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2016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强化科技同经济的对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呢?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之际,农业科技成果又如何才能真正推广应用到贫困地区呢?就这一话题,我们特别采访到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
中国网:王校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畅的问题,您认为科技和经济发展之间为什么会沟通不畅呢?这个链条上面究竟有哪些环节需要打通?
王志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我们很多的成果和专利锁在保险柜里头,转化不出去,这是我们长期以来想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解决起来,重点是科研体制和科研选题,这是正解。过去我们科学研究主要是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自己研究出来的,虽然很多的选题也是来源于生产一线,但是它毕竟和生产一线还是有距离的,所以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现科技和生产的一种合作,真正要体现以企业为创新的主体。
这种创新主体一定要把科研人员作为创新主体的主人,而不是作为客人。科研人员不是搞科技服务,而是共同地搞研发,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去有股份,去任职,建立长期的经济共同体。这样科研人员在生产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研究,随时转化,就不会再说科研成果转化率是百分之多少,那么它一定是100%。
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率的问题,重点是科研人员一定要和企业结成利益的共同体,这是我在长期科技服务当中所悟出的一个道理,不然的话,这个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如果我们科研的选题更多的是通过科技部的发布,通过我们科研人员申报的成果,它和生产是有距离的。比如说我们河北省长城汽车作为民营汽车在中国发展的最好,它的理念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古语告诉我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实际上科技促进生产应该是日积月累,一天进步一点点,这样累积起来,就像爬山一样,一步一步往前走,回头一看,前进了一大截。不是说组装好一个很大的成果,马上去转化,我们的原子弹,我们的卫星,都是在一边研发,一边转化过程中,而不是说你研究好一个很好的卫星的专利,你去转化,它是飞不上去的。
100%的来自生产的需求,它就会100%地转化。
中国网:我们现在的体制对这方面的支持大概是什么样的?
王志刚:现在的体制在这方面还是有限制的,虽然我们鼓励研究人员到企业去,但是我们很多的政策还受到了限制。比如说像科研单位、高校,很多的有成果的科研人员,他都在高校和科研单位担任了一定的行政职务,我们现行的政策又不允许他们到企业去兼职,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所以我建议不要把高校和科研单位这种担任一定行政职务的人员等同于政府公务员来看待,要解放他们身上这种束缚,真正把生产力解放出来,让他们心无旁鹜地、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投入到与企业共同研发当中去。
中国网:您觉得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创新,他的动力怎么样?强不强?
王志刚:中小企业的创新实际上也是企业的选择,中小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来源于市场的驱动。如果它低端的产品在市场上能够销得出去,它就没有创新的积极性,因为创新要付出代价的;当它这产品在市场上不受欢迎了,它不创新,它就没法生存了,这种东西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中小企业它没有自己的研发力量,要吸引科研人员去成为这些中小企业的研发力量,促使企业要拿出它的研发经费,这样它有研发力量了,再有市场的压力,它创新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中国网:您刚才说科研人员到企业去的主要激励机制可以是股份制,现在我们有成功的案例吗?
王志刚:现在很少,因为我们的政策还在限制。
(记者:孙婉露 摄像:王一辰 后期:周姗姗 责编:宋若冰)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