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中国访谈

李毅中:“新常态”下如何塑造品牌

发布时间: 2015-01-18 17:48:5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辛闻  |  责任编辑: 王东海

质量强国的战略已经超越了质量本身,包含着绿色低碳的应有之义。这是我学习总书记对于消费“新常态”的论述,有这么四点体会,不一定正确,和大家共勉。

第二个问题,我们企业怎么办。质量是制造业的声音,是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增强出口的基础,高品质、名品牌要成为中国制造的标识。当然,今天来参加会议的有很多是服务行业、商贸行业,我主要讲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中国制造物美价廉,遍布全球,这是要肯定的。但是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时间关系,成绩就不说了。我说一说有什么问题。

第一个问题,标准规范落后。我们有规范,多年来没有修订、更新,不能反映当今科技进步的水平,你采用落后的标准怎么能生产先进的产品呢,是不可能的。更严重的是,有的产品根本没有标准,甚至是半标准生产,所谓商务产品,没有产地、没有标准、没有商标,流向了市场。用于消费就要引发质量问题,危害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用作资料就埋下了隐患,所以引发了安全生产事故。

第二个问题,一些企业粗制滥造,从设计、原材料、制造工艺、制造设备、环境、劳动者素质等等,都存在着大量的缺陷,这些不健康的基因,最后都汇集到产品里,这个产品怎么能有健康的体魄呢?

第三个问题,假冒伪劣屡见不鲜。以次充好、盗用品牌、价格欺诈、虚假广告、侵犯知识产权、违反商标法、职业道德缺失,已经超过了市场经济的底线。

第四个问题,服务体系缺失或者发育不全。不少地区商贸服务的网点还没有覆盖,缺少产品售后服务、维护检修、废品废件缺失,问题产品没有召回赔偿机制。

第五个问题,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尚待规范健全。比如线上线下能力不匹配,“光棍节”一天卖了500多亿,送货送了半个多月也没有送到,线上线下很不配套。有的商品信用不够,也存在着欺诈顾客的现象,时有发生。

以上这些问题,首先是缺乏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专有技术、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第二个原因,商贸流通体制改革迟缓,中间环节多,物流成本高,仓储物流效率低下、损耗浪费大。有一个数字,中国的物流费用跟GDP相比占18%,是国外的2倍,10万亿的物流成本,确实高了一点。但是我们国家的国情,市场和制造脱节,幅员太辽阔。但是,这里面大有降低物流成本的余地和潜力,这样会使我们的产品在价格上能够给消费者以优惠。

还有一个原因,部分企业缺乏市场观念和诚信意识,质量监管整治不利,很被动。归根到底,没有把质量强国放在基本国策的战略地位,其机制存在弊端。如何提高质量,开发品种,创建品牌,这是中国制造业、服务业的宗旨。我想有几个措施。

一是要加强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我们不先进,修订不及时,要及时修订,更新产品的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把我们长期努力积累起来的创意创新、管理经验上升到法规制度标准的高度,并且要严格执行。要不断地提升水准,力争有更多的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举个例子,4G发展很快,现在全国4G用户已经接近亿亿户了。什么原因?其中原因之一,3年之前,我们自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 4G 的标准,得到国际电信联盟的认可,承认是国际标准。4G标准国际上的标准就两个,中国是其中之一。所以,发展很快。国内就不用说了。现在据统计,在26个国家,我们的4G网还在建,就是我们的标准上升到国际的标准,可见标准的重要性。

二是信息化新技术强化制造基础。制造是按品牌的基础吗?零部件、元器件的技术,新材料的创新和使用,高效制造的新工艺、新流程,以及制造优质的高效率的设备,这几个方面提高了以后,我们生产产品的物质基础就有了。

三是建立严格的全过程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和诚信体系,这个我们企业有传统,做得很不错,但还需要发扬。

四是细分市场。这一点我稍微说一下。因为消费已经进入个性化、多样化的常态,所以我们要以市场评价、用户体验为标准,用大数据积累来做好市场调研,把握需求的新变化、新需求,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还要有开放性的质量管理,什么叫开放性?就是质量管理不光是我们企业的事,要把消费者的需求考虑在内,不仅接受他们的监督,还要使我们的消费者和用户参加,从研发、设计、制造到销售的全过程。这样消费者和用户把最新鲜的市场信息、用户体验带到我们的企业来,同时又产生了个人订制、中包设计,消费者参加设计这些制造和服务的新业态。

五是线上线下相融合,改进完善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新的商业形态。网购扩大了商贸的覆盖面,汇集了资源,减少了中间环节,方便、价格便宜,所以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网上购物粗略统计今年能够达到3万亿人民币,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0,比去年增长了40%多,增长的幅度很大。所以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在发展中快速成长,但是刚才讲了也存在一些问题,怎么办,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改进和规范它的运营规则,同时要同步发展线下商贸仓储、物流、快递、维护维修这些服务实体,要把商场、超市打造成集购物、休闲、娱乐的综合场所,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

说起来,不是有一个笑话嘛。说马云和王健林打赌,十年以后到底是谁战胜谁?我相信这两位大企业家,肯定是线上线下同步发展,谁也吃不掉谁,而是要融合发展、互为支撑。要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培育品牌、创新品牌,提升创新创优的素质和能力。企业是提高质量、开发品种、创优品牌的主体,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取得了市场认可,坚持不懈、常年积累就会形成企业的品牌,企业不能满足于我们有了产品,有了服务的品牌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创优的素质和能力,这样不断推陈出新,升档升级,才能经久不衰、活力常在。

近年来,多个协会开展了行业的品牌评价发布活动,刚才人大的教授也谈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品牌不能停留在用户体验上,直观感觉是对的,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还要有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我想这个体系因为是先进的制造者,一般包括使用性能、服务保证指标等等,要检验各评价质量服务和产品质量是不是达到了国际国内的先进标准。

第二个指标,是评价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表现。比如性价比、运营表现、市场占有率、社会美誉度、企业忠诚度等等。

第三类指标,更加重要的指标,就是评价企业创新创优品牌的素质和能力的指标,比如你的资产状况、技术装备水平、智力管理水平、研发投入强度等等。当然这不是对企业的全面评价,至少说是对它创新品牌的一种能力和素质所必须的。比如说这个投资强度,全国公布的指标,我们的研发投入占GDP的2.1%。可是,大中型企业应该是创新的主体,我们的投资强度只有不到1%,比起国际同行来

所以,要充分地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品牌评价发布、展示市场机制和科学方法,评价的目的不在于排名,当然今天得到奖的和荣誉的企业都是很光彩的,但是我们的目的不在于排名,而在于引导企业明确方向,去追寻差距,改进提升。同时沟通企业和社会,取信于用户,接受社会的激励、鼓励和监督,逐步完善、认真实行品牌建设的法律法规,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商标的正当权益。质量和品牌是技术管理的结晶,是传承和创新的结合,也包含着文化和技术的积累。我国有雄厚的现代产业基础,有绚丽而悠久的历史文化,有诚信勤勉的民族精神,有已经建立起来的完备的商贸体系。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将会有更多的名牌产品、品牌服务造福于人民,有更多的品牌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谢谢!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王东海
   上一页   1   2   3  


 

互动留言

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changhy@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219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