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网《中国访谈》2017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武警部队原副政委崔景龙,今年带来的提案是关于退役士兵转业安置问题的,今天我们走进政协驻地,与他就相关的话题展开了讨论。
崔景龙:我今天带来的是关于退役军人转业安置的提案。
中国网:既然您的这个提案是关于退役士兵的转业安置问题的,那您为什么会想到这样一个提案?
崔景龙: 我们走了两个省里的总队,走了将近十个支队,和百余名官兵进行了座谈,从座谈的情况来讲,很多官兵,特别是一些士官对转业安置的问题比较关心,所以我们就确定了这个调研的课题。
中国网:围绕您今天提到的退役士官的转业安置的问题,应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让青年官兵们能够感到当兵光荣,退伍也一样自豪呢?
崔景龙:我这次主要讲的是关于士官安置的问题,我们军队是从1978年实行士官制度的,当时叫志愿兵。当时的士官主要是技术士官。随着我们部队的现代化发展,我们士官的职责内涵越来越丰富。现在有指挥士官,有管理士官,有负责训练的士官,还有各个岗位上的专业技术士官。士官从职责来讲内涵丰富了。另外就它的数量来讲,现在也越来越多,士官现在已经占我们部队总员额的一半,有些高技术单位的士官甚至达到60%多。所以,士官安置的好坏,决定了我们部队的战斗力,因为数量比较大,技术性又比较强,是我们部队建设的很重要的力量。另外,随着士官数量的增多,也给我们的安置工作带来了一些难度。
我们这次就围绕着这个问题提了几点建议。我提了三点建议:第一条建议,建立一个退伍士兵培训体系。为什么要建立一个培训体系呢?我们的士官绝大多数在部队都有一门到两门相当精的技术和专业,但是随着他转业,要融入到社会当中,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当中,融入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当中,我们一些士官掌握的现有技能有的就不太够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的想法就是把我们退役士兵的培训纳入到地方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这个体系当中来。每一个士兵在退伍前填写一个志愿报名的志愿书,到地方经过半年到一年的培训,掌握和地方接轨的专业,这样一来,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很多地方的中高等专业技术学校都是和企业互相连通的,你有了一门技术,再加上部队学的一些专业,就为我们的士兵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第一点建议。
第二点建议,要搭建一个退伍士兵安置工作的指导平台。为什么要搭建这个平台?绝大多数士兵都是从校门走到部队的营门,部队往往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我们的士兵和社会接触的相对少一些,除了探亲、休假接触一些,其它的接触不是很多。这就为下一步的就业带来了一些问题。他对社会不是很了解,对社会的需求更不是很了解,这样一来就业难度就相对大一些。如果能够搭建一个平台,我们的军队和地方通过互联网,为我们的退役官兵搭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介绍一下我们地方有哪些需求,党和国家包括地方的安置政策。这个平台里还要加一些就业的指导和咨询。除了地方之外,还要把士兵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基本的素质情况、技能情况加在里面。这个指导平台就为我们士兵了解企业、企业了解士兵搭建了一个桥梁。
第三点建议,建立一个士兵退役安置的监督机制。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监督机制很重要,以往转业士兵工作中不是没有政策,不是没有规定,也不是没有条例,但是往往落实得不好,有的士兵在家一等等了一两年、两三年,还是安置不了。如果我们建立一个监督巡视机制,关键和我们的政府部门、安置部门的政绩联系到一起,很多工作还是能够落实到基层去的,还是能够把安置工作做好的。
中国网:习主席在2017年的新年贺辞里有一句话: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句话听了非常的鼓舞人心,您听了有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在军队方面应该怎么样以这句话为指导,来实干强军呢?
崔景龙:现在的形势非常好,有习主席关于强军治军的指示,现在要落实习主席的强军治军的理念,有习主席英明的指挥,我们的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又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表达了高度重视,今年政协也提出一些建议。作为一个军队的政协委员,要认真地去落实习主席的指示,去关心部队强军的计划,多深入实际,多调查研究。我感到有些问题的解决一定是能够落到实处的,有些工作还一定能够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