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山:少数民族文物保护是一场马拉松长跑 |
中国网 | 时间: 2011-07-31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古朴的四合院,绿植郁郁葱葱,知了在树枝间鸣叫,夏日的正午,时间仿佛被拉长了很多。杨华山从房间走出来,手持《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章程》,向来者简要概述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的工作。民族文物保护工作,是杨华山工作和生活中的重中之重,不仅仅因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或许,在他心底,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还凝聚着他父亲杨静仁(国务院前副总理)的心血,母亲吕琳(中国民族博物馆筹备组组长、协会前会长)的牵挂。 这是一份意义深长的工作,既有历史使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传承了数百上千年的文化遗产,要由我们这一代人保护。父辈们为此殚精竭虑,我辈亦应有作为——如上话语杨华山未说,却写在他的行动上,镌刻在他心中,一刻不忘。永不相忘! 受父亲影响最深 人的命运总是与家国相连。尤其杨华山,其父亲杨静仁,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卓越的领导人,他官至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在此之前,历任陕甘宁边区联防司令部抗日回民骑兵团党代表和团政治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党组总干事、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族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宁夏军区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六届全国政协第一副主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受迫害,期间沉沉浮浮,作为杨静仁家中的孩子,杨华山在成长过程中的所知所感也比其他人更深刻一些。 1952年,杨华山生于北京。五十年代,新中国一派簇新,经济建设也提上日程。彼时,杨静仁担任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族政策研究室主任。1961年,一纸调令,杨静仁从北京拔营宁夏,任职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八岁的杨华山也随家迁往宁夏。“我那时上小学三年级。”杨华山回忆,眯着眼,仿佛在回味童年。 快乐的生活很快受到冲击,1966年,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扫荡每一个角落,常人尚且感受到暴风雨的侵袭,何况作为主政一方的高官?杨静仁作为宁夏一把手,在全国被点名批判受冲击尤为严重。一夜之间,杨华山由高干子弟沦为“黑五类”,个中感受,不可言说。 “我们没学上,也没工作做,甚至上山下乡也去不了,唯一能做的是临时工。”为了生活,杨华山做过很多工作,在站台上卸过煤,也做过搬运工。如今想起,“这段生活很有意义,可以说是接地气,知道了真实的生活,明白了劳苦大众的苦。”杨华山说:“那段苦,都能捱过,以后也不会怕什么了!” 《红灯记》中,李玉和对李奶奶说道:“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酒都能对付了!”那十年,是杨华山喝得一杯醇厚的垫底酒。 十年浩劫结束,杨华山与全国老百姓一起,走上了正常的生活轨迹,1978年,高考恢复的第二年,杨华山考入西北民族大学政治系,四年毕业,取得法学学士。三十而立,杨华山的事业开始扬帆。 首站却是艰苦的西藏。这是父亲的意见。离别时,杨静仁写给杨华山一首诗——《送同志去西藏》:“……前进,勇敢的人哟!那高洁的雪峰等待你们瞻阅,碧绿的江水将映照你们在高原拼搏。我们曾相距万里,可彼此的心何尝一刻分离过?纵今后原高峰险也不阻隔。……” 好男儿要多吃苦锻炼,这是父亲的期望。 杨华山在西藏一呆就是五年,这五年,在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工作,负责校刊编撰,一本刊物,从头到尾,一个人全部包干。由于党校刚从易贡迁来,办公条件不好。他的办公地点,就在车库里,一间铁皮房子内。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是,组织上准备提拔他,得知这一消息,杨静仁阻止了。那个时期的领导人,没想过谋私利,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为人民大众服务。还有一次,作为民委主任的杨静仁要宴请参加援藏工作的民委系统的同志,杨华山也被民委办公厅的同志列入了宴请名单,但杨静仁同志见到后就毫不客气地给划掉了。事后,他对杨华山解释说,“你不要生气,哪有老子宴请儿子的道理。”一句玩笑话,体现出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原则性。 “如果说我这一生,受谁的影响最大,那就是我的父亲。”杨华山说:“父亲一生都将为人民服务身体力行。他对我们的要求很严,但不是说要求要多有才,要做什么重要工作,要求的是品德高尚。在父亲眼中,德比才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