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晶:志愿者是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时间:2012年3月10日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 谭晶
简介:人大代表谭晶做客中国网演播室,对加快中国志愿服务促进法立案的议案进行详细的分析,据悉这一议案已是第五次提交到两会。[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易健两会特别报道,我现在是在人民大会堂的中国网演播室,现在做客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谭晶代表。她今年已经是第五次带来了加快中国志愿服务促进法立案的议案。谭晶代表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的演播室,您已经是第五年带来这个议案,为什么?您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这么执著地推动志愿者服务的议案?

谭晶:因为我参加了志愿者相关的活动,也看到了志愿者他们那种奉献的精神,在这个当中还感受到了,真是觉得志愿者非常可爱,他们是一个非常可爱的群体。比如说在2008年的奥运会,在世博会,大运会当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说,他们这些年轻人通过了志愿服务也收获了很多东西,但在这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志愿服务的进步和不足。在这个期间有一些进步,但还是让我们感觉到,如果能有关于中国志愿者的一部法律出现,就会让志愿者队伍更加健康的发展。

中国网: 3月份,我们说雷锋月又一次到来,尤其是3月5日,是雷锋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日。在您的概念中,怎么样来理解雷锋精神?您觉得它和志愿服务有着怎样的关系?

谭晶:雷锋精神是一种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觉得其实就是志愿者精神。为什么把雷锋日最后定为中国志愿者服务日也是有这样的原因。所以我也在想志愿者其实是从雷锋身上转化来的更时尚的词,就是在当今社会上比较时尚的名词,因为大家知道,志愿者现在已经非常流行,非常时尚的三个字,在青年人当中,大家争先恐后地去当志愿者,觉得有这样的经历对自己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人身财富,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

我认为在弘扬雷锋精神的同时,我们大家也不仅仅是在3月5日那一天记住雷锋,记住志愿者,我相信他永远在我们心里,我们大家要从心里要去学习雷锋。

中国网:现在有人说雷锋精神过时了,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已经不太关心这个问题了,您怎么看?

谭晶:我觉得他们还在关心,因为志愿者就是雷锋延续过来的时尚的名词,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过志愿者的经历,几乎所有的年轻人。

中国网:只是他们没有把这件事儿和雷锋精神联系起来。

谭晶:对,没把志愿者和雷锋精神联系在一起,我觉得今年特别好,我觉得为了把雷锋精神更好地弘扬,同时把志愿者结合在一起,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有一种很自然的感觉。大家觉得学习雷锋是不是我父母那个年代学的,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有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其实就是志愿者精神。其实都是一样,雷锋精神和志愿者精神如出一辙,都是奉献精神,助人为乐,能够帮助身边的人,能够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觉得就是这样。

中国网:您除了带了这份议案,还带来了一份建议,关于加大青少年歌曲创作引导力度的建议,而且您提供一个数据,2011年20期前十名共200首歌曲当中,爱情歌曲占到了93%,公益歌曲和励志歌曲只有7%,弘扬爱国主义的歌曲一首都没有,您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

谭晶:因为现在各大排行榜都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大家喜欢,所以推崇,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歌曲,因为流行,而且它更有商业的价值,可是只有这些励志歌曲的话,大家会觉得它的商业价值并没有那么大。但其实当中也有好的歌曲,我觉得在这些排行榜当中是不是也能够考虑一点点比例给青少年的励志歌曲,有一点点比例,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有一些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好的作品。因为我们现在在讲一些网络的流行歌曲,当然很容易传唱,很容易上口,但它反映的思想,我认为还是对青年们,少年们还是过于成年化和过于情绪化,有的时候反倒把孩子们引向了不太好的轨道去。

中国网:您作为歌唱家,也创作过很多优秀的歌曲,而现在也有很多热爱歌曲创作的年轻人包括青少年,但是他们好像自己把握不太好这个方向,不知道自己应该往哪条路上走,而自己是热爱歌曲本身的,您觉得对于这样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加以引导?

谭晶:首先老师、身边的朋友的氛围非常重要,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国家、社会整个大的背景给予他什么样的东西,比如你给我天天放那个,我就只能天天听那个。就像报纸上天天宣传的是那样的东西,大家也都愿意去看,所以我觉得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这个建议当中,我就说要加大力度,引导创作青少年励志歌曲,就是需要有一部分人去这样做。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去做那样的事情,但也有一部分人要做这样的事情,做这样的事情现在比例太少,希望国家给予这些词曲创作者一些平台,比如提供一些基金,关于青少年励志歌曲基金,创作大赛等等,用一种能够激励的措施,让大家都能关注青少年的歌曲创作。

中国网:感谢谭晶代表,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