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市委书记林峰海眼中的城镇化

时间:2013年3月8日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聊城市委书记林峰海
简介:林峰海表示,城镇化是一个大战略,城镇化是下一步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大战略。[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山东聊城市委书记林峰海眼中的城镇化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聊城市委书记林峰海接受了中国网的专访。

中国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家要推进城镇化建设,您认为咱们国家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答:城镇化是一个大战略,城镇化是下一步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大战略。中国这些年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生产力取得巨大的发展,城市化也有一个很大的发展,总理的工作报告也有,(城市化率)提高到52%了。

按照国内外的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还是不足,一般规律是城镇化先于工业化,但是现在的城镇化是落后于工业化。下一步城镇化是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下一步是扩大内需,城镇化是下一步扩大内需是拉动中国的重大动力和引擎,因为广大的农村(市场)太大了,农村城镇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这是一个巨大的开发市场。

城镇化可以显著提高从农业人口变成城镇人口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能力;从文化建设上面还改变他的观念。围绕城镇化,城镇化主要是解决农村的问题,这里面就是一篇大文章。

通常工业化创造供给,大量的产品出来了,城镇化才能创造巨大的需求。在我们整个现代化建设,生产力大发展过程当中,生产能力增长,靠什么去消化?扩大消费里要加快城镇化,这个巨大的需求才能消化、才能平衡,才能使经济社会内部持续、协调的发展。

还有一个巨大的效益,改善民生,不能说是最大的民生,反正是一个非常大的民生。千百年来,农民生活在农村,生活环境条件都比较差,城镇化使农村从原来低矮的房屋,水电等基础设施服务不足,转到城镇化,它的环境、教育、生活方式,甚至理念都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这是非常大的民生,我是这样看的。

中国网:刚才您说到了农村的城镇化,对于农村的城镇化有些农民就会有些担心,比如农村“上楼”以后成本高了,可能他相关的职业技能没有达到那么高,再就业上面或者长期再就业上面可能就会有一些难度,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政府应该怎么来解决?

答:城镇化并不是说我们原来是农村,一下子盖上楼的情况,不是这个概念。城镇化,一个大城市适度地、科学地来发展,或者来增长,重点还是中小城市。农村的城镇化我说的概念不是说农民该上楼,城镇化的同时必须和产业的发展配套,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协调推进的过程。它创造需求供给,它解决需求。你没有二三产业,就是产业不同步发布是不能城镇化的,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所以,城镇化的过程事实上是以城镇化为引领,区域以内巩固一产,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他的生活条件改善实际上是区域综合协调发展,改成了以城镇化为引领的问题,而不是说不顾其它的我来盖城市,不是这个概念。

大城市是一个科学建设过程,中小城市是重点,农村一个是向城镇转移,二是城镇就近转移。城镇化不是一个模式,不是单单的盖楼,不是单单的把农民搬到城里来住,它是综合协调发展的问题。设施改善、产业结构、就业状况的改变,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要把它单纯化。

中国网:关于农民工的问题,现在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可能会造成农村的劳动力短缺,没有人去种地,也会带来一些像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现象,您觉得针对这个现象,咱们的政府应该着重做一些什么工作呢?

答:首先,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去,这本身反映了需要加快城镇化,好多人向城市流动,就是他的就业已经需要向城市流动。之所以现在没有实现,他只是打工还得回来,说明城镇化滞后。大量的劳动力打工,从农村出去以后,出现了:

第一,农户兼业化,他既在外面打工,他捎带着种地;第二,农村村庄的空心化,有一些村庄现在房子都是闲置着;第三,农民的老龄化,空巢老人和儿童的管理问题。

这就需要一个综合的措施,要是说解决,长远来说就是要城镇化,形成合理的城乡结构,你该到城市打工的到城市,连妇女儿童老人也去,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二,农业劳动力缺少和老龄化的问题,现在一个主要的就是现在机械化程度大幅度的提升。我来自山东聊城,山东种、收、割基本上全是机械化,就不用体力劳动,就是现在农民的体力劳动量很少了。

第二,各种合作组织的发展,合作来解决一些问题,通过合作社提供各种专业化的服务来解决劳力短缺的问题。

对于这些留守儿童,现在主要是以老人应急比较多,现在有各级相关的妇女、老龄组织对老人提供一些服务,解决一些问题。但是长远的、彻底的解决需要综合配套的来研究措施。

中国网:谢谢您!

(记者:郑海滨 齐锐  责编:李洋 )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