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黔美好未来的开拓者

时间:2014年5月13日
嘉宾: 云南省贵州商会会长、云南星长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陈庆忠[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开篇:

陈庆忠:既能够实现殡葬的功能,又能做到活人去了以后有旅游的感觉,它的本质就是解决活人跟死人争地的问题。

我们要做这个事情呢,我觉得我们想传承一种文化,一种生命文化的传承,孝道文化的传承。

那么作为企业来讲,那我们就是要把我们的企业做好。

也希望我们的伟大的祖国更加强盛,更加有核心竞争力,在世界上更加有地位,我们更加有尊严。

访谈: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中国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主持人。我们本期的人物嘉宾是云南省贵州商会会长、云南星长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庆忠先生。

陈先生,您好!

陈庆忠:主持人好!海内外的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陈先生,早年间有很多的媒体报道,咱们的集团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发了一个新的项目,这项项目是占地2000亩地的一个“梦回云南”项目。如今“梦回云南”又改为了“长松园”,为什么要改成这个名字呢?

陈庆忠:我首先讲一下这个项目的来源。殡葬呢,尤其是殡这一块,过去都是政府民生系统自己来做。2004年我们云南省政府他们希望对殡葬进行改革,能够引进民营企业对这个行业的进入,我们星长征应该是首家引进的。我们拿到这个项目以后,我们就在思考,就是这个项目是按传统地做,还是我们要创新地去做?我们就到了华人,尤其是华人聚居区比较多的地方,像台湾、香港、新加坡、美国、俄罗斯,对这些比较有名的这些陵园,我们都进行了考察,包括国内这些做得好的陵园。考察了以后呢,我们就在思考,就是这个定位怎么定?所以我们当时取的名字叫“梦回云南”,我们一开始就想把这个项目做成一个旅游产品,既能够实现殡葬的功能,又能做到活人去了以后有旅游的感觉,就是通过我们的信仰的文化,包括佛教的,包括民族的,包括通过生态的表现形式,让我们去了以后能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所以我们把它取名“梦回云南”,就是一体化的。后来我们又考虑到“梦回云南”太抽象了,人们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所以我们又用它的地名改过来,叫“长松园”。

旁白:在这里,您可以欣赏云南独特的美景,饱览异域风情;在这里,您可以了解生命文化的真谛,体会人生意境;在这里,您可以感受佛教深厚的底蕴,朝拜大佛圣殿;在这里,您可以聆听生态和谐的鸟鸣,享受天籁之音。这里是一个大型生态公园,山环水抱,福祉宝地。梦回云南距离昆明20公里,只有半小时的车程距离,高速公路直达,交通条件非常优越,周边山势延绵,犹如佛祖高卧,天然蓄水凹地形成的锦绣湖与卧佛山,构成了中国传统理念中山环水抱、背山面水、帝王福地之相。山川与河流兼容并蓄,建筑与植被和谐共生,形成得天独厚的聚气之势。

主持人:殡葬改革始终都是社会和百姓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是死人与活人争这个墓地,大家都会十分关注这些,它的意义也是很不一般的。这次的改革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陈庆忠:我对殡葬改革的本质,就是刚才我们一开始交流的,它的本质就是解决活人跟死人争地的问题,抢占资源的问题。第二个就是解决传统的排排坐、脏乱差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我觉得是我们改革要关注的问题。未来改革这两个问题,我们一个首先从规划定位上,我们是按花园式来打造它的,是吧?把云南一些好的景点,我们把它复制到我们陵园里面去,既把文化,又传承了我们的景点功能也实现了,就是我们殡葬的功能同样实现了。

第二方面,我们从空中发展,就是我们通过一些生态式建筑,塔式建筑,从空中来走,这样我们就节约了我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合理利用,集约了土地,提高了容积率,所以这两个方面我们是下了很大工夫的。

第三方面,我们在环保上,就是我们的环保验收是100%合格的,完全按照国际殡葬环保要求,基本做到零排放,零排放之水平。所以引进了一些高科技产品,从吊唁形式上我们也通过一些声光电来表达这种吊唁仪式,同时也满足了一些老百姓的需求,比如说我们做了一些别墅性的守灵厅,因为我们很多家庭出身的情况,有些他有信仰的,有信教的,他们会做一些仪式、法事,这样会影响邻居,非常的休息不好,你要敲锣打鼓,敲敲整整的,因此我们就设计了12个这种独立告别厅,可以在里面守灵,可以在里面吃饭,也可以打牌,就像个家一样的那种小别墅。

旁白:锦绣云南文化生态园规划为四坛、六园、十二区,兼具景观欣赏、宗教文化和墓地殡葬三大功能,平静与安定、祥和与美丽展现的淋漓尽致。以中国传统祭祀习俗为线索,融入了佛教信仰的圣坛式建筑,天、地、日、月四坛,代表圆满的大乘佛法的四大菩萨分别敬于四坛的最高坛之上,展示着佛教的精华与真谛。

占地面积达7000多平米的曼飞龙白塔圣台,以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点睛之作曼飞龙塔原形为基础,体现着小乘佛教的艺术精华,呈现出宏伟的景观造型艺术。

生命和谐园内,云南本土文化的传统建筑群倾诉着对亲人的思念,体现着传承民族精神的文化。

造型丰富、色彩典雅的2400平米大跨度主告别厅,12个独立告别厅,以及配套流程服务区,通过中部服务廊,按流程相连,直至墓区。

100米天国之路,借助独创的声光景物,让身临其境的人把与亲人永别的伤痛化作送亲人远行的哀思。

在科技绿色产业生态园,面积广袤的果林与花园一起,在这个绿色的生态园中绽放,各类独具风格的庄园在这片绿的海洋中自由呼吸。

陈 俊:长松园应该说是作为我们2000年,就在嵩明落地,当时也是作为我们整个嵩明县的应该是殡葬改革的一个试点,也是作为当时嵩明县的一个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从2000年这个项目落地以后,我们也做了一系列的前期的一些规划,当时我们也请了国内外知名的一些专家学者,包括台湾的,给我们做了整体的一些规划。项目我们总共占地是2000多亩,我们实际上一期是开发了不到400亩的一个时间。

从整个云南省昆明市我们17家经营性公墓来看,作为长松园来说,我觉得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首先说到我们园区的整体规划,我们说从现代陵园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我们实际上是殡和葬都结合的一个产业集中体。为什么说它殡和葬?就是传统的我们说的一些公墓,可能它是以殡仪馆为主体,或者其他的一些陵园可能它是以公墓为主体,但是我们在规划的时候就把殡仪馆和公墓是结合在一起。这个是我们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我们也创造了昆明市的一个,包括云南省公墓界的很多个第一,当然这个第一呢,就包括我们第一个集别墅守灵厅和我们长松厅的吊唁厅,在整个殡仪馆这个殡的部分,我们觉得从这个服务,还有我们的售后服务体系,还有我们之前和客户的一些提前的介入,这个服务的深度是比较深的,这个我们算是一个第一。第二个,我们整个园区的规划的理念和思想也不一样,我们说传统的公墓和陵园都是按照我们说的城台的方式,用的硬的城台,但是我们整个园区的绿化和规划是依山而建,基本上你在我们的园区里面看不到一些硬性的道路,除了园区的一些直接道路以外,其他我们看不到一些其他的道路。第三是我们现在从整个陵园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整个体系,我们今年也在全昆明市,我们在收购和整合50家类似于我们传统的一些殡葬用品店,就是希望这个把我们的服务提升到第一时间。当我们的客户家人亲人去世以后,他本身属于一个非常悲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客户实际上最需要的第一个怎么办?因为不是每个家庭都受到这种事情。第二个,在这种非常悲伤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来解决他的问题?第三,就是我们整个的礼仪和仪式既怎么体现传统文化,又怎么把我们客户的哀伤度降到最后,这个也是我们服务体现的一个重点。

陈庆忠:因为我们平时也参加了一些这样的活动,我们老觉得像陵园,像那种殡葬场所,感觉十分不舒服,十分不舒服。你说我们昆明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应该说我们的经济社会消费水平都提高了,但是往往我们感觉到有些殡葬保持的好的方面还不如有些农村,就是给你的感觉非常不舒服,去了以后,应该说我们逝者得不到尊重,就感觉不尊重。我们要做这个事情呢,我觉得我们想传承一种文化,这个文化就是孝道文化,如果这个世界上我们孝道都不讲了,我们谈和谐,建和谐社会,那是一句空话,是吧?我们跟父母这种关系,最后一站这种关系都处理不好,都不重视,你说我们的社会人们的心态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达、传达一种文化的传承,生命文化的传承,孝道文化的传承。我们就提倡年轻人你去为老人埋没,只要是子女来埋的,我们提倡七折优惠,就比方说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挣点钱,还要自己考虑自己的后事,作为父母养我们那么大,你事业有成就,最后这些事还让老人去操心,我觉得这个时候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传承一种孝道文化,应该是子女为老人来思考这些问题。

主持人:目前,社会、政府以及专家对此有什么评价吗?

陈庆忠:民政部分管这个司的司长专门到我们现场去考察,他去看了以后,应该说他非常满意,因此他回去以后向全国推荐。我们去年前年我们就记载了三十多个城市的分管领导和民政局长来我们地方参观考察,应该说他们对这个项目是非常认可的,就是我们在搞绿化、搞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提高我们的市场价格,我们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应该说全世界最低的墓园在我们这里都能买得到。但是我们也考虑到有些确实有需求的人,这个我们要客观地,也要给他这样需求的产品。我们通过这些能消费的产品,我们来拉动我们普通老百姓,就是工薪阶层我们还是有困难户,是吧?怎么来平衡这个问题?我们也要保持一个合理的市场价,又不要违背国家的大的政策,两者怎么来拉动它?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不是因为我们的花园很漂亮就收费收高了,不是这个概念,我们的价格永远都是在政府的指导价范围内的。

我们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我们的服务团队,可能中国很少有哪个殡葬企业像我们这样来做,我们从一开始,我们就委托重庆城市管理学院和长沙城市管理学院,中国只有这两所学院有殡葬的专业,大学生,我们就定制培养,从学校培养我们就开始介绍,我们就讲解这个项目的规划理念,从学校我们就去传播星长征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企业文化,然后他们又实习了一年,我又放到贵阳、贵州,我们中国殡葬协会的副主席李宽定先生,他也帮我们带人员,所以拿来以后我们非常好用,截止到今天我们的软件上是花了很多工夫的,这批学生都很年轻,都是二十多岁,生龙活虎,他们非常热爱这个事业,只有有了人才,那我们的软件、我们的服务,我们要塑造一种品牌、品质,你才有这个基础。所以开始我们把这个问题就解决掉了,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财富。我们有个女孩子,怀孕一直到临产前,肚子都大了,长期都坚持在岗位上,从来没有因为说我怀孕了,我要请假,要休假。

主持人:她是做什么的?

陈庆忠:她是个入殓师,都是我们从大学里面招来的,学这个专业的。她现在热爱上这个行业,热爱上这个工作,所以有了这么一批员工呢,我觉得我们的基础管理和我们这些规划想法,包括对一些殡葬改革的创新,我觉得我们就有些基础。

李 响:当时我就想到一点,我觉得这种孩子如果真的在这种环境下,就是说天天地怎么孝敬父母,因为我们的追思会,当时我还都在的嘛,虽然调了一个部门,但是依然还都是在我们这个环境中。在开追思会的时候呢,经常说父母过去是怎样对待你的,你又是怎样回报父母的,一些女儿、儿子对母亲父亲说的一些话,我觉得这种熏染,或者在我们这种背景音乐下的这种熏染下,好像孩子应该比一般孩子应该更孝顺一点,所以说我就对这方面忌讳一点都没有。我们一直强调,星长征强调的是忠诚做人,智慧做事,好像我们在长松园,把青春和力量,把我们对这个行业的这些想法都贡献在这里,然后得到我们老板或者是我们董事长的肯定,我们内心就觉得没有白白地付出,是值的。

陈庆忠:就是家属他参加过这种丧葬服务以后,他是发自内心地来感激我们的团队,就是这个时候人们他心里很复杂,也很悲哀,也很沉重,但是他感觉到那种服务确实给他带来极大的这种帮助,是吧?他所要想做什么,我们每一步都能够给他到位。再就是我们要打造的比五星级还五星级,你五星级酒店的服务好,我们还有心理服务,怎么来帮助他解决,要做好现实的问题,把这个过程要圆圆满满做完,殡和葬,又要安抚我们的家属,要做好这个工作,所以他们很感动。我们的特色应该相对还是比较多,就是刚才我们讲的,首先环保,我们做到零排放。接着我们从生态上,生态上我们做到花园式的生态,同时呢,我们又把经济作物引进去,所以今年我们要重心做的就是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我们成立了绿色产业公司。第三方面,我们讲究节约土地,从空中发展,还有室内葬,我们现在逐步引到大家室内葬,因为我们到台湾参观以后,我觉得台湾的认可程度很大,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样的引导我觉得有可能,比海葬、比花葬引导性又会更强,我们想从这方面先做一些工作,这样做呢,我们设计的很漂亮,非常棒,应该说金碧辉煌。我们的信仰文化,方方面面的东西我们都考虑到,逐步来引导大家。这些应该说都是我们的一些亮点,我们也想把它最终打造成一个爱国主义基地,爱国主义基地呢,我们云南的民营不多,我们就想改革开放以来,为社会做出贡献,省级和市级认可的英雄,牺牲的公安干警,我们行业的优秀代表,包括“昆明好人”,这样类似的,我们都要免费进入我们的园区,一切费用我们都负责。我想通过这样的陵园的建设,逐步来提高大家对国家、对社会这种责任感,我们弘扬、倡导这样的精神,同时又为我们牺牲的英雄们实实在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吧?

主持人:对。

陈庆忠:不是一句空话,因为企业其实到这个时候他也有能力来承担这个事情,同时把我们的园林文化也弘扬起来了,逐年逐年逐年建立起来了。

主持人:据我所知,云南是您的第二故乡,军旅生涯将您这位贵州遵义人带到了云南,这些年来您虽然是身在异乡,却是一直没有以异客来自居,而是创建企业,发起商会,支持政府,奉献爱心。您为什么去这样做?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您的心路历程呢?

陈庆忠:云南,我们贵州商会,应该是贵州省在省外成立最早的,第一家成立的商会。因为贵州历史上它比较穷,所以出来的人虽然很多,但是企业发展的公司都不大,都是单打独斗。2006年我们在云南成立了贵州商会,应该说得到了颠黔两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成立以后,首先我们考虑的是商会的生存和发展,因为过去我们看到有些商会做起来,成立起来,但是事实上没有做起来,事实上没有把它立在一起,没有团结起来,我们就感觉团结比什么都重要。那么搞商会怎么来团结大家呢?我们想,我觉得有三个东西可以凝聚到大家,一个是文化,第二个是事业,第三个是乡情,这三点可以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因此,我们就成立了一个担保公司,股权基金公司,黔商投资公司,通过这样的投资,我们把我们中小企业也扶持起来,然后你投资者还能赚钱,这样大家就凝聚起来了。乡情就不用说了,当然我们也要有文化,不是一帮乌合之众,我们原来党和国家有些政策,要把它吃透,真正做好两省政府的桥梁作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得到全国的表彰,民政部给我们评成全国的优秀社团组织,省里面有什么5A级商会优秀党组织,应该说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赞扬。那我们在项目上就能够集中开发,也响应当地政府的大规划、大项目的建设,以及行业有代表性的,我们就能够去投入,单打独斗就投不了,这样政府也很喜欢,也能把事情办好。

主持人:昆明虽然是您的人生重大转折地的福地,目前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来说,您也是有浓浓的乡情的。对于故乡来说,在贵州遵义您也是投入了一个西南最大红色旅游地产项目,这些投资对于家乡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作用?

陈庆忠:这个项目是我们家乡领导来云南考察,招商引资把我们请回去的,去了以后,我们觉得也是家乡各级党委政府看得起我们,我们就觉得把事情做漂亮,要做好。就是星长征有一个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十六个字,前十年我们是八个字,就是忠诚做人,智慧做事,这是前十年。后十年我觉得这八个字还不够了,我们又通过这些年,我们又提炼了八个字:创新时代,共赢未来,就是我们想做行业里面,我这个行业成功以后,要得到政府,要得到我们的消费者,持续长期认可,不是一个短暂的赚钱行为。所以我们从回到遵义投这个项目,所以开始设计我们也是定位要求很高,我们打造了一个国际化的五星级酒店,把万豪请进来,因为万豪是一线品牌,他很不愿意到三四线城市去。我们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和他交流谈判,为什么去了这方土地?因为它是个红色旅游胜地,遵义有800多万人,城区人口100多万人,每年去旅游的人几千万,恰恰这么一个城市没有一个五星级酒店,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在跟遵义市委市政府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把万豪请进来。万豪目前进驻的就是重庆,就在成都、贵阳、昆明等等这些城市。这样我们首先有专家来做管理了,品质才能够持续保障。整体规划非常棒。

主持人:回首这些年您在云南的创业史,同时您又是作为云南贵州商会的带头人,政府和社会也给予了您很大的表彰以及支持,对此您有如何的体会呢?

陈庆忠:我觉得这些都是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对我们的认可,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地努力,如何做好自己的企业,同时团结好大家,把商会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多地组织大家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主持人:商会都开展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这些又给会员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效益呢?

陈庆忠:商会成立,有些企业小,有些企业大,那我们采取什么办法呢?以大帮小,帮扶,其实这都是跟我们有些,我们党的一些政策学来的,帮扶,以大帮小,一对一帮扶。因为他们有些小的企业,有时候理念、市场眼光,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他自己可能都没想清楚。我们通过大一点的企业来帮扶它,所以这一点是非常有凝聚力的,很多商会都想着向我们来了解、要学习,其实你就实实在在为大家解决问题,这个凝聚力、团结力就出来了,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说你只是为你会长自己着想,那你肯定搞不好团结,你只要是为大家服务,你想方设法为大家服务,包括我们一些融资工具,都能够把大家团结在一起,都能解决他们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我们每年都要产生好多亿万富翁的,我们五年都有规划,就是你亿万富翁要帮助千万富翁进入亿万级行业,就这个概念,企业家就是要发展嘛。

主持人:咱们星长征集团成立于1993年,已经经历了20年的风雨。目前集团已经有了三大企业集团,以及四大板块,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陈庆忠:我们首先下面有个汽车集团,汽车集团我们有18个品牌,应该汽车是我们的传统产业,今年已经搞了15年了。我们去年又新增了10多个店,我们在呈贡新区昆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里面,应该说还是投入了巨资,将近10个亿,来打造了一个综合性的汽车广场,汽车城。就是说很多厂家都感觉到奇怪,星长征为什么投那么多钱来干这个事?就是很多店都是租来的,我们是从规划报件一开始全部,从产权清晰到销售,到售后服务。因为我们理解汽车它是个服务,我不是生产厂家,我也制不了标准。你要服务,你居无定所,你怎么帮别人搞服务?首先我们要把场所问题解决掉,它是一个长线项目,一台车要用十来年的,首先把服务场所先解决掉。我们去年就,应该说前年,今年基本上做到全线开业了,这个是我们的传统产业,也有将近2000员工,应该说发展态势非常好。今年我们准备再加两个,一个是二手车的交易,二手车交易在我们西部也是非常欠发达的,过去都是一种黄牛式的消费,你的车拉到里头,你都害怕,买车你心里头都没有底。现在我们都要把它的所有的历史沿革,把汽车的质量、评估、检测体系要清清楚楚,让我们的消费者慢慢都学会看这个车我自己评估能值多少钱,我帮助他把它梳理出来,所以他买车就很踏实,最后再有保险,有售后服务,这是今年我们想重心打造的一个亮点。第二个,我们跟大连港口合作,我们准备把口岸移植到昆明来,就是你将来买进口大贸车,你不用去大连买,我价格跟它一样的,我把它移植过来,我们4月17日开业,所以我们想打造新产品汽车服务这么一个品牌,在云南,包括将来一些售后,我们在全省都要覆盖,我们计划第一步要做50个服务网点,将来第二步还会更多。未来卖汽车就是卖服务,事实上现在也是这样,你销售是挣不到钱的,都是靠售后服务来赚钱,谁的服务做得好,谁就能持续生存发展。所以这是我们今年重心要做的工作,全省要布50个服务网点。

主持人:咱们的企业目前还投资了另一大板块,是耗资16亿元的人民币,打造了云南星长征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目前是已经马上要进入开业的盛况了,那请您跟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

陈庆忠:这个项目也是今年我们五、六月份就要全线开业了,现在招商的主力商户我们都招完了,现在剩一些中小型的配套商没招了,我们准备验收完以后,我们就准备全线招商。这个项目总投资其实已经超预算了,已经将近20个亿了,原来我们预算是10多个亿。它正好是区域位置非常棒,就在我们全国铁道部下面有个集装箱,和我们罗阳火车站,整个就在它附近一圈周围,应该是一个天然的做物流的这么一个场所。所以我们就花了大力气,下了大决心,也是从规划上下手,从模式上去研究创新。我们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它的物流相对比我们好的多,因为它那个地方首先有公益推动它,云南的公益不太发达,所以没有这个东西来强制推动,所以我们的物流还是传统的物流,成本巨大,入门槛非常低,拿个传真机,在家里面你就可以到处满天飞,贴在墙上,打小广告,把物流就这样完成了,信息非常不发达。所以我们就在思考这个物流的时候,首先我们要从整体规划着手,从信息平台的搭建、电子交易,从盈利模式上来思考,经营模式上来思考,怎么跟大家团结起来,这是最关键的。它非常散,不是没有人做物流,有人做,就是我讲的,普通的随便拿个传真机就可以做这个事情,把信息卖给你,一道转一道,一道转一道,成本非常巨大。

第二个,我们考虑到一个什么问题?运输成本,由于信息的不发达,比如说我们从这个地方拉一车回到丽江,拉一车回到大理,结果回来以后没有东西,大理他不熟悉,他没有信息,没有办法,他只有空车回来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有个信息平台,把这个问题就解决掉了,是不是?实际的成本也降下来,我们商户的成本同样可以降下来。所以我们就在创建这个模式上,我们做了很多思考,专门请了很多优秀的团队来帮助我们开发,我们准备5月份就全线出来。如何解决这些中小物流?现在5亿、12亿的这样的物流商很多,就是他们再往前面走,他无法走下去了。而且现在我们有个广州商会的副会长,也是一个贵州人,他现在每年有十来亿的产值,他天天去打球,他对物流已经没有信心,没有兴趣了。我说为什么?你做得那么好。他说我长不大了,瓶颈就出来了,就是我们的金融体制摆在这个地方,不是你利润多好我银行就能支持你搞多大,银行贷款是要有抵押物的,物流商通常情况下只有物资,物资还是花钱买来的,对不对?它怎么能发展壮大呢?它根本没有办法来发展壮大。这个时候我们要研究一种模式,就是真正把我们的物流体系和仓储管理真正把它结合在一起,把上下游客户都团结在一起,在一家银行里面共同监管来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就已经做大了,银行你不怕,我钱都在你账上,在一家银行里面完成,你不跟我,我不跟你,他不跟他,但是都在银行里面,都看得见。要么看见了钱,要么就看见我的物资在仓库里面,始终在这两个循环下,我就相信能把这些小型、中型的物流商慢慢会扶持做大,相关的银行,我们搭个平台商,银行风险就出来了,它控制风险能力就强了,由我们来监管,监管是要负连带责任的,所以我们就要思考,做到一分钱的管控,总跟银行探讨,我们要开发这个软件,做到一分钱的管控,一定是做纯粹的事情。这样做,我相信这个企业一定会做得好,它只要不东拉西扯,我们的物流成本就能大幅度下降下来,就形成体系了,我们浪费了很多运力成本和服务成本。包括你看最近三部委专门出台文件,一线城市都要强制性地落实专用货车的问题,为了减少城市交通拥堵,你想你拉一车货,拉一厢货,都要动用一张车,我们城市怎么不拥挤呢?那我们有专业的服务配送,那减少多少运力,东边一车就完成,西边一车就完成,现在你看小商店要进一箱烟、盐,拿个车去拉一下,这个成本,没有人来细算这个成本,你真正算下来成本非常巨大,不得了。所以昆明市也在开始做这个事,我们也在积极申请。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的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内涵的“中国梦”的提出,得到了国人的一致响应,对于中国梦来说,您对于未来有什么憧憬呢?

陈庆忠:习主席提出“中国梦”很振奋人心,至少我们国家需要有一个美好的愿景,是吧?也希望我们的伟大的祖国更加强盛,更加有核心竞争力,在世界上更加有地位,我们更加有尊严。但是前提就是我们的经济我们要做好,我们的科技要发展好。作为企业来讲,那我们就是把我们企业做好,虽然民营企业它发展还是比较局限的,也比较艰难,但是从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十八大的召开,也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中央也看见了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需要完善的问题,所以包括一些审批的下放,提倡、倡导市场化,对民营企业来讲,就用市场的东西来发展、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对民营企业也给了一个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陈总参加我们本期的《中国访谈》节目。

好了,观众朋友们,本期的《中国访谈》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