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新谈中国民族艺术对世界艺术的贡献

本期嘉宾

时间:2018年5月31日
嘉宾:中国当代著名画家 周昌新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周昌新接受《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 李佳


        前情提要: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周昌新,既是中国重彩油画奠基人,又是中国厚彩瓷创始人。他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创新型画家,把中国重彩画与西方油画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的重彩油画。5月18日至5月31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日出东方——周昌新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此次展出的113幅作品也是“周昌新艺术世界巡回展”在多个国家展出后在国内的首次亮相。本期节目,特别邀请到周昌新老师做客演播室,与我们聊一聊他眼中的“重彩油画”。

       中国网:周老师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的节目!

       周昌新:各位网友好。

       中国网:我们先从这次艺术展说起,艺术展的名字是“日出东方”,请问这个名字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周昌新:“日出东方”,首先我有一幅作品名字就叫《日出东方》。当然中国是地处在东方,所以每次每天早上太阳升起,在我们中国的大地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是日出东方。《日出东方》这幅作品表现的并不是中国某一座山,在中华大地上出现的云海日出这种景象,应该是代表着在东方升起的太阳。同时也有一个意义就是中国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是已经全面地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这个时代,到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大的盛世。所以“日出东方”也代表我们国家蓬勃升起的景象。

        中国网:我们在画展上可以看到您的多幅作品描绘的是祖国的大好山河,也有民俗风貌,这些也是您亲自到过的地方,因此您也被称为“绘画界的徐霞客”。您的这些亲历感触给您的创作带来了哪些灵感源泉?

        周昌新: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说生活对艺术家是非常重要。如果一个艺术家创作没有生活的源泉,他的作品不会有灵魂的。我有将近30年,每年以十万公里的里程在中国大地上去行走。走过这么多地方,我觉得中国地貌结构丰富,有雪域高原,有沙漠,有河流,盆地,各种各样的地貌都是非常丰富的,原来我没有出国,这次有世界巡展十年,这些国家走过以后,回来仔细一想,不管是风景,还是民俗风情,我觉得最好还是中国。为什么这么说呢?不是说我是中国人,我在夸中国,而是说中国这些风景。当时我坐飞机去欧洲从法国的天空降下去的时候,我就有一种预感,我说在欧洲这片土地上,产生的艺术家和中国这片土地上产生的艺术家,他应该有本质区别。 我们很庆幸生活在中国地大物博的国家,作为艺术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是作为艺术家必须要深入到民间去,到生活中去,不是说你去体验生活,而是去真的要去那边生活。比如说要是说你去体验农民是怎么生活的,一个农民怎么体会?你要去插过秧,种过田的时候,你知道一个农民的心酸苦辣,如果你光在旁边看,那是差距很大的。我觉得艺术家的生活的体验,最好是能够和生活紧密结合,和生活融为一体,这样体验出来的生活,它是不一样的,提炼出来的创作的题材和你对生活的理解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网:带着我们对生活亲身的感悟来创作,这个作品应该很有灵魂。

       周昌新:是,因为一幅作品,你画得很甜,画得很美,这是基础,但是如果说没有深度,一幅作品没有深度的话,它是很浅的,一看就透,一看这幅作品没有其他东西了,因为一个艺术家要想成为真正的,要搞出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必须要有深度、广度,厚度。我从西藏开始就开始画风景,我原来都画人物,在很多情况下以天地为书,天地能够给你的感应,一般的老师给不了的,而且你只有在天地间汲取营养,在生活中捕捉你要表现的东西,这样的作品才是和时代的脉搏拍合在一起,非常有深度地去接触当今社会所发生的事情,这样有历史痕迹,这样它也不会过时,这些作品就更具有生命力。

       中国网:这么多年,您一直也是在从事“重彩油画”的创新和创作,请您先跟我们介绍一下重彩油画的特点是什么?

       周昌新:重彩油画是我画了十年的重彩画以后转画的新的画种。因为中国的重彩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重彩是中国独有的绘画名词,重彩一开始,基本画法从印度传过来的叫天竺画法,也叫凹凸画法,这个画法传到中国以后,中国的艺术家经过多年的创新和提炼,最后总结出一个新的名词叫重彩画。重彩画就是发展到唐朝的时候,已经非常辉煌了。重彩画发展到现在,有工体重彩,有写意重彩,还有像云南画派的现代重彩。其实西藏的唐卡也是属于重彩一类,敦煌壁画几千年的演变,壁画里的画法基本都是重彩画,所以中国的重彩画在中国的绘画发展历史是主脉。我们后来重彩画发展到唐朝已经进到鼎盛。发展到了宋代水墨画才开始兴起,中国的水墨画和中国的重彩画比较之下,中国的重彩画是中国绘画的主脉,也是主要的绘画体系,并且它在世界绘画体系里是独有的名词,不是说它的名字和别人不一样,是它整个画法和西方油画都不一样。

       我们在中国两大绘画体系里,中国的重彩画代表的是中国绘画的主流。西方油画,我当时画了十年的重彩画以后,我感觉重彩画发展已经进入到瓶颈,如果说我们要一心盯着重彩画去发展,没有外来艺术的注入,外来艺术营养,艺术血液注入的话,它是很难再进行突新创新。我举个例子,现在中国的重彩画画了很多,我们现在的画家很多,但是我相信没有几个画家敢说我现在的作品已经超过了北京法海寺的壁画,那是600年前工笔岩体画,已经画到那种水平,水月观音,这是4.5米乘4.5米,这么大体量的作品,在600年前已经画到那种程度,那里面的壁画把动物的毛细血管都画出来。就是我们的先人创作,把工笔重彩画水平已经发展到鼎盛。

       在我们几千年敦煌壁画发展演变历史里面,每一次的创新和发展,都是随着外来艺术的冲击、融合。在丝绸之路上的外来艺术家不断的交融,创新中国的重彩画。我们中国的艺术家很厉害,在发展历史过程中,每一次都是在吸收中,融合中进行创新,比如说我们敦煌壁画里,原来观音是有胡子,是个男性,但是进到敦煌发展演变历史,我们中国艺术家改来改去,最后把她改成美女,我们现在观音是非常美的形象,非常慈祥的,非常美的形象,这就是中国人的审美观,中国人的生活观,中国人的哲学观,历史观。它就会把外来的艺术转到中国以后,就会改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习惯,大家又喜闻乐见的新的艺术形式。

       如果说油画进到中国,又面临一个问题,我们中国的民族化艺术有什么东西能够和油画进行熔化,去改造油画,让它变得有中国味道,那就是中国绘画两大体系,一个是重彩画体系,一个是水墨画体系,而重彩画体系是有色彩的,水墨画体系是黑白的,油画主要是靠色彩来表现,所以用水墨画和油画进行对接,显然是它是走不通的,水墨画有写意精神,但是他没有色彩,直接和油画对话,他是没有办法对话。所以油画进到中国,需要民族化创新,必须要找到中国里面艺术能够和他对接的元素,而中国两大绘画体系里,重彩画当仁不让地成为和油画对接的最佳的元素。而且重彩画又是中国绘画的主脉,我创立重彩油画就是把中国重彩画和西方油画进行灵魂和血液的融合,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人说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它的结果是什么?你要能把结果说出来,我是非常清晰地提出一个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必须要达到化学反应。

       中国网: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周昌新:比如说驴和马生的骡子就是化学反应,这骡子远看是驴,近看像马,但是它既不是驴又不是马,它是个骡子,它有个新生命,这个新的生命传承了驴和马的最优优点,它是从血液和灵魂融合的结晶,不是表面技法的相加。

        西方绘画讲究的是科学和客观的。中国绘画讲究的是哲学的和主观的。我们的色彩都是主观色彩,都是创造出来的色彩,这个东西是绿色,有可能经过我画变成黑色,我是根据画面的需要,我自己主观去创造色彩。我们几千年敦煌壁画,就是重彩画发展历史里,它的色彩都是主观色彩,不是照着物体原有色彩去画,这两个是各有优长,你也不能说西方的不行,也不能说中国的不行,它是各有优长,但是你如何把这两者各有优长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创造第三个生命体,那你就必须要有办法,有途径,所以我二三十年的研究、创新,也就是在这里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他怎么样才能生出一个骡子来,你必须要产生化学反应以后,形成第三个生命体。这就是我创造重彩油画基本初衷,我们有个非常明确的方向重彩油画是永远站在重彩画和油画的肩膀上进行沟通和融合。

        重彩油画不是说否定了重彩画的发展,也不是说否定了西方油画的发展,它是重彩画和油画融合过程中,不断地推动着中国的重彩画和西方油画的发展,西方油画发展得越高,重彩画水平越高。未来世界艺术最高的艺术是什么?既不能中国艺术,也不是西方欧洲的艺术,那它是什么?它是东西方融合的艺术,才是最高的,我们中国人也不能说我比你高,西方人也不能说他比我们中国人高,谁是最高的,将来一定是东西方艺术融合创新的艺术家,将来能够创造出世界最高的艺术作品。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周昌新谈中国民族艺术对世界艺术的贡献。  摄影 李佳


        中国网:刚才您也提到了中国油画和西方油画有五百年的历史差距,您刚才也谈到了中国油画和西方油画的优缺点,您认为中国油画如果要实现“弯道超车”的话,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探索?

        周昌新:中国油画一定要建立自己的表现体系,理论体系,就是我们中国油画的优点在哪里,我们有别于西方油画的优点在哪里,我们一定要清楚把它说出来,我刚才说的我们强调中国油画的生命力,这个是西方油画家闻所未闻的,我要告诉他我这幅画是活的,而且会呼吸。刚才说气韵生动,强调生命力,这里有很具体的,我说的具体,比如说中国油画强调“天人合一”,什么叫“天人合一”?在西方的绘画概念里,艺术作品里就没有这个概念。西方画个苹果就是苹果,我们中国油画画个苹果,这个苹果就是我。我画这个小鸟,这个小鸟就是我自己。西方人肯定是小鸟和你有什么关系呢?“天人合一”思想,这个也是中国艺术的精髓,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天人合一”,我在这里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在现场创作的时候,比如我们对着天地,在创作的时候,天地给我的感应,我瞬间把它转化到画布上,这是直接的“天人合一”的表现。第二是真正的“天人合一”就是我在创作的时候,我的心跳和画布的心跳是同步的,我一高兴,我的画布就高兴,我一生气,我画布就生气了,能够真正做到画我合一。做到这种境界,这是真正的“天人合一”。那幅画就是我自己,我的喜怒哀乐,我的心跳节奏,和这个画布是同步的,这个才是中国绘画真正的“天人合一”,我相信没几个人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中国网:您每次在创作的时候,是不是达到“人画合一”的境界?

        周昌新:我画画的时候,我基本上每幅画,除了那幅《三帝朝元图》,不是一气画完,我基本上90%以上的作品,全是一气画完。中间一秒钟都不停,我画的最长时间一次是画了15个小时,这是创造我画画的历史,你要知道15个小时一直在画布上跑,一直在走,中间一口水没喝,一秒钟没有停。马拉松的选手他要是见到我,他都会休克的,你让他跑15个小时看看,一直在动,一直在画,最后一直把这幅画画完。

        中国网:您是如何做到的?

        周昌新:我在创作过程中,我有这样的追求和这样的理想,所以我就按照这种追求和理想去用油画的形式,用西方油画的油画布,油画颜料去表现和呈现这种艺术,这种艺术是中国艺术,我告诉你到国外去,这个是中国功夫。所以说西方的观众他看了以后很惊讶,但是他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怎么搞出来的,怎么能画成这个样子。我画里面有强大的气场,那会把他冲击倒的,一般人都能感受到强力的气场会冲击到他,这是西方油画没有的,因为西方油画一层一层的画画,那个东西都是一种工艺步骤,制作性很强,它不会有这么大的气场,因为它也没有理解这个,他不理解什么叫一气呵成,什么叫生命,什么叫天人合一。所以我觉得中国的艺术博大精深,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但是我们如何去张扬和表现中国艺术,让西方人明白中国艺术确实是很厉害,那就是我们不能用普通话去介绍,我们用英语来介绍,油画是世界绘画语言,用油画来表现,他们看不懂,那不可能的。

       中国网:不管是中方还是西方文化,都不能过度地崇外,也不能过度地排外。

       周昌新:是,在任何时候,历史的发展给我们启示和证明,任何时候都要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去吸收和容纳别人,别人进来,我们就学到了,你把别人排在外面,自己关在门里自娱自乐,说我的艺术如何,凡是艺术没有国界,我们中国艺术必须要做到为世界艺术做出贡献,它才是真正的艺术。

      我们中国要有自信,但是我们中国必须要切实有效的途径去实现这个梦想,要不然西方人怎么听你的,他觉得你的艺术没有比他高多少,他就斜着眼睛看你。如果说他觉得你已经超越他头顶上了,他一看艺术,我打个比方,艺术是有高度的,我为什么不怕西方人,我也不怕西方的艺术家,是我知道我现在有多高,我知道他没有超过我,比如我们现在到了八千米,他可能在七千米,那他就爱仰着头看你,他不敢欺负你的。我世界巡展这么多国家,我从来不给他们解释。凡是艺术都是国际语言,没有国界,你去解释你的艺术是多余的。你作品往那一放,最后他该笑该哭,他该来朝拜你,他都来了,多说无益。你说了半天,你这什么东西,他没有从内心里边去接受你,觉得你是伟大的,那都不行。所以到国外去,废话都不用说,我都是让他们看,看完了以后,他说周先生你这个是怎么搞出来,很有求知欲望的时候,那个时候他围过来,我们再给他解释,我们这个是什么?这个时候他就能听得进去。

      上次在法国展的时候,就是拉法兰总理策划的中法建交50周年的展览。那个展览是6年前开始的,最后拉法兰总理说在法国展一年,我是中国艺术家代表,拉法兰亲自在法国选了青年艺术家跟我对垒。我们在未来世界影视城在室外,每幅作品都是5米高,两个艺术家对着展。当时说展一年,因为未来世界影视城每年要买门票进去的人,40欧一张门票。后来建了一个评价体系,每个观众进去都可以对这个展览进行评价,每年的评价都很好,这个展览到现在还在展,六年了,到现在没撤下来,说明法国人民是多么的喜欢。人家外国人不是说因为你是中国人会歧视你,不会的。在艺术面前,任何人都伪装不了,因为没办法,他就喜欢,你画得好,他就喜欢你的东西。

       现在已经展了七八个国家,今年10月18号还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主楼大厅里还有一个展览。到时可以让全世界人看,他们究竟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你要是画得不好,人家不歌颂你,那是很正常的。外国人在艺术的面前是很真诚的。为什么艺术那么厉害,艺术在人类面前,灵魂是赤裸裸的。

       中国网:那么您的世界艺术巡展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个年头。通过这样的一种展的形式,也是您致力于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体现。通过艺术的形式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您认为今后我们还有哪些路要走?

       周昌新:交流很重要,我们中国人一定要努力地团结在一起。任何一个艺术家,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不要把自己孤立了,自己在做画或者自己在搞艺术,和社会没有关系,和世界没有关系,这样的艺术家也是没有前景的。首先我们中国的艺术家团结在一起,然后各个艺术门类,不光是一个艺术门类,各个艺术门类相互促进,艺术都不是孤立的,比如你学绘画,如果说要懂音乐,那是不一样的,你要是学音乐,你要懂绘画,更不一样,相辅相成的,所有艺术门类相互之间都是有。我们现在在倡导叫交叉学科创新,比如说我们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现在筹备创新几个新的学科,第一个就是民族学,建筑学,艺术学,我们现在创立了民族建筑艺术,这三个学科一交叉变成一个新的学科。我们学院现在又准备创立六个研究所,世界民族艺术研究所,世界宗教艺术研究所,世界艺术哲学研究所,世界艺术科学研究所,这些都是新兴的学科,历史上都没有,他就是要交叉艺术和科学。原来科学是科学,艺术是艺术,我现在把艺术家和科学家融合在一起,艺术和科学紧密不可分,分了各自都有问题,我现在把新兴的交叉学科,大的学科融合,学科联合,相互促进,相互吸收,相互学习。这是我们在国内的融合。

       我们要面向世界,要广泛地做世界的国际交流,这种国际交流是广泛的引进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提升我们的民族艺术,不断地把优秀的民族艺术打造出来,推向世界。一旦我们的民族艺术能够推向世界,为世界艺术做出贡献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地位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也就真正地成为世界艺术。未来的发展大家要开放包容,要能够永远别人能进来,能够和外面的紧密合作,把我们的艺术输出去,这种输出去就是民族自豪感,又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中国网:我们也会更加地文化自信。

       周昌新:就这个意思。

       中国网:非常感谢周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中国重彩油画既专业又深刻的解读。各位网友,我们本期节目就是这样,下期再会。

    周昌新:谢谢各位网友。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主持:裴希婷;摄像:董超;后期:刘凯;摄影:李佳;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周昌新谈中国民族艺术对世界艺术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