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携手,从六个维度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

本期嘉宾

时间:2018年9月6日

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贺文萍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9月3日-4日,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并在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讲话。此次峰会取得了哪些成果?为中非合作论坛注入了哪些新的内容?将给中非合作带来哪些影响?就相关问题,《中国访谈》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贺文萍进行解读。

贺老师,欢迎您做客《中国访谈》。

贺文萍:谢谢!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贺文萍。(杨佳 摄)

中国网:今年,中非合作论坛迎来了18岁“成人礼”,18年来,中国一直将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作为目标。刚刚通过的《北京宣言》也明确提出了要“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您认为,应该如何完成这一目标呢?

贺文萍:的确,“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是习近平主席早在2013年3月份访问南非、坦桑尼亚、刚果布的时候——在那一次,他在坦桑尼亚发表讲话的时候首次提出,要建设一个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在我的理解里,它在时间上有三个维度,从过去的维度来看,我们在毛主席、周恩来那个时代,我们支持非洲反帝反殖的独立进程,在那个过程里,我们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互相支持。取得反帝反殖胜利之后,中国开始进入到了改革开放的时候,非洲也进入到他们经济发展的时代,把我们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的主题就是经济发展了。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里,中国和非洲有巨大的互补性。不是说只是非洲希望中国来施舍,让你给点钱给非洲,我认为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我们的企业到非洲去投资,到哪里去开拓这个市场,早去的这些企业,其实他们自己都赚钱了,要不然怎么那么多的企业都愿意过去?而且非洲也是这么富饶的一块土地,他们的人文(景观)、风光也是很好的,所以,中国的游客也是呈几何数地往上增加。

在发展的过程里,我们有相互的需要,中国需要非洲这块市场,包括它的潜力,它的人口——这个人口也是有12亿多。非洲在现在的发展过程里比较滞后,需要中国先发展起来的发展经验、中国的发展资金。要修路架桥他没有钱,也想坐上高铁,但现在连普通速度的铁路都还没有,所以他慢慢来。他需要我们的技术,也需要我们的管理经验,也包括机器设备。这样一种相互需要,使得中非在一起,这个命运是在一起的。非洲需要的技术要是从西方国家来,还不实用,因为西方国家的发展已经超前很长时间了,进入到了后工业化时代了。

中国在40年前和非洲的起点是一样的,我们现在还有一些贫困人口,也有大量的技术,并不是特别高大上,但是很接地气,在非洲可以一下就学会,一下就可以使用。正是因为互有所需,就奠定了我们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在当前这个时代。在过去那个时代,在过去的维度,也是互相有需要,因为我们都是要解放,要获得主权,获得独立。在未来也一样。这次峰会的召开是中国在党的十九大开完之后,在北京做的一个非常大的主场外交,这么多非洲国家的元首都到中国来,规模这么大的会,联合国秘书长也来了,就是因为它可以带来未来。如果觉得没有未来的希望和期许的话,可能不会有那么大吸引力。

我们每三年都会推出很多详细的计划,这些计划要契合非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契合中国自己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不能剃头挑子只有一头热,只有一头热的话,肯定不会使这个关系走得长远、走得扎实。这是中非命运共同体。

当然,它有非常丰富的内容。习主席在开幕式当天的讲话里,已经条分缕析地解析了这些内容。但是如果从时间发展脉络来看,它可以用过去、现在与未来来看每一阶段我们共同的任务,我们要发展的共同的基础,以及我们共同能获得的东西,一定是要双赢,任何一边单方面的赢也使这个命运共同体不可能那么容易构建。

中国网:习近平主席在这次峰会上为中非合作提出了新的内容,那就是六个“共”:”——“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您是怎么理解这六个“共”的呢?

贺文萍:中非命运共同体可以从六个维度,把它的内涵更进一步地丰富。

第一个维度“责任共担”,我理解它是政治和外交这个层面的。中非领导人之间加强政治共识,加强政策的对接;也讲到在国际舞台上,中非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国际事务上现在有很多事情,包括我们常常感受到的一些贸易霸凌主义——加关税,只想自己好,别人过得好不好就不管了;还包括气候变化,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也是每年往南移动的——我和非洲朋友聊天,他们说“我们自己没有制造二氧化碳”,因为非洲工业化还没有怎么发展,“但是我们遭受气候变化之害倒是最厉害的”。这也使非洲人觉得不公平。

联合国马上又要开气候变化会议了,所以,我们这次在宣言里专门有一段,是讲我们一起——中非联手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现在特朗普还“退群”,退出《巴黎协议》等等,都不想承担这些责任了。我们中国和非洲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还要对全球的事务做出贡献和协调,这就是“责任共担”。

“合作共赢”,当然指的是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合作,就像我们前面讨论到的,它是基于共赢的基础上,不是任何一方施舍另一方,决不是这样一种关系。我以前到非洲去开研讨会的时候,非洲朋友说,我们不习惯、不喜欢过去和殖民主义的关系,老是说“给予”,用非洲的话来说,你给予的时候,是上面一个手给东西,你下面这个手来接住,它的关系是垂直的。

现在我们和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非洲、金砖国家,我们谈的都是叫握手的关系,手和手相握的时候是平行的,不是上下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是握手。中非合作论坛做的标识也特别棒,经常看到很多地方的标识都是握手的关系,所以,这是伙伴关系,没有谁尊谁贱,或者谁是主子教化谁似的,没有这样的。所以,我们在合作里边是共赢,还包含有相互的尊重。

“幸福共享”,就是要把这个关系落实到人,我们每一个人的小幸福增加了,才会有国家的大幸福,大幸福是由小幸福构成的。

我们搞一个项目,好多总统府、外交部大楼都给它修好了,可能老百姓没有感知到这个合作里面对自己生活的改善,可能只是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在那儿,挺好看的。但他日常的生活,每天的电是不是24小时都有保证,是不是有清洁的水源?这些就是我们未来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要着眼于老百姓的东西,着眼于人,要让中国的百姓、非洲的百姓都有获得感,这就是叫幸福共享。

下面的层次里,我们习主席讲的还有“文化共兴”、“安全共筑”,环境方面叫“和谐共生”。

“文化共兴”,文化是讲非洲文化、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是古老的文化,非洲也一样。每次去非洲,你看我平时还喜欢戴着在非洲买的装饰品,因为一到非洲去,就感觉到木雕艺术、铜雕——赞比亚有很多铜,它的铜雕艺术是世界一流的;还有木雕,我自己去非洲的时候,每次都买回来,(家里)都摆得太多了。因为实在是太漂亮了,各种造型,各种风格,还传达出很多很多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还有它的绘画,包括非洲的文学作品,可能大家不太了解,非洲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非常多,在南非已经好几个了,(还有)尼日利亚;还有蓝调音乐,还有嘻哈音乐的源头,都是在非洲。所以,非洲的文化其实非常丰富,但是我们需要了解,这叫共享。这都是人类的宝贵遗产。中国的就更不用说了,中国人自己都了解,琴棋书画等很多。

还有个安全,也非常重要,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是在2012年首次在中非论坛的行动计划里把安全合作写进去了。因为2011年大家都知道发生了利比亚的内战,卡扎菲被赶下台,还被杀死了。我们在利比亚内战之前就紧急撤侨了,3.7万中国人。因为现在中国人在非洲有很多,保守估计都有100多万人了,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中国人的存在。所以,中国的投资,中国人的存在这么多,非洲的安全和我们的安全当然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他们打仗了,我们得撤侨,在利比亚撤3.7万人,如果安哥拉出现什么闪失,那50万人能撤得回来吗?又那么远,你再怎么撤都撤不了。

所以,永续的安全是最完美的,我们不说达到百分之百,就是这个比例值最高的安全系数,不是说你派多少海军陆战队,也不是像美国一样,建多少多少军事基地,那都不是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的出路。根本上保证安全的就是非洲自身有安全,加上人心相通,民意相通。当地老百姓会像保护自己的家人一样来保护你,那才是你真正的安全。所以,我们要加强这样的安全的互相守望,共筑安全。

当然还有环境。最后习主席讲到环境方面,我们现在强调绿色发展,我们中国要搞绿色发展,我们现在搞产能转移到非洲去,不是说把淘汰落后的、污染的东西赶紧都淘汰过去。那非洲朋友不答应,国际社会也不答应,这些都是淘汰落后的产能,是任何地方都不能再去的。我们自己也要把蓝天给它呼唤回来,再把清澈的河流带回来,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过程是很艰难的。所以,在未来和非洲的发展过程里面,和环境实现有机的结合。

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我觉得是非常丰富,每一个内容里,我们又可以挖掘出很多很多的子内容,但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践行这些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贺文萍做客《中国访谈》直播间。(杨佳 摄)

中国网:刚才您说到安全方面,在2018年之前,中国和非洲有过这方面的合作吗?

贺文萍:2012年,我们正式写到我们的文件里面去,但并不是说以前就是零,其实也有。我还在我国的国防大学里带非洲军官的研究生,我是他们的导师。其实在津巴布韦及南部非洲一些国家,他们最早的一批领导者还是到中国来接受过游击战培训的,我们培训过他们。就是在安全互助概念写到这个论坛的文件里面之前,其实我们有培训,中国的教官们会到津巴布韦的军事院校里授课、做培训。以前我们也曾邀请非洲的军官到我们这儿来培训。培训的过程中,他针对某一个问题写论文,当然要经过资格培训,写论文、通过答辩,这一套程序都是很严格的。他们写的论文还要查重查伪,有没有重复率,很严格。他完成了之后可以在中国得一个军事学的硕士学位。我们的人力资源培训这条路,以前就开始了。往文件里写进去之后,我们就加强了这个方面的合作,比如说习主席在联合国大会里讲过,70周年的时候,讲我们要给非洲联盟提供1亿美元的和平基金。因为非洲联盟自己没有钱,它要派自己的维和部队,非洲毕竟还有一些热点地区,比如南苏丹还在打仗,刚果金东北地区也比较动荡。联合国维和部队里很多其实都是非洲军队,戴上联合国蓝色的贝雷帽,那就是在联合国的范畴下行动了,经费也是联合国出。现在中国在维和经费里排名已经是第二大出资国了,过去是日本,现在我们从原来的第五名已经上升到第二名。我们除了拿钱做贡献以外,我们也实实在在地搞培训。

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做,我们不去干涉人家的内政,这就是五个“不”,我们不是颐指气使的,这个人要下台,那个人要下台,你要不下台,我把部队是不是就开进去啊。很多大国以前都是这么做的,这当然是把非洲的尊严和非洲的主权都不放在眼里。

中国网:刚刚您说的这五个“不”,其实中国一直是这么做的,但是一些西方的国家和媒体并不认可中国的这种方式,您怎么看这“五个不”呢?

贺文萍:这五个“不”,我觉得,这次可以说是掷地有声。因为习主席在开幕式讲话里,前面就开始讲到这些原则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决不干涉非洲国家的内政,我们提供对非援助决不附加任何的条件,我们在开展对非经济技术合作里,也决不去谋求任何的政治私利,而且非洲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我们决不干涉。这五个“不”其实是我们过去以来一直对非政策的原则,不是新鲜的东西。之所以这次要掷地有声地再给它讲出来,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干干脆脆的语言、比较硬气的语言说出来,就是因为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老是有西方媒体对我们这些原则挑三拣四地说风凉话,不但说风凉话还经常批评。

比如我就参加过很多国际会议,批评我们的,比如第一,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援助。他们自己因为附加很多条件,条件一大串,很多,一个个条件数过来,对着比,你要不达标就不给你提供援助。有时候我跟非洲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们说,如果所有这些条件我都达标的话,还需要你的援助吗?说明我们已经发展得非常好了,像社会治理水平、政治透明度等等,经济结构都很好的时候还需要你的援助吗?就是因为他不达标才需要你援助,要是你援助还没给,就说你得达标,本身这个秩序就是反的。另外,还牵扯到对人家内政的严重干涉,比如他要求非洲国家放松货币管制,一定要削减福利开支,这不是对人家经济政策的干预吗?如果我一下按你的方法做了,经济上如果出现了一些问题,你也不见得来救,你只是让人家做这个做那个。政治上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指责中国,是认为中国没有跟着他们的步伐一起起舞,他觉得你好像搅他的局。

中国网:你“违反”了他的“规则”?

贺文萍:是的,好像“违反”了他的“规则”,我在制裁这个国家呢,你怎么突然去进行援助了,因为你不加任何条件,我已经说了,这几个是失败国家,是独裁国家,不能去的,那你中国还是跟他做经济合作。他就觉得你没有条件预设,不合适,认为这还搅了他的局。比如我们尊重非洲国家自主选择道路,最近不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还专门讲过吗——非洲国家应该向美国的模式学习,美国的模式应该强力进入非洲去,把中国模式给清走。这是他说的。

我觉得他这个话说偏了,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强加任何模式,我们每次都让非洲自主选择模式,我们又没有把中国的模式按到那儿去。各国条件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是说把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总结总结,非洲国家对照自己的国情,觉得哪一条可以借鉴,可以装到自己的工具箱里;我们的工具箱里有好多工具,觉得哪一个拿起来可以解决你那个问题的;有很多钥匙在这儿,你那边还有好多问题,好多锁,哪一个能开开那个锁,那你就借鉴拿哪个。而且我们中国也说了,随便拿,也不收钱的。

习近平主席还说了,欢迎所有的非洲国家参加到我们中国发展的快车里来,不像美国以前指责中国免费搭车,我们现在是欢迎所有的人来搭乘,免费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工具箱里的钥匙,你觉得哪一把合适,那就拿走去用。但我们并不是强迫你一定要你拿这把钥匙。这几个“不”,一是坚持过去我们自己对非发展的原则,不为所动,不因为国际上有些媒体的批评就乱了方寸,因为事实证明我们的关系发展得很好。习主席还说出,不但我们自己坚持,希望其他的国家也按照这五个“不”来做,我们不但自己要坚持,还规劝其他老是高高在上的国家,应该放下你的身段,真正地和非洲国家平等相处。

中国网:在中非良好的合作基础上,相信未来中非之间会有更好的合作和发展。感谢贺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这么详细的解读,也感谢各位网友收看!再见!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韩琳;主持:段冰;摄像:董超;摄影:杨佳;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中非携手,从六个维度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