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积极发展海洋文化建设

时间:2015年3月15日12:00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 李建保
简介:中国网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请他谈一谈关于文化繁荣发展的建议和海南发展海洋文化的相关情况。[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网两会特别报道。今天我们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请他谈一谈关于文化繁荣发展的建议和海南发展海洋文化的相关情况。

李校长您好!首先想请您谈谈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是本次两会热议的话题之一,您认为文化建设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如何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呢?

李建保:文化产业是一个大众化的产业,要让老百姓接受,而且很多场合下要变成产业的话,这个产业的发动和受益者应该是老百姓,所以,老百姓喜闻乐见很重要。一个是要机制上放得更开一些,让各种不同层面的老百姓对文化的诉求都能够得到满足,既有高大上,也有草根文化。

二是要百花齐放,文化一定是要百花齐放的,所以,各种文艺团体,只要维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只要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个大的方面是过得去的话,就应该让他们针对不同的这种受众群体能够放开一些。所以,对于文化作品的审查应该说有更新的思路,更国际化的视野,更接地气的角度去思维。还有文化团体,应该给予一种奖惩制度,做得好的文化团体,它的受众多少?它的受益面大小,国家和政府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所以要关注,不要让它自生自灭,做得好的要扶持,甚至要奖励要关注、表扬和表彰,做得差的或者是损害社会道德的当然要惩罚。我觉得政府要加强引导,要关注。

三是要加强文化创意方面的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包括大学、科研院所和文化有关的,像海南大学有很多都是和文化产业有关的教师、学生,这样的大学里面加强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学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再就是老师们,科研队伍和研究队伍的培养,这个也很重要。

所以,我觉得资金方面再给予一定的支持,政府要从制度上出台,科研院所要加强培养人才和作品创新,政府要加强一些审查的制度改革。当然,还要与时俱进,要国际化,我觉得要把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的理念和做法、一些好的习惯也要引进来,有更开放的态度,这些都要双管齐下,真正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这样一个局面。

中国网:还有一个问题是,国家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给海南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您认为海南发展海洋战略应该如何利用自身的海洋文化优势资源和“一带一路”相结合?

李建保:海南是一个陆地的小省、海洋的大省,所以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大大促进了海南的发展。现在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又给海南带来了新的机遇,所以我们全省各个层面都在积极出谋划策,如何把海南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结合起来,把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国家战略结合起来。

海南大学是海南省最大的大学,我们自己专门成立了海洋法的研究所、低碳研究院、海洋研究所,还有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发动了专家队伍,专门为国家的海洋发展出谋划策。这次会议期间,我们也让我们的老师们、专家团队为省委省政府和有关国家层面提供一些智囊咨询作用。这次我带来的几个议题比如南海维权议题、充分发挥南海权益、新的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南省的作为,都是发动大家努力为海南的建设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做贡献,与国家的丝绸之路的建设能够衔接上。

海洋应该说是有很大的空间,人类的生命最早的起源也跟海洋有关,现在环境的平衡也是要靠海洋,海洋要污染了,承载整个地球和人类的生存空间就没有了,所以要保护海洋、热爱海洋、和海洋更好地和谐相处、互相保护,同时获取人类所需要的东西。我们要加强海洋的教育,这一点很重要,把海洋生物要变成人性化的动漫,让老百姓和我们的小孩都热爱海洋生物,热爱海洋环境,进行海洋亲和性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是大陆国家,原来对海洋的教育不是很多,我觉得应该加强更多的亲和性教育,在大学里和媒体里都要加强海洋生物、海洋环境、海洋气侯,亲和环境,不要把海当成一种波涛汹涌、狂风巨浪、恶魔存在的环境,应该把海洋描绘成一个更美好的环境,一个亲和的环境,让我们下一代年轻人一代代都热爱海洋、亲近海洋、保护海洋、综合利用海洋,这方面要去做好这些工作。让大家到海上旅游、海上娱乐、包括海上的文化都要一起做起来,所以,我觉得这方面真正中国走向海洋大省,全国人民心中有海洋是很关键的,所以,我觉得教育也是最重要的。

中国网: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感谢新浪新闻对本节目的大力支持!

(责编 王瑞芳/ 记者 熊颖 齐锐 /技术 吴爱凤)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