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辉:做中国经济监测“特种兵”

时间:2016年1月12日
简介: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经济增长更加依靠内部调整和对外扩大投资的双轮驱动。只有真正实现内外联动,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有关这方面的话题,今天我们演播室邀请到了陕西省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副调研员陈国辉先生和我们共同探讨。[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中国网:您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 世界对话”,我是方悦。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经济增长更加依靠内部调整和对外扩大投资的双轮驱动。根据近期的宏观数据分析,工业增加值已经小幅反弹,投资也比较平稳,消费回升,但进出口继续下滑,说明接下来还会有波动。而只有真正实现内外联动,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那么有关这一方面的话题,今天我们演播室就特别邀请到了陕西省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副调研员陈国辉先生和我们共同探讨,欢迎您,陈老师。

陈国辉:主持人好,大家好!

中国网:陈老师,我不知道您平时是不是关注一些微博、微信公众的客户端,有这样两种看法,一方面有的专家和评论员认为当前的GDP增长率“破七”,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方是持悲观的观点,而另外一方面则认为能够到6.9%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在这里,我们很想听听您对此的看法是怎样的?

陈国辉:我个人认为当前GDP增长破七发出重要信号,中国经济战略发生重大调整,一个崭新的经济战略及体系建设正逐步实施,当前GDP增长破七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轨道正式步入中高速轨道的重要标志,它标志着我们国家经济由高速轨道进入中高速轨道。经过2014年、2015年两年GDP降幅各0.4个百分点,说明我们经济变轨是可控的。十三五平均增速6.5%以上,这也说明了我们国家的底线,也说明了我们国家经济增长中高速的底线是6.5%。

中国网:咱们一直都说GDP,GDP它都主要说明什么?

陈国辉:它说明一个国家在一个阶段所有的生产在国内生产的总和。不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新的增长引擎它都是我们国家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解决。

中国网:您刚才提到全面深化改革,我们也不断地在《新闻联播》,各种报道中有听到这个词“全面深化改革”,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陈国辉: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还是新的增长引擎的产生和形成,它都是我们国家现实的问题,这种现实的问题必须经过改革才能解决。我举个例子,就像病人去看病,有再好的医生给他解决很好的方案,但是病人他不去配合,他的疗效也是很不好的,只有积极地配合,很好的方案,这个疗效很快能解决病情。我们经济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的改革者有很大的勇气,有很坚强的意志,正需要改革的主体积极地配合,形成合力,才能解决我们国家的困难和形成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网:您觉得配合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被改造的主体上面,应该怎么样去配合,怎样去做,更合适?

陈国辉:改革的主体实际上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部委的制定者,他们如何去制定方案,负责监督和落实,第二部分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的一把手,他们必须要负起本地经济改革以及新兴产能落实的责任。

中国网:您觉得比如对于一些民间的,像大的国企,还有一些民企,他们在整个改革过程当中,起到角色的是怎样的?他们又应该如何去配合来做呢?

陈国辉:这里面就存在着一个这些企业类型属于哪种,你到底是属于新兴产能呢?还是落后产能?落后产能要积极配合国家政策主动退出,而新兴产能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以及机遇。

中国网:接下来这个问题比较大,就是关于我们中国未来的经济,据您观察的话,中国未来的五年之内的经济的成败点在于哪些地方呢?

陈国辉:中国经济未来五年关键在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只有团结一致,上下良性互动,才能实现经济的改革所确定的目标,这里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或者说为什么我们国家经济要走出五年,未来五年是我们国家十三五的规划,既定的目标是6.5%以上,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国内国际的联动。从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看,三驾马车的投资动力有一组数据,我可以说一下。我们国家的投资理念的M2,货币里面的M2,截止到2014年年底,已经是GDP的2倍,这组动力出口又受到一定的影响,只剩了消费,消费的短期拉动也是需要培育。三驾马车的动能逐渐在减弱,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放眼世界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国家的投资,如果把我们的全要素放在世界的范围来看,我们还是有一些比较优势的,比如说我们国家的人口,我们国家的就业人口都是世界第一的,还有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也是世界第一的,还有我们国家存款也是巨大的,还有三产之间的互动协调,包括它的转移空间也是比较大的。还有我们国家的二产和三产的联动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能替代的,因为我们的二产虽然是低端和过剩的,但是它在世界上是其他国家,作为一个国家来讲是没有替代的,通过一产、二产和三产就业,我们分析,国外的一产和二产和三产之间的比例相差非常大,发达国家一产、二产、三产的比例,一产大概在1%到3%,二产在20%左右,三产达到70%左右,美国三产就业达到接近80%,所以这样的话,发达国家一旦形成固定结构,就很难回过来,就不可能在二产当中,低端当中由他们来生产。所以,如果把中国的全要素放到世界来看,我们有很多的比较优势,我们的就业人数总量,我们的外汇储备还有我们的人民币的存款,还有三次产业的转换空间,相比任何国家,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比较优势。同时,从世界经济的结构来看,我们国家和它是互补的,发达国家,基本上集中在第三产业,而其他国家,不发达国家,基本上停留在二产和一产,但是在二产和一产中,像我们国家这种成型的体量,人数包括我们的劳动人员的熟练的程度,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这里面的关键点在哪儿?如何将我们国家这些比较优势在世界上得到发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内国际的联动。

中国网:那么在刚刚过去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层也是提出了要打好化解过剩产能,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的库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四大歼灭战,说起这个来,好像是一场硬仗,您怎么看待?

陈国辉:我个人认为这个歼灭战,我们看到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这个歼灭战是有准备的,经过2014年、2015年的两年的准备,我们在政策上,还有在思想上,包括观念上,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国际上看,美国加息对我们国家的房地产也有一定的影响,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从长期看是走低的,那么美国的房地产和我们房地产刚好是相反,因为美元的升值,美国的房地产是要向上涨的,而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刚好相反,美联储宣布美元加息,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国的货币不同程度地在下降或者叫贬值,相对于美元,人民币贬值,房地产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从国内看,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呆坏账也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的,也是改革的顽疾,长期积累的顽疾,如果能把房地产解决好,就会化解我们国家目前的一些风险,比如说金融风险,比如说淘汰产能,钢铁、煤炭、水泥,都能化解,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房地产经过产能的去库存化,会发生两个方面的转化,从房地产本身来看,房地产由单一的房地产向多元化发展,比如说向养老及其他的服务转化,第二个,对我们国家普通的老百姓,更重要的是那些买不起房的,尤其是二千万贫困线以下的,还有城镇的低收入的群体,可以将这些作为一种福利房,或者租赁房的形式,不但满足了需求,同时去了库存化,为我们国家新兴产业或者新的业态发展腾出了空间。

中国网:是这样的。其实结合本次会议所提出的创新驱动,市场出清,有效供给,还有简政放权,国际产能合作、投资环境改善等等有十个大的要点,您能不能帮我们前瞻一下,我们来说一下2016年中国的经济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

陈国辉:我个人认为,2016年将会在三个方面有比较大的变化,一个是经济增长速度,第二个是经济的结构发生变化,第三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最大的亮点应该是激活,激活了所有要素,生产要素的激活,不但激活国内的需求,更是激活全球的需求,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的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中国网: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已经日益地紧密了,所以我们才会提出“一带一路”,还有“亚投行”,尤其是美联储最近宣布加息了,已将人民币纳入了SDR的货币篮子,还有像咱们说到TPP协议更是签订在即,这一系列的举措,实际上都释放了一定的信号,在您看来,这些信号主要是投到哪些方向呢?

陈国辉:我个人认为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国经济深度融合到世界经济当中,同时也是世界经济的积极的参与者,不但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强大动力,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展现出来。

中国网:说起这个来,我们都知道美国长期处于全球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这样的角色当中来,如果它要像美日发达国家利用TPP来遏制中国,我们如何突围,如何下好接下来这盘经济的大棋呢?

陈国辉:我个人认为,近期中央提出的五大理念,是应对之策,即“创新、协作、绿色、开放和共享”,具体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我们将如何下这盘棋,我们先从周边的国家,采用双边的自贸协定,然后扩展到亚太地区,再有通过一路一带来建立我们的自由贸易区,最后要和发达国家比如像日本,像美国这些发达国家也要采取双边贸易自贸协定,最后形成全球性的贸易体制。

中国网:还有一份数据是这样显示的,对于对外投资当中,美国和日本这些国家它对外投资的数额要高于中国,能够造成这样一个形势的根源是什么呢?

陈国辉:它的根源在于一个是当时美国和日本的经济的阶段性,第二是美国和日本的经济结构,第三就是他们的理念,美国依靠积极的联动政策,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国家借鉴和学习。美国不但在GDP上成为世界第一,而且它增强了国力,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得到加强,核心竞争力也得到了加强。

中国网:我之前有看过您的言论,是这样来说的,美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倾力打造了相互交织的5大全球垄断体系,即全球军事体系、全球科技体系、全球金融体系、全球互联网体系和全球的物流采购体系,这是控制世界经济发展的5大战略制高点,那中国要想抗衡这样一个对手,需要在软环境和硬件建设层面做一些改进和强化,我们目前也在不断积极地探索当中,并且有了我们自己的一些动作所在,您跟我们也展开来说一下,您归纳出来这些点是因什么而起的?

陈国辉:我个人认为中国在硬件和软件上,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首先一点,我们要采用先进的技术、科技,比如说超级计算机,卫星,进行强大的搜索和资源整合。第二点,就是我们的人力,我举个例子,美国一个农业的专家讲一种种子的时候,他是这样分析的,比如说棉花种子,这个棉花种子在世界上,研究新的棉花种子的数量和种类有哪些,包括目前使用的有哪些和淘汰的有哪些,不但讲了这些东西,而且还分析到这些棉花种子的种植,不但分析到棉花的种植,在棉花种植当中,美国采用了农业卫星进行24小时的跟踪和监测,如果没有监测到的,美国将派五人一组的小组,去那个国家进行24小时的监测。从中我们就发现它的监测能力是很强的,动用卫星也动用人。不但在监测种植当中,在收获期也是24小时监测,哪些国家丰收了,哪些国家有灾难了,哪些国家减产了,哪些国家是增产了,他们很清楚。对棉花的种植,还有它的收成进行全覆盖的跟踪。我们认为这点就结束了,实际上主要在后面,他们不但在这方面做非常大的分析,强大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一个农业专家能分析到棉花种子进入后面的证券市场,乃至后面的期货市场进行分析,这是值得我们国家借鉴的。

一个农业专家,能讲出农业的种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推广到后面现代服务业当中,我们认为金融这块是我们国家应该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这个当中就给我们提了一个深刻的提醒或者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我们的专家,是不是符合人才的问题,所有的信息是不是互联互通的问题。我再举个例子,美国按照这种分析,我们进行推测,美国将动用多少人?来做这件事情,美国把经济监测和预测作为一种产业,美国的三次产业当中的就业率达到将近80%,这些人在做什么,他们相当一部分人在做监测和预测,据我的推测,大概在三千万人,如果是三千万人是个什么概念,一百个人,以一百个人为一组进行监测全球的产品,那就是30万个,如果是一千人监测一个行业,就是三万个行业,就是这么一个概念。这需要我们国家投入人力,相当大的人力,也在进行全方位覆盖,全球所有的产品,全球所有行业都需要我们进行监测,这就需要相当大的投入。

目前我们国家最重要的问题是整合的问题,我们也有世界上运行最快的计算机,超级计算机,也有卫星,也有我们体系的卫星,这里就需要我们各部门,各个行业,包括各个企业之间的信息整合,最后经过超级计算机或者大数据的分析,迅速地或者非常快地得到一个分析的结果,这是一个整合。我们利用超级计算机,大数据整合,将所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以后,我们的水平应该来讲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网:作为一名监测中国经济的特种观察员和分析员,我想您对整个经济形势一直在观测当中的,您能不能为我们预测一下明年我们中国经济形势是怎样的,也对未来做一个展望?

陈国辉:我个人认为明年经济增长用个字来形容就是稳,我个人是这样分析的,从经济增长的速度来看,我们经过2014年、2015年两年的各0.4%的下幅,为改革腾出了空间。第二,2016年,就是明年,我们国家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这块的当量下来以后,这个速度将和两个速度进行比较,第一个速度它的去产能的速度对经济增长的降速与新兴产能增长的速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一个对冲。第二个对冲,就是我们对外投资,加快对外投资步伐,这也是一块拉动经济增长的,但是在制度设计上,在GDP的计算上,我们是不计入到GDP里面。这一块两个增长和一个下降之间的平衡,因为减法很容易做,那么加法、乘法是很难做的,尤其是新型产能,明年很快形成,这个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这块当中,我个人认为整体对经济的拉动,明年的情况要低于2015年。2015年是6.9%,我个人认为明年的经济增长是在6.8%,也是为十三五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空间,因为我们十三五定的是6.5%以上。如果按6.8%计算,按每年0.1个百分点递减的话,刚好到十三五完成是6.5%,这个速度是为我们国家的改革,全面改革提出了一个空间。

我个人认为明年我国总体经济在稳的基础上有变,在变的过程当中有新有进有突破。

中国网:好的,非常感谢陈老师今天作客我们的节目,给我们大家的分享,也希望您以后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作客我们的节目,谢谢您!

陈国辉:谢谢您,主持人。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让我们下一期节目再会!

(结束)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