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英:中国引领发展中国家从G20边缘走向中心

本期嘉宾

时间:2018年12月2日

嘉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

中国网:“中国访谈 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2018年G20峰会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题为《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的重要讲话。今年的G20峰会有哪些看点?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中的讲话向世界传达了怎样的思想和态度?今天我们邀请到国际问题专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陈凤英研究员进行解读。

欢迎陈老师做客中国访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杨楠 摄)

陈凤英:谢谢!主持人好,大家好!

中国网:2016年的G20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习近平主席作了重要讲话,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近两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习近平主席在今年这次峰会的讲话中也对世界经济形势做出了自己的分析,指出“世界经济再一次面临历史性的选择”。您如何看待这两年来世界形势尤其是经济形势的变化,又如何理解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峰会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分析?

陈凤英:首先,因为是历史性的选择,我想历史性选择一般不会去描绘两年来的变化,我们(的世界)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是世界到了后危机时期以后一个发展过程中,又到了十字路口。这个十字路口的选择,我认为外部环境变化尤其是全球经济治理当中的合作意愿是明显在下降的,而下降的原因是发达国家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的阴影,或者说他们宣布结束了危机,包括美国、欧洲。我们看到,危机结束以后,他们的自信心就上来了,所以他们的合作意愿明显在衰退,甚至各自为政。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变化,也就是他们的心态变了。

第二,他们的理念在变。这个理念之变引出了全球发展还是全球以邻为壑的问题——我们说同舟共济,而这个方面最明显看出来单边主义,因为是要他们“最伟大”了,好像“我们”跟“你们”合作就吃亏了。我认为这是第二个变化。

第三,国际整体的金融环境也在变。比如美国的宏观政策在变,比如它在升息,美国升息以后的结果就出现了美元在升,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陷入危机了。发达国家认为你已经危机了,我可以自我发展了,就像甩包袱,所以就不想承担国际责任。我认为这是第三个。

最关键的是全球治理平等了,发达国家不太愿意了,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当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增强了),他们不想给了,所以这里面矛盾就出现了。

为什么习近平主席做这样的描绘?为什么叫历史性的选择?就是往前走还是向后看?你是合作还是对抗?你是走向零和还是走向共同发展?所以这个十字路口的选择是历史性的。即使在十年前,就是华尔街金融风暴,当时是同舟共济,但今天就出现了相互拆台,我们认为以邻为壑的现象在出现,所以这个变化真的是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十年当中。

中国网:峰会宣言虽然有点姗姗来迟,但也终于出台了。您对这份宣言的内容怎么看?

陈凤英:还是满意的。大家都在期待有一个宣言,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宣言对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经济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宣言也来了,还是英文的,我匆匆看了一下,31条,还是不错的。当然跟杭州峰会是没有办法比的,但是31条内容总体还是完整的。

这个完整,第一点就强调,给大家看一下——它强调了,一个提出了以人为本,这是我们中国的发展理念;还有一个包容增长,也是我们中国的发展理念。最关键的有一点——“向前看”,looking forward,向前看的意思就是不要纠缠于当下的矛盾和问题,一定要往前看。所以我认为第一条就给我们一个方向,也就是以人为本、包容增长、向前看。

还有一点我非常满意,就是第四点,明确强调了强劲、平衡、可持续、包容增长,这是我们G20的一个目标,这个目标现在回来了。关键是又提出来一个宏观政策的协调,这也是习近平主席在发言当中强调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改革,我们叫“三位一体”,他明确提出来,其中又讲到了汇率稳定性——汇率稳定性对新兴市场非常重要。他实际上提出了G20的责任问题、G20的改革方向问题,所以我想又回到了我们杭州会议上提出的“三位一体”,我认为这一点非常强调。

最关键的是我们看到一个现实问题——当下的科技革命已经开始。我看了一下,第六到第九全部在讲科技革命对世界的挑战,尤其对我们工作的挑战。还有科技的扩散,因为我们知道,包括知识产权是必须的,但是科技和知识必须扩散,如果不扩散,后发国家、不发达国家是得不到发达国家已经研发的东西的,所以它讲到科技的扩散。当然它也讲到人才的培养,所以它在很多方面讲到教育问题,它认为只要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我认为非常好的就是第九点,G20提出一个数字政策,实际上我们讲数字鸿沟是存在的,它提出数字政策必须要把科技和创新,以及数字政策和数字共享问题结合在一起。我认为这一点提得非常好,我们看到的现实问题,这是世界所面临的。

我认为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因为这是我们大家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而它在这里讲到了贸易和投资是对世界经济增长、创造就业,以及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大的引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们一直在争论的问题,也就是多边贸易体制怎么走,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怎么走,是关门还是开放——我们讲封闭与开放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看到在宣言里面都讲了。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做客《中国访谈》演播室。(杨楠 摄)

气候变化是我们大家关心的问题,我看了一下,气候变化讲得也不错,用了三条在讲气候变化问题,当然也强调美国已经退出《巴黎协议》,其他所有国家都要承担气候变化的责任,第一步就是2020,讲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这31条兼顾了各方的利益,但是最关心的问题已经提出来了:多边贸易体制、包容性增长,最关键是创新增长,我们能够看到它基本上是一个完整的报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报告,最关键的是指明了明年的发展方向。比如它提出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必须要以规则为导向,是开放的。最终还有一个明年的G20会议要检查这一年当中WTO改革的进程,我认为这非常好,也就是把WTO的改革纳入到我们G20全球经济治理的平台。这就是小团体做不了了,主要是当中有11个是新兴市场,其他是发达国家,所以它是最有代表性的,纳入到G20去改革多边贸易体制,我认为是最好的一个平台。

中国网:宣言里面这31条内容跟我们G20峰会之前所期待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差别吗?

陈凤英:我认为超过预期,其实不仅是我们专家学者,各个国家都在担心一个问题,就是G20会不会发表一个声明,或者我们说领导人的声明,会不会达成共识?为什么呢?今天的议题就很有意思,布宜诺斯艾利斯这次会议,因为它为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为什么用凝聚共识?实际上是没有共识,很难达成共识,所以大家感觉到可能有分歧。我们看到前期的工作,他们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矛盾已经出来了,比如争论焦点一个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另一个在气候变化。

多边贸易体制改革明显有一个现象,我们说美欧日一个方案,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基本上没有进来,就是改革前期的建议。大家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没有一个这样的共识,那未来的多边贸易体制怎么改?今天它就明确提出来要达成共识,达成共识的基础还是要通过以人为本、包容增长、向前看,这一点就超出我们预期了。我们认为当时可能有一些国家会提出异议,不同意。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强劲综合可持续增长当中,它依然提出了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这实际上是发达国家不愿意提的,它们认为危机已经走过去了,有过河拆桥的思想。今天宏观政策协调又提出来了,这个政策协调对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要,因为汇率的紊乱引起了它们本币的贬值。阿根廷是东道国,它一直陷在危机中,为什么?它有自己的问题,结构性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是外部环境变化,所以这都是超出我们预期的。最关键,我认为贸易与投资对未来世界发展的重要性,还有把WTO改革写入了宣言里面,这是非常好的。

我总感觉到,从我的角度来分析(这次的宣言)超出了预期,因为我们希望他们要发表一个宣言,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指导性,但是今天起码原则性和指导性已经出来,所以应该说在十字路口的世界经济还是值得期待的,(这是)可以预期的这么一个报告。

中国网: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回顾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十年,也回顾了G20峰会的十年。您觉得这席话暗含了什么意思?

陈凤英:首先,已经十年了,大家知道,十年化解金融风暴犹如当下发生一样。但是如果没有G20呢?今天我们可能还陷在危机中,所以我们看到G20领导人峰会是源于危机,当时的职责就是应对危机,后来反危机以后就是全球经济的复苏,最后进入了世界经济的治理。我们看到,它的目标就是强劲、均衡、可持续,杭州会议加上包容增长,所以这十年实际上是非常艰难的。为什么习近平主席要回顾?我们一直看到,如果没有全球经济治理这么一个G20的平台,今天的世界可能不会是像这样的,美国也不会有这样的底气掀起一场贸易战。但是为什么呢?就是G20,G20最大的关键因素是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的合作,我们叫伙伴关系,也就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这是杭州会议讲的G20的伙伴精神。这一点精神可能人们会忘,所以今天习近平主席就毅然地提出,我们是有伙伴精神为支撑的,我们的原则是同舟共济,世界经济可以强劲、均衡、可持续和包容增长,所以我想他的回忆就是希望我们对G20向前看。

今天的宣言我看就写到向前看,我就非常高兴,为什么?未来十年怎么走,实际上习近平主席也在指出未来十年的发展,未来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方向。因为大家知道国际机构有很多,但是很多机构几乎都是发达国家设计的,我们叫布雷顿森林体系,不管是IMF、世界银行,或者现在说的世界贸易组织,我们叫WTO,几乎都是发达国家制定、发达国家为主的。只有G20,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我们在名义上,或者现在我们看到基本是平起平坐的,可以对等对话的,有共同语言的,可以达成共识的。

习近平主席为什么要回顾?是使大家要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来的。首先我们怎么过来,我们要记住往哪儿去,我们的未来在哪儿。我想这是非常值得回忆的,因为在一个历史选择的十字路口我们不要忘了我们的初心,所以我说我们是理性的回归,我们是不忘初心,我们是往前走。这个世界依然要发展,所以提出一个创新发展。我认为这种回忆、这种总结、这种展望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网:从2013年到2017年,习近平主席五次出席了G20峰会,并且一再提出中国主张,奉献中国智慧。习近平主席讲话中始终坚持的主张是什么呢?

陈凤英:这一点是大家关心的,所有的人去开会,我们知道现在国际关系当中大国小国的确是平等的,但是大国小国之间在国际事务的承担上,或者担当精神方面,中国还是非常强的,因为大国担当,是发展中大国。我们为什么说对中国智慧所有的国家那么关心,习近平主席参加的每一次会,我们都会给它总结一下。

首先是开放的世界经济。从第一次会议到安塔利亚峰会提出了怎么看、怎么办,到杭州会议又提出了开放的世界经济对世界有多么重要,支持多边,反对保护主义,最终到了今天,依然在说开放发展,所以开放是一个核心。为什么?我们担心以邻为壑,封闭,最终把世界就隔离开来,这样的世界我们是不想看到的,我们认为他一直在讲开放的世界经济。

第二是包容增长或者叫包容发展。因为今天的世界的确是有问题的,失衡是事实,因为没有失衡也不需要提这么多,有这么一个机构协调这么多没法调和的关系和矛盾,所以世界真的是在不平衡中发展的,但是它必须包容。在全球化的情况下跟一国不一样,也就是每一国的发展必须考虑其他的国家,我们要做大蛋糕。做大蛋糕当中就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当然,对一个国家来说,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必须在发展当中享受他应该享受的。因为现在我们能够看到世界上的收入分配差距,社会的分化,很多就是因为收入分配有问题,就是宏观政策。所以,习近平主席一直强调包容增长,到现在他一直在说普惠发展,最关键的是他非常关心创新增长。

从一开始,他认为新的科技革命在开始,新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数字经济甚至出现了数字鸿沟,包括科技经济,但又出现了科技鸿沟,共享科技发展是人类必须要的,我们说的共享的溢出效益。当然,保护知识产权是必须的,在保护知识产权前提下,新的科技革命应该惠及一些不发达的或者相对落后的或者说发展中国家,所以科技增长、创新增长,甚至他讲到了创新问题,延伸到制度创新去。他一直强调全球经济治理,他非常担心全球经济治理这一个失衡问题。

全球经济治理架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但是现在世界发生了一个巨大变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已经在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因为80%的世界经济增长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贡献的。全球贸易投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个时候全球经济治理要与时俱进地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一直在讲全球经济治理的改革,我认为这一点可以说从这五次会议,包括在今年这次会议上依然在强调的。

当然也有特点,这次会议他强调规则导向,我们能够看到第二次发言的时候,他讲了几个导向。一个是开放导向,那是过去强调的;第二个是包容导向,也是过去强调的;第三个是规则导向,他一直强调以规则为基础。而这次我们也看到,很有意思的就是习近平主席的话被宣言吸纳进去,宣言当中就讲到了规则导向,以规则导向最大的问题,这里叫有效适应世界巨大变化,也就是历史性的变化。所以我想这个规则导向是这次习近平主席提出来的,也是一种新的提法,而规则对当下的世界经济有序无序的选择当中,或者历史性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国际货币体系,还是国际金融体系,还是我们的国际经济秩序,必须要有规则。我认为这一次他强调最多的就是规则导向。习近平主席非常关心世界开放问题、包容问题、全球治理问题、创新问题,今天——规则导向问题。

中国网:这是一个新的内容和角度。中国对G20机制的发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呢?

陈凤英:应该说对G20的贡献任何机构没法比,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加入,甚至我们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我们是强有力的推动者,可以说是忠诚的贡献者。

首先,G20是从反危机开始的,反衰退是它主要的目标,中国以自己的经济增长贡献世界。我一直说,如果在反危机当中没有中国,我们可以看到世界没有今天,为什么?因为在2009年和20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50%以上,所以我说在反危机、反衰退当中中国是中流砥柱。在全球经济治理,匹斯堡会议已经以G20替代G7成为全球经济治理平台,那我们就是积极的治理者和创造者。因为中国的主张,比如伙伴精神是我们在杭州会议提出的,伙伴精神的核心就是同舟共济;还有共克时艰,到今天习近平主席还在强调我们只有同舟共济,因为全球化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样的经济当中你一味搞保护就可以保护你自己?实际上是保护不了。所以我认为习近平主席在全球经济治理当中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共商、共建、共享,甚至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这实际上在G20、在联合国都作为一种全球治理的规则了,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全球经济治理的包容增长。

这个包容增长非常重要,因为中国以自己的包容增长在做一个样板,比如说减贫。习近平主席在这次会上表示我们的减贫目标是2020,我们肯定会实现,这种宣言式的讲话实际上给世界一种声音——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但是我们首先做到的是自己的包容增长,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公民怎么在我们的改革开放当中享到他应该享有的,尤其是以人为本,这个理念在中国应该说体现得非常明显。在G20和全球发展当中,包容性都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发展。

最关键我认为我们在创新增长这一块对G20的推动非常大,因为每次会议习近平主席一直在提醒大家新的科技革命来了,如果对这次科技革命你认为还可以等一等,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你可能就被边缘化了。但是他十又关心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在这次科技革命当中能不能参与进去,享受科技革命的成果,他又很关心。所以我认为在全球所有平台当中,G20我们发挥的是淋漓尽致的一种作用,或者叫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个影响可能谁都不能低估。因为G20当中事实上还有两个机构,这两个机构就是G7——七国集团全部在里面;还有金砖国家,而金砖国家这五个都在。我们每一次领导人峰会的时候,金砖国家领导人都要会晤,发表一个联合声明。这次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的时候,五国领导人又见面了,他们又发表了一个声明,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它是帮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发声,帮它们争取它们的话语权。所以我认为在G20当中,中国可以说是引领着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从边缘逐步走向中心。

中国网:习近平主席在这次讲话中也提到了“四个坚持”,您认为这“四个坚持”对于G20本身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陈凤英:首先,G20发展到了历史性的关键选择期,它第一个就是要开放合作,因为只有开放才能合作,封闭就是以邻为壑,所以他明确提出来现在的世界就是一个十字路口,你是开放还是封闭?你是合作还是相互倾轧?这样的现实当中,他第一个就提出了世界就面临这样的问题,G20就是面临这样的问题。最担心这个声明能不能出来,要不然我们担心它干什么,所以第一点就是开放合作。

第二是伙伴精神,这个伙伴精神是杭州会议提出的。但是大家忘了我们过去十年怎么走过来的,大家没有同舟共济的精神了,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自己已经宣布结束了危机了,他们可以自我发展了,他们所谓的自我的自信心上来之后,他们不想合作了。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依然要共克时艰,共克时艰就是不要忘了伙伴精神。

第三创新引领,创新引领在一些国家已经出现,包括中国的新业态、新经济、数字经济都在出现,但是在很多国家没有。比如我们看到不发达地区,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所以他说必须要有一种创新引领,这种我们叫科技革命,实际上就是新业态,最终是新动能,这就是G20和所有其他国家都面临的一个问题。今天阿根廷,如果它已经变成一个创新国家,它就不会陷入危机了,所以结构性的问题还是存在的。

最后一点就是包容增长,叫做普惠,普惠增长就是包容发展的问题,也就是今天发展的很多宏观政策各个国家都为自己在考虑,没有考虑到这种政策的做出可能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产生什么影响。比如汇率问题,比如现在我们看到的油价,上窜下跳的,都是有汇率影响的,这样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实际是G20以外的世界都面临这四方面问题,所以他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我们怎么样做出历史性的抉择,他提出自己的建议和主张。

中国网:讲话中也提到了WTO的改革问题,此次习近平主席对WTO改革是什么样的看法呢?

陈凤英:我认为这些原则性的问题都提出来了,因为WTO改革现在我们看到当务之急,G20现在面临的是WTO改革或者叫多边贸易体制,因为我们知道G20的全球经济治理已经把IMF的份额给了,世界银行也给了,当然第十五次还没有推动,但起码我们第十次已经给了,但是只有WTO到今天没有给。但是WTO面临一个可能瘫痪的问题,就是争端解决机制,现在专家的任命因为美国不同意,只有三个了,七个专家,我们叫大法官,现在只有三个,到明年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了,你想WTO是不是可能就被边缘化了?所以习近平主席把这个事情明确提出来。

大家都在提出改革方案,美欧日有四个联合声明,已经发表了,实际上加拿大也请了12个国家在谈,墨西哥也在做,我们中国和欧盟之间也有联合小组,但是没有一个总体的方案,这个时候习近平主席就必须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领导人)说出原则,比如WTO的原则是什么?开放是它的原则,我们叫自由贸易,便利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二是非歧视,非常重要,非歧视就是所有国家都是平等的;其实最关键是发展,发展是WTO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就是有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我们说的WTO——因为WTO到今天为止是164个成员,但是主要是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加过,所以必须要把发展问题放在里面。这种规则如果我们推倒了,我们要重建,那可能就不是WTO了,所以他必须坚持原来的原则。最关键的我们强调规则导向,也就是说这个规则是叫共同商量,协商一致,渐进推进,不可以说推倒重来。这些原则是大家都在争论了,而今天还没有结论,习近平主席就提出了。我比较高兴宣言里面有的已经写上了,甚至未来可能会责成WTO改革,一年以后的G20可能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这就是习近平主席这一次我认为带去的使命性的任务,就是多边贸易体制改革的中方原则和立场。

中国网: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不仅表达了中国将沿着改革开放道路走下去的决心,也提出了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措施。这些表态和举措对于维护G20机制,解决中美贸易摩擦具有怎样的意义?

陈凤英:导向性的或原则性的,首先,我们这一年当中自主的改革开放措施或者政策出台可能是40年当中比较多的,起码在最近5年当中是突出的。

首先,我们自主开放了对外的市场准入,进博会也召开了,对外资企业实行了22个领域的负面清单,到现在已经只有48项,这在国际上也是第一的。这就是习近平主席在说我是以开放在促世界经济的开放,就是我以实际行动来推动世界经济。这一点大家都看得到。我们看到了营商环境(的提升),这是世界银行给我们的一个评价,我认为这是最公正的评价,起码我们是提升了32位,到了46位,七项当中有五项都是满分,这说明我们做的的确是不错,这是为什么呢?以我自己的行动。

中美贸易摩擦当中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市场准入,我的市场准入主动在开放;还有保护知识产权,我自己在做,知识产权的法律我出来,法院我已经成立,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种全民教育我已经在开始。我们能看到,这就是美国想看到的。最关键它说的贸易逆差与顺差的关系,美国贸易逆差,我买,这种方式总是可以吧?再加上我的关税,整体关税从11月1日已经降到7.5%,要知道WTO是有规定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是可在10%到15%的,我现在7.5%了,发达国家的规定是3%到5%,我都接近你3%了,你还有什么话可说?所以我认为自我的行动、自主的行动表明一个中国的对外开放,所以这一点全世界都是能看到的,所以国际机构做出一个我认为是公正客观的评价,就是我们的营商环境的改善。

最关键的还是想解决国际上的矛盾,因为国际上的矛盾肯定是双方的,不可能是一方。比如他们在担心我们是不是引进外资的问题,比如所谓的技术转让问题。我们就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技术转让我们政府没有任何要求,但是如果企业有这种要求是不是可以改正,所以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在做给自己,为了自己的全面对外开放,也做给世界看,这个结果就是缓解一下他们对我们的看法,缓解一下他们对我的认识。

所以我认为应该说这次如果说习近平主席跟特朗普的会谈有个好的结果,我认为从我的努力首先开始,我们希望G20之间有一个共识——对外开放,中美之间也有一个共识——相互开放,尤其是对等开放,因为他一直说公平对等,我们就要对等开放。我们也希望美国对我们的企业在美国投资不要以特殊的方式进行安全审查。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在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是自我革命性的变化,这个变化对国内是改革,对国外是开放。

这一点可能对未来的多边贸易体系改制也是一个促进,因为多边贸易体系需要的是自由的、开放的、包容的、非歧视的,我们内外是非歧视实现的负面清单,那就是对WTO或者多边贸易体系改革。尤其是我们服务业的对外开放,WTO未来下一阶段讨论的最大问题就是服务业的开放,因为上一轮谈判是制造业的开放问题,边境外的关税问题,现在我们都在做边境内的政策的协调。边境外我们的主要关税下降,服务贸易我们基本全面开放了,所以我们这次对多边贸易体制又是一个推动,应该说我们这几年做的世界是看得到的,而我们这几年做的也给中美之间减少贸易摩擦创造了一种很好的环境。

我们讲一个例子,比如1至10月份,美方到中国来的投资是明显增长的,但是中国去美国的投资全面下滑,这里面就能看到肯定是我开放大了,美方可能在关闭。比如我们的进出口贸易,1至10月份我们已经完成了全年的贸易额,尤其是进口增长非常大。我认为这一次是以实际行动给世界一个最大的支持,开放的世界经济和中美可持续的发展,这种可持续的发展我们认为是可持续的有规则导向的一种中美关系和合作,就是我们所希望的。

中国网:开放合作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陈凤英:是的。

中国网:今天非常感谢陈老师做客中国访谈,对习近平主席在G20的讲话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陈凤英:谢谢。

中国网:也感谢各位网友收看,再见!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韩琳;主持:段冰;摄像:董超;后期:刘凯;摄影:杨楠;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陈凤英:中国引领发展中国家从G20边缘走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