上的人一个交代吧,对死去人的敬仰。当《国家荣誉》一路绿灯被发表出来那么多读者喜欢的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内心比较坦然。然后,我就静下心来,用半年的时间写我最想写《爱别离》。也就是说《国家荣誉》和《爱别离》都是先有名字,在脑子里先有了名字和影子以后,我然后再把那个群体做一个分类。
2008-01-14 10:14:33
- 张西:
因为《爱别离》它可能是更多女性读者更喜欢。我偶尔上网看看到现在还有读者,都几年过去了还在网上留言,我自己比较忙的,我曾经都没有给她们回复过。一直到现在,看过《国家荣誉》的一个高二的学生,现在都大四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曾经写了两篇血书,把手指头割破了以后写的血书,要求去新疆当警察。我就一再劝阻他,我说写的书跟现实是两回事,你的激情我都理解,但这么多年了他还很坚持。
2008-01-14 10:15:35
- 张西:
还有曾经是一个警察院校的兄妹俩,当时一定要去西部当警察,他父亲非常愤怒,说我把你们养大了,一个学刑侦一个学治安的,你们去哪不行啊,然后他们说我们看了一本书,结果老父亲看完了之后就打电话给我,让他的儿子给我做干儿子,还把照片寄来,请求我一定要帮助把他这对儿女送到那去。我自己觉得哭笑不得,同时也觉得很感动,还有也意识到一个作家你的导向和你笔下写的人物,和你感染的力量,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导向上一定要给人家说清楚。有时候在网上也看到一些人因为看到《国家荣誉》的后继和前言,甚至是石油大学的也跑到新疆去了,就是想体验一下张西笔下的宽广美丽的新疆。我不知道那种人将来会不会后悔跑过来骂我,但至少这些读者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2008-01-14 10:16:37
- 中国网:
您刚才提到了,劝高三的学生说这是作品,作品跟现实有差距的,如果作为普通的读者,我就想知道,您的作品多大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公安战警的生活情况?
2008-01-14 10:17:30
- 张西:
就《国家荣誉》来说,我认为在60%、70%的程度是真实的,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可能就小说来说,它更多的是虚构。如果要是纪实小说,有介于纪实和小说之间的,纯粹的纪实就需要更大的勇气,可能它的真实度会更高。
2008-01-14 10:17:52
- 中国网:
《国家荣誉》就是纪实类的小说?
2008-01-14 10:18:26
- 张西:
对,它是纪实类的小说。
2008-01-14 10:18:42
- 中国网:
您这本书在全国各地有签售,但是在新疆的反响好象是最大的,这是不是一个作家最自豪的时候?
2008-01-14 10:19:03
- 张西:
我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跟大家说过,那是我一生当中最意料不及的,没有想过的场面。当时跟我一块儿的去的责编也是一个小女孩,当时人头挤人头,桌子都挤翻了,我们被大家从桌子底下捞上来好几次,当时那个笔把手都戳破了,他们就是为了签名。那种感动对作家是一种最大的奖赏,那种场面你是复制不了来的。
2008-01-14 10:19:20
- 中国网:
您写的是他们的生活,他们非常的认可。
2008-01-14 10:20:02
- 张西:
那是因为他们先看了。我第二天去正好新疆有300多个派出所所长,在那里办了一个学习班,说看他们是不是有反映。我一点心里底都没有,结果第二天一去,整个那场面。当时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个派出所长来跟我讲说,你一定要先给我签,您先给我签,他说你就不给我签你也要给我的战友签,然后他就传过来一个名字,他说我的这个战友就是你小说当中已经死去的一个战友,他牺牲了,我要把你签名的书放到他的坟前,让他知道内地有人知道我们,内地有人感谢我们。我说这书我送给你的,那是因为他头一天晚上看了,很朴实。
2008-01-14 10:20:17
- 中国网:
《国家荣誉》跟《爱别离》都是非常成功的作品,您本来可以轻车熟路写下去,但是您笔锋一转又写了《抗战女性档案》,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题材?
2008-01-14 10:22:01
- 张西:
我觉得不是我选了题材,是题材选择了我,我这个人的特点就是跟着心走。比如说写《国家荣誉》和写《爱别离》并不是说我刻意的去寻找,而是说我到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有这样的事情和人,他们打动了我,让我觉得如果我要是离开了,我不会轻松的。《抗战女性档案》这本书也是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因为我在十年前跟媒体的几个记者,被邀请到沂蒙山去了一次,去了一个叫做蒙山的地方,我当时就不记得是在回来还是去的时候,反正去过一座烈士陵园,当时去了以后,有的记者就拍照什么的,我当时就被一个碑文所吸引。那个碑很小,上面写的是有一对男女,男的从南方福建来的,好像是大学生,他们都死在这,我当时比较浮躁,就不知道他们跟日本打仗死了,还是跟国民党打仗死的,总之是死了。我当时一动,就说他们这么年轻,他们死在这,他们家人知道吗,他们死在这他们当地人知道吗,他们为什么要在山沟里待着,他们之间有爱情吗,我们没有关注。后来他们叫我我就走了,这个事情就过去了。我也没想到十年过去了,很多事情就都忘记了,突然有一天做梦就梦到他们了。
2008-01-14 10:22:47
- 中国网:
现在还记得梦到什么了吗?
2008-01-14 10:24:57
- 张西:
不记得了。
2008-01-14 10:25:21
- 中国网:
是不是你心里没放下?
2008-01-14 10:25:38
- 张西:
可能是吧,那时候我在电影学院读书,老实说我们要训练,编故事,我自己觉得特别乏味,可能跟编故事有关吧,我自己编了几个情感故事,和很温情的故事,我觉得很厌倦,可能是跟这个有关系,我就做梦。就想我为什么不关注战争片呢?因为战争当中的人性,他的那种表达才会更充分。可能梦到这两人之后就去沂蒙山,正好当地公安局让我去讲座,我就座火车去了。一下火车我就问人家,我说有这样一对男女,我也不知道什么名字,男的是从南方来的,职位还挺高,女的是政委什么的,两个人都牺牲了,说你能不能给我们找一下。结果他们给了我三个版本,他说您说的是哪一对啊,有一个是女大资本家的女儿,是画家,男的是部队的一个主任,是南方来的,他们俩就在一个大青山战役当中牺牲了。还有一对是女的上海来的,男的是江苏来的,女的死时候抱着个孩子。我说不对没有孩子。他说还有一对死的时候女人怀孕半个月。我当时就想不是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吗,为什么一个是抱着孩子,一个是怀着孕,在这种情况下,她为什么上战场呢?她们是什么人?她们为什么上战场?这是我当时的一个疑问。
2008-01-14 10:25:55
- 张西:
后来我说这样吧,你们带我去烈士陵园,我去找一找就知道是那一对,他说我们这有65座烈士陵园,你要找哪一坐?我一下子就明白,就是说这个地方曾经死过很多人,这个地方曾经有过很多生与死,这样撕心裂肺的故事。我说要不你们带我去蒙山,我要回忆一下,是在上山的路上还是下山的路上,反正有一座烈士陵园。他说我们这有四坐蒙山呢,东南西北,我也不清楚是哪个。我说这样吧,你们带我去最大的一个,如果我找到了这就是天意,如果我找不到我也算是一个了解。
2008-01-14 10:27:20
- 张西:
们就去了。我当时是这样想的,结果运气特别好。他们带我去的最大的当地烈士陵园叫“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进去半个小时我就有感觉了,我就找到了这对青年男女的碑文。这次更让我震动的是,在碑文上他们给它修理了一下,把他们的照片放上了,这是一对夫妇。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国家有一个人叫刘军英,是这个女人的弟弟,他就把他们两个人的墓合到一起去了。我觉得特别美好。一对男女都那么青春,那么腼腆,一看就是一对知识分子。因为和我们很想象的那种气质,他们怎么能走向战争呢,在我们的印象当时八路军都是工农出身的干部,都是匹夫之勇。看到他们就想怎么文静的人呢,男的戴眼镜,女的秀气简直让我不敢相信,我就想知道这对男女的真实情况就是想知道当时有没有人认识他们,我就问问,他们说就算有人认识他们,跟他们在一起工作过,这个人都已经八、九十岁了,他们烈士陵园都没有资料,所以这还要感谢记者。我在网上查一段文字当中,就找到了这对男女,女的死之前,是在一个山洞里,曾经被人救过16天,他丈夫先牺牲了,到16天日本人走了,出来版本很多,但是被日本人杀了回马枪,最后让抬他的人走开,自己拿着手榴弹跟日本人同归于尽了。
2008-01-14 10:28:12
- 张西:
我当时就想知道,那个山东还在不在,我就找到村庄去了,当时别人告诉我说,你来晚了,去年抬这家人的媳妇,当时是18岁,现在80多岁去年刚去世,找到这山洞在那坐了一会儿,觉得对这个事的了结,下山的时候,人家做饭了,炊烟和香气就吸引了我,一推门,她就是大家传说当中已经去世的老太太。人家没死,就是这种缘分让你觉得它就是天意,我就在她家坐下来,一边拉着风箱一边做着饭,这边我看他们家的老照片,在看老长片的时候,又挑出来一张照片,这个照片有三个女孩子,特别青春艳丽又很朴实的。
2008-01-14 10:30:10
- 中国网:
是封面的这张照片?
2008-01-14 10:31:12
- 张西:
对。
2008-01-14 10:31:34
- 中国网:
就是在他们家找到的?
2008-01-14 10:32:00
- 张西:
对,这中间是《沂蒙山小调》的作词者“阮梦山”,但是我不知道,它底下写了一行字,当年写的字叫姊妹剧团演员,中间为团长“新锐”。我一看这个新锐和这个新锐她俩不是一个脸形啊,可见史料记载的比较粗糙。就从这点来讲,已经转入到社会的研究和学习,马上有那种意识,所以我就想知道这三个女孩子是谁,中间肯定不是新锐,她不是一个脸形,这是椭圆型的,一个是长方形的脸型,我就想知道这三个女孩是谁,她们现在还在不在,她们当年是什么出身,她们为什么跑到山村里去待着。我就寻找了。我也没有想到,一年下来我找到七八十个老八路,而且是找出了一个基本上没有报告过大青山战役。就因为当时的突围战是八路军的后勤人员,大概有6000、7000人,女的居多。被日本的2000多精良部队和3000汉奸尾随跟来,在这过程当中,我们死了1/3,被俘了1/3,跑出来1/3,我们就找到了被俘和幸存的人,找到七十、八十人。当时的战役很惨烈,我们的导报就很少报道,在这当中牺牲和幸存的人当中相当一部分是报社的,就新锐当时是大众日报社创刊的包头,是她设计的,毛泽东的木刻向就是她给设计的,你就想想知识分子在当时起了多大的作用。因为整个抗战别的区我就不说,从山东这块来看,打大仗的时候不多,主要在当兵、参军、还有宣传,宣传日本人对我们的亲列,动摇我们自己人来抗战,这些工作都是谁做的?我认为就是我这些有文化,从大城市来的这些爱国的,热血的女青年,她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她们尽可能的做了他们的事情,她们的作用超出了男性的角色,我觉得从这点来讲非常值得我这方面的研究。
2008-01-14 10:32:15
- 中国网:
你以一个女性作家用很敏锐的角度来关注这个群体,在实地探访的过程中中这些老人年纪都非常大了。
2008-01-14 10:35:17
- 张西:
是的。
2008-01-14 10:35:37
- 中国网:
他们的思路还清晰吗?
2008-01-14 10:35:38
- 张西:
我觉得我们要有永远在学习的路途当中的意识,就是说除了他们当中有痴呆的,或者精神不正常的,比如他们被俘到了,受刺激,每一个跟你谈的时候,那种清晰的思路非常惊人,说错话的时候,几乎没有。我们经常表达起来语无伦次的,逻辑上的严谨程度都是需要被拷问的,但是这些老人太厉害了,因为他们一生都在学习,我就感觉到这些知识分子他们内心的坚定和坚强,这种强大,超过外在的环境或者什么影响,是很难动摇的。
2008-01-14 10:35:39
- 中国网:
是不是这样,对这些老人来说他们的记忆非常深刻,每个细节都记的非常清楚,但他们也是第一次对一个作家来倾吐自己那一段回忆?
2008-01-14 10:39:35
- 张西:
应该是,他们说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搞的,上了你的当了,一辈子也没说过,跟自己的儿子、孙子都没说。在他们的概念里,说你们太久远了,一个是你们干部有什么呀,你们那点事。再一个这些年他们基本上无一例外的都受到了文革的冲击,可能给家庭也带来了殃及的伤害,大家也不愿意谈了。他不愿意谈并不代表这些事情不想谈,他有倾诉的欲望,这个时候我出现了。我一出现以后,我就跟每个人的交流都不需要几分钟,马上就成为黏胶了,最后成为好朋友。我现在都害怕接到他们的电话,一通电话,我就害怕他们已经谁不在了,谁谁谁走了,对我来说内心里是一种折磨,尽管我跟他们交流的次数也不多,但他毕竟在你生命里来过。我有时候就后悔,我不采访这些老人多好,我采访年轻的,比如20多岁的艺术家们,体育健将,年轻的工作者,你可以跟他一起成长,等他到中年的时候你已经成了老太太了。
2008-01-14 10:41:08
- 中国网:
但是这个割舍不下的。
2008-01-14 10:42:24
- 张西:
可能是我的祖籍是山东的原因,小时是跟着我姥姥长大的,我个人对伟大的母性有一种崇敬的情怀。
2008-01-14 10:43:08
- 中国网:
所以很愿意听老人的倾诉?
2008-01-14 10:43:29
- 张西:
对,小时候你在老人的膝盖里傻呆呆的听着故事,我姥姥也是妇救会主任,所以我看到他们也觉得那种亲切感,因为现在大家住着一个楼层,一格一格的,和他们之间我就没有距离,这就是我要说享受的原因吧。
2008-01-14 10:43:44
- 中国网:
这本书里写了多少位老人?
2008-01-14 10:44:25
- 张西:
我整个访谈有70、80位八路军,但是我这本书里设计了20多位女八路。
2008-01-14 10:44:43
- 中国网:
有的时候你会不自觉的会回忆跟他们交流的过程?
2008-01-14 10:45:05
- 张西:
会的,她们已经是生命当中的一部分了。
2008-01-14 10:45:30
- 中国网:
您经常回忆的是什么故事?
2008-01-14 10:46:17
- 张西:
这里面有一个刘奇的老人,她是女军医,参加八路军的时候,男的多,女的少,比例相当失调了,找她的人很多,人家就是不考虑这个问题,就是打鬼子来的,不考虑结婚的事。后来一看大青山突围的时候死了好多的战友,决定学医,她成了野战医院的院长。她做的战争手术做了两千多例,比白求恩多了一例,后来说国民党什么的都搞不清这女的是谁,长长的队伍,只有她一个人骑了一批大黑马,在队伍里穿来穿去,非常牛。国民党有人说她是谁啊,她一定是官太太,后来国民党军官说你们瞎扯,我们受伤要靠她救命呢。就一个女的,特别神气,包括她跟她爱人的相识,促成的婚姻都非常传奇。
2008-01-14 10:46:32
- 张西:
我想她的开心之处在哪,人家都60岁了,开始学画画,过了几年之后人家出了好几本画册。到七十岁的时候人家学了舞剑,在南京地区老年人舞剑比赛第一名。到80岁了,人家开始学钓鱼,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人家活的非常年轻,每一次通电话,每一件事情都给你讲的很清楚。让我觉得她是一个很严厉的,很没有感情的人,但是当我的书出来之后,她看到了,她竟然主动找人要找一个特大的大官给我写序,其实我知道我不需要。这些老人的故事,他们就已经很坚强了,他们可以足够的支撑这本书的分量,后来我没有把这封信拿去给大官,她还给了我写一封表扬信,很开心。你就觉得这些老人是一座山,够你攀登一段时间的,可能你这一生得到达不了,但是你可以仰望她。
2008-01-14 10:48:10
- 张西:
还有一个老太太,在她离休之前,她是空军医院的副院长,也是自由恋爱的,当时和一个大夫组成了给治病陈毅的班子,从新四军选来了年轻漂亮的小伙子给他当助手。我们这位女一号,当时是八路军的一个卫生所的副所长,大家都说出去看大鼻子,她扒着门口一看,大鼻子旁边的帅哥挺帅的,就看上人家了,比他小一岁,手术室主任。现在在家里男的87,女的88,不用保姆,老太太在家做饭,老头每天骑自行车出去采购。两个人在家里,老太太用电脑打字,写回忆录,她怕我不相信,颤颤巍巍的跑去给我看。
2008-01-14 10:49:57
- 中国网:
写了多少?
2008-01-14 10:52:07
- 张西:
写了一万五。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打电话,我说阿姨你在干什么?她说我在玩呢。我说你那个回忆录又写了多少?你就听出来她很不好意思,她说真不好意思我最近忙着玩呢,没写。我说阿姨你该不会是玩电子游戏吧?她说可不嘛,我就玩电子游戏。我说谁教你的?她说我侄子上次来教我的,我说你怎么学得会呢?这还不简单吗,不就是两三分钟的事吗。尤其我就想我们很多的孩子的父母给他们施加压力,因为他们上学的时候正好是文革,他们没有读过书,他们为了望子成龙就给孩子施加压力,他们说我就老了,手机也不会发信息,上网也不会发邮件也不会。你再看看人家这些老太太,人家的境界,人家的胸怀和单纯,觉得望尘莫及。
2008-01-14 10:52:24
- 中国网:
像这样的状态,这些老人多吗?
2008-01-14 10:53:18
- 张西:
大部分都这样。有好几个上老年大学的,有弹钢琴的,弹给我听,画画的好几个,出画册的。从这些人看到一个人的晚年多种多样,在我们的意义上晚年就是一个垂死挣扎的过程和等待死亡的过程,被人当成包袱,但是我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不是的,我觉得他们生活很简朴,他的理想很执着,他们的心态很单纯,很可爱,很亲切。就这些的品质恰恰是中华民族,我们一直都是在秉承一些好品质。因为大家都急于在忙碌的社会里急于追求生存的价值,可能很多东西忽略了。
2008-01-14 10:53:33
- 中国网:
他们跟你讲述的时候,怎样来回顾和评价过去的历史?
2008-01-14 10:54:18
- 张西:
我在我的纪录片让他们谈,没有一个说后悔的,全都不后悔。她说我们出来就是解放妇女,我们出来就是解放全人类,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我们就要建一个新中国嘛,我们已经建了,他们都这样认为,他们就觉得很有成就感。退了之后,他们也不愿意再给政府和国家填任何麻烦,就自食其力,老有所乐。看那些女八路人家自己工工整整的抄唐诗宋词,要抄多少遍,内心里有很多的计划,她有事情做。她家里头可能很节俭,她出了书,你看不到什么,但是你转过头来看明细的时候就会发现她家里值钱的字画全卖了,捐到了大青山,帮助后代的子女们上学,有一个抗大小学给他们捐款。甚至她自己自发组织起来,每个人一年捐两千,她都做得到。
2008-01-14 10:54:36
- 中国网:
采访完了这些女性之后,您对战争对过去的历史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2008-01-14 10:55:45
- 张西:
感受太多了,感受埋藏在了每一个细节,或者我受到启发的时候,感受已经融到我的生命当中了,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认识了这一群群众化民族的精英,我也不枉来到世界上一遭,或者我一年的辛苦,这种精神都是值得的,很愉悦的事情。
2008-01-14 10:56:04
- 中国网:
您刚刚提到了,不单单是一本书,还拍了纪录片,当时为什么拍纪录片?
2008-01-14 10:57:05
- 张西:
这跟我学的专业有关系,因为我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了几年书,出来之后我并没有想到做电影,因为中国的电影现状我真的不喜欢。但是它让我掌握了一个手段,那就是纪录片。纪录片能够帮助我做一些辅助工作,在研究的同时做了辅助工作。比如说当我去采访第一个女八路的时候,她已经得癌症了,八十多岁了,我突然想,我下次还能不能见到她,如果我接下来再去找另外的人的时候,这个人还在不在。我回来马上购买了DV设备,我就下意识把这一套设备买齐了,每到一处我就请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搞摄像的,或者搞编导的,只要他们有空就跟我去一趟,大家也都没想到老人那么逗。
2008-01-14 10:57:22
- 张西:
老人对您不会有戒备心里吗?一个陌生的女子拿着一个摄像机,要记录曾经的那段历史?
2008-01-14 10:58:06
- 张西:
当然有了,我不会那么机械的让你感觉到是一个作家和记者,我这个人有亲和力,和她在一起我也相信他们。话这样说吧,我对她这一代人的亲近成分和信任感可能95%以上的人我都会有这种感觉,可能我对现任的,比如官员岗位上的信任程度可能连5%都没有。
2008-01-14 10:58:28
- 中国网:
您这些作品拍摄完以后,老人看没看过您的DV和作品?
2008-01-14 10:58:57
- 张西:
有人看了,但是我没有那么多能力了。每个人我都把我的书快递给他们了,我去过十一个省区,采访这些人本身,我是自费,给他们自费寄的书。片子我考虑版权问题,我给他们一个秘书长,秘书长组织他们自发看,过元旦的时候给我打过电话。从我内心来讲,做完一件事情不要恋战,也不想陷入太深。
2008-01-14 10:59:16
- 中国网:
他们怎么评价你的作品?
2008-01-14 11:00:45
- 张西:
他们认为写八路军里面的最真实的一本,这对我是最高的评价。
2008-01-14 11:01:07
- 中国网:
很多老人因为年龄的关系,已经不联系了,通过您的原因又联系上了。
2008-01-14 11:01:31
- 张西:
这是我做事情比较欣慰的一点。本来大青山突围之后,大家各奔东西,你也知道那些年,南征北战了,通讯上也不是很畅通,所以大家从此各分东西。但是那段历史,尤其是整整的一天,11月30号的那天,她们所经历的,在她们身上特别清晰,每个细节都很清晰。因为这个细节决定了很多人后来的命运。跑出来的,可能问题就不大了,他们就会有别的事情,遭遇文革。但是被俘过的这些人,可能后半生都没有好过,全都是反复的无数遍的讲自己在哪一天,去了哪里怎么被抓的,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对这群老人来说,她们既不愿意再提过去,其实从内心里有一种渴望,也希望和人讲讲这段过去。这场战争的指挥者叫周春全,最后的十年是植物人,所有的战友、学生来看他的时候,提什么他都没反映,一提大青山他的眼角就流泪,因为死的人太多了,他太怀念了。
2008-01-14 11:01:50
- 张西:
我采访的八路军当中,很多人他们的丈夫死了,妻子死了,他们都要求把他的骨灰都埋葬在大青山,说我要和我的战友在一起。我们多活了这么多年,我们够本了,他们比我们更优秀,他们更应该做好日子,但是他们没有过,所以把自己的坟墓都迁到那。我自己了解到他们的矛盾心里,既想忘记过去,也根本忘不掉。所以我把我整个寻访过程的每一个的电话和联系方式,我全都整理出来,寄了一份。他们现在每天拿着电话打电话,这些人几十年都不来往了,其中有一个被俘的卫生员,他在东北,在文革的时候把他眼睛都弄瞎了,他整天哭,自己还是医生,最后哭成青光眼,哭成瞎子了。她就是想找人证明她在监狱里的时候有变节,她就记得这俩人,但是文革当中她到哪去找啊,你既然找不出证明人你就是叛徒。然后又通过姓王的,找到社科院在工作的姓于的,他们在电话里面痛哭,说那时候你在哪啊,他们彼此都在寻找,说那个时候你们为什么不出来啊,后来他们又哈哈大笑,说这一切得经历的,我们都经历了,好在我们在晚年的时候我们都活着,这本身就是一种证明,至少没有党组织给我们证明,我们三个人可以证明我们三个人谁都没有叛变。类似这样的事情好几个。
2008-01-14 11:03:19
- 张西:
您的出现给这些老人带来的惊喜是意想不到的。
2008-01-14 11:05:46
- 张西:
可能是吧,因为我很舍得时间坐在那里听他们在那里面慢慢悠悠的,要么就是像豆子一样的铺里啪啦给你讲,一讲一天,我自己觉得很幸运。起码人家能从一生的精华讲给你,你在别的地方听不到,你是站着前辈的肩上你在往前走,你很赚。
2008-01-14 11:06:10
- 中国网:
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是很忙的,探寻这些老人的时候他们住的地方是全国各地都有,您怎么样去利用自己的时间去采访老人?您怎么安排您的生活?
2008-01-14 11:06:46
- 张西:
我觉得这是一个紧张有序的过程。我采访这些老人之前,每一个人在此之前我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人家只是说你提供给我一个名字,就是说他是我的战友。我也想象这些人现在怎么样了,我就拿着这个名字去找那个人,我就算他的距离,我需要花多少钱,我需要等我小摄像的时间怎么衔接上。近期有一个时间安排表,就按照这个时间一点点走吧。
2008-01-14 11:07:01
- 中国网:
可能您找到这个人之后,舟车劳顿过去觉得这个人不太适合,这样的徒劳应该特别多吧。
2008-01-14 11:08:42
- 张西:
当然很多了,因为一开始没有线索,你就像警察破个案子,案发之后您当然要动用一切的手段,费尽脑筋要找到线头和源头,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真是这样的话,每个案子都可以破了。这中间有一个乐趣,一直找到最后,实际上大门已经打开了,会有很多很多信息进来,是我自己不做了。
2008-01-14 11:09:17
- 中国网:
这本书确实您的心血之作,我看您的序言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可以读给大家说一下:在我不长也不短的四十年的人生旅程当中,这一段风景绝妙,犹如到过了想都不敢想的珠穆朗玛峰,有了这次精神之旅做铺垫突然觉得以后的行程都将是如履平地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面对面了阅读了60位经历不凡的老人的一生,这是何等幸运、何等幸福、何等令人知足”。
2008-01-14 11:10:05
- 张西:
应该是这样。
2008-01-14 11:11:22
- 中国网:
您在采访完跟采访完之后您觉得自己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008-01-14 11:11:52
- 张西:
我觉得内心有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不是从课本上学到的,也不是从我们现在的社会所能够用钱或者用什么能够买得到的。它让我觉得更坚定了我自己文字表达的方式,这种手段的可贵。还有激励我以后做的更接近这些平民,接近我们自己的母语,或者来解读他们,更有这样的欲望。有可能的话我会做的更多。
2008-01-14 11:12:08
- 中国网:
您一直在挑战自我,从刚开始写公安题材的作品,后来写《抗战女性档案》,一直是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您在这个路上觉得自己收获很多,我们也想问下一下,你下一步想要从事什么方面的写作,有什么规划和目标?
2008-01-14 11:12:40
- 张西:
这跟我学过的专业有关,我刚才提到学电影专业,但是在前不久不到一个月的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当然,聚会的男一号,过生日的这个人是《士兵突击》的编导康红雷,他拍过《青衣》《一针见血》,其中有我最喜欢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士兵突击》,所以我就冒出来一个念头,所以我应该写写平民英雄康红雷。
2008-01-14 11:13:03
- 中国网:
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
2008-01-14 11:13:38
- 张西:
大家也会说,我写《抗战女性》的时候抗战多少年过去了,长征多年过去了,现在那个劲过去了,要经历没有,你写它干什么。就像这次一样的,这段时间忙着主创人家访谈的时候,你要写导演康红雷啊,现在《士兵突击》火过了,今年是奥运会、美国大选,台湾那边折腾,大家注意力都转移了,谁去买你的书?我说我一个人关注就够了。因为我觉得他非常值得我去研究和解读,因为他引发了中国2007年的一种精神现象,他让那么多美好的人,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然后热爱美好的人在一起,从心动到行动有了那么多美好的言论,凭这一点我认为他是很不简单的,我就写他,即便没有一个读者,我也要去写他。
2008-01-14 11:13:55
- 中国网:
康红雷是您的好朋友,您说您喜欢《士兵突击》这个作品,它为什么会吸引你?
2008-01-14 11:15:19
- 张西:
中国电影现在的舍已和奢华,我认为他的受众群体还太小,电影和电视要往外奔的话,可能不是完全靠大制作,也不是一定靠明星、大牌、靠色情,不能完全靠这些东西,因为它是不长久的。而康红雷是以低制作,写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写士兵,讴歌这样的人,写小制作,没有明星阵容,这种逆思维来做这样的事情。实际上他应该是一个终结者,这中间有他非常伟大的一面。
2008-01-14 11:15:36
- 中国网:
我们祝愿您未来的新作又能有一个大卖,今天跟您聊天非常愉快,你是一个乐观的人。可能在采访的过程当中,在很多的过程当中吃了很多苦,但是您记住的是快乐的一面,就像您采访的老人是很乐观的。
2008-01-14 11:17:26
- 张西:
想起来会笑。您为她高兴也为自己的风景高兴。
2008-01-14 11:17:55
- 中国网:
非常感谢您来中国访谈做客,在节目要结束的时候有什么想对您的粉丝和中国网友说?
2008-01-14 11:18:13
- 张西:
08年到了,新年一开始,希望大家新年新气色,新年好心情,太重要了。身心的愉快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状态,希望大家都这样。
2008-01-14 11:18:25
- 中国网:
我们也祝愿您在08年不断有佳作问世,身体健康,谢谢大家的收看,谢谢。
2008-01-14 11:19:55
图片内容:
- 作家张西
- 访谈开始
- 作家是伴随着我在公安队伍里的时候,可能是一种伴随品
- 可能做过记者的人都会有这种良知
- 困难倒没有,但有难忘的友情和快乐
- 镜头中的访谈
- 男的戴眼镜,女的秀气简直让我不敢相信
- 这个照片有三个女孩子,特别青春艳丽又很朴实的
- 这些老人太厉害了,因为他们一生都在学习,我就感觉到这些知识分子他们内心的坚定和坚强
视频地址:
- mms://wmv5.china.com.cn/btamedia/wms_content/fangtan/2008/141_080114.wmv
网友发言:
- 小溪:
会不会有人拿您和海岩比较?您怎样评价他一系列公安题材的作品?
2008-01-14 08:38:49 - 一名读者:
在快餐式的阅读时代,就纪实历史类作品的市场前景,讲讲您的看法?
2008-01-14 08:39:47 - 晴天:
在众多表现抗战的题材中,您为什么选择了“抗战女性”这个角度?
2008-01-14 08:41:13 - 波斯猫:
第一次创作小说为什么选择了“前无古人”的反恐领域?
2008-01-14 08:42:03 //end for
图片大图:
-
作家张西
中国网 胡迪
-
访谈开始
中国网 胡迪
-
作家是伴随着我在公安队伍里的时候,可能是一种伴随品
中国网 胡迪
-
可能做过记者的人都会有这种良知
中国网 胡迪
-
困难倒没有,但有难忘的友情和快乐
中国网 胡迪
-
镜头中的访谈
中国网 胡迪
-
男的戴眼镜,女的秀气简直让我不敢相信
中国网 胡迪
-
这个照片有三个女孩子,特别青春艳丽又很朴实的
中国网 胡迪
-
这些老人太厉害了,因为他们一生都在学习,我就感觉到这些知识分子他们内心的坚定和坚强
中国网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