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彬:用舞蹈讲述中国故事
 
嘉宾:王亚彬 中法文化之春推广大使、国家一级演员、青年舞蹈家
时间:2017年6月19日14:00
 
中法文化之春推广大使、国家一级演员、青年舞蹈家王亚彬    摄影 杨楠
 
    本期导视:习舞27年,王亚彬已蝉联中国重要舞蹈赛事表演金奖,5次登上央视春晚,创建享誉国际的“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艺术原创演出品牌,6个月内以主演和编舞身份连续两次登上世界顶尖剧场“赛德勒之井”舞台。王亚彬创作和演出的作品被世界认可,外国专业杂志评价为“亚洲最重要的舞者之一”,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在接受2017年舞蹈杰出成就奖颁奖时对她的贡献表示感谢。本期节目,我们一起倾听王亚彬用舞蹈讲述中国故事。


从艺术创作开始与法国结缘

中国网:亚彬,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专访。您是本届中法文化之春的推广大使。我们了解到,近几年您在推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

王亚彬:今年是作为中法文化年的推广大使。这一次其实我推广的主要的内容,一部分是当代舞的一些作品,还有一些是现代的艺术展。如果要说我和法国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其实是从艺术创作开始的。因为最早的时候,大概在2013年,我们开始有了和法国艺术家的一些接触,还有一些深入的创作合作。我们在2013年其实创作的作品《生长》,是我们工作室第五季的委约作品。在这部作品当中有法国艺术家的参与,并且在2014年的时候,我带着这部作品到法国的不同城市进行演出。比如说像到法国的巴黎、第戎,还有蒙彼利埃国际舞蹈艺术节。因为在这些非常重要的城市和剧场演出的时候,我们也都受到了法国媒体高度的好评。因为比如说像我们在巴黎演出的时候,我们当时的演出一共是五场,剧院是La Villette剧场,每晚大概有2200人左右的观众来观看我们的演出。我们的演出,这五场基本上观众都非常的满,并且在比如说巴黎的Time Out将舞剧《生长》评为当月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对法国的艺术家,对法国的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从中对中法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一些贡献。

中国网:在这些交流和接触中,您感受到法国文化的特质是什么?

王亚彬:其实可能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我觉得我更多的是关注法国的艺术,尤其是舞蹈艺术,还有一些当代艺术。我的印象当中,法国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国度,同时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着非常璀璨的经典。当然在文学方面也有很多非常棒的著作和作家。我觉得在深入交流的时候,也可以感受到法国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因为它不仅有适用于精英人群的非常高雅的艺术,同时它也有街头流行的不同的艺术形式。所以,我觉得在我去到法国演出的前前后后,也去到了法国的一些重要的艺术圣地,比如说像卢浮宫、蓬皮杜,包括像奥赛这些重要的艺术圣地,去更加深入地看到他们在历史上艺术的一些作品。

王亚彬接受中国网专访,讲述如何用舞蹈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摄影 杨楠
 
      艺术激发一切美好,让有才华的人相聚


中国网:您刚才谈到的法国的这些特质,是否给您的舞蹈创作带来一些融合或者创新的灵感?

王亚彬:其实我觉得艺术是激发一切的美好,让有才华的人相聚。我们其实在合作的过程当中,不仅有法国的艺术家,还有比如说比利时著名的编舞家,还有来自波兰、希腊的作曲家、舞者们。我觉得大家其实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就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的交流,对于不同事物认知方面的交流。其实每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对于自己的文化有着独到的理解。就像我们在去创作《生长》的时候,我们也提出了主题——“生,我们从哪里来;长,我们要到哪里去”。但实际上我觉得在整个创作的过程当中,你可以看到不同背景的人有着自己的诠释。其实作为舞者的这种职业和这种表演的特性,我们最后其实将这种文化交融成果展现在了舞台上,同时也让更多的世界上的观众看到了一种文化融合过后的创新的表达。比如说像我们的《生长》,比如说像我们2015年创作的舞剧《青衣》。其实我们在海外演出的时候,我觉得观众们看到了一部分他们熟悉的,同时也了解了他们所不熟悉的,但是他们渴望要了解的,比如说东方气质,比如说中国的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经典的一些文化的元素,但实际上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好的传播方式。因为以艺术这样传播的方式,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一个沟通和交流,最后将成果展现在舞台上。我觉得这种方式也特别容易让更多的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去接受。比如说我们在法国演出的时候,在蒙彼利埃国际舞蹈节有一个法国的女孩,她两场演出都买了票,都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特别热情、特别激动。你可以看到她对于东方气质或者说中国文化的一种喜爱,同时她也可以接受当代的这种表达的方式。我们在蒙彼利埃演出结束的时候,当我们在谢幕的时候,现场2000多名观众以特别快的速度,几乎是全体起立,响起特别热烈的掌声。蒙彼利埃艺术节的主席也向我们表达了敬意。因为他说像在蒙彼利埃舞蹈节这样的一个这么多年历史当中,说在一场演出结束过后,有这样多的观众全体起立,为一台作品鼓掌的盛况,他说确实是非常罕见的,恭喜你们。因为像《生长》、《青衣》其实都是由我们工作室来委约和制作的,只不过我们是邀请不同国度的艺术家一起来合作。我觉得其实在那一刻,我还是挺欣慰的,因为我觉得80后可以作为年轻的一代,可以通过当代的方式,将我们所理解的中国文化或者说是经典传统的精华的东西,可以通过舞蹈的方式传递出去,并且可以让西方的观众接受。我觉得这一点其实是让我特别欣慰的。

中国网:也可以说艺术是一门超越国度的世界语言,只要能够扣到人的心坎上,都能让人产生共鸣,所以才能在巴黎的剧院中产生这么大的反响。

王亚彬:对,是的。

舞剧《青衣》剧照    摄影  刘海栋(图片由亚彬舞影工作室提供)


中国网:您作为中法文化之春的推广大使,下一步您在推广中法文化方面有哪些侧重?

王亚彬:接下来我希望在未来的中法文化交流方面,可以和法国更多、更好的艺术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合作。因为我觉得人们其实有交流的渴望、了解的渴望,我觉得它才能够构成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学习。所以,我希望在未来可以有和法国艺术家更多的合作,也希望以艺术作品的方式来体现这种交流、融合的成果。

以中国元素呈现世界故事

中国网:不仅是法国,您一直致力于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融合传播。今年4月,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凭借《她说》获得奥利佛奖的舞蹈杰出成就奖。您创作了其中一个独立的舞蹈作品,成为该团历史上邀请的首位中国编舞。您在这段舞蹈呈现中,将中国的丝带、书法等中国元素融入到西方舞台艺术上。将中国元素与西方艺术融合,这样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王亚彬:我们从2009年创建了“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这样一个舞蹈原创的演出品牌。在创作之初,我们其实希望以国际化的眼光去制作艺术品质非常高的舞蹈作品,也希望将世界上非常棒的编舞家、舞者、音乐家等人才引进到国内来,然后一起做深入的创作。同时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在国内的“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这个平台上创作出最好的中国创作的作品,带到世界上去进行演出。实际上我们在有这个初衷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就是以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以中国元素呈现世界故事。比如说像刚才谈到的《生长》,其实我们是以当代舞创作的方式,融合了一些中国的元素。可能很多西方的媒体在这个当中看到了东方的气质,包括可能他们演中所理解的关于气息的运用,包括一些太极的元素。

另外一方面,像舞剧《青衣》,其实我们是以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为什么说是以世界语言?首先它创作的风格上是非常具有当代性的。因为现在在世界舞坛这个范围来看,其实当代性的舞蹈创作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我们也希望以一种容易交流的方式,然后去进行这样的一种输出。本身《青衣》其实从小说的语言上来讲,其实也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舞蹈其实它也是一种世界语言,因为肢体语言其实在于我看来是没有国度和边际的,然后以国际的设计团队来服务于中国故事。如果这样理解,其实在2014年,我就收到了英国国家芭蕾舞团的邀请,艺术总监塔玛拉·罗霍向我发出了邀请,因为当时创作的背景是他们最新一季的演出季,是一个全球的女性编舞计划,在全球的范围内选择三名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编舞。实际上他选择我,其实也是希望说在作品当中可以看到一定的中国的元素。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同时也是我第一次接受到国际委约的项目。我选择了美狄亚的这个题材,最后在舞台上呈现的时候,她的名字叫《M-Dao》,“M”其实反过来就是女性的意思,Woman,“M”就是美狄亚,她第一个名字的缩写。实际上在这一次的创作当中,确实融入了一些中国古典舞的元素和精髓,比如说对于气息的运用,比如说对于一些手势,还有身体动律的一些选取。因为这一次也是我第一次和古典芭蕾舞演员一起工作,我希望可以在舞台呈现的时候,让大家看到来自不同背景背后的一些内容。所以,在排练的过程当中,也向演员们传授了一些中国古典舞的比较精髓的训练方式和一些特别具体的细节。因为我觉得以中国元素来呈现世界故事,美狄亚可能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因为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我希望比如说在音乐的配器上有一些中国的元素,在舞台的制景上,我希望以丝绸来呈现美狄亚的世界。当然了,在舞蹈的形式上,我是选择了一只脚是穿足尖鞋,另外一只脚是光脚,象征着美狄亚特别强悍的一面,和她作为女性非常柔软的一面。这个作品在伦敦著名的赛德勒之井剧院进行世界首演的时候,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高度的好评。像你刚刚提到的,他们在其中看到了丝绸的元素,看到了中国书法的这些元素。我在排练的过程当中,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将这种融合做到了一种最为合适的程度,演员们运动的这种方式,或有气息,还有下沉的一些运用,到最后登台的时候,其实都已经非常的圆润,非常的自然。因为其他两位编舞,他们创作的作品,他们所呈现出来作品的风格,其实还是和我相差甚远,大家一看就是来自不同国度的。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创作的尝试。因为其实这一次的活动在今年4月份的英国非常重要的舞台艺术奥利佛的颁奖现场也得到了验证,因为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因为制作《她说》,还有另外一台新版的《吉赛尔》,而获得了舞蹈杰出成就奖。

我觉得我是涉猎这个奖项的中国人,也是作为《她说》的主创之一,这也是对我的创作的一次非常大的肯定。我觉得这种以中国元素呈现世界故事的方式,其实是非常行得通的。然而这样的一种创作方式,其实是我们在过去九年的时间当中不断积累和摸索出来的。

舞剧《青衣》剧照    摄影  刘海栋(图片由亚彬舞影工作室提供)


中国网:刚才您也提到了“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这个品牌,这个品牌其实是您的工作室创作的年度舞蹈品牌,已经推出了七季。其实从第七季中,我们的观众也发现了,您的身份已经从以前的单纯的一个舞蹈表演者已经转变成了集创作、表演和制作于一身的多重身份。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对您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哪里?

王亚彬:其实在做“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的时候,您刚才说出了舞者这个身份以外,比如说编舞和制作人,其实早在前几年的时候就开始了。只不过作为第七季舞剧《青衣》,我是第一次担任导演。因为我觉得最早的时候,自己是一名舞者,虽然过去有一些全国重要的舞蹈赛事金奖的获得,我觉得对于一个舞者来讲,其实路还很长。而且作为一个舞者,当你想要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的时候,我相信她一定会逐渐由舞者这个身份向编舞发展。所以,到了第七季舞剧《青衣》的时候,我觉得我想要表达的愿望足够的强烈,我从舞者这个身份过渡到编舞,同时又担任了导演。

在不同身份的转换过程中,其实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因为作为舞蹈的创作型的人才,不只局限于说是你是一位舞者,你只不过要非常好地呈现不同导演的其他人的想法的时候,我觉得你所要承载的是更多、更立体的,因为你不仅仅要对于自己在舞台上的表现、表演去负责,你要对于整个剧的比如说创作,还有她的呈现去进行把握。作为编舞和导演,我觉得那是一件更加宏观的、更加立体的、更加充满挑战的这样的一种工作。因为我觉得我是对于想要做的一些事情,想要做的一些项目,是充满着非常强的激情,我希望把它们做得更好一些。所以,在第七季的时候,虽然说中间确实是有一些困难,但实际上我觉得我们从“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系列09年开始,一直做到现在,9年的时间里面,我们几乎遇到了所有在演出方面、创作方面可能遇到的困难,但实际上我觉得只要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觉得任何的困难都不是困难。

舞剧《M-Dao》剧照。 (图片由亚彬舞影工作室提供)


最好的作品是下一个作品

中国网:刚才您也提到了,其实您一直在探索用舞蹈这样一种语言来展示中国形象,来讲述中国故事。在您探索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

王亚彬:一定程度上来讲,只要是你真心的付出,我觉得就一定会有收获。你比如说像我们在2013年委约比利时编舞家西迪·拉比·彻克奥维一起制作的舞剧《生长》,在国际的舞台上巡演的时候受到很多媒体高度的赞誉,以及各国观众的喜爱,包括像舞剧《青衣》,也是根据作家毕飞宇老师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舞剧,我们到现在已经演出了将近50场。我们在6月份和10月份还要到以色列的国家歌剧院以及挪威的歌剧院进行赴外演出。当然我们在去年4月份的时候,已经带着这部戏走出国门,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艺术之春的舞台上进行了演出,也是受到了很多好评,现场的观众也有潸然泪下的,因为他其实虽然看到的是一个中国故事,但实际上我相信他也懂得了这样的戏,懂得了这样的一个中国故事。然后再到去年的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对我的国际委约以及今年奥利佛舞台杰出贡献奖。这一切对于我来讲,其实已经是非常好的收获了。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特别丰满的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我始终觉得作为舞蹈创作型的人才,其实你在不断地向前走,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学习、探索的过程其实我觉得是充满快乐的,当然也充满挑战。因为我总希望最好的作品是下一个作品。其实人最难超越的是自己。所以,我觉得当你有一定收获的时候,更要特别冷静地、清晰地去看待这一切。我希望以一个80后的舞蹈创作者的身份,可以为中国的舞蹈添砖加瓦,也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做出最好的作品。

舞剧《生长》剧照。  (图片由亚彬舞影工作室提供)


全情投入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中国网:作为一名中国的舞者,我们肯定是希望中国的舞蹈能够不断地向前发展,并且能更多地呈现在世界观众的面前。在推动中国舞蹈向前发展不断走向世界这方面,下一步你有哪些打算?

王亚彬:我有时候就在想,在某些时刻我觉得我特别像一个小瓦片,在中国舞蹈史当中去填补一个又一个空白。比如说像奥利佛的舞蹈杰出贡献奖,包括像舞剧《青衣》,一个人的工作室创作和演出这样多的场次,包括像《生长》,我们是第一个委约世界著名编舞,并且作为联合制作进行世界巡演的这样一个舞团,包括英国国家芭蕾舞团邀请到的第一位中国编舞。我觉得其实我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我就是希望可以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感兴趣的故事,然后通过不同的艺术方式,集合最好的艺术人才去进行创作。我相信只有这种全情投入,才能做出非常好的艺术作品。这样的艺术作品当呈现在世界观众面前的时候,我想可能就是去展现了中国舞蹈的风采。

其实我们在未来的规划当中还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项目要做的,比如说像明后年的关于丝绸之路主题的新的舞剧的创作。包括像舞剧《青衣》舞蹈电影的拍摄。包括像推广舞蹈,让舞蹈走进更多普通人的身边。我觉得其实这一些都是我们下边要一步一步去进行完成的。当然眼前是正在做舞剧《青衣》的全国第三轮的巡演,我们6月份、10月份要去以色列和挪威,我们在7月份还有9月份,还有国内的很多场次的演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会去做一些舞蹈艺术方面的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舞蹈、走进舞蹈。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 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主持:裴希婷;摄像:刘哲 刘凯;摄影:杨楠;后期: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