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笃行的良师益友



“双料”导师

作为学院深入部队最多的教授,胡坚从不因自己工作忙而疏于对研究生的培养和要求。2008级研究生邓斯奇对胡坚的感情,正是缘于导师对他的严格要求。

6年前,邓斯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研究生,并如愿以偿地成为胡坚的弟子时,感到异常兴奋和无比自豪,因为来之前在部队就已经从领导口中知道了胡坚的名字。

兴奋之后,有人悄悄提醒他:“别高兴得太早,你导师虽然名气大,但他每年去部队时间那么长,哪还顾得上你啊,估计你的毕业论文都得靠自己了!”

一席话似一盆冷水,让邓斯奇冷静了不少,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

一次,导师胡坚要去部队参加一个重要活动,来回得一周时间。这时候,正值研究生论文准备开题。临行之前,胡坚把邓斯奇叫到办公室。

“论文开题考虑了没有?”

“我想在联合训练方面做选题,但不知从哪切入。”邓斯奇怯生生地回答着。在胡坚所带的研究生中,唯有小邓说话少,心理上有些怵导师。

见邓斯奇对开题心里没底,胡坚开导地说:“联合训练对我军是一个新课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选题口子可以小一些,可以从一些难点问题上切入,比如联合训练机制和方法。”

略有领悟的邓斯奇点了点头,心里有了些方向感。因为参加导师研究课题时,在这方面有一些这方面的初步认识,也积累了一些资料。

“我回来要把开题报告拿出来。”胡坚走之前再三叮嘱邓斯奇要抓紧。

本想乘导师外出可以放松一下的邓斯奇,顿时感觉到不那么轻松。刚过了两天,他忽然接到一个外地号码打来的电话:“这几天你对论文开题思考的怎么样?进展到什么程度?”

“题目已经有了,正开始着手列纲目。”电话这头的邓斯奇嗓子有些发紧。“我想以联合训练方法为重点展开研究。”

“口子不要开太大,在联合训练方法层面,可能战术层次的联合专项训练是个难点。”正在部队参加联合训练试点的胡坚,在实践中发现了联合训练的这个“短板”,希望邓斯奇通过做论文能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些突破。

“回来时我会带些最新的资料给你。”导师的电话不仅给邓斯奇带来了明确的选题方向,也给他带来了完成论文的信心。

放下电话,邓斯奇按照导师的思路精心准备开题报告,从选题目的、意义到具体纲目,一份着眼破解我军联合训练难点的开题报告终于完成了,并顺利通过开题报告会。

随后的一年里,不敢有丝毫懈怠的邓斯奇,结合做论文随导师深入部队调研,参加联合训练等实践活动,为高质量完成论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2年,他和导师收到了“全军硕士研究生优秀论文”的获奖证书。这是对这篇论文的嘉许,更是对胡坚长期以来倾心指导研究生的褒奖。

“他是我军为数不多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给予学生指导的‘双料’导师。”已是驻澳部队作训参谋的邓斯奇在电话里接受采访说。

(孙冬 撰写 李大华 编辑)

1   2   3   下一页  


互动留言

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chinatalk@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56 88828057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