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俊:历史、现实与梦幻的缔结大师(上)

时间:2013年8月28日
简介:很多以摄影为媒介来表达艺术观点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纪录式的呈现体现出人生、责任、甚至是历史前进的脚步,也洗涤了人们的心灵。今天做客访谈的是著名摄影大师傅文俊先生。[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主持人:您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我是方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很多朋友,他们会拿起单反相机或者是一个普通的手机来拍摄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看到的一些景物或者是人物,那么我们从这些作品当中,只是说能够看到符合我们日常的审美就可以了,而有一类人他们叫做以摄影为媒介来表达艺术观念的艺术家,这一类的艺术家们拍摄出来的作品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往往会反映作品能够体现出一些人生、 责任 、甚至是历史的一些前进的脚步作为一种纪录式的来呈现给大家,那么这些作品,不仅能够洗礼我们的心灵,而且能够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的振奋,今天我们的节目就非常荣幸请来了一位著名的摄影大师傅文俊先生,你好,傅先生!

 

 

傅文俊: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大家好!

中国网: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因为我们知道傅先生非常忙,前段时间刚刚参加了第三十五届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而且现在目前正在举行的一个第五十五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您的作品也是在上面展现了,我们知道傅先生,经常去参加这些展览,在这些展览上面他的作品也是受到大家很多的好评,那么您参加这些展览的时候,尤其是刚刚过去的这两个,还有正在举行的这个展览,您的整体的感受是什么样?

傅文俊:这个非常感谢你对我的了解,而且我也很感谢广大的观众对我的关注,这是我的一个感受,这些展览对我来讲,只是很多展览中的一个部分吧,就是在这一时期之中的一个部分,我每年都计划有很多这样的展览。

解说词:艺术家傅文俊出生于1955年,从小就对绘画深感兴趣。怀揣着对艺术的喜爱,从懵懵懂懂的在画纸上涂抹,到确定报考艺校的决心,至此艺术家坚定的走上了艺术之路。与所有那一时代的同龄人一样,在经历各种困难后终于顺利的进入了名家辈出的四川美术学院。和所有当时的艺术家一样,大家都不曾以卖画、成名为目的。对艺术的专研出自于对艺术由衷的热爱。当时傅文俊就读于油画专业,由刘国枢,叶正昌,夏培跃,张声显等多位老师负责教学,在正常的教学之余,傅文俊尤其喜欢阅读西方现代艺术的画册与著作。当时的美院图书馆只有寥寥几本现代书籍,并且用玻璃箱装起来,于是出入图书馆成为傅文俊校园生活的常事。艺术家曾说:“就是因为当时对知识的渴望与书籍的购买难度,致使我现在将买书当成一种乐趣。”艺术家总是逗留在工作室和家中的书架前。

主持人:首先请傅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一次参加展览的一些作品。

傅文俊:好的,这次参加两次展览一个是三月份的美国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第二就是威尼斯第五十五届双年展平行展,我分别带去有两组作品。三月份的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带去的是《街坊邻居》和《失之交臂》,那么威尼斯带去的是《万国园记》,在美国的两组作品当中其实有一个《街坊邻居》,我要着重先说一下,主要是那个《万国园记》在之后的时间里面我们会谈得更多的,那么就是说这个《街坊邻居》主要它表现的是对那个城市同质化建设的一个批判。

中国网:同质化建设,也就是说所有都千篇一律差不多。

傅文俊:对。很多城市现在看起来就差不多,你其实是不在一个地方,但是你看起来好像似曾相识那么这一点的话,就是失去了我们城市原来的面貌,在这一点方面如何来让人来了解这些,让后面的年轻人记住这一些,那么这也是我这个作品的中心点,那么我主要是想从它们的民俗化、 特殊化还有就是它的地域特征特点以及不同城市的人文 、生态他们的这个表现,从这些方面来做这个摄影的表现,这个呈现它主要就是反映出了很多的这些地域特征,当然我是以重庆的地域特征来作为一个表现的,也是比较典型的一个特征,比较典型的是它放大到很大。这件作品在2009年的时候,参加了日本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的就是海外当代艺术家邀请展,而且在那个展览上面获得了国际金奖,那个时候是拿了第一个国际金奖,那么《失之交臂》主要对中西方文化的那个走向,以及它的那种脉络的呈现,那么从这两个方面,我可能作出了一些诠释,是这么一个意思。

中国网:其实说到《失之交臂》这幅作品,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因为在三月份的纽约国际艺术展览会上,那么它是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中国文化精髓环球展览中的一站那么在这一站当中,傅先生的作品《失之交臂》获得了国际金奖的荣誉受到了极大的好评,那么这幅作品当中,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佛像和维纳斯,这个就是构思上您是当时怎么考虑的?因为这种好像差距比较大。

傅文俊:其实它也不是太大,它主要的原因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种呈现,我主要关注历史与文化这个方面,关注的比较多一点。那个维纳斯是一个雕塑,我们的千手观音它是一个石窟艺术,实际上它都是人们从思想当中,对那个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当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理想的一个物像,那么我们把它,这两者并置在一起的话主要就是考虑一个这个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它的多元性,本来这个作为东方的文化艺术和西方的文化艺术,它们之间肯定是有差异性的,那么正是由于有这些差异性,那么它们的发展才会显得多姿多彩而多元,然后这个东西也反映出它并不是想表现出一个什么谁优谁劣的反思,而是相融之间的一种发展,这是我的呈现。而用这两个佛像,一个石窟艺术,一个佛像来并置在这么一个画面上面的话实际上给人的就有很多启示,尤其是文化方面的思考。那么这种思考的话,现在有很多人都不会往这个方面去想很多问题。

中国网:您的思考是哪个方向?

傅文俊:我的思考就是文化的多元性,还有一个文化的包容性,还有一个文化的多元的发展,这三个方面是我最主要的一个思考,所以我用后现代主义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那么让人家也不难体会到,就是我的这个创作用心,其实可能会更多地从一个普通的观众的角度来讲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想到的是一种穿越,不同时空的 ,不同的价值观念之下的一种穿越。

主持人:这种交流文化的对接上面,是如何来做考虑的呢?

傅文俊:这个它主要就是想表明东西方文化,那个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它是不可避免的,无法避免的。而且它是在多元发展的情况下的一个继续发展,这个继续发展它主要可能还有一个提法就是在任何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它都有它自己的文化,这个是不受之于某个国家或者是某个民族,外来文化的颠覆和干扰,它肯定是一直朝着自己的那种文化理念而传承与发展的。

中国网:那您觉得在摄影作品当中,我们说音乐作品是无国界的,但摄影作品是不是也能够从您的这幅作品当中体现出来一部分?

傅文俊:艺术作品它其实也是无国界的,因为它图形化,我们现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好像“世界是平的”。有一本书写得也非常好,那么我们作为做艺术的人来讲,用图形来表现这个我们的主观的艺术思想,也是把我们东方的艺术那种传承到西方去,它也是有一个很好的一种方式就是图形化,那么图形化,为什么我这个能得国际金奖,它其实就是一个,因为大家都看懂了,不用一个字的解释也不用文字来解释,也不用我自己来描述,很直观的,很直观他们就看得懂是什么,都会发出会心地笑意,清楚是这样的:一个维纳斯是没有手臂的,她是西方人崇拜的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一个女神,那么我们中国的那个石窟造像,它是千手观音,有一千只手,实际上不只一千只手,那么那一千只手的话就是无所不能,也是无所不能的神那么在这两种对比之下,一个是没有手一个是有手,那么它就暗喻了失之交臂的这么一个主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们对这幅作品,评委也是非常认同的,所以我那两组作品,一个关于城市同质化建设的这个方面的问题,就是《街坊邻居—人文生态》的呈现和《失之交臂》这两组比较而言,他们觉得我的《失之交臂》,它的语境要大得多。而且是放在全球的语境上面来看,是东西方的一种文化的融合与文化的交流。

 

 

解说词:1988年,由于工作的需要,艺术家转行到了广告策计划以及广告设计领域,那个时候由于工作的需要,艺术家会拍一些纪实性的照片。久而久之,傅文俊对摄影产生了热爱,但是,这一时期的摄影基本上是为绘画创作与广告创意收集素材。虽然广告创意策划也属于艺术的范畴,但从实质上讲,它不能像绘画和摄影那样,具有独立的艺术性与学术性。对艺术的热爱时刻牵动着艺术家的心,所以一有时间傅文俊总是拿起画笔,进行艺术创作。由于平日工作繁忙,根本无法完成大时间块的绘画过程,所以艺术家来时将艺术创作的观念通过摄影这一瞬时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傅文俊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完成自己的艺术梦想。

中国网:其实从您的很多作品当中不难看出,就是不仅仅它是一幅作品,影像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历史的一种年轮的滚过的时候一个痕迹的体现,都能够看得出来,而且在您的作品当中有很多的颠覆性的东西,我们说傅老师被很多人称为“西南观念摄影的领军人物”,“观念摄影”,一会儿请我们的傅老师再给我们解释,这个评价您有没有听说过啊?

傅文俊:这些评论其实我也看过一些,看过一些,它实际上就是有一些评论也非常中肯,对于我创作的那种思考也取得了很大的一些帮助,那么至于我的作品它所蕴含的那种学术性,就是那种学术价值吧,我是这样认为的:毫无疑问就是说艺术家他是知识分子当中的一个部分然后这个群体他自然也是背负了时代的文化使命,而作为艺术品呢?它跟其它文化门类的东西也还不一样,它本身就是要在社会上进行流通的,那么这个流通的话,它的影响力就是非常大,所以它的那种赋予知识分子的责任,它也是要比其它文化门类要大得多,因为其它文化门类,就是在一定的范围以内,而艺术品它就不是这样,所以关于这一点上面我们就是感觉责任和压力就要大得很多,在这个层面上说作为一个讨论文化的人,他的作品的分量,以及他的学术价值是一定要有的。当下,也就是要融入到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当中去,也不要辜负了国人对我们的厚望,这是我的一个理解。那么如何承担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也可能就是遭遇到的一些文化走向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要思考。而且要去进行或者要去完成的,这么一个重要的一个责任。

中国网:文化的走向,文化的传承,甚至说文化不能够流失,这都是我们现在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作为像傅老师这样的摄影大师来说,可以让我这样称呼一下,那我们说他们不仅仅是一座城市一段历史的见证者,而且是保留者那么在您所有的这些作品当中其实都能够体会出来一种责任心在里面。

解说词:至2012 年期间,艺术家创作了多个系列的观念摄影作品。包括《退场》、《十二生肖》、《万国园记》、《回响》、《哥德巴赫猜想》、《街坊邻居》、《他心通》、《幻化》、《无界》、《图腾》、等等大型观念摄影系列。这些作品受到法国巴黎大皇宫、美国纽约JACOB K. JAVITS 展览馆、日本东京都、横滨美术馆、香港大会堂、阿联酋迪拜文化艺术中心、泰国曼谷艺术中心、中国军事博物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云南博物馆等国际、国内专业美术馆、艺术机构的展览邀约。艺术家在2009年获日本AJAC国际艺术家邀请展金奖,2011、2012年获世界华人当代艺术作品展国际金奖,2012年被评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艺术家,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等国际奖项。

中国网:当然我们知道傅老师,不仅仅是从现在才开始做这一行,从小就有一个爱好因为我们听说傅老师小的时候就喜欢画画,那个时候喜欢画画,但是画画和这个摄影,肯定都是有一脉相通的地方,您后来是怎么样步入到摄影这个行列当中的呢?

傅文俊:其实绘画,我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为什么喜欢呢?是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他当年抗战时期的时候,就是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它内迁到当时四川的璧山,现在属于重庆了,那么我的父亲那个时候就正好在这个学校里面念书,当时受到了校长吕凤子,就是很有名气的一个中国画家,他的主要的画画的方向是画罗汉,然后在中国历史上,这个人是很有名的,他就跟他上过这个方面的一些课,但后来遗憾的就是因为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他们就内迁回去了,由于家境比较窘迫,父亲就没有跟到往浙江杭州这边过来,然后他就从事了另外的职业,然后他就从事了另外的职业。

但是他毕竟是有这么一段经历,这一段经历的话,跟我们聊起来那肯定就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第一个老师就是父亲 、母亲,那么父亲,作为男孩来讲父亲更是一种榜样,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写写画画的,最早的书法,然后就是读很多书,读很多古时候的书,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就是喜欢考古,当我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时候,也是考的四川大学的考古系,后来因为差四分没有考上,这个就是另外一个话题。所以受他的影响之后,后来我就对这个美术感兴趣了,但是那个时候是在文革期间,根本没有这个机会,后来恢复高考之后,由于刚刚我说的这个原因,所以我就继续考四川美术学院,因为那个时候四川美术学院影响力比较大,相对于我们生活的重庆来讲也是一个很方便的这么一个学校,当时只有八大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好像排到第三第四吧,但这个也不太清楚,总之就是四川美术学院,有很到德高望重的人是我比较倾慕的,后来这些人都成为我的老师了。

后来我就进入这个美术学院,学的就是绘画,那么在校期间也有些作品进入了市场,比如美国的GH石油公司,日本的左田雅人,就是第一次拍《话说长江》的那个投资人,他选中了我的几幅作品作为收藏,那么美国GH石油公司也购买了我几张作品,那个时候我们就非常有信心,要作为职业艺术家。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当时非常难得,那就是梦想,那个时候还不像现在这样,想留校当老师,实际上职业艺术家是我最终的一个理想。那么我现在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现在就是职业艺术家了。后来为什么又改变成摄影了呢?就是因为参加工作之后,因为工作非常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油画创作,因为油画创作需要大时间块的这么一个时间来进行创作,不是一天两天,有的时候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于几个月,一年两年都有可能的,因此我就没有这么多时间,为了生活嘛,也没有这么多时间来进行这个油画创作,所以我就利用我工作的便利,当时我是宣传干事,宣传干事就是搞宣传搞设计,那么那个时候就具备了有照相机,然后就拿照相机开始拍那些纪实性的东西和工作需要的东西。

 

 

中国网:傅老师您第一次拿到照相机,去拍这种影像作品的时候那个感觉,和您画在画布上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当时的时候那个感觉。

傅文俊:那个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当时拍那个对象的时候,就是客观的忠实于对象,那么就是说,比如单位它需要什么东西,那我就要去拍什么东西,而我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美术创作的时候,然后我需要什么元素和那个素材的时候,我就只拍那个素材,比如说我需要一个人的手需要一个人的头,需要一个人的他的姿态,那么我就只拍那个人的姿态,还没有上升到一个完整的,用影像,摄影的这种方式来表现一个完整的艺术主题,那个时候还没有。因为当时整个世界都还没有进行到这么一步。在那个摄影的流派当中,它有一个画意摄影,那个画意摄影我仔细研究过,它实际上就是把人摆成一个绘画的作品把它拍下来,照着某一幅作品,然后用人来做模特儿,然后把它呈现出来,在这种状况之下,我觉得这个不太适合我,所以当时我就没有太去注意这个事情。之后就是更多的就是用于工作上的需要和搜集素材,那现在我的素材就很多,包括过去的图片加起来可能有十来万张吧,有很多宝贵的财富,有些可惜的是胶片没有办法粘在一起,现在也没有办法把它分得开,这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因为由于学油画艺术,然后你是综合性的绘画训练,比如说我对国画对书法,然后对版画我都是有研究,有喜欢的,那么你怎样来做这些。这些都是需要大时间的那种块来表现的,短时间是不行的,但是我又喜欢怎么办呢?那么后来就用那个照相机把照相机当成一种画笔,来尝试着进行一些艺术创作。

那个时候观念摄影还没有兴起,当代艺术也没有完全兴起,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照相机它只是一种技术的呈现,主要是客观的忠实于对象,而且是作为收集一个物证,一个工具,一个手段,作为收集一个物证的一个手段来表现。那么我有一个照片是拍的一个茶杯,那么这个茶杯,就是应该是谁的它就是谁的,比如它上面有一个什么什么单位,那它就是什么什么单位的了,基本上是属于这么一种状况,就好比现在的保险公司他们现在的手段,取证的手段就是,一出车祸以后,马上用照相机去拍下来拍照片,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当时也是这样。

后来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发展到了用摄影来进行创作,尤其是这个当代艺术发生之后把摄影纳入了当代艺术的范畴,而且作为一种新媒体艺术它可以呈现出其它媒介所不能表现的东西,比如当时它记录的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实际上就是几分钟,十分钟左右就完了,然后怎么记录下来,那就靠照相机或者是录像机呈现出来,装置艺术也是这样的,它放在那个地方,不可能永远放到展览馆里面,你必须要通过照片或者是影像,把它记录下来,然后这样的话它就慢慢的一步一步地走到观念摄影上来。

解说词:在校期间,傅文俊在绘画领域已显露出特别的才气,尤其擅长风景写生,写实与抽象兼做。记得有一次上山写生,艺术家路过一个农庄,农庄前有一个画廊老板和一个正在作画的艺术家,对景写生。傅文俊看到作品,出于年少的轻狂以及对艺术纯粹的认识,他自语到,我画的比他好。画廊老板半信半疑便说,那你现场作画给我看看,结果傅文俊就认真坐下画了起来,画作没有完全画完时所有观画的人就已经赞叹不绝了。所以画廊老板当即与其订购了一批风景写生。这些作品至今还在进行拍卖与收藏。这次事件不仅解决了傅文俊的生活难题,也大大加强了艺术家从事艺术领域的信心。除此之外,在2007年上海大剧院拍卖中,傅文俊的毕业创作油画作品以3.7万美元被收藏。

中国网:那我们说到现在这个摄影,目前的摄影技术,可能我们采用的是一些,比如说感光材料等等相应的一些技术手段,像构图 光线 影调等等这种造型的手段来实现,这是过去用这种照相机,咱们说传统的摄影机摄像机,来体现出来的,而现在在您的作品当中,有很多高科技的东西,例如说一些PS技术,还有3D技术的应用等等,那您是怎么样把这种技术的手段,和这种摄影的艺术性相互融合的呢?

傅文俊:它这样的,就是说摄影它本身它又分为很多种类,以前有很多种类,现在我们作为艺术的人,把它简单的归纳成三个类别,第一就是新闻摄影,那是绝对忠实于素材的情景的发生,第二就是纪实摄影,纪实摄影它可以有所改变客观对象,但是它不是记实的,它也是不可以改变的,然后第三类就是艺术摄影,艺术摄影其中又包含了观念摄影。那么这一点呢,这三个方面它对后期处理的选择就比较大了,其实这个PS技术,后期处理的这个技术,它相对摄影而言,其实是一个双刃剑,那么对于刚刚谈到的,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它是不可以的,在国际所有的展览当中它是拒绝这种后期处理过的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作品参加展览。如果说这张照片,经过PS处理过了,那么从专业的摄影师的角度来讲是能够识别出来的。

那么作为艺术摄影来讲,除了新闻摄影以外和纪实摄影以外,那么艺术类的摄影,它是允许用后期PS技术来处理它的,而且我个人认为的话,后期处理的那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你比如说我们拍下来的时候按下快门之后它可能只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这么一个程度,其中大量的时间,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都是后期用PS来处理的,这样才能完整的呈现,你艺术家想表达的艺术观点,这个主观性非常强的。因为我拍的就是一个基础也就相当于一个素材,那么这个素材,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那如果说你要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的话,那你要花很多的时间,进行后期处理,而且不只是一张片,也要有很多张片子来做。

那比如我的《街坊邻居》,我就用了大概三十七张,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来做后期,收集它是用了三年多,因为走街串巷但是做出来的时候我就运用了就是我们绘画的功底,一般没有学过绘画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就是焦点透视,什么叫焦点透视?就是说它在一个机位上它不动,然后拍出来的东西,你感觉几十张片子叠在一起,它就是像一个机位拍出来的,给你的感觉就是一张片子,那么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所以我说它很费劲,后期很花时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是PS上面的,那我们现在更多的还看到是采用3D技术,3D技术它现在就是有一种MAYA软件以前是用(圆方软件),现在MAYA软件它用3D的,就是《阿凡达》的那种表现手法,我的另外有一组作品,叫《图腾》那么是在去年十二月份,在香港大会堂,世界华人艺术大会上面拿了一个国际金奖,它那个就是用的3D的技术做的,就是用MAYA软件做的,除了里面的这些元素是真实的之外,然后它的那个场景都是虚拟的,但是它虚拟的又是真实的,然后那个也是讨论的一个话语权利的问题,就是西方文化,西方的霸权主义对文化话语权的那种主导地位,实际上我这个作品主要是对那个进行批判的,那个作品当中每一张作品上面都有一个奥巴马的形象,叠加在那个背景里面的。我所有的观念摄影的作品,几乎都是采用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因为后现代主义它比较适合,我要表现我的那个观念摄影这些主题,它主要是粘贴、 并置、挪移这些技巧然后把它放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图像呈现给观众,这是我创作的一个方法。

解说词:纵观傅文俊的艺术发展,无论是从事设计、还是摄影抑或是绘画领域,正是艺术家对艺术的忠诚与其为人的认真态度使得艺术家无论在任何领域都成为不可小觑的人物。也正是由于傅文俊对社会文化众多方面的贡献,艺术家在2012年,被评为重庆市十佳专业英才,并担任重庆市新的社会阶层专业人士联合会副会长、重庆市政协常委。众多政治身份的赋予不仅没有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反而使艺术家更多的关注艺术与大众的关系。也让傅文俊比普通艺术家对艺术思想,社会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