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建筑师李兴钢:立足中华文化,实现建筑更加自信的表达
 
时间:2018年10月16日
嘉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鸟巢”中方总设计师,
          现任2022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规划师、设计联合体总设计师 李兴钢

        中国网: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建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吸纳了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带动了大量关联产业。197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9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3.8%。2017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55689亿元,年均增速16.6%;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7%。2017年,全国各种类型建筑业企业已超过30万家,建筑业年末从业人数达到5530万人。一大批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建筑业高级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不断涌现。

    这其中,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两次结缘奥运。他曾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总设计师,现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规划师、设计联合体总设计师。他提出的“胜景几何”建筑设计理念,用当代观念、技术、方法,处理城市与建筑问题,彰显了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董宁 摄影)

        中国网:李总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采访。有评论者称,文化是建筑的脊梁,它体现设计者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不知道您的建筑思想或者说设计理念主要受到哪些文化的影响呢?

        李兴钢: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建筑是一种文明的承载者和文化的表达者,因为建筑跟人们在文化或者说文明中的生活和精神需求有非常大的关系。我的设计理念可以用简单的四个字概括,叫“胜景几何”,实际上就是希望在建筑中追求人工和自然的交互。建筑是人工的,但是这种人工的建筑跟它所身处的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这是来自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我们的先人把它叫做“天人合一”,实际上说的就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一种生活的理想,这本身也构成我们这种文化的特色。这种特色会在中国人建造城市、住宅,建造宫殿、庙宇,甚至营造园林,还有村落,所有这些人工的营造中反映出来,非常强调人造的建筑物跟自然环境的互动。我把它叫做相互成就的关系,两者是缺一不可的,谁也离不开谁。

       而这种统一,或者说这种人工和自然的密切关联,虽然是在中国文化里特别强调的,但是我后来慢慢地发现,它实际上对于整个人类都有一种普适性。不光中国人在这样环境里,在这样关系中会觉得愉悦,可能(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也会觉得愉悦,这是我们这个文化当中奥妙和精彩的地方。

        中国网:毕竟我们有几千年历史的积淀。人们都说建筑师是思想家、文化家和艺术家。根据我们的理解,是不是建筑也和绘画,包括文学一样,有不同的流派和派别?

        李兴钢:建筑当中有一部分内容被称作艺术,有一种说法,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或者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但是建筑这种艺术跟绘画、雕塑、音乐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因为它是人的庇护所,是生活空间的所在,它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够建造起来,而且它需要很多人一起工作才能建造起来,它并不是建筑师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而必须通过团队的协作。

        中国网: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焰火《历史足迹》沿着北京古老的中轴线一步步走向国家体育馆“鸟巢”。从钟鼓楼向南穿过紫禁城至永定门,这条已经存在数百年、长约8公里的中轴线是中国首都北京的脊梁。而在中轴线北端的“鸟巢”,这座极具现代意识的高科技体育场馆,成为中国和国际社会接轨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就的窗口。作为“鸟巢”中方总设计师,李兴钢如今再次进入奥运时间,担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迎接奥运场馆设计和建设新的挑战。

        中国网:2002年的时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瑞士的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联手完成了北京奥运场馆“鸟巢”的竞标方案,当时您是作为中方的代表参与了这个项目。现在回忆起来,有没有一些难忘的往事和经历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李兴钢:我是2002年底去瑞士巴塞尔,作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的负责人,去跟瑞士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联合完成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建筑设计竞赛,当时叫做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因为是在年底,所以会跨越中国的春节,要工作到第二年的3月下旬,等于是第一次在国外度过春节。

        中国网:现在回忆起来,当时工作当中有没有遇到一些挑战或者困难呢?

        李兴钢:其实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中国举办奥运会本来就是中国跟世界交流的机会,所以作为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它既要使用一种国际性的语言、当代的语言,同时因为它身在中国,又要有中国特色的表达。这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就是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国际语境跟中国文化的本地语境之间的一种对话。我们两个事务所、两家建筑师之间的合作也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在学习,都在相互从对方吸取营养。我们最后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获得一个精彩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所以在“鸟巢”的整个设计理念里,非常强调体育场的本质,强调结构即外观等等,这些当代的、国际性的(特征)。同时它的形态、空间,又受到中国文化的某些启发,所以是一个双赢的、理想的结果。

        中国网:随着冬奥会北京周期的启动,目前冬奥会的场馆设计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设计建设阶段了。您作为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总设计师,希望在这次设计中,传达出怎样的设计理念呢?

        李兴钢:北京夏奥会是宏大的、向世界表现中国精神的一届奥运会,当时的这些场馆也符合这样的氛围,这样的状态。跟2008年夏奥会相比,2022年冬奥会更加强调可持续性,这也是中国新发展理念的体现,就是强调生态发展,强调场馆跟环境的友好,强调绿色奥运。对于延庆赛区来讲,它主要承担的是雪上比赛项目。身处高山密林的环境,我们更强调内敛,甚至消隐的状态,而不是强调宏大表现的外露的状态。所以我们的场馆设计理念叫做“山林场馆,生态冬奥”,场馆是在山林掩映中的场馆,冬奥是生态环保、可持续的冬奥。这既是对北京2022冬奥会整体理念的回应,也是对中国发展理念的响应。

        中国网:可以说这一设计理念也是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当下的时代特征。

        李兴钢:它既是中国当下的时代特征,你可以发现山林场馆也好,生态冬奥也好,它最终还是强调人工和自然,相互成就的状态,这样的一种密切相关的关系,是在我们文化里本来就有的,所以它也是一种对文化的回归和再生。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谈2022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理念。(董宁 摄影)

        中国网:目前您最满意的一部作品是什么,设计的灵感又来自于哪里?

        李兴钢:我每一个项目都有它们的特点,同时也有它们的遗憾所在。我们也说,建筑是遗憾的艺术,往往在建筑师看来并不是完美的,所以我也很难说有最满意的作品。最近完成的一个小项目,北京大院胡同28号改造。它是一个很小的项目,200平米的院子,以前是北京旧城里的大杂院,我们把它改造成一个“微缩社区”。大杂院里面原来是有多户人家居住的,不再像以前的四合院是一个大家庭的状态,我们就把多户的家庭从一个大杂院的状态转换成很多个小合院集合在一起的状态。这个院子由很多不同大小的小四合院构成,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小天地,同时多个院子之间还有一个小的庭院作为公共活动的空间,大家可以一起喝茶、喝咖啡或者看看城市的景观。所以它就有点像一个被缩微了以后的小社区,它不再是一个独门独户的院子,而是很多人家生活在一起的小的社区。

        这样的空间状态,我把它叫做“宅园合一”,就是每家有自己的院子,有自己的小园子,他们在北京旧城高密度的现代的条件下,有自己非常理想的生活空间。同时他们又可以共享公共的活动(空间),能够跟整个城市产生互动,这是我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一点。在中国当代的条件下,在对北京旧城进行更新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难题。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做了一种尝试,这种尝试使得人们能够拥有一个更为理想的生活空间。这样的生活空间的营造是来自于我以前,刚才我说到的,对于中国城市,特别是对北京城市结构的研究,来自于对中国建筑和园林的兴趣和研究。把所有这些研究的心得整合在一起,在这样一个小院子里面,把自己的想法和理念通过对这个小院子的改造呈现出来,还是很有收获的。

        中国网: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推进了建筑业对外开放和经济市场化进程。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总高度600米的世界第二高塔广州塔等一大批超级工程的落地和建成,不仅改变了我国城市的整体面貌,也成为彰显我国建筑业设计技术和施工实力的醒目标志。与此同时,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建筑业企业一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建筑业深度参与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

        中国网:您曾入选法国总统项目“50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首批赴法国进修。包括在2003年,您成立了李兴钢设计工作室。改革开放对您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李兴钢:我们这一代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状态下成长的。我还记得我们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1978年左右,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经历小学、中学,等到我们大学毕业,我自己是1991年毕业,主要的工作时段在中国改革开放后20年的主体阶段。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我们要作为建筑师去参与到中国的城市和建筑的发展和建设之中。后20年可以说是有非常多的工作机会。当然,中间还有你提到的出国进修,因为跟国际的交流也非常频繁。去国外见识原来在书本上,或者杂志上看到的那些著名的城市,那些建筑史上的著名建筑作品,来提升自己城市和建筑方面的素养,回过头来又再次能够投身到我们日常的建筑设计工作中。

        这样的工作过程一方面使我们获得了密集的锻炼,也有一些作品能够完成。同时我们也不断地在这个过程中反思,究竟怎么样的城市发展(方式)是更健康的,它的速度、质量应该是处于怎么样的平衡状态,这是需要反思的。另外一方面,需要反思的是建筑的设计、城市的设计,应该怎么样把国际的语言、语境和建筑的理念跟中国的文化、中国自己的价值观相结合。中国的传统理念对于城市建筑、聚落、园林本身就有自己非常完善的体系,它怎么跟中国当代的条件,跟国际化的、全球化的境况相碰撞,相结合,这也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董宁 摄影)

        中国网: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我们的居住环境,包括对建筑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在您的感触之下,这40年来我国的建筑发生哪些巨大的变化呢?

        李兴钢:变化还是很大的。中国以前的状态是,城市的建设和建筑的发展追求规模和速度,追求发展的效益、经济的效益。现在的中国越来越追求质量,追求品质,追求在城市既有存量的建设基础上进行优化——正在慢慢进入这样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实际上是既符合全世界人类的发展理念,也符合中国自身的具体条件,(这种转变)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整体上,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得很快,而且城市化率现在也非常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毋庸置疑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这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但同时也需要看到,在城市化的状态下,我们的乡村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空心化、乡村的环境被破坏等等。同时城市的环境也有它不理想的方面,比如说空气质量的问题、交通拥挤的问题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在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还有很多严峻的现实,这些在我看来实际上都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产生了问题。

        以前人和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人们生活在自然里面,人和自然之间更加亲近。现在不管是乡村也好,还是城市也好,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在疏离、在割裂。这样会造成人的生活空间的品质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不如以前。从更高的高度来讲,是中国本来追求的人和自然良好关系的文化,发展到今天被削弱了。所以我觉得在以后的发展中要注意这个问题,通过不同的手段,从不同的角度,比如政府决策的角度,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具体的工作角度,来修复或者修正人工和自然的合理关系。不光是在经济上,在生活水平上,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又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在人的精神追求上,在生活空间的品质层面上得到真正的提升,这才是更为理想化的空间营造。

        中国网:伴随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我们在深化改革,促进中外交流方面,您有哪些建议呢?

        李兴钢:实际上在很多年以前,从我们工作的角度就很强调中外交流。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们能够更快地向国外的建筑师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同时我们也很强调中国建筑师在合作中相对平等的地位,希望能够实现一种真正的合作,而不是中国人给外国人打工的(方式)。客观来讲,应该是越来越平等的状态。

        我们追求这样一种平等合作,双方相互学习。最重要的是实现文化的交流,最终体现在建筑作品上,达到共赢的结果。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来中外合作我认为很成功的经验。中国的建筑师通过合作,通过去国外留学,然后在国内实践,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很多中国建筑师,特别是年轻一代建筑师,在国际上获得认可的好作品越来越多,这是非常可喜的局面。

        接下来,我认为中外合作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是中国建筑师通过多年的实践、思考和进步,越来越能够基于自己的文化,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来创作自己的作品。而在我们的文化当中,你可以发现有很多厉害的地方。它不仅适合于中国人的生活,它也具有某种普适性,可以适用于其他地方人的生活。也许到了中国的建筑师基于自己的文化,有更独立表达的这样一个时期,这样的作品我想未来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可以实现我们自己更加独立的文化表达,或者说更加自信的、更加国际化的中国文化的表达。

        中国网: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其实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馈赠,也是希望未来我们建筑师可以在国际交流中树立更多的文化的自信。对此您有怎样的建议呢?

        李兴钢:我们还是应该保持比较自然,比较从容的状态。一方面是立足于我们自身的工作,一方面是立足中国的条件。先要解决中国自身在城市和建筑方面的需求,就是立足自己,立足中国。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在更加国际化的语境里面来做出我们自己的表现。事实上,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很多的中国项目实际上是在国际化的语境下进行的,是世界性的竞技场,很多国外建筑师跟中国建筑师同场竞技。在这些项目上面,我们都有可以发挥的空间。当然我自己也有些国外的项目,比如使馆或者其他的项目,也有机会能够在中国以外的土地上表达自己文化方面、建筑方面的理念。总体来讲,我希望这样一种文化自信也好,国际化的表达也好,是很从容、很自然发生的,而不是大喊大叫的,很刻意的。

        中国网:谢谢李总,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采访。


本期人员——责编:杭舟;主持:佟静,摄像:常智博;摄影:董宁;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杭舟;主持:佟静,摄像:常智博;摄影:董宁;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