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伶孙萍情系灾区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 孙萍
  时间:2008年6月16日15:00
  简介:她是中国京剧名家,数十载梨园生涯的历练让她享誉世界。但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她给自己的身份重新定义——作为第一个抵达灾区的政协委员,她参加灾区首场义演;作为灾区孩子的老师,她用京剧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作为地震孤女的母亲,用自己的努力为孩子铺就艺术之路。在一连串的身份背后,她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6月16日15:00听孙萍女士的真情讲述。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京剧名伶孙萍情系灾区

活动描述

  •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 孙萍
            时间:16日15:00
             简介:她是中国京剧名家,数十载梨园生涯的历练让她享誉世界。但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她给自己的身份重新定义——作为第一个抵达灾区的政协委员,她参加灾区首场义演;作为灾区孩子的老师,她用京剧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作为地震孤女的母亲,用自己的努力为孩子铺就艺术之路。在一连串的身份背后,她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6月16日15:00听孙萍女士的真情讲述。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网,这里中国访谈·世界对话。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是京剧名家孙萍女士,数十载梨园生涯的历练让她享誉世界。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她为自己的身份又做了重新的定义,她是第一个抵达灾区的政协委员,参加了在灾区的首场义演。她把京剧带进了灾区的课堂,去抚平孩子们受伤的心灵,她收养地震孤女,为孩子们铺就艺术之路。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嘉宾,为您介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耶鲁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京剧名家孙萍女士。孙老师您好。

    2008-06-16 15:10:23

  • 孙萍:

    您好。 非常高兴来到中国网。

    2008-06-16 15:41:51

  • 中国网:

    欢迎您的到来。我们知道您刚刚从灾区回来,在那儿待了很久,去调研一手的资料。我们也知道您是一个跟四川很有缘的人,我们想知道您这次为什么那么早就去了灾区,是什么时候到达的?

    2008-06-16 15:42:50

  • 孙萍:

    5·12的时候我在香港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发生地震的时候,几乎我们对地震灾难的关注超越了我在那儿对国际会议的关注度。因为我觉得全世界的华人都有民族情怀,所以我每天在会议的闲暇之余都在关注电视的转播反映现场的一些情况。

    最早的时候我和四川巴中的关系非常不错,在我做政协委员的时候为巴中革命老区题了一个议案,叫“为建设一条成都到八中的铁路”这么一个议案,是为了支援老区的经济建设,在2005年的时候通过了。我跟四川,整个成都,包括我京剧的MTV都是在那了的山里面,峨嵋山,八中的山里面,包括九寨沟,都是在这些名胜古迹或者是秀丽山川里面拍摄的,所以我对四川有着特殊的情结。

    《青春中国》这个MTV是京剧的第一次尝试,是用现代的MTV的手法诠释京剧这个古老的艺术。同时词作者是原外交部长李肇星,他写的《青春中国》也是在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用诗句的形式歌颂,我们把它用京剧演唱出来,所以在四川拍摄很秀丽的风光。

    2008-06-16 15:43:33

  • 中国网:

    是在四川哪里拍摄的?

    2008-06-16 15:48:24

  • 孙萍:

    很多地方,很美。整个巴蜀的山里面,包括峨嵋山、九寨沟,我都去遍了,非常美。你们将来有机会看到我京剧MTV里边的山水镜头,大部分是在四川巴蜀的山区里面拍摄的。

    2008-06-16 15:49:41

  • 中国网:

    所以您对那个地方是很有感情的。

    2008-06-16 15:50:45

  • 孙萍:

    很有感情。我知道什么叫“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在那里也遭遇过这样的情节。比如说我们拍摄的路上洪水爆发了,前面的路就塌方下来了,后面的路也塌方下来了,我们被堵在路的中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别人也没有办法跨越那些大石头来救我们。我们当时在那一段路上被困了将近一个星期,别说被地震压在下面,我们在那种环境里面,还没有生命危险,你想想人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活下来的。所以,我非常理解那里经受地震的塌方,是很难过去的。要炸石头,把巨大的,两层楼的大石头炸碎了,机械可能起不了作用,搬也搬不动,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所以,我知道那里的难度。我一直很关心那里的路什么时候通?因为路不通,人进不去,压在底下的人是无能为力的。

    2008-06-16 15:51:06

  • 中国网:

    所以您对四川有感情,对四川的蜀道难也有很深的体会,您是什么时候到达四川的?

    2008-06-16 15:53:18

  • 孙萍:

    对。当时是跟四川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联系,他们也特别希望我能够去。当时已经决定救出来的儿童,包括孤儿要成立帐篷学校。你知道建立一个帐篷学校,就意味着对学生的安抚工作开始了。从抚慰心灵创伤上的手段来说,就是精神上的疗法,我知道艺术的功能是能够代替很多其他的功能,别的功能起不到的作用的,艺术是能够起到。

    再一个,如果我作为第一个提案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政协委员,我也非常愿意把我京剧的第一堂课带到灾区,让灾区的孩子,让他们对京剧的从另一种角度理解京剧,尤其是古代的英雄人物他们怎么面对灾难,应对灾难。包括林冲在漫天大雪的时候,忍受屈辱的时候,他在回山神庙的时候,他是怎样的悲壮心态,他怎么样抗击自然灾害和人为对他的灾难,他是怎样抒发他的英雄情怀。用这样的方式既使同学们看到了传统的文化,又能让他们暂时的忘掉眼前的痛苦,还能够寓教于乐。当时跟总指挥部探讨好长时间以后,我在第一时间赶到成都,从成都到绵阳,先进的是北川。

    2008-06-16 15:53:59

  • 中国网:

    是多少号?

    2008-06-16 15:55:36

  • 孙萍:

    是国悼日的时间进去的,是19号。如果那个时间我们不进去的话,可能就再也进不去了。我们从重灾区撤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批撤出来的人了,之后再不可能有人进北川、汶川这样的重灾区了,因为要封城了。

    2008-06-16 15:56:08

  • 中国网:

    19号到的北川,又去了绵阳?

    2008-06-16 15:56:50

  • 孙萍:

    对。

    2008-06-16 15:57:15

  • 中国网:

    在这一路上您所看到的很多场景是不是已经超过了您之前的预期?

    2008-06-16 15:57:32

  • 孙萍:

    当然。我们的镜头面前肯定是没有那么多人的遗体,没有勘察现场完整的画面。当你没有亲历现场,没有踩在瓦砾堆上面,感触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你真正到现场的时候,你看到周围垮塌的状态和场面,作为一个演员来说,我都认为,虽然拍电影也是非常好的实景地,但是地震现场对人的视觉冲击力太强了,人到那儿一下子就毛骨悚然。再一个就是踩到瓦砾的时候,你自己都感觉脚下面有遗体。虽然你戴了好几层口罩,都会闻到很呛人的消毒水的味道和遗体的味道在一起,呛的味道是浓得很的。我当时没有戴眼睛,那个味道对眼睛刺激都让我有很疼的感觉。

    2008-06-16 15:58:04

  • 孙萍:

    当你在这种环境之下,你再看见每一具被挖出来的遗体,真是感觉到大自然的天灾带给人的迫害性是不可预测,也不可想象的。这么大,这么突然。一群活生生的孩子在瞬间就变成这样了。我也有孩子,每个家长,每个成年人都有孩子,尤其是在北川中学看到这么多孩子的遗体的时候,后来我又跟被抢救出来的孩子交流的时候,看到他们的时候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和激动。几乎我们在北川县城里面,包括北川中学,一直是眼泪包心的感觉。我想控制自己,我自己也一直告诫自己:“我是一个大人,一个成熟的人,我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掉眼泪,我应该安慰别人,应该振奋别人,抚慰别人,不可能把我的情绪再带给别人”。可是你忍不住,我相信很多到现场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2008-06-16 15:59:09

  • 中国网:

    就是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之后,您和很多的文艺工作者决定在灾区举行首场义演。

    2008-06-16 16:00:00

  • 孙萍:

    我纠正一个词,不是“很多艺术工作者”。我们做的第一场在重灾区的义演,是在绵阳。这个义演,在我去灾区的路上一直在和绵阳市歌舞剧院联系,是他们在做的。因为当时没有一个内地,或者是大陆的,港台的艺术家到绵阳的灾区现场跟他们一块参加慰问演出。当他们听说我来到重灾区,同时还到绵阳给他们的帐篷小学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当然他们也知道我的名字,他们特别希望请到我,当时我和我的丈夫叶金森,他也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们希望我们两个能够到现场联袂参加当地歌舞团的表演。

    2008-06-16 16:03:03

  • 中国网:

    你们两位是应邀的?

    2008-06-16 16:04:15

  • 孙萍:

    只是我们两个参加演出,当时从北京来的演员是没有的。我们在排练的时候,也是顶着余震,在第一天做了一个联排。去了以后,在那些天里面,不能说我是一个非常坚强,或者是一个勇敢的人,但是确实你得拿出勇气,因为时不时的有余震,在路上经常会听到滚石从山上滚下来,实际上就是又一次的余震发生。有可能你就会被这次余震伤了,有可能你在房间里面待着,排练的时候,有可能又一次的余震又发生了。比如说我走了以后,发生了6.4级的余震,就伤了很多人,所以是需要勇气进去的。当时很多人都劝我不要去,不要去参加这次活动,怕我有生命危险。但是我觉得,我如果不去不能够了我的心愿,因为这是一种很深、很厚、很浓的民族情怀。我觉得,首先这是政协委员的义务和责任,你应该第一个出现在现场,不管我能做什么。

    2008-06-16 16:04:42

  • 孙萍:

    我当时给自己定位是文化志愿者,但我作为政协委员可能会从别的角度看一些政府看不到的事情,我可能会拿回来很多对政府的建言献策,做到政协委员的职责。再一个,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个人都希望有这种机会。我有这种机会去,我为什么不去呢?所以,那么多人劝阻都没有拦住我,我还是去了。

    去了以后,我做了这些工作,我确实觉得给我的感触,或者是我拿回来的第一手资料,第一现场的思索,现在看来是非常重要的。

    2008-06-16 16:05:59

  • 中国网:

    我相信您在现场义演的场景您可能也是印象非常深刻,很难忘的?

    2008-06-16 16:07:22

  • 孙萍:

    是。在现场义演的时候,首先我唱的是《故乡愿》,也是我的MTV里面的一首。大的意义上就是希望家乡重建之后越来越美,实际上大的含义是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美好,挺着胸膛闯过灾难,面对灾难,是这样一首曲子。然后他们歌舞团的演员来配舞。我们用了一天进行排练,我的这一段舞伴歌就排得相当不错了,这是第一个感触。那的演员,绵阳市歌舞团的演员非常敬业,他们表演这些东西也非常投入。因为他们是灾区,他们更知道用心来做这场演出,每一个节目都是新创作的,我们的节目也是在他们的重新创作当中完成的。我自己觉得感触很深。

    2008-06-16 16:07:47

  • 孙萍:

    同时,我们在现场对灾区的老百姓进行募捐。我从心里头想,我的这个钱是非常直接的到了灾区,而不是通过什么人的手,或者是捐给什么地方了,我就是眼看到我的钱投入到这个箱子里,这个箱子就是直接给灾区的人,灾区人直接接受的钱。所以我当时也有一种安慰。再有,就是看看老百姓的觉悟,我感触也很深。在我们演出的过程当中,灾民还在捐钱。当看到一个老太太颤颤微微的把手里赚的一把钱,一步一步的走到捐款箱面前的时候,放进去的是一把散钱,有一毛的,也有硬币的,她把它们放进去。我再看看她,她是一个乞丐,她可能是用一天的钱,或者是几天接受别人援赠给她的钱放在里面了,那个是永生不能忘的。

    2008-06-16 16:08:36

  • 中国网:

    他们本身就是灾民,但是还在捐款。

    2008-06-16 16:09:16

  • 孙萍:

    对。我觉得我们的政府也好,我们的红十字会也好,包括我们的慈善机构应该好好的对待这次善款,因为每个人都是掏着自己的心,力所能及的把这些钱奉献出来了。

    2008-06-16 16:09:37

  • 中国网:

    您刚才为我们谈到为什么一定要去灾区,而且在还有余震危险的情况下,是希望用艺术去抚平人们受伤的心灵,这是其中的一个目的。讲一讲您给孩子们上课的情况?

    2008-06-16 16:10:05

  • 孙萍:

    还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也是在那儿能够让人高兴起来的事。进到九州体育馆草坪上建的帐篷小学,是一个国外机构援建的那种,能够容纳几百个孩子在里面上学。进去以后,这些孩子们眼光都是比较呆滞的。我自己感觉,你用什么方法跟他们谈话,他们的眼光和心态都是木讷的。我心里很难受。在讲课之前头一天我去看了他们,其实,我第一次接触并不是我讲课的时候。讲课的第一天,帐篷学校的校长要安排我的课,我去谈,同时我要看一看这些孩子。我跟孩子们谈话的时候,我说:孩子们,我特别希望你们现在用你们面前彩色的水笔给我画一张你们最想画的东西。这样的话,我就知道你们需要什么,然后明天我在给你们讲课的时候,我就会根据你们的需要来讲,我特别希望了解你们。那些孩子们不大,大概都是两三年级,差不多小学,中学也就是一二年级,反正都是十一二岁以下的孩子,年龄都不大。一个孩子就很认真的在那儿画,我在旁边看,我在看别人画的时候,转身看他已经画完了,他没有画别的,我那里有图片,你可以看一下。

    2008-06-16 16:10:58

  • 孙萍:

    他在画其它的装饰之后,中心的内容就是两只手,是握着的。我说:孩子你为什么要画这两只手呢?孩子说:上边这只手是我的,底下这只手是你的,或者是别人的,现在我觉得别人在握着我这只手。我说: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有很多人的手握着你,第一是给你温暖,第二让你安心,第三是这么多人的手救了你。他说:对,我现在需要这只手。你看,他画的这两只手的含义很深,我们大人要诠释时会用很多的词,但实际上在他的内心里,他就需要“安全感”和“稳定感”。我看了以后挺心酸的。因为我的女儿在美国上学,她原来在欧洲上学,她很小的时候到了欧洲,因为她不会匈牙利文,只会说中文。在她上幼儿园的第一天,第二天回来就哭着,她说:我不上了。为什么?就因为不会语言。一个语言不会,在那里还没有什么其它的威胁,就只是语言没有办法沟通,她就受不了了,要回中国。然后她在去美国的时候,为了跨越语言的障碍,也是几度心情非常的压抑,觉得受不了了。时不时就在放弃和不放弃当中,是很痛苦的,第一天上学都是眼巴巴的看着我的眼神,有一种希望我在旁边能够扶她一把,或者是多待一会,她都有很踏实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于母亲来说应该是一辈子不会忘的。所以,看到这样的孩子,我更能够理解,作为像我们这样的成年人,作为已经是母亲的人,对待这样的孩子时要怎么样诠释他的心态。

    2008-06-16 16:11:57

  • 中国网:

    这是做母亲的独特感受?

    2008-06-16 16:13:37

  • 孙萍:

    对。然后在给他们讲课的时候,我就知道应该讲什么了。我讲京剧的“生、旦、净、丑”,“唱、念、坐、打”,这些都是它的角行当和程式化的表演,这个一般都是很不容易,很难的去诠释。但是在那个场合,面对着这样一群儿童,我用最简单的词给他们解释。比如说“生”就是男人,男人有老一点的男人,有年轻一点的男人,有漂亮一点的男人,有武艺高强的男人,于是乎就分为小生、老生、武生,这样以来大家就明白了。我就问他“生”是什么了?他说是男人的角色。我说“生”还反映什么样的男人?是漂亮的男人,老年的男人,这样他就可以回答出来了。

    2008-06-16 16:13:56

  • 孙萍:

    我说“旦”,旦是女人的角色,女人同样有唱得很好的,有表演很好的,有老年人,有武艺非常高强的,所以分为青衣、武旦、花旦、刀马旦,刀马旦就是穆桂英?大家都知道。我说她是不是威风凛凛,她插了四个旗子。四个旗子是什么意思?就是“靠”,这样给他们讲,孩子们就一下子能够明白。啊!生、旦、净、丑的词汇就明白了。我相信我的那一堂课之后,孩子们尤其是在那个时候听到这节课他们的印象一定很深,我相信从他们那个时候开始会对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什么叫“生旦净丑”,什么叫“唱念坐打”,他们反复说了好几遍,我说角色是什么?生旦净丑。我说他们的表演程式是什么?唱念坐打。我非常的欣慰,之后我又跟他们演示了什么叫做京剧的大写意,什么叫跨时间,跨空间,跨地点。

    2008-06-16 16:14:44

  • 孙萍:

    虽然这些东西大人听了都得去琢磨琢磨,但是你用艺术形式给他们表演,是在虬江的那场戏,然后示意我要上船了,划船的人来了以后,你一跳到船上,一高一低,就是上船的动作,我说是不是我们在上船?是不是船在摆?孩子们说是啊。然后我说:船开始游了,摆船了。然后我转了一个圆圈过来。我说:我是不是走了好多水路了?好多公里的路了?我说对不对啊?他们说:“对。”我说:“我现在又走了一个平静的湖泊当中,对不对?”他们说:“对。”我说:“像吗?”他们说:“像”。这就是中国人表现中国人的一种方式,中国人的艺术,而不是外国人的艺术,因为它是很写意的。

    2008-06-16 16:16:06

  • 孙萍:

    再给他们讲的时候,就讲到怎么轰鸡,怎么开门,其实没有门,但是门已经开开了,出来以后又看见天和地非常美。然后看见鸡怎么轰鸣,然后把吃的东西怎么给鸡,看着鸡数数着鸡数。我把所有的都给大家表演完了,我说:孩子们我的面前什么都没有?他们说:对。我说:你们是不是看见我把米喂给鸡了?”他们说:“是。”这个时候你再讲这些东西,他们非常能够切肤了,就是碰到他皮肤上的一种东西,他能够感受到。

    2008-06-16 16:16:47

  • 孙萍:

    再有,我说:全体起立。小孩都很认真的起来了。我说:你们想学动作吗?他们说:想。我说我教你们一个动作,中国人式的感谢,一、二、三,谢谢,记住这是中国人的感谢方式,要感谢每一个救助我们的人,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要感恩。我说:学会了吗?我说:来一遍。一二三谢谢!来了好几遍。最好玩的是最后讲完课的时候,跟他们说再见的时候,他们就一二三说:“孙老师谢谢!”

    2008-06-16 16:17:18

  • 中国网:

    您上完这堂课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孩子们已经不再是那种呆滞的目光?

    2008-06-16 16:18:27

  • 孙萍:

    是。所以我觉得艺术有两种功能,一种功能是娱乐功能,人们可以发挥它的娱乐功能。另外是引导功能,你把艺术赋予引导功能的话,孩子们也好,包括观众会跟着你的艺术,引导他们到一种什么样的欣赏水平,或者说去欣赏什么东西,或者是引导他们去注意什么样的文化。所以,我认为,为什么在谈到,原来我提的“文化国防”,就是所谓的“孙萍京剧三国论”,所谓的京剧是国粹,国魂、国防。实际上,在这点上有能够看出传统文化的功能性,实际上它是引导、引领人们应该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做一个了解和传承、传播。

    2008-06-16 16:19:39

  • 中国网:

    我们知道您在灾区的演出过程当中还有很多的故事。比如您还收养了一个义女是吗?给我们讲一讲她的情况。

    2008-06-16 16:20:09

  • 孙萍:

    是这样的。当时我们在排练现场的时候,演出的前一天我们在排练现场时,这个孩子是一个舞蹈演员,她的个儿有1.72,我排过舞剧,我做过舞剧导演我知道,一般标准的个儿,能够跳得非常好的是在1.66、1.65、1.67左右,这个是标准的个儿,而且她的身体非常灵活,一般把这样跳得好的演员都放在第一排作为领舞。她的个儿挺高的,却把她放在前边,我一想,肯定她是跳得不错的演员,要不然她这么高的个儿一定会放在后边的那排。这是第一我注意她了。

    第二个是她的动作非常标准,每一个地位都做到位,就是不惜地。在排练的时候一遍一遍的,尤其底下很硬的水泥地,一个劈叉从那头就劈到那头,就是一遍两遍的来,也不怕疼,滚来滚去的,我就想这孩子不惜地,这群孩子都是好孩子,就这样看着她。

    2008-06-16 16:21:06

  • 孙萍:

    第二个现象,我注意到,每一个伴舞下来,或者一个舞蹈下来,她都在哭,一群孩子围着她哭。因为那个时候对哭还不是特别的敏感,大家去了以后我自己都不知道哭了多少场,每一天都在哭和感动当中过去。所以她的哭我开始没有特别的意识到有什么问题。后来频率比较多,所以我就下意识的问了一下院长,我说:她为什么老哭?院长说:她是我们剧院唯一一个失去双亲的人。我说:她的父母哪儿?他说:在北川县教育局工作。北川的地震当中,整个楼垮塌了,她的父母当场死亡了。我说:她家里几个孩子?院长说:就她一个孩子。她整个家族,她们是羌族人,北川是羌族自治县,她的家族有20几个亲人都遇难了,现在剩的只是爷爷、奶奶。这样我就有了一种更深的感触。

    2008-06-16 16:22:35

  • 孙萍:

    说到我自己,我实际上十岁的时候就没有母亲了,我的母亲是煤气中毒不幸去世的,不是得了病自然去世的,是家里降临的一个天灾,属于一个祸,大祸临头。母亲去世以后我也是一个孩子,没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在那个年代,很多人不理解,一个孩子的很少。所以要度过自己那道心里的难关,能够平稳的走进比较好的学习状态,确实需要自己调解自己,也需要很多人来辅助。家族可能会有很多人,我母亲的家族有很多人在扶着我往前走。但毕竟那个时候我才十岁,这是一。我就想到她,她的家族很多人都没有了,我是怎么从十岁度过心里的门槛儿,一步一步的走到现在,能够走到今天。当然社会帮助你是重要的,再有一个就是你的心里转换过程。你怎么面对灾难?我一直讲这样一个道理,灾难是不可选择的,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我妈妈怎么突然就去世了。我们也不知道5·12地震怎么就突然来了,这么大的一个天灾。所以,灾难是不容人来选择的。那么灾难来了怎么办?只能是面对灾难,挑战灾难,这是两个前提。

    2008-06-16 16:25:41

  • 孙萍:

    第三个,应该是笑迎灾难,就是把心态放平和以后,应该是笑着迎接灾难。最后你成功之后,你笑着迎接灾难之后,才能够把心态放平,才知道什么是机会,什么是一个好的方向,你能够把坏事变成好事这样去走的话,你就会战胜灾难,最高境界就是你感谢灾难。当然这是之后这么多年的反思。可能如果我妈妈没有去世,因为我家里就一个孩子,肯定很娇我,很惯我,我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我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也一直是这样鼓励别人的。

    2008-06-16 16:27:08

  • 中国网:

    您会把您的这些想法告诉给这个女孩?

    2008-06-16 16:27:32

  • 孙萍:

    对。所以,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告诉她,你并不痛苦,我比你还小时就失去了母亲,失去母亲就等于失去父亲一样。我是怎么走过来了?你们看到我的成功,我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也希望你走我的路,走到成功。第一我告诉她,你并不孤单。

    第二,我想告诉她,你应该把握住现在的机遇,现在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平台,就是我们来关注你,帮助你,你能不能把痛苦转化为一种动力,让它变成一种学习的动力。因为你的路我看得准,因为我是搞艺术的,我知道应该怎么培养你,你应该怎么走,我知道。我说:你最好将来能够考上舞蹈学院的编导戏,再上一个台阶进行舞蹈编导,这样你的演员寿命结束的时候,你又跨越到编导的位置,你的人生会到更高的层面。她非常的感谢,非常感激。这个时候我就想怎么能够把她的情绪转换,我就想把她接到北京来。正好,我作为艺术总监和总导演的《月上贺兰》,这部舞剧在5月27、28号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我希望她能够看看舞剧的演出,对她来说第一是提高她的艺术鉴赏力,第二也能够抚慰她创伤的心灵。再一个就是人民大学有那么多的学生和老师,每一堂课对她来说都比较新鲜。这样学生对她也进行一个层面的接触,孩子层面的接触。有一些课去听一听,用时间抚慰她的创伤。

    2008-06-16 16:28:24

  • 孙萍:

    再一个每天我陪着她,不断的跟她讲解这些,不断的感化她,不断的教育她,不断的在说,既耐心,还得有母亲式的爱,同时又得有朋友之间的交流,她才能够把她心里面的委屈、痛苦吐出来,然后她吸进去的都是比较温暖的风,这样对她的心情也是很好的暖化。十几天过去了,她后来接到绵阳市歌舞团的通知,要进行排练。我们就依依不舍得把她送上了飞机,她回去了。她现在过渡得还不错,每一次通电话都是声音很脆,很亮,说“我在做什么,我在干什么”。她都跟我汇报得很清楚。

    2008-06-16 16:29:35

  • 中国网:

    小雪现在在绵阳?

    2008-06-16 16:35:06

  • 孙萍:

    在绵阳。

    2008-06-16 16:35:38

  • 中国网:

    那么我们跟她做一个连线,了解一下她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2008-06-16 16:36:15

  • 中国网:

    是小雪吗?你好,我们是中国网,我们正在采访孙萍老师。我们知道现在你还在绵阳,现在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2008-06-16 16:39:20

  • 小雪:

    这边的情况基本上稳定下来了,绵阳不会有什么危险。基本上城区那边的人都可以回家居住,从昨天晚上开始的。

    2008-06-16 16:40:10

  • 中国网:

    你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2008-06-16 16:40:41

  • 小雪:

    基本上都恢复正常了。

    2008-06-16 16:41:05

  • 中国网:

    你现在在忙些什么?

    2008-06-16 16:41:27

  • 小雪:

    准备一些赈灾的慰问演出,还有就是7月1号也有演出。

    2008-06-16 16:41:49

  • 中国网:

    现在还是挺忙的。刚才孙萍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你的一些故事,还有你来北京的时候接触的一些人,接触的老师,还有看过的舞剧等。你这趟北京之行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008-06-16 16:42:12

  • 小雪:

    现在就觉得自己学的一些知识、文化太浅了,现在主要就是补一些文化知识。因为看到北京比较大,比在绵阳这边看到得要多一些,就觉得自己学得东西太少了。

    2008-06-16 16:42:37

  • 中国网:

    刚才孙老师说,她希望你以后能够好好学文化课,做舞蹈编导,这也是你的理想吗?

    2008-06-16 16:43:10

  • 小雪:

    可以说是的。

    2008-06-16 16:43:38

  • 孙萍:

    现在孙老师在我们现场,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孙老师说的吗?

    2008-06-16 16:44:09

  • 小雪:

    我特别感谢她。因为也是因为这次缘分和机遇我遇到了她。而且她对我的帮助也是很大的,如果我不遇到她们的话,也许我以后就会改行,不搞跳舞这一行了。经历过这一次,我想我以后还会好好做下去,用我以后的事业,努力学习来报答她们。

    2008-06-16 16:44:37

  • 中国网:

    现在孙老师在我们现场,孙老师有什么话想要对小雪说的?

    2008-06-16 16:45:12

  • 孙萍:

    就想嘱咐你几句:一个是在接下来的演出当中,还是要多向你说的那位老师,就是舞蹈编导的老师,你要多学她的理念,她编舞的概念,她怎么利用音乐,从在你身边的人学起。第二,你带回去的书一定认真的看。还有在英语方面,我希望你把一些英语的单词,包括书本上的单词拣起来,每天背,不难。如果单词量上去的话,英文就没有问题了。

    再一个,还是希望你把空调装起来,因为天热了,我觉得防暑降温还是最重要的。跳完舞非常累,吃水也是非常得多,如果体温降不下来的话,你补充再大的水也不行。所以明天、后天一定得听我的话,去看一看空调,买一个空调装上。再一个,就是多给爷爷、奶奶一些关心。主要是他们身边就你一个亲人了。中国人还是以“孝”为先,他们两个人的精神寄托就是你,所以你要多替你爸爸、妈妈行孝、尽心。好吗?

    2008-06-16 16:45:44

  • 小雪:

    好。

    2008-06-16 16:46:36

  • 中国网:

    小雪,刚才听孙老师介绍你的时候,我们也一直在感受你的坚强,我们也很牵挂你,希望你以后顺顺利利的。

    2008-06-16 16:47:01

  • 小雪:

    好。

    2008-06-16 16:47:26

  • 中国网:

    谢谢小雪,我们再联系,再见。

    2008-06-16 16:47:44

  • 中国网:

    刚才听孙老师在嘱咐小雪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很多细小的事情都会想得到。

    2008-06-16 16:48:05

  • 孙萍:

    是。可以说我在我自己的女儿身上没有下过这么多的心,在北京的这么多天,我基本上没有一点心不操的到,一点细节都要操心。甚至于她出去穿的衣服,我知道要变天了,我让她带衣服她就忘了,我就随手抄一件衣服让她拿着。我是一个很粗心的人,我不但不会对我女儿有这种细致的做法,对我自己都不会。但是对于小雪来说,我就好象是情不自禁的给她拿一件衣服,得让她拿在手里。我知道天凉,一下雨的话,她穿的都是没有袖子的衣服,一定会很冷。所以当时我拿那件衣服就给她穿上了,对了。我说:你看到没有,这样一个细节你自己注意不到,我又不能永远跟着你。所以,拿衣服的事你就必须得自己想着。我也是一个下意识的是母爱表现出来的,同时每一点每一滴都是用我的行动教育她,让她在坚强的同时更成熟,更勇敢,更宽泛的感受社会。她这次来北京自己也感觉到,从绵阳出来到成都才知道有这么到的城市,从成都到北京才知道还有这么大的城市,世界是这样的。所以,人必须能够更好的开阔视野。她也说这是缘分,如果没有这份缘分我们就不会认识,那么有了这份缘分,我就说:你应该珍惜这份缘分,我带你出来不是带你享受,而是带你挑战更大的课题。使你自己将来的人生走得更好。

    2008-06-16 16:48:28

  • 中国网:

    我们知道有很多心理干预专家进入了灾区,给孩子们在心理方面做一些治疗。您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感受,您觉得我们给孩子们在精神上还要提供一些什么?

    2008-06-16 16:49:14

  • 孙萍:

    今天在人民大学的时候我们讨论了一个话题,现在大家也比较关注的话题。我这次在现场看到了一个现象,十岁以下的孩子容易受到大人的关注,因为他们没有行为能力,所以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包括孤儿,也包括不是孤儿的孩子们,这个年龄层比较容易被别人重视。再一个年龄层是16岁以上的孩子,就是上了高中之后的孩子,社会对他们也非常的关注,因为这批孩子马上要面临着考大学。今年你也看到教育部对应届的高中毕业生考大学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包括在灾区的孩子做了很多学校,让他们先复课,然后高考。这个年龄层的人也容易被人重视。

    2008-06-16 16:49:58

  • 孙萍:

    而恰恰忽略了10岁—1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在讲课的时候,我的教室里面大部分都是12岁以下的孩子,而12岁以上的孩子在教室里面几乎是不多的。但是在帐篷之外,扒着窗户往里面看上课的孩子都是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我觉得现在我们社会的注意力,对于教育应该是重视的,但是对于教育的年龄层应该分出来的。这两块,无需我多说,方方面面都在重视这两个人群,而中间的人群忽视了。我认为对他们的重视应该提到现在的教育计划当中,或者是社会心理干预中间,这件事是头等大事。因为很多大震,或者是自然灾害之后,很多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就是10岁到16岁这个年龄层的孩子,这段时间没有对他们进行教育,或者抓得不紧的话,再过两三年,三四年之后,他们既忘不了创伤,因为他们已经懂事了,他们又不能面对他们的未来,因为他们没有成熟,他们几年之后会变成社会的一个死角,也可以说是社会矛盾,或者是社会危机,是一个最不好解决的问题。我觉得,现在关注10岁到16岁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无论是社会也好,还是教育界也好,是最值得我们拿出时间来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心理干预措施也好,对待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才能把以后的隐患在现在这个时间之内消除掉。

    2008-06-16 16:50:30

  • 中国网:

    相信您的这些话对很多相关人士会有非常大的启示。你在这次去灾区的路上有没有看到很多的国际救援者,您又怎样看待这次的国际救援行动呢?

    2008-06-16 16:52:18

  • 孙萍:

    我们的媒体这次做得很棒。对外是公众外交,对内的公众传媒,传媒做得是比较开放的,所以使国外的人都在第一时间内知道我们发生了重大的灾难。国际组织,其他国家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能够到第一线给予我们帮助做工作。这些在其他国家都是会很自然发生的情况,在其他国家发生的话我不会惊讶,因为我在国外工作了十几年,去过很多国家,看过很多事情,我不会惊讶。尤其是在欧洲和美国,我们本身会去当社区的志愿者,都是很自然的去做一些社区的工作。帮助其他应该帮助的弱势群体,作为志愿者的人在国外都不是太新鲜,但是在中国来说,我这次还是挺感动的,第一次看到国际组织的人道救助。

    2008-06-16 16:52:45

  • 孙萍:

    比如,我在路上看到日本的一个抢险救灾救援队。我当时还跟他们攀谈了几句,他们当时走的时候,其实我挺感激的,但是他们情绪很低落。你知道为什么低落吗?就是因为他们自己觉得经他们的手没救活几个人,因为他们来的时间晚了一点,他们救活的人不多,所以他们自己有一种内疚感。其实他们内疚的时候,我也很难受,很酸楚。其实对待生命这个问题,中国人现在是慢慢的提高了,但是跟国际人道主义,或者是国际上的救援组织来说,和他们的理念上相比还有一点偏差。日本的那些救援队他们没有救活一个人的话,他们说回国就想辞职,因为这次表现不好。其实不是因为他们表现不好,确实是他们来晚了,或者是那个时间他们进不去。你知道水泥压下来,要想救一个人要穿破多少层,锯掉多少层,才能把一个人顺利的救出来,实在不行就截肢,很多的情况发生,都不是他们能够意料到,不是心到工作就能够做到位的,不是这样的。

    2008-06-16 16:53:19

  • 孙萍:

    当时看了这些国际的救援组织,包括新加坡的救援组织,我们当时在国悼日的时候也看到他们在救援的现场,他们很认真。就是挖出一个活的人,他们给他擦得很干净,给他进行紧急处理,做得特别好,然后马上运走。如果挖出一具遗体的话,他们也会把脸擦得很干净,还一个人的尊严,然后认认真真的对他进行默哀,之后把他放在尸袋里面运走,或者是就地掩埋,他们也会行注目礼,或者是默哀。感触非常深,觉得现在的中国,我认为某种意义上真的融入到整个国际社会的大环境里面,人与人之间在灾难面前确实都能够团结起来,消除偏见,消除政治上的偏见,包括跨国家、跨地区、跨语言、跨肤色,在灾难面前确实是能够做到“大同”。

    2008-06-16 16:54:14

  • 中国网:

    未来孙老师还会做哪些跟灾区有关的工作?

    2008-06-16 16:54:38

  • 孙萍:

    我自己带回来很多钢筋、水泥,包括一些瓦砾。我今年提的就是建筑规划立法,也是我这几年反思的,看中国国内的一些建筑,包括玻璃幕墙,很多建筑光污染,我觉得真的是中国在建筑规划方面确实没有立法,就有着很多的弊病。我们且不看别的地方,就看北京城中间这一块,你才能认出是北京。如果光看高楼林立,看这些现代化的楼群,你会觉得有可能是东京,有可能是纽约,反正随便一个国家都会有现代化的楼群,没有它的特点,这是第一。

    2008-06-16 16:54:54

  • 孙萍:

    第二,确实也是一种不科学的建筑设计。你想:玻璃幕墙是害人也不利己,把光污染给了别人,实际上它也没有饱暖,也没有防寒。这些东西都是在我们规划或者是建设上没有立法的时候,作出一些所谓的现代化建筑。实际上是给未来留下了很多隐患,给整体环境当中带来了很大的污染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是提到政治上,尤其是这次天灾人祸之后,这次大地震之后,应该把建设规划立法提到首位。因为灾区的重建不能再做钢筋、水泥的森林了,我们不希望那么多的形象工程几年都盖起来了,又是一堆形象工程出来的东西。它防震也好,还有对未来大气、环境的污染,是不是节能,是不是可持续性的,我觉得不立法,建了以后也对不起老百姓。

    2008-06-16 16:55:38

  • 中国网:

    今天特别感谢孙老师在我们中国访谈这一个小时跟我们大家的交流,把您的所见、所闻、所感跟我们分享。跟您对话这一个小时让我印象最深得是,您给我们讲这些孩子们听您上课时候的那种表情、感受。让我们感受到,艺术不仅仅是可以娱乐,也是可以疗伤的。应该向您自己所说的志愿者表示敬意。

    2008-06-16 16:55:57

  • 孙萍:

    感谢这次很多的志愿者,自发去的很多志愿者,在灾区我们看到了很多,也深受感动

    2008-06-16 16:56:53

  • 中国网:

    向孙老师送上我们的祝福,祝愿您以后的工作顺利,也祝愿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谢谢孙老师,谢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2008-06-16 16:57:11

  • 孙萍:

    谢谢!

    2008-06-16 16:57:37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btamedia/wms_content/fangtan/2008/280_080611b.wmv

图片大图:

  • 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 孙萍做客中国访谈

    中国网 胡迪

  • 《青春中国》是用现代的MTV的手法诠释京剧这个古老的艺术

    中国网 胡迪

  • 我们是国悼日的时间进去的

    中国网 胡迪

  • 人到那儿一下子就毛骨悚然

    中国网 胡迪

  • 看到他们的时候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和激动

    中国网 胡迪

  • 中国访谈现场

    中国网 胡迪

  • 在现场义演的时候,首先我唱的是《故乡愿》

    中国网 胡迪

  • 实际上在他的内心里,他就需要“安全感”和“稳定感”

    中国网 胡迪

  • 与绵阳的小雪连线

    中国网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