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幸代表谈川蜀传统文化保护

时间:2015年3月10日10:00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
简介:本次“两会”上,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对四川省蜀道申遗状况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发表了见解。[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全国人大代表、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网“两会”访谈。今天我们在四川省驻地采访到了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请他谈一谈四川省蜀道申遗状况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郑厅长,首先请问您一下,目前四川省蜀道申遗的进展状况如何?

郑晓幸:蜀道作为四川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也是一个现行的文化资源,近几年,沿蜀道地区的四川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对这一文化线路的遗址保护,并充分认识到它的独有的文化价值。因此,我们在前年就已经纳入到国家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这几年围绕着申遗的工作,从各级文物保护部门到各级政府都围绕着“以保护为主,充分利用”这样一些线路的文化资源来拓展不可移动的文物保护线路。这些线路中,有许多不可移动文物点分布在这些地区,我们最重要的首先是保护这些点,经过第三次文物普查形成的不可移动的文物点。

现在,在新兴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这些保护点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我们加大申遗保护的力度,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遗产,特别是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防止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点的消失。这一点很严峻,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中,怎么通过申遗这种形式增强全民的文保意识。

这项工作实际上和我们整体的文物保护工作、和整个现行文物保护工作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四川力度比较大。因为它是一个现行文物保护,所以,我们也和陕西方面加强合作,全国的一些文物专家也给予呼吁,现在应该说整体进展比较顺利。我们现在立足于做好我们基础性工作,2016年(国家申遗项目的)排序已经排完了,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在2017年纳入到国家申遗项目的排序名单中。

我想,申遗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申遗,让我们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中间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中国网:我还有一个问题,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将为四川地区和文化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发展呢?

郑晓幸:因为四川是中国第二大藏区,唯一的羌族聚集区和最大的彝族聚集区,因此在藏羌彝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其民族文化资源方面是富集区。过去我们经常讲富饶中的贫困,文化资源越富集的地方都是越贫困的地方。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靠什么?其中很大部分靠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把文化资源与旅游、与当地老百姓的脱贫致富有机结合。因此在“十二五”时期,四川高度重视对四川藏区、彝区、羌族自治区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通过这样一些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来拓展这一地区文化业态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这也是在“十二五”时期国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到财政部、文化部的唯一一个区域文化发展。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这一区域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了这一地区带动老百姓致富、传承保护文化遗产、推动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转型的新的增长点。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着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保护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来拓展这一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在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我们将把这一地区的文化事业,老百姓文化惠民工程,与文化富民,与老百姓通过这些产业致富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互动,来拉动这一地区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来促进这一地区老百姓的脱贫致富,从而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也在新的经济形态下、“新常态”下成为未来这一地区发展的亮点和增长点。

中国网: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感谢新浪新闻对本节目的大力支持!

(责编 王瑞芳/ 记者 佟静 王一辰 /技术 周珊珊)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