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经济学教授黄泰岩
欢迎收看由盾安节能特约播出的中国网两会访谈。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经济学教授黄泰岩在接受中国网专访时表示,教育应该因材施教,鼓励多元化发展。
中国网:黄校长您好,十八届三中全会当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问题,教育公平可以说是改革当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您作为一个大学的校长,是如何看待教育领域出现一些不公平现象呢?
黄泰岩:因为我们国家现在越来越注重公平,在教育领域当中的确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比如说自主招生当中的舞弊现象,甚至区别对待现象,包括教学资源的趋势进行不平衡的分配方面,甚至在一个学校的内部都可能有不公平的现象。比如有一些搞阶梯班、精英班,跟大众的教育都会出现不公平。
我觉得,这种不公平分两类去看:一类是需要清楚的,比如区域之间的招生资源分配问题,比如北大清华在北京,他主要招北京学生,外地的学生分配的很少,我们是不是可以建立这样一种考试制度,就是允许北大自主来考试,全国所有的学生来考,北大来招生,按照成绩来招生,这样就打破了区域之间的限制,这是将来逐渐走向教育公平的方向,所以改革逐渐取消这种区域间的差异,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机构,也给高能力的学生一些更高的深造机构,这是很重要的。
二类有的好像不公平,实际上应该是正确的。因为重要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变成大众教育,过去我们叫精英教育,现在叫大众教育。在大众教育的时候不能放弃精英教育,所以在大众化的教育过程当中,我们可不可以选择一部分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组成精英班,配备最好的老师给他们相应的安排,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国内最好的老师和请国外的老师,用加大教学成本的方式来培养他们,使他们真正能够在学的方面显示他们的才能。
应该说不同类别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安排,很多人反映这种不公平,在学校里面可以做的。我们辽大现在开始推广这种,我们一共两万多本科生,七千多的研究生,如果按照大众教育的话,这里面有时候有问题,所以我们把学生分类。比如一部分学生,他们不擅长做研究,愿意做应用、工艺,那我们作为校方与工程师和企业联手,和国外的大学、企业联手,培养这种应用型的人才。对于学术性的人才,想搞研究的分成两类,一部分是从一般的学术研究,将来从事一般的教学,一般的研究,另外一种确实出类拔萃的,我们搞导师制,在本科就搞导师制,双语教学,甚至写论文,通过这种更高的要求,使这些非常出类拔萃的学生,能够在我们这样的211高校当中享受到985高校的教育。
中国网:因材施教。除了教育公平之外,十八届三中全会还关注了另外的改革内容,比如外语一年多考,包括高考分离等一系列的想法,您看来这对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有怎样的帮助呢?
黄泰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改革举措。因为市场经济最核心的概念就是给人以多种选择,没有一个固定答案,没有最好,每个人因为各自的特点不同,所以路径肯定不同。过去我们的高考制度,虽然在中国的选拔人才当中没有更好的办法替代它,但是我们改变它的很多形式,比如现在外语一年多考,过去我们用三天决定人家一辈子的命运,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一个人可能这三天生病了,或者情绪受到影响等等,在加上就这三天压力太大,考生的压力太大,家长的压力更大,全社会的压力都很大,导致可能在这三天当中发挥不出来,他的潜能和能力得不到展示。二是心理压力减少了,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都减少了,所以在这种轻松的环境当中学习、考试,可能会发挥得更好。
甚至我们讲一门功课多考,将来一个人能不能多考。比如北大、清华、人民大学这样的学校,北大今天考,我今天就报北大,参加考试了,明天清华考,我又报清华了,我三个学校都考了,最后我哪个考得最好,或者哪个专业最好我可以去,增强了考生的选择性。我们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你是为考生服务的,为学生服务的,所以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更好的机会,这才是市场经济的本质,也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
中国网:在人才创新上面,辽大有没有给人才培养上提供一些更好的环境呢?
黄泰岩:刚才我讲到,辽大我们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我们中国的学生和国外学生去比,我们的勤奋,我们的应试能力特别好,记忆能力非常好,但是根据我们的经验,大学时代,或者说考试非常好的学生,往往未来发展并不一定很好,因为学校是应试,考得是记忆力。到了工作岗位,可能要的就是创造力,再到了40多岁可能要看你的组织力和领导力,这种情况下在大学里面只是培养他的应试和考试能力,到社会上的创造力、组织力、领导力就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改变这种状态。我们不仅要学生有良好的记忆能力,而且有创新能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从三个层面考虑:
第一,从学生层面,怎么能够看到这个社会,怎么适应这个社会,怎么在大学期间寻找自己所热爱的专业和热爱的工作,因为只有找到热爱的工作、热爱的专业才能投入进去,比如大门类招生,经济学一个大门类,进来以后,经济学里面有财政、金融、会计、审计,更多的专业,这里面我究竟喜欢什么,我并不知道,我懵懵懂懂可能会喜欢大经济的专业,所以大门类招生进来以后,专业课、公共课同时开,给一到两年的选择,然后再选择专业,往哪个方向走,这样给学生又增加了一个选择。
所以我们去年开始,在我们学校开始大门类招生,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增加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上课的时候,我在开学典礼,在平常的时候老跟学生讲,你不要认为老师答案就是绝对的,不要寻找一个标准答案。
中国网:要有质疑的态度。
黄泰岩:对,要有质疑。我到国外去,国外学生和中国学生有一个最大的差异,就是中国学生不爱提问,我们开讨论课讨论不起来,这就是我们学生思维不活跃,愿意接受标准答案,愿意死记,最后培养成一种呆板的结果,所以现在要学会质疑,要敢于提问,要能够实现课堂当中敢于知。所以我们老跟学校讲,你在学校把人丢光了,在社会上就会不丢人。因为学校允许你丢人,允许你犯错误,这样你在学校里面把错误犯完了,社会上就不会犯错误。到社会上犯错误就有巨大的成本。
第二,从老师层面,我们让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要给标准答案,比如小班制上课,通过小班讨论,拿出一个问题,比如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国外说中国要崩溃,中国要完蛋,究竟怎么看,原因是什么,让大家讨论,各抒己见,这样来增强大家对学习的兴趣,参与的兴趣,使体验性教学、参与性教学融进去。
第三,从学校层面,学校要制订一些规定,比如我们最简单的,包括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讲到的,考试制度。我们的考试制度不仅仅是高考制度,上大学之后培养人才模式,考试制度也是这样,为什么很多人作弊呢?就是因为我们以考定一年,定一学期,甚至也定一辈子,因为你的成绩入档案了,我们现在就改革考试制度,使期末的考试分数占你整个分数的权重大幅下降。
中国网:这样就省得学生在期末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
黄泰岩:对,临时抱佛脚,去考去背,平常不认真,加大平时成绩的量。比如平时作业、上课提问,包括老师问答,这些都可以作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我们努力达到40%左右到60%的比例,就能够比较合适地评判学生,把学生平常的能力和最后的考试结合起来。
中国网:不光是高考制度需要改革,大学内部的考试制度也需要进行合理化的改革。说到创新,我想到现在引入社会资源,进入公立学校也成为一种趋势了,不知道辽大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经验?
黄泰岩:刚才我说的因材施教,比如像应试性人才,大学的特点是学术,老师主要是在学术里面,我们鼓励老师到实际生活当中拿了实践经验,但是毕竟有限。比如金融证券买卖这些东西都是很实务的东西,你让老师们在书本里面教书本,在书本里面来回转,学生没有兴趣,老师教起来可能有问题,学生将来到实际工作单位当中不适应,所以要引入社会办学。
比如我们和电机的企业,我们计算机和软件企业,通过合作,我们称之为订单式培养,专门为你这个企业来进行订单式培养,为你招生,你说今天需要20个工程师,我就给你招20个人,按照你的要求我设定课程,特别是专业课,这是从国内的角度来讲的。
中国网:有私人订制的感觉。
黄泰岩:对。今天我们大学越来越需要国际化,因为中国大学现在面对国际的竞争非常惨烈。比如国外大学到中国来办,中国越来越的“状元”到海外去读书,所以我们大学面对这样的竞争,必须在国内国际化,让中国的学生在中国的大学当中能够学到国外的东西,所以这样我们和国外进行合作。
比如我们现在学校两个学院,一个是新华国际商学院,我们和英国德蒙福特和香港新华集团三方联合,来构建一个新华的商学院,就是借助于香港的资源,再加上英国的教育资源,再加上本地的大学资源,三方来共建一个开放式的、国际化的教学。
比如我们今年,新华商学院毕业的学生,十几个推荐到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去,非常优秀。我们的出资方非常满意。另外一个学校就是我们和澳大利亚大学合作的,这个我们走了15年,新华商学院我们走了10年,今年正好是10周年的庆典。我们现在正在跟澳大利亚的国立大学,甚至和美国的几个大学在谈,把我们的很多专业用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方式进行培养,真正将来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国际能力。
中国网:其实不仅仅是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还要培养创新型的国际化人才。好的,谢谢黄校长,谢谢!感谢新浪对本节目的大力支持。
(责编:孙婉露 记者:朱烨 摄像:刘哲)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