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书记盛连喜委员谈自主招生

时间:2012年3月6日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大书记 盛连喜
简介:自主权只是增加了面试的环节,高考还得参加,所以这种自主权还是很有限的。未来的高考改革,基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怎样把高中阶段的教育和大学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东北师大书记盛连喜委员谈自主招生
 

中国网:盛委员您好!您现在对高考自主招生有什么看法?

盛连喜:我想今后这方面的力度还要扩大,教育部也有明确的态度,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这次高考的改革,怎么进行高层设计,这是关键所在。因为现在的自主招生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实际上有些学校的规定也不完全一样,自主权只是增加了面试的环节,高考还得参加,所以这种自主权还是很有限的。我想未来的高考改革,基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怎样把高中阶段的教育和大学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高中时候的学习兴趣、综合素养、特长等能够让大学了解他(她),这样使他(她)能够通过自主招生环节,兴趣、特长在大学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培养,这样的自主招生可能更实际一些。

第二,应该给学校这样的权力,就是给一些特殊,适合他学校特点的学生,进入到录取线之后不简单地按照分数高低录取。比如现在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对这个行业提出某些要求是不人文的,是歧视的。实际上,你们都当过学生,一个老师的外部素养,形态对学生来讲都是很重要的,对干好这个职业来讲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同学因为有哪方面不太好的缺陷,他不适宜当老师,他分高我也应该不录取你。但这个学生可能是科大的高材生,我想应该给高校一定的自主权,按照自己的职业特点来选拔人才的自主权,这才是本质的东西。除此以外,应该建立高校在学生转学或者学生推荐方面的规定,允许这个学校,比方说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向吉林大学或省级哪所大学推荐学生,推荐的理由学校做出公开的说明。

这样,我想既能把孩子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更好地结合起来,又真正地体现了大学的自主招生。

中国网:您认为现在高考加分政策有什么不合理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

盛连喜:我觉得加分这个问题还是严格点为好,有一些是,比如说他体育很好,学习又很好,这样的孩子可以利用他的体育特长进入到学校里来,这种加分我认为还是合理的。但不要搞得太乱,过去就是乱,我对这点不想发表更多的看法,我想规范就可以,特别是把那些人为的东西堵住,这样才能够体现教育的真正公平。

中国网:根据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的显示,硕士人群的就业压力最大,为什么是硕士呢?

盛连喜:因为主要是硕士学制制度改革,过去我们国家硕士一般是三年,后来很多高校采取的一种比较灵活的办法,比方说学术型的,他要读博士,这个要求不变,读三年。有些就是应用型的,他读完书之后就想找工作,这样就变成有的是两年,这个方法实施起来之后,面临着一些实际的问题。比方说两年的研究生其中大约有半年多一点的时间要找工作,所以他就没有时间认真做自己的学术、论文和实验。许多用人单位认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在本科生或研究生录用上要有所选择了。实际上我认为这是个进步,不要把它看作一种退步。

举个例子讲,师范院校现在看许多本科的教学技能比研究生学历的同学还要高。

中国网:这是为什么呢?

盛连喜:因为他读完本科之后继续读研究生,有些研究生并没有经过系统的,比方说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虽然他拿到了教师教育的证书,但总体来看他没有经过漫长的教学环节,教学实际能力的提高,所以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现在我想这个变化,很多学生都已经认识到了,这就促使到他们自己做调整,这比我们做调整要好得多。

中国网:我们知道,现在就业市场上还是面临着大学生或者高材生找工作很难的状况,您认为造成高等教育和就业市场似乎有些脱节的情况是为什么呢?

盛连喜:我想,第一,中国就业压力大这是一段时期内缓解不了的问题;第二,我们就业的岗位和大学生愿望之间差距较大,而且他们总希望能有比较稳定的工作环境,而缺乏创业的意识和勇气,这也是目前我们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很重要的原因。我想解决这个问题靠两条,所以,第一脱节的问题我们再讨论。我认为,现在学生已经认识到就业压力增大,他们也逐渐开始理性下来,冷静下来。

在这种状况下,我想,第一,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培养和扶持的力度,因为中小企业是容纳人才的 “库”,我想他们在安排大学生就业的同时是不是更好地来考虑这个问题。第二,过去我们忽视了人才的综合性,办所谓综合性大学,后一阶段我们认识到,一些行业特点的学校,针对行业需要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应该多下工夫,把大学生并不是培养“通才”,而是一定程度上的专才,这样才能和企业的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

中国网:我想除了教育的问题,您来自东北师范大学,东北也是我国湿地比较多的地方,像我们很多摄影记者经常会选择去东北的湿地拍摄。据反映,湿地环境保护的力度并没有那么强,您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

盛连喜:我想湿地的作用大家越来越认识了,但是我们湿地之所以这样减少,很重要的是我们土地利用思路上或者紧迫性上把湿地的重要功能给掩盖了,这个问题非常突出。因为特别是上游地区,如果湿地保护不好,水源的保护就成为一句空话。现在来看,我想,第一,还是要尽量恢复原来的湿地;第二,我们要配合国家水专项的治理,在河流的沿岸多建造一些人工的湿地,这样既能保护湿地的水源,又能够恢复湿地。湿地的破坏,现在看最主要的还是农田的占用,因为这个地方的土质非常好,地势也比较平坦。我想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环境管理政策上要给出生态价值的评估,就是你产一顿粮食和保护这一片湿地,它真正的综合价值到底谁更高,这是我们大家需要统一看法的。第二,要进行适当的生态补偿,现在为什么大家在湿地恢复当中遇到一些困难呢?就是生态补偿的政策没有落实下来。我想应该落实下来,对于真正保护湿地的,要给予经费上的补偿,这样有可能做一个必要的,非常有效的调整。

中国网:谢谢盛委员!

(结束)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