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各位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2018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又是文化本身。当下,我们该如何通过语言促进文化的交流?从事语音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研发的科技公司又该怎样助力实现文化强国呢?对此我们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语音及语言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刘庆峰。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杨佳/摄影)
中国网:刘代表您好,十分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翻译要实现“信达雅”,那么机器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呢?
刘庆峰:机器要不断地向人类最优秀的翻译人员来学习。现在翻译机还是以实用为主,我们今天说翻译机在常见的出国生活用语中,已经达到了大学六级的口语水平。在未来两年内,我们有信心它能达到专业八级水平。此外我们也在跟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高翻学院合作,就希望未来不是机器直接达到“信达雅”,而是机器帮助我们的翻译人员、作家、同传人员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我觉得将来机器不是代替人类的,而是帮助人类更好地提升水平,未来应该属于那些能够成功利用人工智能的人类。一方面,在常见生活用语的实用场合,由机器来帮助每个普通人更好地融入世界。另外一方面,在需要“信达雅”的更高端的场合是人机协作的未来发展模式。
中国网: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本身。科大讯飞在促进文化交流上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预计发挥哪些作用?
刘庆峰: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和民族的象征,所以语言对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先说我们的普通话教学,在中国,所有的普通话等级考试都是由计算机来测的,以前是人测。机器代替人的好处是不仅仅更加客观公正,而且可以“以测促学”。你随时随地可以用计算机模拟测试,测完以后它告诉你,你有哪些地方发音不准,应该怎么样提升,真正让测试回归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汉语。我们把这些相关技术用在一线的乡村和偏远地区,来推广普通话教学。孩子们不知道怎么发音,机器可以读出来,读得可以比普通人还好。读完之后,机器告诉他,什么地方不准,怎么样改进。孩子的作文,以前老师没时间去改,因为工作量太大了,精批一个班的作文可能要花老师40个小时。现在机器去批改,在一定意义上比人还准确,老师最后做一些标记就行了。这些都很好地提升了我们传统语言文化的教学。
更进一步,在少数民族地区,比如在新疆的双语教学中,所有双语幼儿园都标配了我们的产品,解决了有些维族老师汉语不好、汉族老师维语不好的问题。我们双语教学的产品已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现在也面向全球。在十九大之前,教育部跟科大讯飞共同设立了全球汉语学习平台。我们希望这个平台首先是可以学汉语,未来在这个平台上有更多的语言可以学习。我希望将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大家想到学语言,想要通过人工智能在线学习,就能想到中国,想到科大讯飞。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杨佳/摄影)
中国网: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科大讯飞该怎样助力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呢?
刘庆峰:实现文化强国有两个角度,一个角度是要把我们的科技转化成大家耳熟能详、方便易用的产品,在中国乃至全球去推广。在推广过程中,用耳熟能详的、方便易用的产品,来彰显我们的科技含量,同时推动我们的主流文化。另外一方面,我们应该与更多具备文化基因、具备文化资源和教学优势的单位合作,形成产业链,而不是单个企业打天下。我们认为在人工智能和文化结合的领域,必须是通过产业集群的集体发展,并且中国的产业集群在全球要有话语权和影响力,我们才能在全球获得应有的地位,所以这应该是一个生态。在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平台上,已经有52万个开发团队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跟文化和教学有关的。
中国网:在科技致力于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提高,您对此又有什么建议呢?
刘庆峰:我建议国家首先应该面对“一带一路”,设立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多语言学习平台。我认为中国今天有最好的中文技术、最好的英文技术、最好的印度语技术,当然藏语、维语这些我们都解决了,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依托我们的核心技术优势和我们已经建成的汉语学习平台,可以进一步分析各个语种,形成“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民族文化融合和交流(的平台),也是大家都特别喜欢使用的语言学习平台,我认为这是国家可以做的。
另外一个,国家应该在文化和科技相关的交叉学科领域,设置更多的软课题进行研究,同时也在我们产品研发和产业发展中给予更多的支持。包括在文化相关的科技产业向全球走出去的时候,在海外的人才吸引,在海外的源头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以及相关产业并购中,国家应给予绿色通道。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在资金使用、相关投资审批上,给予绿色通道。文化决定了国家未来在全球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个产业中(的商业行为),跟我们传统意义上在国外收购一个俱乐部、买了一栋大楼是完全不同的。在这个产业方向上,国家应该给予绿色通道,使我们的资金出得更快,使我们的整合、审批可以更快地落实。
中国网:您可以跟我们总结一下科大讯飞在这几年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刘庆峰:(科大讯飞目前的成就)应该说有三个方面,第一,在能听会说,让机器能理解、会思考的源头基础上,我们取得了很多国际领先的成果。语音合成我们已经连续12年全球第一名,不仅在英文中是全世界第一,而且2017年我们首次让机器读英语的(发音)超过了真人发音水平,在语音识别上也是全球第一名。这是在源头技术上,我们保持了国际领先。
第二,我们把这个技术真的用到实用领域。今天不是简单地谈技术梦想的时候,而是真正要让技术在实用中产生实实在在的价值。我们强调应用是硬道理,一定要让用户有获得感。所以在医疗、教育、政法、翻译产品以及汽车电子等等领域,我们都已经做出了成功的应用示范,有的已经规模化推广。这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是意义重大的,而且很多产品可以向全球推广。
第三,科大讯飞已经形成了产业生态。在我们的平台上,去年一年就新增了30家实名认证的开发团队,目前已经达到50多万家。今年我们的目标是要达到100万家。我想对科大讯飞来说,源头技术、典型的行业应用和产业生态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未来只要我们坚持“顶天立地”的产业发展路径,“顶天”就是继续国际领先,“立地”是大规模产业化,同时按照基本的商业逻辑和产业规律去办事,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赢得未来。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杭舟;记者:张若梦;摄像:房小棋;摄影:杨佳;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