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八一”讲话振奋军心士气 凝聚国家力量
 
时间:2017年8月4日9:30
嘉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郭志刚;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周鑫。

8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主席在讲话中回顾了90年来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赞扬了人民军队的伟大历史功勋,阐述了人民军队的传家法宝和力量所在,提出了推进强军事业的根本要求。为加深理解习主席的讲话精神,《中国访谈》特别邀请中国军事科学院的军史专家进行解读。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

8月1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习主席的讲话洋洋洒洒8000多字,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对解放军的发展历程做了总结,也提出了一些新思想和新概念。为了加深对习主席讲话精神的理解,《中国访谈》特别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两位军史专家进行解读,他们分别是军史研究室主任郭志刚、副研究员周鑫。两位好,感谢做客《中国访谈》。

郭志刚:各位网友,大家好!

周鑫: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习近平主席首先对解放军的历史功勋和发展成就作了充分肯定,其中,也对解放军的现状做了一个描述,就是这样一段话:“人民军队已经由过去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联合的强大军队,由过去‘小米加步枪’武装起来的军队发展成为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迈向信息化的强大军队。”请郭主任给我们谈一下您对这段话的理解,诸军兵种联合、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迈向信息化,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军史专家郭志刚。

郭志刚: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基本上是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通过引进、接收和仿制苏联的武器装备,使我军的装备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建国之前,我军是一支以单一陆军为主体的部队,这种单一陆军更主要的还是步兵。在渡江战役的时候,我们才组建了第一支海军部队,就是华东军区海军。空军还尚未组建,还是通过办航校来积累专业的技术人员。建国后,我们开始了建军的高级阶段,先后组建了空军、海军和陆军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铁道兵等领导机关,这样诸军兵种的合成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了50年代末期基本上是一支诸军兵种合成的军队了。

到60年代,1966年7月,我们又组建了第二炮兵,也就是中国从此有了战略导弹部队。海湾战争以后,我军根据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以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开启了我们军队建设的转型之路,当时也叫开启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叫复合发展,推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以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军队加速发展,比如像歼-20、运-20,大型的新型驱逐舰,新型的导弹、坦克等等一些武器装备列装,所以我们军队的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陆军加快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作战型转变,海军加快由近海防御向近海防御与远海防卫型相结合转变,空军加快了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第二炮兵则加大了对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的建设。

因此,习主席在“八一”讲话中对我军建设发展的水平给予了评价或者叫定位,他就说:“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迈向信息化的强大军队”。我觉得这一定位是非常准确的。

中国网进行定位也是对未来目标的一个要求。对于强军事业的方法和手段,习主席提出了四个方面,即: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和依法治军。政治、改革我们过去说得比较多一点,下面有请周研究员给我们着重讲一下科技兴军带来怎样的成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军史专家周鑫。

周鑫: 正如广大网友很关心的,前几天我们在朱日和阅兵,这次阅兵公开的武器装备里面有40%的新型装备是第一次公开亮相,这里面有广大网友大呼过瘾的,比如歼-20、东风-31AG,像歼-16、红旗-22、东风-16改等等,这一系列应该叫大国重器。这样的公开亮相可以说表明了我军在科技兴军的水平上又提高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军现有的强大的军事实力。

大家都知道,像大国重器它不光体现在战争时期,它能够起到战争决胜的重要砝码作用,在非战争时期它实际上起到很强的战略威慑作用,因为它的威慑可以辐射到方方面面,也就是说武器装备在某一个领域它能够体现着并带动着全国各个行业科技水平的进步。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两弹一星”重大工程的推进,不光我们的原子弹、我们的氢弹等等试爆成功了,更大层面上它带动了整个国家的科技工业的发展。

中国网: 习近平主席非常重视改革创新,在讲到军改的成效时就说,我们“建立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实现人民军队组织形态的整体性重塑”,“人民军队的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请郭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郭志刚: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战争形态正在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加速推进军事转型,加速推进军事力量的结构重塑,谋求战略竞争和博弈占领主动地位和优势地位。

我国现在正处于什么阶段呢?就是国家正处在由大向强的关键阶段,必须深化军队改革,这样我们这支军队才能担负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力量支撑的历史使命。所以,这次军改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改革,建国后我们进行了十几次体制编制的调整和改革,这次是最彻底的,是一次整体性、革命性的变革,我们说是真正的脱胎换骨。

中国网:可以说意义深远。

郭志刚:重塑、重构、重建,整体的转型,新在哪里呢?改革现在还在进行中,讲几个方面的发展。

第一,改变了过去的四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就是军委设立15个部门,使军委机关成为军委的参谋机关、执行机关和服务机关,这样就能更好地在体制上实现中央军委和中央军委主席[M3] 对军队的领导和指挥。

第二,把七大军区调整划设为五大战区,组建战区联合指挥机构,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组建了陆军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了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健全军兵种的领导管理体制。这样一种改革就突破了长期以来那种大陆军的体制和大军区的体制,向建构联合作战体系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建构起比如从军委到战区、再到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这样一个体系,另外还有一个从军委到军种、再到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这两个体系就在这次改革中建构起来了。

第三,形成了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这样一种新的军兵种结构,构建起了全新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第四,组建了军委联勤保障部队,开始构建现代联勤保障体制。

第五,新调整组建了包括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建构了全新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和军事科研体系。这五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中国网:这五个方面可以说从根本上进行一个彻底的改革。

郭志刚:是的,革命性的变革,总体性的变革。

中国网:对这几年的军改和军队发展,大家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党中央、中央军委非常强调军队要能打仗。

周鑫:对,能打仗、打胜仗。

中国网:包括习近平主席在这次讲话中也指出了,“必须始终聚焦备战打仗”,“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习主席还提出,“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要“坚持底线思维”。这应该是习近平主席首次这么讲。我们过去讲和平相对多一点,现在是强调敢打必胜。对于这段话,周研究员您怎么理解呢?

周鑫:大家都知道,军人是因为打仗而存在的,这是军人的天职。但是军人打仗为什么呢?又是为了争取和平。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辩证法,换句话说应该就叫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能不必打,你越不能打就越挨打,这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这也说明军事力量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不仅在战场上我能决战决胜,更在于平时我能止战、慑战,所以我们说军人在练兵打仗是我们应尽的一个天职,只有在非战争时期不断的磨砺、不断的训练,我们才能够做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做到令出行随,才能够做到不辱使命。

刚才主持人也谈到,习主席也在反复强调军队要提高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我想这不光是一个国家的统帅,一个国家的领袖对我们军队提出的要求,同样也是这个时代对我们正在崛起中的大国,甚至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这支军队提出的现实需求。大家知道,现在我们周边并不安全,因此作为一支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军队,只有能打赢你才能够震慑别人的侵略,你只有能打赢才能维护住国家的利益,也就是你只有能打赢才能捍卫我们民族的复兴,才能托起我们的中国梦。

这个话题又切换到前两天网友们看到的朱日和的大阅兵,实际上阅兵展现的是这支军队的魂。我们知道在非战争时期,没有任何一项庆典活动能够比得上阅兵更能够展示我们的军威士气。

我们翻开历史看一下,在明朝永乐年间的时候,实际上当时就举办过一次震惊全世界的大阅兵,当时邀请了27个国家的使节来观摩,通过这次阅兵,它的君威致胜和当时实行的睦邻友好政策,可以说一文一武之间很好地支撑了这个国家在周边国家的影响,也很好地让中西亚这些国家和当时的明朝绵延保持着睦邻友好关系,一直到明朝的末年。

我们再看战争时期,在二战爆发以后,德军开始大军压境,到1941年11月的时候,已经兵临城下了,但是苏军仍然在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莫斯科阅兵,阅兵完以后部队就直接开上战场,既振奋了士气,可以说又扭转了一场战争乃至一个民族的命运。所以不管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非战争时期,一支军队必须要保持高度戒备,保持非常高的战斗力,所以习主席为我们提出的必须提高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

《中国访谈》主持人对话军史专家郭志刚。

中国网: 在讲到军改的要求时,习近平主席也指出必须坚持和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这几年来我们媒体对于新装备、高端装备的介绍比较多,而对于军事理论创新涉及得比较少。现在想请郭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下,近两年来我军的军事理论创新取得哪些突破和进展呢?

郭志刚:刚才主持人说了,网友特别关注新的武器装备的发展,对军事指导理论关注度不够。实际上军事指导理论对于一个军队的发展,包括未来的战争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军事领域的竞争,武器装备是一个方面,实际上很重要的军事指导思想、作战理论的精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军事理论创新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实际上它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各国也都非常重视通过军事理论创新来推动军队建设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的军事理论实际上取得了很多丰硕的成果,但是它集中体现在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中,习主席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也是全党全军的智慧的结晶。习主席的重要论述既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使命任务、指导方针、强大动力、根本保障、科学方法,也回答了新形势下为什么强军、怎样强军,未来打什么打仗、怎样打胜仗等重大问题。

具体来说,比如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新形势下的军事战略方针,提出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还有包括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等等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实际上都是我们党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当然,新的军事理论也有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过程,更有一个实战检验的过程。军队在不打仗的情况下,一切理论一方面通过实战化的训练,包括实战环境下的军事演习来检验它、修改它、完善它,特别是战法,肯定不能纸上谈兵;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就是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的方法来进行检验和完善。

中国网:习近平主席讲话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谁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段话想请周研究员给我们解读一下,习近平主席在建军90周年之际做这样的表态具有怎样的意义和针对性呢?

周鑫:昨天和广大网友一样,我也是在电视机前第一时间聆听了习主席的这段讲话,大家应该注意到一个细节,习主席讲完这段话以后,全场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想这个掌声是发自内心的,是带着一种自豪的、骄傲的情绪——这样的掌声。

习主席作为人民军队的最高统帅,在我们建军90周年这样一个非常盛大、非常隆重的时刻,讲了这段话,发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话语,应该说极大地振奋了军心士气,也凝聚了国家力量。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现在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有个基本的问题就在于:国家要复兴,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我想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或者一个标准,就是国家的主权不容任何人去挑战,国家的利益在任何时间都是要去维护的,这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所以我觉得习主席在这样的一个非常隆重的时刻,掷地有声地讲了这段话,也再次表明了我们中国人民是珍爱和平的,绝不搞侵略、不搞扩张,但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击败一切外来侵略的这样一种信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按照我们中国的古话、成语叫“居安思危”,但周边的现实条件已经不再是居安思危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已经叫“居危思危”了。

军史专家周鑫畅谈聆听习近平主席“八一”讲话的感想。

我们可以环顾一下周边,虽然我们很向往和平,但是大家都能够感受到,我们周边一些国家的战争阴霾日益迫近,我们现在是须臾不可放松、不可轻视了。现在我们周边的安全形势并不太平,而且我们在复兴之路上也会遇到很多的艰难险阻,但是有一条,中国人民历来是热爱和平的,我们绝不容许任何人肆意侮辱、欺凌,这是我们从鸦片战争以后得出的一条历史教训。所以说习主席在这个重大的历史场合提出了这么有底气、能够振奋人心的话,我觉得也帮助我们再次找回了我们中华民族以前老说的那句老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血性的呐喊,也再次帮我们找回了人民解放军“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这样一种精锐之力。所以,我觉得昨天习主席的这番话极大地振奋了我们的军心士气,极大地凝聚了我们全国人民的骄傲自豪的情绪。

郭志刚:我觉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个时候,刚才说我们军队从“小米加步枪”逐步进入到“飞机加大炮”的时代,(现在)还在这样的过程之中。但是当时我们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我们当时也说我们一定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任何侵略者,就是到60年代,特别是在“文革”那么动乱的情况下,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是在英勇地保卫着自己的祖国,所以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我们军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十八大以来军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习主席讲这个话应该说更有底气了。

中国网:就是我们现在不但是有信心,也有实力了?

郭志刚:有能力。

中国网:再次感谢两位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解读,感谢两位。

郭志刚:谢谢。

周鑫:谢谢!

中国网:也感谢各位网友收看,下期再会。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韩琳;主持:佟静;摄像:董超/刘凯;导播/后期:刘哲;摄影:杨楠;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 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韩琳;主持:佟静;摄像:董超/刘凯;导播/后期:刘哲;摄影:杨楠;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