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会涛院士:要想科技创新 研发投入不能少

时间:2016年3月13日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 樊会涛
简介:如何以科技创新构建我国的先发优势?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上还存在哪些困难?中国网《中国访谈》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 樊会涛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到2020年迈向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这一宏伟目标。如何以科技创新构建我国的先发优势,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上还存在哪些困难。中国网的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

中国网:樊院士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采访。“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于“十二五”我国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的成绩,您怎么评价?对于“十三五”您又有怎样的期待和建议?

樊会涛:2015年我们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圆满收官我们是通过一组数字来实现的,就在“十二五”规划里面,我们有24个指标,那么到2015年这24个里面我们完成了23个。有一个指标没有完全实现,这个指标就是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原来规划是要达到大于2.2%,到去年我们是实现了2.1%。

我还是比较看重这个指标的,因为研发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标志之一,“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我们还有一个目标——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就是说,有三个主要的指标,第一个指标是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要求大于2.5%,第二个就是说技术进步的贡献度要大于60%,还有第三个指标就是对国外技术的依附度要小于30%。研发投入是我们进行科技创新的一个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创新,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在“十三五”里面有一个建议,尽管我们现在的收入比较困难,但是对研发的投入不能减少,特别是对科技的投入不能减少。国家层面在对这些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公共技术要进行持续地投入。

同时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出台一些新的政策,鼓励企业更多地在研发上进行投入。过去我们已经有一些好政策了,包括加计扣除、税前扣除这些东西。但是看来我觉得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鼓励企业更多地研发投入。

第三,我们2020年的时候,研发投入规定指标是要大于2.5%,这个是指占GDP的比例大于2.5%,我们要有一些政策和措施,来保证这个指标实现。在“十三五”期间,如果我们这个指标还实现不了的话,不能说我们建成了创新型国家。

中国网:“十三五”规划提出,全社会的研发投入要占到2.5%。投入到位后,如何用好这些科研经费,目前科研经费的使用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樊会涛:我觉得最近几年对科研资金的管理,不是管理太松了,而是管得太死了,这个反倒不利于科技人员进行创新。他们现在有一个说法就是,现在把科研经费当成三公经费来管理,不断地接受检查、审计。特别是科研经费不能用于主要科研人员的报酬,像课题负责人,甚至主要科研人员,反而只能给一些辅助人员,像大学老师他只能给研究生,或者其他一些工作人员。他科研的付出不能得到报酬,实际上也影响了他的积极性。所以我觉得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它必须要符合科研规律,而不能按照三公经费去管理。

我们还是要说,尽管这些年,我们要创造一种宽容失败的氛围,但这块远远没有做到,我觉得在这方面还差得比较远。作为科研人员,他本质上来说,他肯定很愿意把自己的项目研制成功。但由于科研探索具有风险性,所以造成了最后的失败。如果因为这个再给他一些其他额外的处分,我觉得就不一定合适了。

中国网:应该用这种更宽容的态度,就是允许失败。

樊会涛:是这样的,我觉得。中国现在可能对于科研目前的管理制度恐怕是太死了,不是太宽松了。

中国网:需要建立一个氛围。

樊会涛:所以在今年工作报告中,李总理用了一句话,他就是说,要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我对这个话是拍手叫好。从本质上说,我们应该创造一种政策环境,调动广大科研人员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样才能把创新的活力充分释放出来。如果给它捆得很死,是没法去创新的。

中国网:今年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如何把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樊会涛:这个法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这个法执行得不是特别好。所以我觉得,真正把这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要能落到实处,特别是要敢于让科研人员能从这个法里面,从他自己的科技成果里面能受益,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但是目前这一块,我觉得还做得不够好。

中国网:如何加强以后我们的高校、科研院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就是如何让他们的科研的方向、成果,更好地跟咱们的社会经济发展一些实际的需求相结合起来?现在可能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脱节的现象。

樊会涛:你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给它落实好了,就是发挥市场这只手,作为科研人员自然会把自己的科研研究方向去和经济社会相衔接。当然我们也需要研究一些基础性的、长远性的,它可能短期内没有效益,那是国家层面的。大多数的科研人员,他自己会选择科研研究方向,自然就会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

中国网:在社会营造出一个鼓励创新、崇尚科学的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如何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科研队伍当中去?

樊会涛:我觉得可能还是在全社会,要形成一种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这么一个氛围,就是让知识分子更有体面,提高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这样对广大青年就是一个很大的引导。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 樊会涛(右)

中国网:我们也注意到,今年的“十三五”规划草案中也着重提到航空工业的发展。那对于航空工业在“十三五”期间如何更好地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您有怎样的期待?

樊会涛:因为我也是从事航空工业的,对“十三五”规划中关于航空工业的一些内容我还是非常关心的,我看到提到重大装备,首先提到的是航空航天装备,包括重大专项里面,有航空发动机、新的航空装备的发展。应该说航空工业是工业之花,航空工业的实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而且航空工业具有拉动链长、技术集中、产业链长,这么几个特点。

我国目前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二,人均GDP现在已经接近8000美元了,而且正好迎来了一个航空大发展的时代,对航空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恰恰我国的航空是供给不足,很明显,我们大量的民航飞机还需要进口,包括我们一些通航飞机,现在发展也是刚刚起步。所以我就说,“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把这个规划落实好,真正能实现航空发展有一个突破。当然最主要的就是,要把“十三五”规划里面重大专项,和我们一些重要的产业要把它落实好。

中国网:您认为目前我国航空工业中,创新还存在哪些问题?大家一直很关心航空工业的一些核心,比如说航空飞机的发动机问题等等,这些技术如果取得突破的话,您有哪些建议,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樊会涛:航空发动机的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航空发动机最主要的问题是,航空发动机技术难度太大了,它是一个需要厚积薄发的产业。实际上就是,世界上能研制飞机的国家有很多,但是能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你数一数,一双手都用不完,这就说明它非常难。就是说航空发动机它需要可能几代人持续地投入,才有可能突破。当然我想“十三五”期间,国家有重大专项。另外,可能在管理体制上也做了些调整。我们期待着航空发动机能早日为航空工业装上“中国芯”。

中国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了工匠精神一词。您个人是如何理解“工匠精神”。结合您自身的工作经历,您有哪些感受?

樊会涛:因为航空工业,就是飞机既是设计出来的,也是制造出来的。它包括一代飞机、一代设计、一代制造、一代材料。如果是没有一大批工匠来做咱们这个飞机的工艺师,我们也研制不出先进的飞机。实际上我们航空工业技术,有一批代表人物,像鲁宏勋这都是国家级的工匠,也在促使我们的航空工业不断地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记者:佟静 摄像:刘哲 后期:周姗姗 责编:宋若冰)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