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委员: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时间:2012年3月15日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秘书长张宁
简介:两岸文化有很深的根基,两岸的民众在文化方面有更多的共同喜好,表演的形式也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台湾在传统文化和新的一些表现手法上,高科技的一些手段,应该说比大陆可能更早一步发展。所以,两岸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有很多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合作的地方。[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中国网: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易健两会特别报道,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秘书长张宁来到我们演播室。张秘书长您好,先和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吧!

张宁:您好!大家好!

中国网:您今年带来了哪方面的提案?

张宁:作为台盟界别的委员,关注海峡两岸的发展,尤其是文化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文化方面的发展有一些提案。两岸的发展越来越紧密,文化的融合和共识应该说也是我们两岸同胞共同期望的事情。

中国网:海峡两岸在传统文化上都是相连在一起的。您觉得两岸文化交流应该在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呢?

张宁:因为台湾在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方面做的非常不错,那么,作为血脉相连的两岸同根同族同文同宗来说,在文化方面的议题,比如说闽南文化,玛祖文化和客家文化,这些都深受广大台湾同胞的喜爱和参与。

中国网:我们在福建广东沿海地区也经常见到玛祖文化相关的建筑或者是文化场所。

张宁:是。我们带来了有关促进两岸文化发展和合作交流的提案,同时在政协的大会发言当中,也做了这方面的议题的发言。所以,想通过我们今后各个方面的努力,来加大两岸文化方面的进一步融合和合作。

中国网:您刚才说,咱们在这次会议上也做了关于两岸文化交流的发言。这个发言主要有什么内容,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张宁:这个发言主要还是围绕着两岸文化进一步的合作和沟通。因为,刚才我也说到,两岸文化有很深的根基,两岸的民众在文化方面有更多的共同喜好,表演的形式也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另外,台湾在传统文化和新的一些表现手法上,高科技的一些手段,应该说比大陆可能更早一步发展。所以,两岸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有很多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合作的地方。

中国网:您刚才说到高科技方面的发展,像电音三太子现在已经在大陆非常受欢迎了。

张宁:对。它的服装、服饰是很传统的打扮,但是它用了很多科技的手段,很抢眼,年轻人也很喜欢,但是又有传统的元素在里面,类似这些,通过这种交流来提升我们的传统文化,来增进两岸的文化共识。

[这段音频一定注意要改成“56个民族‘,不是”56个少数民族“]中国网:我国有56个民族,广西云南都有很多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他们在这方面也可以增加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来进行交流。

张宁:是,您说得很对。我去年年底带了一个调研组到广西百色地区,那里是一个典型的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又是山区,也是经济比较落后的一个地区,但是我们去看了以后,它的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很大,它除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文化这种需求和热切的这种场面,也是随处可以看到。但是,我们也觉得它的一些基础设施和整个的人才队伍,应该说还是要加大改进,加大发展。

我们跟他们的交流中也看到,他们对文化发展的这种迫切的需要,也很希望跟台湾的这种少数民族文化来进行交流。所以,两岸交流,除了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也是双方非常热切的一个方面。

中国网:您觉得在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方面,应该以民间为主,还是以政府为主呢?

张宁:我觉得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扶持,打造一定的平台,同时做一定的引导。但是社会的团体给予相关的援助支持,应该说更能起到它的作用。同时,要支持民间人士,比如说很多我们独特的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都有它的传人,这些人士如果不再加以保护、挖掘和培养新人,很多就面临文化的失传。所以,在这方面民间要给予一定的保护,社会的力量和各个方面也应该给予支持,创造条件,这样大家一块做,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景象就有了基础。

中国网:您刚才说到不仅是两岸文化交流方面的问题,而且还谈到了咱们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

张宁:是。

中国网:那台湾在民族文化保护方面有哪些做法是和大陆不太一样,可以相互交流借鉴的呢?

张宁:据我们了解,台湾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应该说还是很下功夫,也很重视的。所以,因为我去过几次台湾,走过的地方,看到它的一些老的文化的古迹,包括去台南,看郑成功文化古迹的保护,还有赤坎楼等等这些很有特色的文化遗产,它们保护得很好。另外,它对传统的,比如中华礼仪道德,应该说它也教导年轻人来传承,来继承。所以,我觉得两岸在这方面应该说有很多共同的基础,都是两岸老百姓认可的。所以,在这方面多进行一些交流,互相多走一走,多看一看,我想就能打消很多的误解。

前几天有记者也采访我,我说要搁置一些争议,我们要为一个共同文化繁荣来做一些事情。应该说,也是两岸热切希望配合的,能够合作的。

中国网:其实就您刚才所说的两岸不光是在一些传统文化上有共同的根基,而且在一些对道德的认识、对社会的根本的认识方面都是一致的。

张宁:是。

中国网:两岸的文化交流有很广阔的平台。

张宁:台湾是这样。它教育年轻一代要孝敬父母,我们现在也提倡雷锋精神,要做好事。实际上也是要扶持一个正气,这也是一个社会向上的共同的基础。所以,我们觉得文化方面交流,它的领域是很多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最草根的这种做起来,应该说,也更容易接受。慢慢的,我们来提升。

中国网:其实我们现在就是在做一个文化的交流。如果是在两岸文化交流中,这种民间的交流更多一些,也许会更加有利,您是这样认为吗?

张宁:确实是这样。当然我觉得文化交流方面,免不了要有人的往来互动,所以在这方面,我觉得要精心策划,到底围绕哪个方面,双方要进行一个精心的准备,有很多的细节要进行推敲。这中间你要是太粗犷,做起来就没有什么打动人的地方,所以,往往做事情要从细微处入手,要从细的地方做,你做得很好,大家觉得非常亲切,也能接受。所以,我觉得做两岸的交流,也应该是这样,而不是一哄而上,这样的话,要做得细,慢慢的,我们来把两岸的同胞这种文化的情感进一步共识、融合。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要充分地了解台湾民众平时的吃穿住行,它的民俗习惯在哪里,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一些习惯,而不是生硬的,你就要怎样怎样。实际上台湾很多东西都是早年从大陆带过去的,从闽南、泉州、福建那边带过去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它也在做一些变动,所以说,这种多元文化的包容,应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靠大家的努力,逐步来消除一些,慢慢的我们配合会越来越好。所以,做两岸交流的事情,值得做的事很多,抓手也很多,我们要精心组织,共同把这个平台利用好。

中国网:您目前有没有正在做的一些,比如说赴大陆交流的计划,或者邀请大陆团体赴台交流的计划呢?

张宁:作为台盟我们每年都有一些赴台交流项目,也请台湾的一些朋友过来。像今年,我们还是要组团,比如文教发展方面的,科技的,还有一些工商业的,农业的都有一些交流团做。但是,去年北京有一家台湾会馆,它有百年历史,这个会馆有独特的意义,它在一百多年前,台湾学子进京赶考的时候就在那里做,它是台胞当时自己掏钱集资买的房产,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还保留着,但是去年北京市政府也是出巨资把它进行了重建、改造、翻建,翻建以后扩大了它的面积,增加了它的功能,应该说是对台,北京和台湾交流的很好的一个平台。所以,它的扩大除了会馆以外,又扩大了很大的一块区域,变成台湾的一种文化的商贸园区,所以,我觉得现在也有不少台商和台湾朋友到那边落户,搞一些经营活动。像这种特殊意义的地方,做一些文化方面的交流非常好。

中国网:非常好,而且能够让民众去亲近这个地方。

张宁:去年我们已经在台湾会馆搞过很多的活动,比如搞一些学术研讨会、座谈会、联谊,台湾来的一些朋友,还有一些台湾学生也都来看。所以,它的意义是很大的,也让台胞进一步了解,一百多年前就有我们的前辈学子进京赶考,就住在这里,一看等于到了家一样。所以,我觉得这方面的合作和机会还是很多。

中国网:非常感谢您张秘书长,您谈得非常好,我们也非常期望两岸文化交流能够更加繁荣。谢谢!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