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天山书画的恒久美感

时间:2013年8月28日
简介:新疆是一个有着浓浓西域风情的好地方,那里的戈壁大漠、长河落日、草原森林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愉悦、美的观感,从而引领着一批书画创作者们奔向它的怀抱,去尽情地体味它、描摹它、塑造它。[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新疆是一个有着浓浓西域风情的好地方,那里的戈壁大漠、长河落日、草原森林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愉悦、美的观感,从而引领着一批书画创作者们奔向它的怀抱,去尽情地体味它、描摹它、塑造它。

今天我们演播室请来了一位新疆的书画家,从事也是现任新疆尼勒克县文化馆馆长的庞德强先生。

庞德强: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与他同来的还有新疆民主建博会委员刘俊喜先生。

刘俊喜: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让他们一起来品评天山书画的恒久美感,欢迎二位!那我们知道庞馆长、刘先生一直长期生活在新疆尼勒克县的唐布拉草原上,可以说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盆一景都有着很深的情感。那么我想知道两位对于新疆的草原韵味和新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庞德强:在这个方面呢,我是这样感觉的,从西部那个地方,尤其是我生活、我工作那个地方,它是一个东西文化的结合,它是一个结合体。我们毗邻国家有什么呢?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还有吉尔吉斯斯坦。在国内也是多个省份的人,原来是发配到新疆的,后来是支援新疆的,直接流浪去的新疆,大概分这三种类型的全国各省的人都汇集在新疆,所以它对各省的这种文化又是一种融合,从而营造了新疆的文化的一种丰富性、多样性。同时它那个地方的自然风光也与众不同,大家都知道的,在西部来说,新疆是湛蓝湛蓝的天,空气很洁净,所以自然风光那么美,由于各省的文化,有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所以使这块土地载歌载舞,平时你们在帐篷里边去做客的时候,喝着奶茶,吃点东西的时候,美酒一端上来就载歌载舞了,所以很美很美。

中国网:刘先生呢?

刘俊喜:新疆是我们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我们老一辈他们来建设新疆、打造新疆。随着现在的国家的政策,又是一次大规模的19个省对新疆的大力支持,新疆的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富有浓厚的各民族的一种气息,它带动了整个新疆的经济逐步发展,更加剧了我们很多的文化产业,现在国家的重视度都比较浓厚,发展文化更要把我们新疆带动了整个我们中国的很多方面的发展。因为什么呢?新疆的资源太丰富了,还有是个众民族的地方,国家对政策的倾向,大西北的发展我认为将来在全球是瞩目的。

 

 

中国网:那么庞馆长您是怎么样把这种独特的地域自然风情融入到您的书画作品当中去的呢?

庞德强:应该说是两点吧,一方面是大自然的美,另一方面就是与我的经历相关,第三就是那一块土地的淳朴的民风,这三点可以说是给了我一个创作的源泉。

中国网:那这三点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庞德强:比如说在自然风光这一块,它是远山如黛,碧溪潺缓,松林如墨,绿草如茵,草原上的牛羊在草原上吃草的那个过程非常自由自在,非常美。这种自然的物象,还有天山的雪原,天山它是一年四季都有雪,远看天山有雪,近是松林,再近就是喀什河,还有次森林,次森林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它的四季,这是别的地方没有的。这种自然风光就容易给人产生一种联想,就是遐想绵绵这种状态了。这是自然风光给我的一种感受。

中国网:第二点经历呢?

庞德强:我在四川家乡的时候,小时候还感受不到这些,也因为在家乡打下的文学上的基本的功底,所以也有一点丰富的联想,产生一些联想,通过这些联想以后,有这么好的自然风光,就有了自己的诗情画意,这是一个方面。

最关键的它的民俗风情这方面特别好,很淳朴,坦荡、真诚。我从故乡到新疆的时候,因为我那时候比较左倾,我家庭成分比较高,这样就是考大学考上以后也把我刷下来,政治不过关,当兵更不要,所以招工、招干什么东西都没有我的份儿。在这种情况下,人挪活,树挪死,走,上新疆,就这样子呢,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想办法,我一个兄长、堂兄,他在新疆,这样子就投奔他去,寻找出自己的一种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的那种出路。

因为小的时候,在我们那个时候诗人、作家、画家、书法家是很崇高的,当时不像今天这个状态,百花齐放的一种状态,在那时候就只有那么一点状态,所以就奔着这个想法,走,上新疆去,就这样算是流浪到新疆的。不过在这个流浪的过程中使我感悟到很多,尤其是少数民族他们对我的一种情感,就是素不相识,我遇到很多困难,他们都能够出手相援,这个很感动。甚至于有一次我在草原上遇到了一次生命的危险,也是一位蒙古族牧民发现我了,就把我拖回他们的帐篷,用他们的民族方法施救,救助了我,后来我非常感动。老奶奶给我喂面条,就是羊肉汤炖的面条,因为我是昏迷的状态,第二天早上我才苏醒过来。苏醒过来以后十指动不了,我一个感觉就是瘫痪,就是生不如死的那种很糟糕的事,因为在那儿举目无亲,一下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了。

这时候老奶奶说,她就一半夹杂着汉话,夹杂着他们的蒙语,说,别害怕,别害怕,这样安慰我,让我非常感动。老奶奶和他们这种民族精神也让我深深扎根在脑海里,也成了我后来创作的情感的一种源泉。在这时候我通过我自己的,当时无以为报吧,就没有什么报答他们,因为他们救了我的生命之后我才真正感到生命太可贵了,然后对他们这个情感也深深埋在心里。当时的条件环境很差,也无以为报,自己懂得艺术,我就刻了一个章,叫巴音居士,因为我生活那个地方叫巴音格勒河,蒙语翻译叫“幸福欢乐”,在当时我的理解什么幸福欢乐,我自己那么曲折,很艰难的那个状态,欢乐在哪里?它是一种美好的东西,美好的向往,而且通过我这一生一死的状态过来的人,就会对巴音居士,我就理解更深厚,就用这个刻了一个章,在我的书法作品里边盖上那个章,这个作品飘到哪个地方去,就表示我对他们的一种崇敬心情和怀念之情。

中国网:那这是您创作书画的一种动力和源泉。那您的精髓体现在哪里?

庞德强:首先还是在它的大自然里边,还有我们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就是我们的龙文化。我们龙文化的精神体现在什么?就是说龙潜在渊,腾跃在天,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它是潜藏起来,不张扬,努力地研究,具备力量,储备力量,在力量储备好了之后,又适合自己展翅飞翔的时候,然后施展才华,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一种龙图腾精神。追溯到远古的轩辕帝,轩辕黄帝统一了50多个部落,前前后后打了52仗,把70多个部落统一起来以后,一个国家,在当时来说叫政治团体,只是从小部落到大部落,到最后统一部落一样的状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并且要有一个标志。当时的各个部落都有各自的标志,大家经过集体讨论以后,因为当时还谈不上什么科技那种状况,那么就说你的部落是什么图腾,他的部落是以什么为标志,这样大家在一块来讨论研究,用一个什么标志,就像我们建国的时候这个国旗,讨论国旗是一样的道理,这样子研究龙,大家都崇尚龙,龙可以行云布雨、施惠于民,这也体现了一种德,同时它威猛无比,可以保卫自己家族的平安,它有这么一种威猛、威仪,让人感到敬畏。那么以这种精神,把这种动物就作为咱们的象征,从那儿开始就一代一代逐渐随着历史的进程和人们的进化,文明和进步,在这方面逐步逐步大家对龙的精神就更加形成了一种完善,原来是粗犷的一种东西,后来到了一种完善,到了一种精美,中华民族的文化,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又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中国网:那么您刚才提到龙,我们知道您正是受了龙的启发,开创了立体书法的先河,多次用意象化和具象化的手法去表现龙。那么我想问一下在您心中,在您的书画作品中,龙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庞德强:刚才谈到了一点。它的内涵最关键就是一种凝聚力,龙的一种精神它是多个民族的一种凝聚力,再有就是它神威无比,让人们感到非常敬畏,这是它的一种内涵。同时它有一种和谐,行云布雨给大家带来福音,给人们生活中需要,比如说天灾人祸的时候,天旱的时候,龙可以行云布雨,救了庄稼,庄稼一救,自然就是救活了一片人,就是说人们顶礼膜拜,由于它的威猛无比,又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精神,不屈不挠的一种精神,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外来侵略不怕强敌,对内宽和、祥和、仁德,这种情感在里边。

中国网:那么刘先生怎么看待龙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作用呢?

刘俊喜:龙文化是我们中国民族来说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龙的精神就是凝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个人的一个,牵扯着一种精神、灵魂。龙,我对他这个创作,我特别的欣赏,代表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他给中华民族带来凝聚力。

中国网:那我们知道您一直立志于要把龙文化传播出去。那这样做有什么必要性呢?

刘俊喜:主要的还是我们围绕着国家这一块的政治,政治文化中心的,比如说胡锦涛的“和谐社会”,对不对?它主要的还是与我们民族大团结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主要是一种凝聚力。

中国网:那么我想问一下庞馆长,您用一种怎么样的方式将龙文化去传播出去呢?

庞德强:你刚才谈到了意象化和具象化,意象化就是我们龙的一种精神,龙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这就是意象化。里边就是我要把它通过一种形体的表现,这个形体表现,本来我们在远古,它又像马,有的说像这样像那样,有很多种说法。在多种说法里边,后来形成我们现在产生的这种龙的形体。我把我们的龙的形体,在远古它是一种具象化的接近真实的那种状态,后来就是演变成美化,给它艺术化了。我把意象化和具象化融合到一块,是以具象化为主,那么怎么样来体现呢?在立体书法过程中,我们的常规书法是笔和墨直接来书写,在立体书法过程中要体现它的一种立体效果,这样子更具生动性。在这种状况下,从立体书法二维的平面、三维的透视,通过三维透视的效果更突出了它的一种立体效果,这种立体效果展示出来以后,这个龙好像活了,它可以飞腾起来,飞升起来的状况,我们带来了那幅《龙》。

中国网:好的,过后我们向大家展示一下。那么刘先生我们知道,您刚才也说过了,您一直很欣赏庞馆长的书画作品,而且可以说是庞馆长的粉丝。那能不能向我们透露一下庞馆长作品在您的理解中他的高妙之处体现在哪里呢?

刘俊喜:他的这一块主要是,他是有传统的力量,把我们中国文化和龙的精神凝聚在一起,关键是他的独创性的书法主要是以他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这种五千年的龙的,自古以来老百姓都认为龙就是我们的象征,包括自古以来你看我们“九五之尊”,包括龙的传人,我们中国龙,都以龙的这种精神来鼓励大家,来鼓励中华儿女。所以说我对他的这个,他主要的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

中国网:那好的,我们知道庞馆长近些年来也是经常在外奔波,不论是办展览,还是说领奖,我想在一定程度上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走出天山天地宽”这种开阔之象。那么我想问您,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工作者,您怎么去理解一个地域的艺术家和文化走出去呢?

庞德强:在一个地域来说,有些局限性,人们在认识这方面上还是有相当的差距,胸怀这方面也还有一些欠缺。那么在这种状态下必然就产生出我们从自古以来就说文人相轻,它是轻视的轻,这种是很不好的一种现象。无论是我发表的文字稿也罢,还是在一些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我都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文人要亲爱的亲,文人要相亲,大家都要对优点、缺点,就是说很坦诚地谈出缺点、不足,对优点要给他总结的客观、恰如其分,这样带着一种亲和的力量来和艺术家共同交往,共同发展。但是往往这是我的一厢情愿,在这一点上,我还致力于这样一件事情,在特定的环境里边你就不能那样子做了,就是说你必须要拓宽视野,把自己的作品,尤其是作为艺术工作者来说,能够体现出来的问题就是要用事实说话,你把自己的作品拿到更高的层次去,更广泛的社会里边去检验自己,通过这个检验得到了认可,自然在小范围里、小区域里边不同的认识,对他们也是一种影响和教育,同时他们在看到这种状态下,也就说事实依据摆在跟前了,大家也就没什么别的议论或者别的什么看法等等一些问题。

那么这种情况下,作为我自身来说,我走出去以后,到更广阔的世界去展示自己的时候,当然也困难重重,这是肯定的,一方面是才艺,另一方面也是胆略,更重要的很多方面自己缺乏很多知识,在这里边去检验自己的时候,给自己施加压力,给自己加了压力,要不断地学习创作,首先要使自己的创作作品达到那个高的层次,第二要把自己的胸怀提升到更高的一个状态,你的眼界高了,你看问题的深度也深了,你手下创作的东西它也在和你的时间的基础上,通过练笔,通过你的悟,这方面它也在提高。在这种提高的过程中,又经过认可了,这个作品就有一定的高度。通过这个高度,在对自己一个小区域的过去的一些朋友们,一些同道们,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原来可能是认识不足这种状态,到现在这种状态情况下,哦,原来是这样的,他们也心怀豁然开朗,也就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正确的看法。当然这是正面的一种情况。

负面的一些情况,那是极个别极个别的心怀不正的那种人,他是始终对别人的成就一概否定。那个作为我们来说不需要去和他计较。要有一个大的胸怀,我经常爱写“海纳百川”,很多人就比较赞美我那个“海纳百川”,其实这个“海纳百川”就包含了我自己的情感和我的经历,一个人如果心胸狭窄,写不出那么大气的东西,一种博大胸怀的,像海纳百川一样,千川百流归大海,有这种胸怀,有这种气势,这种气势就在自己的胸怀之中,才、识、胆,才气、胆气、豪气,俱在的时候海纳百川,一出来的时候那就有一种很强烈的气概,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就在里边包含着。

中国网:其实现在我们国家也正值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期,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振兴也投入了相当多的力气,而且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去扶持。那么在您看来,想真正要搞活文化经济,甚至造就一批像李可染、齐白石这样的大师出来,需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文化产业环境呢?

庞德强:这方面的发展实际上离不开国家的政策,现在咱们提出文化发展这一块,不仅仅是十八大、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往也都提到过这个问题,但是落实方面还是很欠。就是说有这个号召,但是没有具体的措施,没有对应的措施,尤其在各省、地区、县一级,没有对应的措施,没拿出具体的办法来,所以操作方面没有规范的依据。比如说我经常出国交流,还有好多状态现在出来过后参加,包括你们的访谈等等,地方政府他们对这个就不是那么理解的,或者怎么一个状况,这是一个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依据,不规范。我现在要说的,我们要实现文化强国战略方针这个目标,那么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问题,就是说要确确实实扎扎实实制定出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来,要操作可行,有依据,有依有据,规范操作,这样子这个事情落到实处的时候可能会有好的效果。

我从我自身来说,这些年可能到新疆以后一直是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在任何状态、任何情况下我都没有动摇我自己的信念。当然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因为没有政策上的依据,没有地方政府的一些,缺乏这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个人工资来说是很有限的,还要养家糊口,还要养儿育女的,这些情况,还有社会的很多应酬,那么你的经济上必然要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说你要想去解决这些困难,你就没精力去学习创作了,你要学习创作,那就必然一心地铺到事业上去,那别的事怎么办呢?所以这是个很矛盾的问题。像这些问题不是我遇到的尴尬,而是全国的普遍性,这是一种普遍性,有很多艺术家非常有创作实力的,可以说是能够具备一种天才的状态,可以成为一种大家,往往就被这种现实的环境里边扼杀掉了,所以出不了大家,出不了人才。所以在这种环境和政策这方面有制约。

如果一个很好的环境,有比较可以参照执行的一种政策依据,又受到政府这方面的一些关注和支持,那这个发展速度肯定要好得多,而且在这个良好的环境中来创作,那是会事半功倍的。过去那种环境,之所以非常艰苦的一种环境往往出现一些大家,因为他受到一个局限,当时不像今天的社会,它的多面性,发展的多样性,当时是比较单一的,清苦大家都在清苦,那就看谁在清苦之中找寻了自己的一条创作的路,这里面有悟性,有才识,有胆气。那么今天这个时代来说,你仅仅有才识、胆气、豪气,那都不够,那就必须要你现实的环境,环境造就人才,我觉得这个话在今天这个时代的确是很有现实的意义。所以改善环境,出台政策,这是打造大家巨匠的一种基本条件。

中国网:刚才庞馆长在前面提到了,说我们现在书画圈有一个现象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刘先生您怎么看待鲜有大师涌现的这种画坛怪象呢?

刘俊喜:因为什么呢?当前这个社会来说,写成的人很少。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很多人也吃不了这个苦,也静不下心来,当前这个社会做什么的都有,都是比较可以的。但是作为庞大师来说,他能辛苦地把中国的文化,这样的创意,在这么样的艰苦下,家人不理解的情况下,他的这种做法,吃苦的精神和很多人就想着我怎么样操作一下,这个画坛对文化方面的问题,没想到真才实学拿出来,真正地来,当前社会有很多,作为他这种做法呢,就是讲一心就在创作上面,有他的这种刻苦,他的这种钻研的精神,真正地感动了我。

我感觉到在当前我们中国文化这一块,包括社会人类的发展趋势下,文化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国家现在对文化这次的提倡这么重视?也是来唤起我们中华民族的人的一种精神。所以说对于我们庞大师来讲,他现在的吃苦远远,从六岁开始搞书法,仅仅四十多年,他的这种精神没有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有时候家里人感觉到,为什么不好好地工作?搞这些东西,家庭也照顾不了,各方面,但是他一直坚持下来,经常书法各方面的交流,出国,各个方面,在百般的困难下他还走出了一步。所以说在这个方面,我认为他的这种精神也鼓励着我,也鼓励着大家。把我们中华民族龙的这种精神传扬下去,发扬下去,这是我今天真正的要说他的这个精神也打动了我,也鼓励了我。

中国网:坚持能带来一种希望。

刘俊喜:对。

中国网:而且继续坚持下去就是正力。最后我想问一下庞馆长,在您众多的书画作品当中,您最满意的是哪一幅呢?

庞德强:要说满意呢,我觉得我的作品哪一幅我都不满意。

中国网:总是有想超越自己的念头。

庞德强:对,总是感觉到还美中不足。但是相对来说,对龙还是比较赞赏的,对我自己这个龙感觉基本满意。但是它这里边不在它表现的一种外象上,在外象上我也是经过了一番的研究,这里边也包含着我的民族感情,这些年来我是这样子看待的,我为什么要创作这个龙?为什么要以立体书法这个龙来体现?为什么要把龙文化,提出来把龙文化走向全球的考虑,这个思考?这其实经过了我多年的酝酿,经过了我多年思考,这里边有我自己的成长历程,同时也有对国家和民族,整个中华民族的一种责任感。为什么说这种责任感来说,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也算是有些志向的人,在一个领域里边也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的一种状态,我就希望我们的国家安宁,在国际的政治地位上很高。对国内来说人民安居乐业,这方面需要有大的一种和平安宁的环境,这种和平安宁的环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靠大家的努力,靠国家的政策,靠国际引领的方向,靠我们中华民族整个民族的努力,这里面就凝聚了我们的一种,也就是龙的精神凝聚到里边了。

在这里边从国际上讲,远古的就不说了,从近代,自从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我们就需要民族的凝聚力量,民族凝聚力量要靠什么?民族的精神,正好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象征,我就用龙来体现它,所以体现它,在常规书法来说它是很难体现到这种精神的,所以正好与我的立体书法来结合起来,立体书法体现了三维的透视效果出来了,生龙活虎的那种状态,龙可以腾飞的那种状态,从形体上写出来龙腾飞的那种状况,就涵盖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外象,这种外象就起起伏伏,像长江黄河,像我们的万里长城,像大好河山一样,这样子龙头它是一种威猛,又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引领世界的这种精神。

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说,我是通过这些意象和具象产生了我自己的思想,通过自己的思想,通过自己的技法和自己多年的研究,把它体现出来这种形态,再加上自己又给它转化,对龙文化的形体书写给它了一个概念,就是龙跃在渊、腾跃在天,这两点可以说就把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都涵盖其中了。我要把这个文化传播出去,这个目标是什么?就是以龙的文化呼唤中华民族魂,就是让世界华人都能找到我们的根,文化的认同,从而加深我们的感情交流,让海外世界华人能够心连心,都团结在龙文化这种旗帜之下,以龙文化来相互融通,感情加深,使整个中华民族拧成一股绳。那么达到这种状态,中华民族的力量,以龙的精神凝聚中华力量。我们要用什么东西来统一大家的认识和形成一种思想,龙文化。我想走向全球的时候,比如到各个国家搞一些相关的活动,把龙文化传播出去,就是以龙文化呼喊中华民族魂,以龙的精神凝聚中华力量,同时达到一个目标就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中国网:那就是说我们做要靠想来指导,我们想要靠做来证明。您今后还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创作下去吗?

庞德强:这个是肯定的,因为这不是一个活动结束了整个就结束了,它是一种从我这儿开始延续下去,因为这项事业它需要一个长期性、持久性、复杂性,也有一种艰苦性,它包含着一种艰苦性,当然需要有识之士,有能力之人,有智慧之人,这些人共同来完成这项事业,不是靠我一个人能把它做得好的,能做得完的,而是要靠更多的人,有智慧之人,有能力之人,大家团结一心,来共同致力于这项事业,才能把我们的龙文化深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首先让世界华人感觉到我们这个民族的认同感,然后用我们中华文化,因为文化无国界,在这些年我也知道一些法国人研究我们中国的文化,研究中国的书法,他自己还成了一个外国第一个中国书法家,他们外国研究汉学的汉学家,这些外国人,他们一旦研究了我们的汉学,不管是我们的京剧,还是我们的诗歌,还是我们的书法,还是国画,他一旦研究上这些,他就爱上了,迷上了。我的意见就是说能够多增加这样的外国研究汉学的这些汉学家,就多增加一个我们走向世界和平和谐的一种力量。这个工作远远靠我一个人是不行的,要靠很多人共同来完成,而且从此以往长期坚持下去,争取更多的人都是爱好和平,推动世界和谐,那这个目标就可以实现了。

中国网:在节目的最后,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像庞馆长这样的艺术家投身到文化事业当中去,为我们国家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做出自己的贡献。好的,今天的《中国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