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伟:公共外交的核心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

时间:2013年3月8日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
简介: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公共外交的作用日益凸显,我们中国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公共外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给出了他的观点。[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周明伟:公共外交的核心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

中国网: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中国网“两会”特别报道。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公共外交的作用日益凸显,我们中国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公共外交,公共外交和对外传播两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给出了他的观点。

周局长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专访。一般人看来,外交从来都是政府外交主导,显得很敏感、很神秘,但现在公共外交在中国越来越风声水起,您认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关注和话题都围绕着公共外交呢?

周明伟: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特别是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当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不光是经济发展还有我们的外交。中国的对外交往前所未有的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中国的社会稳定,对中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外交的合作创造了极其重要的环境。因此外交上的成就也是我们过去30年巨大成就之一。

正是因为外交上取得了成就,使得我们赢得了战略机遇期最重要的国际环境。也是因为经济发展的成就,推动和帮助了中国外交的发展,这个外交的发展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的推进,中国本身经济全球化、国际化过程的发展,使得对外交往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国家和国家、民众和民众,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交往形式越来越多,载体越来越多,除了政府主导的外交之外,越来越多的形式,如民间对政府、民间对民间、政府对民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丰富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公共外交。

之所以越来越重视公共外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公共外交,不仅是因为中国本身外交的发展,更在于中国本身改革开放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倚重、越来越同国际社会相关联。比如中国的经济发展超过50%以上的经济成就、经济发展是同我们的对外经济合作,同我们的外贸有关系。更不用说我们的资源、能源也越来越多的同国际社会的资源有关系,经济上的互利合作、相互的倚重、相互的交往,相互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的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因为中国的对外依存度,或者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或者相互依赖的程度,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展对外交往、对外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发挥它更大的作用,使得我们有一个更加理想的、有利于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和我们中国梦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在快速发展过程当中,对世界合作和进步做出贡献,这些都需要通过对外交往来实现。

在越来越广泛的经贸合作的同时,有更多的人文交流,更多的民间交流,使得我们对外环境有一个更加稳定、和平、和谐、长期合作、共荣的国际环境。这就是我们公共外交的全部意义,也是公共外交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基本原因。

中国网:我们现在政府外交发展成了职业外交和公共外交相辅相成的局面,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国家的对外交往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呢?

周明伟:中国的外交,不光是反映在双边和多边关系上。在国际舞台的很多重大议题上,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多,中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重视越来越充分。这是中国外交本身推动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这几年,中央非常重视和倡导公共外交,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对外开放的进程,我们对外交往的进程需要有更多的民众,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形式来实现它。我们这里概括为公共外交,也意味着我们将集中更多的资源,用更多新的方式和载体,包括我们传媒,包括我们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以民间的方式加强同外国政府的沟通,以民间的方式加强同外国民间的沟通,来实现相互更多的理解、了解、认知、认同,实现更多相互的合作、支持,使得我们整个外交有更加扎实的民意的基础、民间的基础,有更加扎实的利益的基础,那就是经济合作利益上的形式。

周明伟:通过公共外交来创造双边实现利益的更好形式,比如有更多的互利经贸合作的形式,使得双方在交往当中实现更多的繁荣和发展,这都能实现共同的利益。也通过公共外交来实现经贸和外交本身不完全能直接实现的认知和交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上的交往。

让双方的民众能更多的了解文化交往当中共同的东西,就是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共同的东西和不同的东西,来交流共同的东西,欣赏共同的东西,同时也能认识不同的东西,欣赏不同的东西。使得文化在双方的交往过程当中,通过公共外交的形式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同,使得我们的外交、我们的军事、我们的政治、我们经济的交往能够有更扎实的基础,发挥文化交往在整体外交当中的作用,这些给公共外交开辟了很大的空间。

中国网:民间组织是公共外交重要的力量。您认为我国民间组织在公共外交中有哪些不可替代的作用呢?

周明伟:在推进公共外交的各种形式和内容过程当中,各种各样的机构,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都可能承担它的角色,或者负有它的责任,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

中国有相当数量的民间机构,比如行业机构,我们的行业机构,除了它要负责对外交往,假定某一个教育交流机构(民间的),在推进教育交流的同时,实际上它也负有民间交往的,或者公共外交的使命和职责,直接和间接、有意或者无意的。从以往的实践看,民间机构在公共外交当中的作用有些发挥得不错。但是随着交往内容和深度的不断推进,民间机构在担负公共外交上的责任和它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各种各样的民间机构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承担更多的使命,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多的作用。

有一些行业机构,比如贸易机构,原来只是在双边和多边的贸易冲突发挥作用。行业机构在冲突和合作当中发挥的作用是政府实现不了的。同样,如果行业和行业之间关系能够在新的基础上赋予它公共外交的意识和使命,这个行业机构在对外交往中它的作用只会扩大不会缩小。这些作用也不是政府部门或者某一个部(比如商务部)可以实现的,或者说有一个互补的,相互促进、相互协助的作用。

我相信在未来的公共外交当中,各种各样的民间机构,特别是赋有对外交往色彩的民间机构,它在公共外交过程当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多的发挥出来。

中国网:既然知道公共外交极端重要,需要从国家层面做足准备,在扩大公共外交方面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参与呢?

周明伟:这个问题比较大,可以有很多见仁见智的方面,但我心里有几个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或者我很关注的问题。

推进公共外交,首先是要了解中国,这是我们对外交往的基本功,就是我们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包括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个基本特征是人口多、资源相对薄弱、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阶段这样的国情。脱离这个国情我们对外交往会成为无本之木。

同时不光要了解自己,还要了解别人,就是我们所说的知彼知己,或者说要内知国情外知世界,这也是我们搞好和推进公共外交非常重要的基础,你要了解别人,了解别人的文化,了解别人的语言,了解别人的历史,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自然、地缘、历史时期不同的作用,不同的诉求,使我们的公共交往能够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交往的规则。要知彼知己,你光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首先背离了交往的规则。因此内知国情外知世界是我们更深入的推进或者参与公共外交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同时,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和改进我们自己的。比如,如何比较准确的介绍自己,如何比较合适的和别人沟通。这听起来都是有很多技巧性、技术性的东西,但是即使沟通到一些尊重或者关注的一些常识性或者基础性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人和人之间交往,不同文化之间交往,不同国家之间交往应该遵守的准则,比如相互尊重。对别人的尊重也意味着你可能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这包括尊重别人的语言、历史、文化,也包括尊重我们的朋友,当然也包括尊重我们的对手,这使得我们交往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能够有一个合适的交往内容,这个交往的成果会更好一些。

同时,我们这样的姿态也会争取或者赢得国际社会对我们的尊重,对我们的理解、了解和谅解,能够化解、破解国际社会上那些试图妖魔化中国形象、试图歪曲中国形象,或者对中国的进步视而不见,以程式化的、或者成见性的观点来看待中国,也包括用冷战的、用传统的很多对于中国的偏见,或者定式化的认知来理解中国,也有助于去破解这些我们在交往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得别人能够真的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了解我们目前文化历史传承背景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我们的诉求到底是什么。

让我们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来了解国际社会,也争取国际社会能够有更加友善和谐的目光看待中国的发展,参与中国的合作,使得我们在一个和谐世界的发展过程当中让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同时能够争取更多对国际社会的谅解、支持、分享和参与。

周明伟:当然要更有效的、有针对性的、长期的推进公共外交,需要我们不断完善的地方很多,我相信会随着我们公共外交的实践,会做得越来越好。

中国网: 我很好奇一点,我们公共外交和对外传播两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公共外交是不是也是对外传播的一种延伸呢?

周明伟: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意思的。实际上公共外交很多情况下是通过传媒,或者辅之以传媒的手段,也可能是以媒体为主的(传媒为主)的方式来实现的公共外交。

现代媒体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为基础的,包括移动媒体在内的,各种新媒体形式的发展,为公共外交提供了巨大的、新的发展空间和舞台。因此公共外交既为现代传播,我们的传媒提供了非常鲜活的、充实的内容,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也为公共外交的开展提供了更广阔的便利和想象不到的神奇作用。

因为现代传媒的发展为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创造了巨大的、新的空间和形式,应该说相互都会有新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公共外交为新技术推动下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很多丰富的、鲜活的内容,同时新技术推动下的对外传播也为公共外交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传播交往的方式。你刚刚说公共外交是对外传播或者传媒的一个延伸,反过来说也是,现代传媒的发展也是我们公共外交的延伸,它本身的功能和它实际能发挥的作用,都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网: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外语出版机构和国际传媒集团的负责人,您认为中国外文局在未来的公共外交中应该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周明伟:公共外交的内核,最核心的内容,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而外文局的使命之一就是要介绍中国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特别是新媒体的形式,包括现在的网络和电子媒体,加上我们传统印刷类的传播载体,使得我们有机会在发掘原有资源的基础上,能够创新更多的形式和内容介绍中国文化,使我们公共外交更加富于丰富的、色彩斑斓的中国文化,使对外交往有更充实的内容,更扎实的文化知识的基础。

这个文化交往的作用在公共外交当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不是一般经贸交往、利益交往、合作交往当中那么简单实现的。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和相互长久的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很重要的或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上的交流。文化上的认知多一些,双方的交往基础一定更扎实一些、更稳定一些,交流的基础会更广泛一些,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基础也会更充实一些。

就这个意义来说,外文局在从事中国文化对外交流或者对外推介的过程当中,我觉得我们有更加丰富的舞台,会更多结合公共外交所需要的资源和它的特色来提供我们的文化产品,提供我们富有市场机制活力,同时有新技术的含量,符合当代受众的阅读习惯和交往方式的变化,创造更多交流对象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就这个意义来说,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新的空间来参与公共外交。

周明伟:就外文局的优势来说,不仅是我们已经具备和积累了一些对外文化交往的经验,当然我们的外语基础,我们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实现用别人母语交流的能力显然有一定的优势,这些都将会在公共外交过程当中发挥它特殊的作用。

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外语出版物,特别是我们的外语杂志,俄语的、西班牙语的、阿拉伯语的、英语的、日语的、韩语的,等等,都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受众,同他们交往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期刊出版就是一个天然的载体,也会发挥特定的作用。

中国网:在新的国际格局下,外文局在促进国家对外交往方面有什么新的考虑呢?

周明伟:就我们本身的使命来说,外文局有两大任务越来越凸显出来。

第一,如何向世界说明一个当代的中国,说好当代中国的故事,这是首要的使命。这不仅要介绍今天的变化,同时也要更多的介绍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理念、我们的价值观,介绍我们的政治制度,包括介绍社会制度、政府制度,也包括我们的政党制度,介绍我们的立法制度。这在以往的简单介绍中国经济变化、数字变化的基础上,我觉得这还是有一些新的课题和难度,而这些是让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更加关键的问题、更加关注的问题,包括中国人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我们的价值理念同西方价值理念相同、不同,它的关联等等,都是有助于国际社会更深入了解中国变化的内容,帮助他们不光了解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面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要让他了解这些巨大变化背后,我们的理念、文化、政治制度、价值观念这些变化后它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更重要的作用。

第二,要更好的介绍经典中国、传统中国,讲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始终是可以吸引世界目光,吸引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帮助相互认同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因此如何介绍传统的中国、传统的文化、经典的文化依然是我们重大的课题。我们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最优秀的人力来从事一些工作之外,我们将会进一步把目光转向海外,利用海外各种成熟的、有效的载体,利用各种有效的合作方式来帮助我们认知、介绍中国文化。在介绍的同时交流,在交流的同时介绍中国,依托更多的国际社会的合作来更好的介绍好当代中国,介绍好传统的中国。

中国网:我们刚刚都经历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我们如何从这样的雾霾走向美丽中国?如何向世界说明这个进程?美丽中国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呢?

周明伟:美丽中国,我们向世界说明中国,或者我们为我们这代人,或者为子孙后代,为我们中华民族奋斗的最美好的概括——美丽中国。它概括了我们所有的梦想和憧憬。

当然,美丽中国也是对中国的历史,中华的文化和我们现在已经取得成就的最好描述,是对过去历史的描述。不光是未来的憧憬,也是对我们过去历史,对中华文化的描述,是我们追求美丽中国的非常重要的基础。

美丽中国既是对历史,对我们中华文化的描述,这是我们得以发展,得以赢得世界尊重,得以在世界文化和国家交往当中自豪的内容,同时也高度概括了未来发展我们想要什么,概括了我们所有想要实现的内容,它应该是一个美丽的中国。

你刚才讲到的雾霾,最近困扰这么多城市、这么大一片中国的雾霾,使得很多人质疑,还有没有一个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到底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还是近?

雾霾既是一个生态现象,一个环境的现象、一个自然的现象,同时也是浓缩了一个时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表明了我们在快速发展当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的东西要反映出来的;表明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众多人口(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所受到的制约;表明我们在改善生活的同时如何尊重自然。因此它既是一个坏事,也正面的提醒每一个中国人,要实现美丽中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对每一个中国人的警示,不能是一个简单的抱怨,我们的发展是多难、多不容易。

但是雾霾不能动摇我们追求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它是我们全民族,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中华民族始终追求不能变的方向。因为这样一个美丽中国,既是对历史现状的描述,对我们追求的描述,同时又是这样一个有历史使命感的口号。它将动员我们更多的资源,动员更多的关注来推进我们科学的、可续的、负责任的发展。这个科学、可续、负责任的发展不仅影响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将影响我们的世界,在这个大家庭里面能够获得更好的、和谐的、友善的、合作的、共荣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做的努力,也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也是我们为世界做贡献的方式。美丽中国、中国美丽,对美丽世界一定是巨大的贡献。

(记者:王一辰 李虹霖 杨佳  责编:李洋)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