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阿克曼的中国不了情

  嘉宾:歌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 米歇尔·康·阿克曼
    时间:2008年7月8日下午17:00
    简介:这位从1975年便与北京结下深厚缘分的德国人,曾向德国成功译介了第一批中国当代文学。他能用一口标准的、不时夹杂京腔的汉语与中国朋友侃侃而谈,还娶到了一位美丽的中国妻子。今天让我们走进著名汉学家阿克曼先生的中国不了情。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汉学家阿克曼的中国不了情

活动描述

  • 嘉宾:歌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 米歇尔·康·阿克曼
            时间:7月8日下午17:00
            简介:这位从1975年便与北京结下深厚缘分的德国人,曾向德国成功译介了第一批中国当代文学。他不仅能够用一口标准的、不时夹杂京腔的汉语与中国朋友侃侃而谈,还娶到了一位美丽的中国妻子。他用自己的独特视角阐释着东西方文化的魅力所在,今天让我们走进著名汉学家阿克曼先生的中国不了情。敬请关注中国访谈!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今天的这位嘉宾从1975年就与北京结下了深厚的缘分,曾向德国成功译介了第一批中国当代文学。他不仅能够用一口标准的,不时夹杂京腔的汉语与中国朋友侃侃而谈,而且还娶到了一位美丽的中国妻子。他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向人们阐释着东西方文化的魅力所在。为大家介绍来自德国的著名汉学家、歌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阿克曼先生。首先欢迎您的到来,跟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吧。

    2008-07-08 16:59:05

  • 米歇尔·康·阿克曼:

    中国网的朋友们,大家好。希望今天我们谈的很愉快。

    2008-07-08 17:19:37

  • 中国网:

    阿克曼先生,我们知道您是2006年回到了中国,这一次回到中国两年过去了,跟您上一次对中国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呢?有哪些变化给您的印象最深刻。

    2008-07-08 17:22:35

  • 米歇尔·康·阿克曼:

    我先解释一下。我是94年离开中国,之后的12年我都没有回中国。这是一段比较特殊的时间,所以我有12年的视察期,大概每个人想象的变化中有高速公路、高楼、购物中心、处处都有麦当劳,我觉得这些是在我的意料之内。因为94年的时候,你一定可以想象到中国在几年之内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我觉得中国最大的变化是,我和你现在可以坐在中国网的工作室谈这个变化,这个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变化,真的是不可思议。主要的变化还是气氛的变化,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提高的很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第二个很大的变化是中国全社会的商业化,这是我不太喜欢的变化,可是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变化。

    2008-07-08 17:22:55

  • 中国网:

    其实我们也知道,这一次您刚刚结束了“德中同行”重庆站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您对它如何评价呢?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呢?

    2008-07-08 17:27:03

  • 米歇尔·康·阿克曼:

    我在准备这么大的活动时,脑子里有一个影像,就是这个活动最美丽的设想会怎么样。我们常常做这种设想,所以对这种工作比较有经验,我们知道一般来讲不能完全实现这种梦想。当然,在某些方面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理想,我们还需要努力。但是总的来讲,“德中同行”两个站,第一个在南京,第二个在重庆,基本上符合我们最开始做准备活动时设想的样子。所以总的来讲,我们还是觉得这个活动比较成功。

    2008-07-08 17:28:17

  • 中国网:

    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008-07-08 17:30:22

  • 米歇尔·康·阿克曼:

    还没有。可是还有余地,我们总的来讲感觉还不错。

    2008-07-08 17:30:34

  • 中国网:

    我也大概了解了一下,这样的活动不单单是从文化的角度,还有经济、科技、教育很多方面,为什么会想到突破文化,而从全方位举办这样的活动?

    2008-07-08 17:30:51

  • 米歇尔·康·阿克曼:

    过去有各个国家文化年的活动,我们开始的时候也准备做一个“德国文化年”,这是04年我们当时的总理和温家宝约好09年举办一个“德国文化年”,我们开始做准备工作时发现,以往做一个文化年的模式已经有点过时了,中国人看了那么多的文化年,好象有一些看迷了。

    还有,我们觉得最重要的不是把一个国家的文化拿到另一个国家来,不是给人家看我们有多么伟大的文化和艺术,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光从文化方面看是绝对不够的。现在无论是德国人或者是中国人,面临的大问题是要从经济、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科学各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来讨论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个文化年变成一个大的活动,把文化、经济、教育、科学,甚至是体育结合起来,做这样一个活动。

    2008-07-08 17:31:23

  • 中国网:

    更为全面一些。

    2008-07-08 17:33:25

  • 米歇尔·康·阿克曼:

    是的,也决定为这个活动找一个大题目。根据中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题目就是“城市化”,就是大城市变成超级大城市的过程。

    2008-07-08 17:33:39

  • 中国网:

    刚刚我们谈到文化的交流,其实您一直是主张文化的交流是平等和双向的。您觉得这次的活动是否达到了在中国的本土化?

    2008-07-08 17:34:15

  • 米歇尔·康·阿克曼:

    我们还要多付出一些努力。因为这种活动开始的时候情况比较特殊,准备需要很长的时间。你要学会找到一个共同的语言,这个需要很长时间。实际上,准备这个活动我们特别的紧张。

    比如在重庆站,我们只有3、4个月的准备时间,所以在一些方面我觉得非常的成功,就是我们确实找到了和中国合作伙伴共同的合作项目,我特别满意。有一些还没有完全成功,所以这个我们还需要努力。

    加上两种文化的交流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这里面有很多误解,有很多不容易让别人理解的事情。但我很高兴的是,这个活动在三年当中可以更深刻的相互了解,更深刻的了解对方,更深刻的进入对方的文化。

    2008-07-08 17:34:45

  • 中国网:

    所以您说过,误解是有好处的。

    2008-07-08 17:35:46

  • 米歇尔·康·阿克曼:

    是的,这是我的一个原则,我觉得误解是非常有用的东西。会有一种创造性的误解,当然也有无聊的误解,这个不好。比如说你不知道,你觉得黑人怎么样,这种误解是一种没有意思的,也没有任何好处的。假如德国人认为中国人怎么样,没有创造力量,只能仿造别的国家的东西等等,这种误解没有什么用。可是有一种创造性的误解,从新的观念来理解对方,可能跟他的理解不一样,那么这种误解是非常有用的,非常有创造力量。

    2008-07-08 17:35:56

  • 中国网:

    作为一个“中国通”,我知道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当的了解,您能不能给我们评价一下目前的中德关系?

    2008-07-08 17:36:57

  • 米歇尔·康·阿克曼:

    首先我不喜欢“中国通”这个词,我不是“中国通”,我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是“中国通”。中国太大了,太复杂,对于“中国通”的称呼,我并不赞同。我只是一个喜欢中国、研究中国、和中国来往很多的人,但是我并不是一个“中国通”。

    对于中德的关系你问我们的大使时,他可能会给你全面的回答,我只能做一个个人经验的回答。我觉得中国和德国之间没有任何很大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当然小的矛盾会有。去年,我们的总理接待达赖喇嘛,这也影响了“德中同行”的活动,有一些小矛盾。

    这种小矛盾我觉得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像两个朋友之间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不在于有没有矛盾,而在于有没有能力解决这些矛盾,解决这些问题。从这个方面讲,我觉得德国和中国的关系从政治和经济上是非常好的。但文化上的交流太少了。

    2008-07-08 17:37:17

  • 中国网:

    一直致力于文化交流,您做了这么多年的工作。我想知道,您有没有对两国文化上的差异做一些研究,您认为怎么样才能使文化的交流更为积极和富有成效呢?

    2008-07-08 17:38:00

  • 米歇尔·康·阿克曼:

    当然,文化差异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但不容易回答的问题。第一,你一定不要做任何一个“概念化”,不要以为中国人如何如何,德国人如何如何,德国人就是很哲学,很不准时的,比如我这个德国人就很不准时。不过文化的差异当然有,这个很明显。实际上,我觉得中国人和德国、和欧洲的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理解还是比较浅,不是很全面。实际上,我们刚刚开始。

    最近几个月出了西藏问题。西藏问题为什么闹的这么厉害,这种事实说明从文化方面来讲,两个国家人民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也并不是很全面。尽管我们有了30年的文化交流,互相的理解还不是特别的全面,特别的深刻。实际上,我们出了这么一个事情,马上就有这么大的矛盾,这么大的没有创造性的,没有意义的误解,我觉得这是很危险的。这也提醒我们,我们在文化交流上还在开端,还没有走的很远。

    2008-07-08 17:38:18

  • 中国网:

    还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

    2008-07-08 17:39:33

  • 米歇尔·康·阿克曼:

    还需要重新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加强相互的理解。

    2008-07-08 17:39:44

  • 中国网:

    作为一个中国文学的翻译家,我们知道您翻译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这部长篇小说在德国又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您认为如今中国文学的主流方向是什么?您比较喜欢哪些中国的作家?

    2008-07-08 17:39:58

  • 米歇尔·康·阿克曼:

    我回答第二个问题很危险,因为我是提一个就得罪十个。那时候《沉重的翅膀》翻译成德文比较受欢迎,起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本书写的不错,很有文学翻译价值;第二,因为那个时候德国人对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并不了解,这本书以文学小说的形式来记录这个信息,所以《沉重的翅膀》很受欢迎不完全是文学方面原因。

    我觉得80年代的中国文学在艺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人们用文学来互相的交流理解,在中国社会,文学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在80年代,中国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家,我特别喜欢阿城、莫言、刘震云、韩少华,我觉得这些作家比较好,也有一些其他好的作家。

    从90年代开始有了一些变化,现在社会表达自己最重要的工具已经不是文学了,大概是电影,最重要的是网络,对文学没有带来很大的好处。我觉得总的来讲,中国文学的水平不如80年代,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具体为什么是这样,我觉得比较复杂,也很遗憾。因为在其他方面,比如说在艺术方面,中国在这十年之内就走向世界了,中国当代艺术属于全世界最热的题目。中国文学目前好象没有一个高潮,可能我们要等一段时间。

    2008-07-08 17:40:35

  • 中国网:

    其实我们刚才提到您翻译过的这本《沉重的翅膀》,它也是讲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现状。我想那么受到德国人民的欢迎,是因为让他们知道了那个时候的中国原来是那样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那种古老的东西。今年刚好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知道您还和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的邓小平有一面之缘。我想知道,三十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这样一种状况,您有没有想到自己写一部反映中国今天的书呢?

    2008-07-08 17:49:08

  • 米歇尔·康·阿克曼:

    好象我在79年、80年左右出了一本总结我当时75—78年在中国留学的书,完全在我意料之外的是在德国特别的受欢迎。我就是随便写的,没有什么价值。特别是我回到中国之后,好多德国出版社问我能不能继续写一本,我觉得现在还过早,我还需要一些时间。不过我觉得你刚才说的《沉重的翅膀》在德国受那么多的欢迎,是对中国特别概念化的理解感性了,好象这个中国不符合德国人的脑子里的中国,现在也需要做一种对概念的破坏。

    最近几年,特别是从去年开始,西方人,特别是欧洲人也开始对中国有一种特别的概念,一方面非常的佩服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害怕中国,害怕中国以后变成一个超级大国等等,这些害怕都存在,越来越强。所以我觉得现在写一本介绍中国当代实际情况的书很有用,遗憾的是我现在不能写。

    2008-07-08 17:49:38

  • 中国网:

    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2008-07-08 17:53:27

  • 米歇尔·康·阿克曼:

    是的。

    2008-07-08 17:53:41

  • 中国网:

    近日有这么一条消息,北京贝塔斯曼21世纪图书连锁有限公司宣布,将在7月31日前,除了保留上海的8家贝塔斯曼门店以外,全国的36家都要关闭。您认为贝塔斯曼在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歌德学院是否有计划在中国传播德国的文学?

    2008-07-08 17:53:56

  • 米歇尔·康·阿克曼:

    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我觉得贝塔斯曼在中国停业的原因一方面是收入的问题,他们的收入不如他们想象得那么好。第二个方面,中国媒体还不像其他经济领域这么开放。所以我估计,现在对于一个媒体公司,像贝塔斯曼的公司在中国比较成功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困难,具体他为什么在现在这个时候停业,我不好说,可能两个原因都存在。

    我们不仅考虑宣传文学,或者让德国文学与中国读者见面,我们现在很具体地准备做一个帮助中国出版社翻译和出版德国文学或德国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我们特别支持翻译工作,一方面我是愿意把德国文学和其他方面的著作翻译成中文,我们可以提供一些赞助。我们特别想培养高素质的翻译。现在双方互相了解的很大障碍,可能一般人想不到这方面,就是双方缺少好的翻译。无论是在德国看中国文学的作品,或者在中国看德国文学的作品,大部分翻译问题比较严重,影响读者喜欢这个作品,这个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多做一些努力。

    2008-07-08 17:54:47

  • 中国网:

    尤其是文学方面的翻译更为难一些。

    2008-07-08 17:57:00

  • 米歇尔·康·阿克曼:

    文学方面比任何一个自然科学或技术方面的翻译都难,可是这些也不容易,所以我们想在这方面出一些努力,帮助中国出版社做出翻译质量好的作品。

    2008-07-08 17:58:28

  • 中国网:

    其实联合国也确定了2008年是国际语言年,8月份将在中国上海举办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您如何理解本届翻译与多元化这样一个主题?

    2008-07-08 17:59:21

  • 米歇尔·康·阿克曼: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假如我是一个美国人或是英国人,我可能感觉不到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德国还好,愿意学德文的人在中国也不少,遗憾的是我们自己提供德文好多人没法接受,还有一些小语种问题更严重。你想理解一个文化一定要学语言,翻译会有一定的帮助。可是你确实想深入、理解、进入另外一个文化,语言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渠道。

    假如你想了解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特殊文化,最主要的是保留他的语言。一般来讲,人不这么想。我有一个经验,20年前刚刚工作时候,我当德文老师,我最好的学生是非洲人,学的最快、最好。我觉得莫名其妙,是什么原因呢?结果我发现他们每一个人从小起码掌握3、4个语言,除了英文和法文之外,他还有起码2、3个当地不同的语言,所以他们很习惯进入另外一个文化、另外一个语言。

    假如我们想保护这个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只好保护各个语言的存在。

    2008-07-08 17:59:45

  • 中国网:

    您说的非常好。我现在特别想问您一个私人的问题,您在中国生活工作非常长的时间,我发现一个规律,凡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或者是中国某一方面的历史感兴趣,最后往往就娶了一位中国太太。我想知道,在我们中国人很多的理念中,德国人还是不够浪漫,我想知道您是怎么追到这位东方美人的呢?有没有浪漫的回忆?

    2008-07-08 18:03:15

  • 米歇尔·康·阿克曼:

    我这个人大概属于比较浪漫的人,德国人的概念化很强,但是实际上德国人非常的浪漫,罗曼蒂克基本上是德国人发明的。当然这个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个是中国女人本来有很大的吸引力;第二,你进入一个原来很陌生的文化,好象是跟爱上一个女人很像。所以你爱上一个文化,爱上一个在这个文化里面出现的女人,对我来讲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一点都不奇怪。

    我的爱人不是在中国认识的,我是在德国认识的,她跟我的翻译工作有关系。我的妻子是一个中国比较有名的作家和音乐家的好朋友,她当时想说服我把这个作家的作品翻译成德文,所以我们就是这么认识的,我很感谢这个作家成为我们的媒人。

    2008-07-08 18:03:41

  • 中国网:

    您能不能给我们总结一下中国女人都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呢?

    2008-07-08 18:05:10

  • 米歇尔·康·阿克曼:

    一般来讲,西方对中国女人有一种不知道是创造性还是没有创造性的误解,有的时候很努力,有的时候又很失望。一般来讲,中国女人跟她见面时第一印象好象很软,很会招呼别人,很会体贴别人。我不是说这个印象是错的,基本上她们有这种优点。可能在这种软的表面之下,好多中国女人是钢铁做的,意志特别强。我一直劝这个德国朋友,你想在企业和工作上成功的话,你最好娶一个中国老婆,她可以帮助你。

    2008-07-08 18:05:27

  • 中国网:

    外柔内刚。

    2008-07-08 18:06:08

  • 米歇尔·康·阿克曼:

    就是这样。当然,中国女人每个都不一样,可是假如有这么一个总体的概念,就是“外柔内刚”是比较适合的描述。

    2008-07-08 18:06:18

  • 中国网:

    其实我还对您有一点特别感兴趣,您是最早到中国的一批外国留学生。我注意到您还称自己是“工农兵学员”。我很好奇,因为我的父亲、母亲曾经跟我说过他们年轻的时候插队下乡的一些事,您作为一个外国留学生,怎么也插队下乡了呢?

    2008-07-08 18:06:41

  • 米歇尔·康·阿克曼:

    其实我自己说我是一个外国工农兵是有点开玩笑的意思,因为我也说不清自己是工、农,还是兵,我都不是。我就是一个知识分子,那个时候几乎阶级敌人那类的。不过那时候我们这些留学生都会下乡,当然这和中国的长期下乡不一样。我们一个月在农村,一个月在工厂,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很愿意去农村。

    2008-07-08 18:07:03

  • 米歇尔·康·阿克曼:

    另外,我来中国的时候已经是文革的后期,革命的热情已经没了,我们的中国同学对下乡有一点烦,也不愿意劳动,听贫下中农的报告,他们有一些反感。我们倒觉得很新鲜,我们就很热情和兴奋的劳动。中国同学说这些外国人不习惯,我们想休息一下,实际上我们是想多做一些事情,多干活。所以从这方面讲,对我们外国人来讲,这几个礼拜在中国农村确实很有意思,我们学了好多事情,明白了实际的中国。

    那个时候其他外国人没有这个机会,陪着我们的老师和一些人都害怕我们说中国穷,实际上我们并不在乎这些,我们感兴趣的是实际的中国是什么样的,我们不喜欢表面上很革命,实际上很自私的,还有互相不信任的气氛。那个时候你太年轻,你不知道,但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很不信任自己的邻居,不信任别人,他们都有一种互相怀疑、互相害怕的气氛。我们对中国不好的印象并不是中国穷,而是这种气氛。

    2008-07-08 18:15:41

  • 中国网:

    我想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您在中国将要工作和生活,一定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我们知道奥运会马上就要到了,中国也是展开胸怀,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而且现在的很多中国人都在学习外语。我想知道您最后想对中国的朋友说些什么?您觉得通过这样好的机会,怎样展示中国的文化?

    2008-07-08 18:17:31

  • 米歇尔·康·阿克曼:

    我当然不敢也不愿意给别人什么意见,我觉得这个不合适。我发现中国人现在拼命想挣钱,用这样那样的方法来挣钱,有的方法我佩服,有的方法我不赞同。不过总的来讲,这种对发财的热情我能理解。

    中国经历了这么不容易的日子,可能需要这种劲儿。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变化有这种每人都想发财,改善生活条件,那是非常合理的、重要的因素,要不然中国不会这么成功。

    我希望,大家到了一定的生活水平后,开始发现除了钱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说像信任、爱情、好奇、发展自己的内在思维方式等等,这些都是在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后更为重要的东西。我知道对中国人来说,现在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了,我希望他们会发现除了钱以外那些更重要的东西。

    2008-07-08 18:17:55

  • 中国网:

    今天跟阿克曼先生对话非常的愉快,我们也衷心的祝愿您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非常的快乐,我们也希望您出一本新的介绍中国当代的书,我们非常的期待。感谢网友的收看,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再见。

    2008-07-08 18:23:54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btamedia/wms_content/fangtan/2008/307_080708b.wmv

图片大图:

  • 歌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 米歇尔·康·阿克曼

    中国网 杨楠

  • 汉学家阿克曼的中国不了情

    中国网 杨楠

  • 歌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 米歇尔·康·阿克曼

    中国网 杨楠

  • 歌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 米歇尔·康·阿克曼

    中国网 杨楠

  • 汉学家阿克曼的中国不了情

    中国网 杨楠

  • 歌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 米歇尔·康·阿克曼

    中国网 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