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造中华圣坛黄河坛

时间:2011年6月15日10:00
嘉宾:黄河坛的总设计师 冯钦铎
简介:黄河之畔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已经以一种文化图腾的形式深深地嵌入了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中华黄河坛在宁夏的落成,意在打造黄河文化群,筑梦我们心中的圣地。中国访谈特别地邀请了黄河坛的总设计师冯钦铎老师做客我们的节目,让他带领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心中的圣坛。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用心打造中华圣坛黄河坛

活动描述

  • 时间:2011年6月15日10:00 嘉宾:黄河坛的总设计师 冯钦铎简介:黄河之畔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已经以一种文化图腾的形式深深地嵌入了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中华黄河坛在宁夏的落成,意在打造黄河文化群,筑梦我们心中的圣地。中国访谈特别地邀请了黄河坛的总设计师冯钦铎老师做客我们的节目,让他带领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心中的圣坛。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您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黄河之畔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已经以一种文化图腾的形式深深地嵌入了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而今,为了打造黄河文化群,筑梦我们心中的圣地。今天我们很高兴地迎来了中华黄河坛在宁夏的落成。值此历史时刻,我们中国网《中国访谈》特别地邀请了黄河坛的总设计师冯钦铎老师做客我们的节目,让他带领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心中的圣坛。

    先请问冯老师,黄河坛为何建在宁夏呢?

    2011-06-14 12:44:31

  • 冯钦铎:

    是啊,很多朋友都在问这件事情,就好像是宁夏作为一个沿黄的经济小省、文化小省,作为黄河坛的建设或者黄河坛的建成,应该是在河南、山东、山西,是吧?好像是更恰到好处。那么这里边实际上它不是一个偶然,也就是说黄河流经沿黄九省,在它的上游是峡谷围着,在它的下游是地上悬河,造成了很多洪水灾害。所以在下游的各省谈黄河就好像是与抗洪、防洪直接有关系。而黄河流经宁夏以后,它就出现了一个河套平原,也就是说历史上常说的“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富了哪儿呢?富了河套平原。

    2011-06-14 12:45:42

  • 中国网:

    这么讲来的话,就是黄河它的历史文化与宁夏渊源流长,里面有着深厚的情意。

    2011-06-14 12:46:41

  • 冯钦铎:

    这句话你说得太对了,也就是说黄河,要想感谢黄河的话,宁夏人民最应该感谢黄河,没有黄河就没有宁夏这片可以生存的土地。宁夏的年降水量200毫米,年蒸发量接近2000毫米,严格讲起来是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但是它又有了“塞上江南”,谁给它的?黄河给它的。黄河给了宁夏人民,所以宁夏人民反过来感谢黄河是天经地义的。

    2011-06-14 12:48:16

  • 中国网:

    作为这样一个整个黄河坛的总设计师来说,宁夏市政府找到了您,来总体设计黄河坛。那么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黄河坛的大典上面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个惊人的奇迹。可以说能够代表黄河文化,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建筑符号有非常多,那么在黄河坛的建设当中,您是如何做出取舍和分工的呢?

    2011-06-14 12:48:29

  • 冯钦铎:

    你这句话实际上是连续问了三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宁夏自治区政府为了感谢黄河,要打造黄河“沿黄经济带”,也叫“黄河经济带”。所以,我有幸被政府聘请为总设计师。但是我要承担政府这一项责任,它不是件简单的责任,一是宁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二是面对黄河、对母亲这个责任,三是在宁夏做,但是要对黄河九省要负责,所以说又面对九省这个责任,为此,我们非常慎重。在打造黄河坛上,说心里话,我们反复研究,认为如何把黄河坛定位,这是设计的根本要素。至于说建筑符号,或者具体内容,都在它的定位之后。它的定位实际上就是一个黄河你放在什么位置上去看待它。

    2011-06-14 12:48:58

  • 中国网:

    我们知道整个黄河坛的建设,它的工期非常的短,从设计到最后建成,时间很短。所以,很多世人认为这是一个奇迹的落成。但是在这个的背后,这个过程,应该说它不是现在一时的想法,而是经历了一个长久的历史性的一个考察、论证、研究这么一个过程,您能简单地和我们说一下这个过程吗?

    2011-06-14 12:49:48

  • 冯钦铎:

    它创造了一个奇迹,现在大家都认为它是个奇迹,为什么?连我自己现在都有点后怕。我曾经对我这个团队和所有的建设人讲,人有一口气,哪口气?第一口气力量最大。因为这么多年来,多少人想对黄河母亲表达一种愿望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宁夏自治区政府、党委提供了这个平台,使广大的想对黄河母亲表达心愿的专家、学者、各方面的能工巧匠憋了多年的这口气,一下子像火山喷发一样,一下子喷发出来了。而这股力量之巨大不能按常规来评判它,如果按常规,黄河圣坛今天建成,没有三年也建不成。但是它建成了,我为什么要后怕呢?第一口气使完了,如果我们所有人再来一遍建不成,第二口气没有这么大。它是个奇迹,是人民精神的象征。

    2011-06-14 12:50:08

  • 中国网:

    确实,无论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也好,还是历史的一个文字记载,一个符号也好,黄河坛的建设无疑是把这种文字和理念的东西付诸于实物上面了,应该说承载了很多的东西,包括在过程中您的身体力行,还有心里许多想表达的东西。您能跟我们说说在整个黄河坛的建设当中一些难点吗?

    2011-06-14 12:50:47

  • 冯钦铎:

    黄河圣坛的难点,说白了就是它的指导思想,黄河圣坛的定位。你比方在宁夏打造黄河坛,一开始自治区政府,很多学者提出,就是打造区域黄河坛,什么意思?就是为宁夏而打造一个黄河坛,但是很多学者提出来“不对”,立足宁夏小区域打造黄河坛就愧对黄河母亲。那么如何面对黄河母亲打造这个坛?就提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上来认识。只有高度上来了,你的一切才能跟得上来,而这个高度就是什么?黄河文化在整个不是中国的定位,而且整个在全球的定位。黄河文明严格讲起来就是“大河文明”,也叫“河流文明”,而世界上的“河流文明”就是“四大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黄河文明。而其他三种文明都是断代和断层,唯有黄河文化五千年历史不断层,这就是黄河文化在全球历史上的唯一,也是作为每一个黄河儿女的自豪,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011-06-14 12:51:40

  • 中国网:

    那么黄河文化,还有沿黄的这种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具有记载的,已经呈现给我们的是五千年,可能这个文化的记载或者说年代要更加久远一些。那么从黄河的文化来讲,您刚才提到了,这是重中之重,是黄河文明、黄河文化的体现,是如何体现的呢?

    2011-06-14 12:52:10

  • 冯钦铎:

    黄河文化在全球文明中的高度,那么还有一个高度必须要说明,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代表大会分别提出了同一个口号,就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十七大”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黄河圣坛的建设应该是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为此把“共有”又理解为三个部分,我们理解为什么呢?就是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这三个“共”是什么意思?应该是沿黄九省共建、共享、共有,中华民族共建、共享、共有,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共建、共享、共有,是中华民族海内外黄河儿女共建、共享、共有。一旦我们把这两个高度确定以后,责任之重大如泰山压顶。你想把黄河文明打造到全球的高度,想打造中华民族共建、共享、共有的高度,不是件易事。为此,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两个高度,我们很慎重地选择了黄河坛建设的六条线,这六条线是黄河坛的生命。

    2011-06-14 12:52:51

  • 冯钦铎:

    它的第一条线就是“祭祀文化一条线”,因为坛是祭祀的一种形式,自古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国家最大的事情,祭祀与战争。那么黄河坛作为祭祀,它是属于哪一种形式?它是属于天地、日月、山川祭祀,就是自然祭祀,而黄河坛就属于这一类。

    第二条线就是“黄河文化一条线”,黄河文化在定位你定在哪个地方?你比如说有农耕文明、有游牧文明、有海洋文明,那么黄河文明是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这又在中华黄河文化中是如何发展、成长、壮大,这条线必须要表达清楚。

    第三条线“青铜文化展示”这条线,为什么要提出青铜文化来?因为我们专家组考虑再三,用任何石材、材料都难以体现黄河五千年,而大家不要忘记,在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青铜时代、青铜中国造就了中华民族在世界的文化,我们的祖先在青铜艺术上堪称一绝。而我们当今要是找青铜时代找不到了,找青铜艺术上哪儿找?只能上博物馆里看老祖宗留的这些国宝,我们的传承关系,这里面对黄河,黄河是五千年,那么我们用青铜艺术来做黄河文化,两者是相配的。为此,青铜艺术这条线必须要做好。

    2011-06-14 12:53:50

  • 冯钦铎:

    那么第四条线,就是“皇家祭祀园林一条线”,因为这个坛,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我们打造黄河坛到底是按照哪个组织来做?如果你要按照江南的私家园林来做,那就把黄河坛做得庄严神圣,是个休闲的园林。我们必须按照皇家园林的这种中轴线布局庄严、神圣地来打造黄河坛,它与“天、地、日、月”四坛必须并驾齐驱。

    第五条线就是“中国术数关系一条线”,因为中国人很注重这种术数关系,你比如“9”为极阳之数,“九五”为九五之尊。说大家进入黄河坛,你看每个台阶是9个踏步,农耕大道是99米长,文华大道是99米长,而黄河坛它的边长是99.99米×99.99米,它的面积是9999平方米。然后你再往上走,它这个台阶是99级台阶,就是说我不细说了,因为处处都是9和9的倍数。这样中国术数关系这条线要打造好。

    第六条线就是文化符号一条线,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些知识、是一些概念,它是无形的、是虚无缥缈的。而我们建设黄河坛,如何把文化来落到地上,这就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一个符号,而这个符号是我们设计中很大的一个难题。你比如说我们的“十八龟驼碑”它要承载什么?它要承载历代古圣先贤对黄河的赞扬;你像“二十四节气图腾柱”,它要承载中华文化、农耕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它的“十八竹简”要承载《四书》、《五经》、《山海经》、《水经注》、《黄帝内经》、《孙子兵法》、《道德经》、《易经》,同时还要有什么呢?十八《礼记》等等。

    何谓农耕文化?那么这里边“朝代农策”是我们考虑最大的一个事情。而“朝代农策”这里边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如何表现它?它用了石鼓的形式来表现,这是个符号,你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朝代农策”用了石鼓,那么朝代文脉用什么?这又是个难题。大家展开一本书,或者拉开的一个画卷,觉得都不具备这种强大的力量。中华文化像历史的车轮,五千年勇往直前、一刻不断,所以我们又把历史的车轮放到了朝代的文脉上来代表中华文化五千年的这种勇往直前。所以,文化符号这个东西做得很有意思。

    2011-06-14 12:54:20

  • 中国网:

    在访谈的过程当中,大家听到的只是寥寥数语,我知道冯老师和您的团队为此真是呕心沥血,经历了很多艰难的过程。比如说据我们所知,黄河坛它的结构就比较有寓意,像有“一坛”、“一鼎”、“一阁”、“二道”、“三区”等等,那您能给我们观众朋友说一下整个黄河坛这些特殊的布局有什么样的寓意吗?

    2011-06-14 12:58:05

  • 冯钦铎:

    黄河坛实际上严格分为两大区,一个是前区,一个是后区,核心区。前区也叫导引区,也就是说前区就是黄河坛的大牌楼,十八龟驼碑,还有一个照壁,黄河五千年的照壁,你进来必须经过中华黄河坛大牌楼,这座牌楼是10柱9门,10柱9门过去没有,用什么文化来打造?没有。为此,我就想到了一个中华文化的发展,先有的玉石文化,才有的青铜文化,那么玉石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祭祀的礼器叫“玉琮”。玉琮,大家现在知道的叫两种文化,但是你要上网仔细查,西北地区也发现了玉琮,叫玉琮的齐文化。说西北地区也发现玉琮,我就用玉琮来做这个牌楼的柱子,所以大家看到的柱子就是玉琮的。然后它的横房用青铜器来做,青铜器的饕餮,这样我把五千到七千年的玉石文化和四千到五千年的青铜文化两种文化元素合在一块,打造黄河五千年的文化,我认为它是相匹配的。

    但是光有这个文化还不行,因为它10柱9门,就分为一个主门,两个副门,六个小门。那么主门上我就必须要分出阴和阳来,主门顶上用的“后羿射日”。那么咱们自古讲“河为阴,山为阳。”然后就在河这边,就做了一个月亮门,上边你没看见有一个月亮吗?在山这边就做了一个太阳门,这一做,这三个门出来了,它的理念就出来了。中间就是中华黄河坛,那么太阳这边就是敬天,月亮这边就是法地,而“敬天法地”是中国的最大的四个字。中国人说“天人合一”是什么?“天人合一”就是敬天法地。翻过去这个门后边,敬天后边是什么?“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法地后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后边就是“厚德载物”。然后还没完,它整个牌楼这个地方,你再仔细看,它这个圆柱底下是水,上边是云,这就代表“天地之间”。上边那个方柱子有四面: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在首。它的顶上是“望天吼”,又叫“盼君归”,然后实际上在那里守护着,盼望黄河的儿女回家来看看。所以,这样一座牌楼用青铜的材质,用玉石文化、青铜文化来打造,又分了敬天、法地,我个人认为这样一个最高规格的牌楼对得起黄河母亲。同时,每个来参观的人在这个牌楼跟前,它都受到一次视觉的震撼。

    2011-06-14 12:58:42

  • 中国网:

    还有心灵的洗礼。

    2011-06-14 13:00:09

  • 冯钦铎:

    然后进去就是“十八龟驼碑”,然后从周朝的屈原《九歌·河伯》,从汉武帝的《瓠子歌》,汉武帝作为一代封建帝王,看到黄河决口,百姓流离失所,写的《瓠子歌》感人至深。往下是晋成公绥的《黄河赋》,再往下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涣,这历朝历代的诗人对黄河的赞颂,使每个观者能够体会到,哦,黄河在历史上受到这么多的赞扬。

    它的一面是黄河五千年的照壁,何谓照壁?在园林中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这个照壁是中国第一大照壁,它的长度72米,它的高度7.2米,它这个照壁为什么叫“黄河五千年”?它分了几大部分:一个是“神话”部分,就是“盘古开天”,第二个“三皇五帝”部分,然后就是伏羲、燧人、炎帝、黄帝。当代很多年轻人上次来,我就问他们,我说你给我讲,讲不出来,为什么?很多人对二帝、三帝不了解,就是颛顼、帝喾,然后尧、舜,这是三皇五帝。大禹是夏王朝,但是我把大禹也列为“三皇五帝”最后一个,共九个,为什么?“九”为最大,这是九位。

    再往下就是中华文化立根基的时代,咱们常说的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华现有的文化都是从那时候开始立下基本的根基,而这部历史的展开是每个对中华文化不了解的人,像一座铜墙铁壁一样,他跨不过去。他就是跳高运动员也跳不到西面,他过不去,他必须在这里给我看完这五千年,使他的心灵对中华文化的无知或者浅薄,甚至于无间,让他洗净自己身上的行为,然后再进去。它的背面是黄河五千年的大型的文字版,是按照经、史、子、集,何谓经、史、子、集?第一版,“黄河之水”,分了八个部分,“黄河之名”,黄河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黄河之阴”怎么形成的?“黄河之流”流经多少地方?“黄河之峡”流了多少峡谷?“黄河之沙”有多少沙?“黄河之害”,黄河几次大决口?“黄河之立”,最后“黄河之问”,黄河留给当代人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第二个部分是“黄河之史”,就是黄河在历史上朝代更替。第三部分“黄河之子”,就是黄河上的这些优秀的黄河儿女对中华民族做的贡献。最后定位在“黄河之坛”。所以,我认为这一个部分的建成,就等于进行了一个叫做“室外的博物馆”,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博物馆。进去这个区,不像咱常见的室内博物馆一样,用了这种龟驼碑、牌楼、浮雕、文字四方位的结合,使每个进来的人他得到一次心灵的洗涤。

    2011-06-14 13:00:31

  • 中国网:

    应该说黄河坛的落成,它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就是大家更加的重视文化,重视历史传承。如果说历史是一个书卷的话,那无疑我们每人一言一行,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在这个书卷上留下一笔,也许黄河坛就是这浓抹重彩的一笔。如果说作为在一个历史长河上来看,您认为未来的人们会怎样地评价黄河坛?您希望他们如何评价?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什么?

    2011-06-14 13:08:49

  • 冯钦铎:

    我心中想打造的黄河坛是个什么坛?我想让他们知道,它是每天都在祭祀,每天都是庆典,什么意思?就是说每个游客,不论你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进入黄河圣坛,你将会进入一个气场,这个气场是由谁来保护?是由这些青铜卫士来保护,你像“十八龟驼碑”、“二十四节气”、“十八竹简”、“十八礼器”、“朝代农策”,都像一座座威武的青铜卫士在守护着黄河的母亲。

    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文化的载体,让你在每一个卫士身上学到它一个文化的内涵。同时,咱过去讲的所谓的震撼,震撼是什么?是人在宇宙中的一个站位冲破,人在宇宙中,你像我1.75的个子,那么我观赏一个1.75米的作品的时候,我感觉不会有太震撼,为什么?因为在空间距离上是同等的。当我1.70米,我观赏一个70多米的建筑,我会被它的庞大而震撼,而且被它的精神所震撼。

    黄河圣坛的每一件作品都在空间占据上与游客产生了一种视觉的站位冲撞。而这种站位冲撞就使他心灵上产生一种冲突,当他在冲击之后,他再仔细看一下,原来是老祖宗留的文化。当每个人从入口进来,慢慢地经过历代圣贤的石碑,进入黄河五千年,进入思恩区“饮水思源”,通过天赐阁、地馈阁,感到浑天地动;通过农耕大道,感受到中华农耕文化;到了中央圣坛,感到了“四象”: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到位,金、木、水、火、土“五行”在中转,六十甲子在守护着圣坛。碑林大道、经典文华大道、十八面竹简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朝代的文脉的历史车轮在滚滚地向前,十八件礼器向母亲敬献了一个礼。

    到这个时候,我相信每个人他会不由自主地心情要虔诚起来,由轻浮到沉湎,他虔诚地回过头来对着黄河母亲鞠个躬,我就认为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他完成了一次个人的心灵的祭祀。假如每个有幸来黄河坛的人都能做到这种心灵的祭祀,这将是证明黄河儿女后劲稳,中华民族后劲稳。

    2011-06-14 13:09:15

  • 中国网:

    和冯老聊的过程当中,给我的一个切身感受是这样的,他曾经六年来一个人住在黄河边,守着一间屋子,可能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傻的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把自己的生命和灵魂铸造了现在的黄河坛。那么在黄河坛这样一个可以说是很伟大、很壮观的事物面前,给我的感觉是,它是我们一个朝圣的地方,是我们一个心灵归宿寄托的地方,在这里每个人都能够找到心灵的安静和寄托。

    2011-06-14 13:10:56

  • 冯钦铎:

    是的。

    2011-06-14 13:11:54

  • 中国网:

    如果让您对所有参与到黄河坛的设计、建设,还有铸造过程当中的这些能工巧匠,这些专家学者们说上一段话的话,您愿意对他们说什么?

    2011-06-14 13:12:06

  • 冯钦铎:

    哎呀,这句话实际上很简单,因为人们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都是“拜金主义”,但是不要忘了,中国人的本性,中国人是什么?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你别触动他那个本位的神经,那个神经你触不起来他会跟你讲价钱,为什么?他觉得你也赚钱,我也赚钱,我凭什么不赚钱呀。说明那根神经是什么呢?一旦他觉得触动了,这是为民族、为黄河,这是中国人的神经很敏感的一根神经,一旦触动了它,中国人那个原始的热血,“心中点燃三柱香,心中升起一圣坛。”什么意思?你加入了团队,可以,加入进来,把你的心香要点起来。你心香一点,心中虔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把你的美好的圣坛在你心中升起来。多少个人的美好,多少个人的心香结合起来,这股力量是巨大的。

    说心里话,今天借中国网,我首先得感谢自治区政府、党委为民族做这件大事,打造了这个平台。同时,我也感谢参与所有的专家、教授们,包括各方面的能工巧匠们,都能够排除一切杂念,抱着一种虔诚,加入到这个团队,打造了中国建设的奇迹。同时,留下了一座庄严、神圣的、献给母亲的礼物——中华黄河坛。

    2011-06-14 13:13:04

  • 中国网:

    感谢冯老师接受我们的访问,谢谢大家的收看!

    (责编:王瑞芳)

    2011-06-14 13:14:18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sjmj/20110614huanghe_1308035103.mp4

图片大图:

  • 黄河圣坛的每一件作品都在空间上与游客产生视觉冲撞,也使他心灵产生震撼。

    中国网

  • 黄河文化五千年历史不断层,是作为每一个黄河儿女的自豪,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中国网

  • 中华黄河坛的总设计师冯钦铎做客中国访谈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