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铁传媒路立明:用匠人心态深耕中国大交通媒体领域
 
时间:2018年5月22日
嘉宾:华铁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中国网:华铁传媒集团有限公司1995年创立于中国北京,创立之初华铁传媒还是一家传统型铁路广告代理企业,伴随着中国铁路发展的时代大潮,华铁传媒逐渐发展壮大,如今的华铁传媒已成为一家综合型企业集团,业务版图实现了全国所有省市全覆盖。华铁传媒在做大做强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帮助贫苦山区的孩子走出困境,圆上学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华铁传媒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怎样应对,对于未来的发展又会如何布局呢,对此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了华铁传媒集团董事长路立明。

    

华铁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路立明  

       中国网:华铁传媒从1995年创立,至今已经23年了,它是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那您认为,中国铁路的发展给华铁带来了怎样的机遇?您又是如何抓住机遇,一步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对于今天企业的良好局面,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路立明:我们华铁传媒成立了23年,从1995年成立到现在,走了这么多年,公司发展还是比较稳健的。原来我们一直做的是普速列车,从1995年开始一直到今天, 23年,铁路也经历了多次的大提速,我们看到了它的发展机遇。每一次提速,对老百姓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包括现在的高铁。高铁是从2011年10月31日正式运作,一直到2012年的12月7日,经历两次高铁大范围的广泛招商。在两次招商当中,由于华铁一直是做铁路列车媒体的,所以我们拿到的市场份额是最多的,超过了60%全国的市场份额。

       现在大家出行首选高铁,从北京到上海,最快的是4小时18分钟,最慢的是6小时17分钟,为沿途上各个城市的老百姓出行带来方便。铁路的影响力比较大,每个老百姓都离不开它,由于现在铁路客流量比较大,所以对于华铁来讲,会紧盯中国高铁的高速发展,这个机遇我们是一定要抓住的。

       中国网:您在抓住机遇上,华铁自身做了哪些改变?

       路立明:我们现在也在深入研究媒体。中国的火车、高铁,北京到上海有高铁、动车,还有普速列车,武汉到广州也有高铁、动车、普速列车。举个简单的道理,从武汉到广州坐普速列车硬座的环境比较好,但需要行使10小时左右,票价是138.5元,如果坐高铁,全程4个小时左右,需要463.5元,你可以来判断,对于旅客来讲,票价就把人群分的很细。

       对于中低等收入人群,他首先考虑的是普速列车,对于中高等收入人群,他会选择高铁,他认为时间就是钱。现在我们媒体有高铁、动车、普速列车,高铁车站上的媒体,12306的行程短信、旅途营销、体验传播等等,我们的项目是比较多的。

       中国网:从2016年开始,华铁传媒进入了集团化的运营模式,集团化的运营模式给公司整个战略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作为一家最早运营铁路媒体的民营企业,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您认为核心竞争力在哪儿?

       路立明:集团化的运营模式是把原来的板块分的更加细,在整个集团当中,我们涉足了高铁动车广告、普速车广告。一个旅客在火车上看到广告的同时能够买到商品,这叫体验式传播。我们在车上还会做公关活动,在感恩节当天,有些企业给旅客送牛奶等等,在全国的高铁车站,在高铁动车上与旅客形成很好的互动。包括我们的航空媒体,车上产品的销售,板块分的会很细,这样对整个集团的管理帮助也是比较大的。

       华铁的核心竞争力,坦率地讲,我们的公司比较务实, 10年以上的员工是非常多的,公司的核心管理层有10位,有7位是在公司10年以上的,有3位不足10年,他们在业界的影响力都比较大,团队非常稳定。第二,公司的管理正规。虽然华铁是股份制公司,但管理非常正规,全部都是制度化的管理。简单来讲,我作为公司的老板,我是不用签字的,公司所有费用的支出都是由各个团队的负责人,各位副总裁自己签字生效。正常的人事调整全部都按照制度走,华铁是用制度来管理,小型企业靠人管,中性企业靠制度,大型企业靠文化,现在华铁一切是以制度为准。

       中国网:您是我见过最省心的老板。

       路立明:我们去其他企业来看,很多企业老板有三分之二时间用来签字,大到几千、小到几万都需要签字。在华铁我从来不签字,各个方面的支出都是由相关负责人自己签字就可以。

       中国网:简政放权在您这儿体现的非常好。

       路立明:因为他们都比我优秀,都比我专业。

       中国网:那您认为,华铁是如何来吸引和留住这些人才的,靠的是什么?

       路立明:靠的就是激励制度。我们公司内部的培养机制是比较好的,很多公司,一级团队负责人都是从普通员工慢慢提拔的,他们自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来适应公司的发展。当公司空出好的职位的情况下,优先考虑的是内部员工,内部员工没有合适的,我们才来外聘。其实对于员工来讲,他的稳定性之一主要是看公司给他很好的晋升机制,这是最主要的。

华铁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路立明

       中国网:如今广告主在媒体投放上越来越小心,很多品牌投放之后,没有收到预期的良好的效果,再加上近几年数字化,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冲击,很多广告主的媒体投放预算是受到了很严重的分流。对此,华铁是如何应对的?

       路立明:从2011年招标到2014年,这几年高铁市场因为线路没有现在这样丰富,旅客的出行选择比较多,那些年我们公司也出现了亏损现象。到了后面几年,2015年到现在,我们的业务才做的比较好,最主要的原因是强大的高铁上的人群:一是有广大的消费者;第二,比较大的经销商、分销商都在坐高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由于高铁这种封闭的空间场景,人在高铁上时间比较长,平均都要三四个小时,每个人接触信息量是很大的。

       尤其是市场上的经销人员,包括经销商、代理商,他看到产品之后眼睛是发光的,他有时间来了解,来分析这个产品,这对于企业来讲是最希望看到的现象。每个媒体的特性不一样,高铁的媒体是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对它进行了解。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广告就在你的眼前,只要你的广告设计更加新颖,能够让他愿意去看,广告效果就达到了。

       中国网:铁路传媒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铁时代和普快时代传媒运作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路立明:高铁时代,在2007年,铁路客流量是13个多亿,2017年是30多亿,高铁就占了17个多亿。从过去的10年当中,坐普速列车的人并没有减少,虽然很多人转成了高铁,但普速人群也在增加。从经营的角度上来说,两个媒体形式完全不一样,高铁针对的是中高端收入人群,普速列车针对的是中低端收入人群,这就是刚才所讲的,武汉到广州,138.5和463.5的区别是差着300多块钱。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讲,差距是比较大的,价格就能把人群做到很好的细分,每个受众都有不同的选择商品的档次。

       周末,原来人们都想宅在家里面,现在都要坐火车出去走走,北京到济南也就一个多小时,北京到郑州两个来小时,从上海到合肥就两个多小时,上海到南京,最快的只需要59分钟。时间把城市距离给压缩了,人们是没有需求创造了需求,这样的人群是非常高端优质的消费人群。

       中国网:企业做的越大,社会责任也越大,华铁传媒一直致力于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圆上学梦,2017年还成立了铁芯儿会慈善基金。今年,还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达成了战略合作,这方面情况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路立明:慈善工作我们一直都在做,很早之前,我们给麻风病人献爱心,后来我们也做了很多慈善,只不过以前做得比较简单,没有形成规模。从2017年开始,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就比较有规划,针对儿童做得比较多,慈善工作我们也是有计划、有步骤,而且长期、坚持地去做,我们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目前主要关注的是儿童,少年强则国强。在过去几年当中,华铁的架构比较简单,在2012、2013、2014年公司很困难,当时得到了很多社会的帮助,我们才能走过来。现在发展好了,我们一定要回馈社会。

       中国网:企业发展到今天是越来越好,目前已经成长为一个巨型的传媒集团。

       路立明:高铁是国家的一张名片,我们也希望成为交通媒体当中的一个名片。我们现在还有航空媒体,以铁路媒体为主,以航空媒体为辅,日后的发展是中国大交通媒体。

       中国网:对于华铁未来的发展您有怎样的考虑,又会如何布局?

       路立明:未来的10年、20年,华铁一定是专注于大交通媒体领域,我们不会什么行业都去涉足,因为这个市场太大了,每个市场都需要匠人的心态、长期坚持去做。高铁媒体的发展速度这么快,现在你去哪儿都能坐到高铁,国家每年对高铁的投入力度都很大,我们在未来的10年、20年,只在交通媒体当中去发展,其它媒体我们不会去涉足。

       前段时间跟厦航达成了合作。今后,航空媒体是我们的一个最佳选择,商务人士的出行要么坐飞机,要么坐高铁,对我们来讲,这都是重度覆盖的人群。在天上飞的是飞机,地上跑的是高铁和普速火车,这方面我们暂时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未来的10年、20年,都会在这方面深入地去开发。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主持:段冰 后期:刘凯 摄像:刘凯 摄影:杨佳 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