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杰代表:提议制定《质量教育法》促进质量强国实现

本期嘉宾

时间:2019年3月14日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马杰

        中国网:各位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2019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马杰。马代表,欢迎您做客《中国访谈》演播室。

        马杰:各位网友大家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马杰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演播室。(李佳 摄影)

        中国网: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年两会您带来了哪些议案和建议?

        马杰:我今年带来的一个议案是提出,要研究制定《质量教育法》。

        中国网:为什么您会关注《质量教育法》呢?

        马杰:这来源于去年我们开展的航天质量日的活动。

        3月22号是我们的航天质量日。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们曾经出现过运载火箭发射失利的情况,损失惨重,影响也非常重大。当时事故是由于产品质量不过关造成的,我们就把发射失利的这一天确定为“航天质量日”。每一年我们都把3月22号作为我们集中开展质量教育的一个特别的日子,一直坚持到现在。去年在开展这个活动的时候,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如何能够实现航天梦,我们认为质量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另外,我们也发现,刚刚毕业进入到航天岗位的这些毕业生们,他们在学校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质量教育,而是需要在工作中进行培训。我们出发点就是,能够让在学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能够掌握一些有关质量的技术,学习一些有关质量的基础知识。我们感觉到,如果他们在学校里就能学习,到这儿来他的基础会更好。

        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发现,我们国家只有2%的高校开设了质量课程,就说明绝大部分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就想是不是应该在高校增设这些课程。对此我们也进行了了解。我们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但是好像都很难能够把我们的初衷加进去。

        后来,我们有一个小团队进行了调研,也做了一些学习和了解,认为应该专门制定一部《质量教育法》。(这部法律)不仅仅是针对高校,而是面向全社会各个层次(的教育机构),甚至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抓起,从小学就应该有质量教育的课程,要让他们学会精益求精,学会追求高质量;一直到他们进入社会,企业对于员工的教育,这整个过程就更加丰富了。所以,我们认为《质量教育法》有必要制定,这次我们就提出来了。

        中国网:目前无论是高校也好,还是高中也好,学生们学习的都是一些非常专业的知识,在专业之外还需要有一个质量意识在里面。

        马杰:提高全民族的质量意识,这也是(符合)我们提出的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实际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多个强国,比如航天强国、数字强国、网络强国等等。我想所有的这些强国最重要的基础都是质量,如果没有质量也没有办法实现真正的强国目标。

        中国网:关于质量教育,您有没有跟一些高校沟通过?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马杰:我们跟学校有过沟通,很多学校都认为有必要。我们也了解到,一些高校老师,特别是工科专业的老师,他们也有这个愿望,认为确实有必要来加强质量专业的教育。这是学生们日后能够成为工程师、科学家非常重要的基础。

        中国网:这可能也是工作严谨的一小部分。从长远来看,您这个议案之后会解决这些问题。

        马杰:希望能够有所解决。特别是从文化上,我觉得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增强“精益求精”“较真儿”的文化,而不是“差不多”“大概齐”这种文化。所以,我们自己不管是作为一个消费者,还是作为一个制造者,都需要追求高质量。

        国网:2018年,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绩和亮点,尤其在军民融合方面?

        马杰:2018年也是我们航天科工二院非常难忘的一年,我们祖国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我们所从事的航天事业这40年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18年,我们很好地总结了这些成绩,并且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继续开展后续的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2018年,我们按照整体规划和部署,全面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首先,就是坚持强军首责,完成国家赋予我们的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同时,在创新发展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说,去年12月22号,我们研发的虹云工程技术验证卫星发射成功,并且进入预定轨道。它是一枚低轨宽带通信试验卫星,(2019年) 1月9号我们的团队成员就通过它接收到了微信,实现了天地的互联。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马杰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采访。(李佳 摄影)

        中国网:您能不能跟我们详细地说一说,这个虹云工程技术验证卫星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马杰:它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了,使用手机都非常方便。但是我们都知道,在一些偏远的地方是没有信号的,没有WIFI的。

        中国网:是的,有时候好像在电梯里、地铁里,稍微封闭一些的地方就没有信号了。

        马杰:对。所以要想解决信号全覆盖(的问题),不光要实现地面的覆盖,还需要在空中覆盖,在非常边远的地方也需要覆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就要建立天基互联网。这相当于把我们的基站建到了天上,然后通过组网来形成一个全覆盖的互联网。在地面我们可以用基站,在地面没基站的地方,我们可以用卫星来赋予手机的信号,天地能够实现连接。这样我们的通信就更加方便、便捷,实现了真正的全覆盖。但是这项工作我们现在刚刚起步,去年的这颗是我们的技术验证卫星,实现了功能的突破,但现在还在试验的过程中。

        中国网:太棒了!可能城镇居民的感受没有那么深切,但是像一些边远山区、贫困地区,那里的人们没有办法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福利,在生活上也没有与互联网衔接得那么紧密。但是这项试验成功之后,他们就可以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互联网生活。

        马杰:是的。所以在去年我们整个的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是创新发展,“虹云卫星”就是一个典型的、离大家生活比较近的例子。我们也围绕着其它相关的领域在创新,而且在国家推动“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也都非常活跃。通过转换发展的方式,提高发展的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还是有很大的进步和提升。

        中国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还提到,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其实核心技术的攻关主要靠的是人才。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在吸引、培养以及留住人才方面是如何做的?

        马杰:听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我也很关注这个话题,因为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和人才又是相关的,创新是靠人来创新的,所以归根到底,我觉得人才是最为重要的。

        对于我们航天二院来说,到今年已经有62年的发展历史了。从当初的仿制,到现在的自主创新,我感觉这62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这个创新历史的源头,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我觉得只有他们才能够把我们航天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在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这些年也经历了很多阶段。1957年刚开始组建航天科工二院的时候,我们国家最精英的人员都进入到了航天队伍,隐姓埋名,其中有很多大科学家,他们为我们国家航天事业的起步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包括“两弹一星”。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也经历过低谷的时候,也有人才辈出的时候。在改革开放之初,那个时候的人才压力非常大,社会上有一句话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说的就是我们。但是国家非常重视,采取了很多政策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因为这个事业对国家太重要了。到现在为止,我认为我们人才的培养、人才的使用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模式,也为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

        具体来说,首先是事业的牵引。我们承担着各个项目的任务,这些任务都需要我们优秀的人才来承担。对这些人才,一个是引进来,另一个是给平台,然后培养他们,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些人才能留得住。留得住不是单纯地留人,既需要价值观的共识,也有事业的留人,也有感情的留人,当然,也有待遇留人,这几个都是相关的。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这些年我们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尝试一些和社会发展相适宜的新的政策和管理方式。

        我们二院百分之五十三的员工是科技人员,其它的还有技能人员、管理人员、经营人员,但科技人员是我们最重点的一支队伍,也是最大的一支队伍,他们的培养和使用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前几年我们专门梳理制定了“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对所有的科技人才进行梳理,并且分成了三个类别。

        在最大众的层面,针对毕业时间不长的人才,我们实行的是“培英计划”;中间部分,已经成为骨干的叫“菁英计划”;最顶端的是“领英计划”。针对不同的人群,随着他们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组织学术交流、营造平台、导师带徒、创造工作、开展相关项目,以及给与他们从事重要项目的机会,使得不同的人能够接受到不同的培养和培育,让他们在本职岗位上能够更快地成长。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能给大家搭建这样一个平台,鼓励多干事儿,鼓励干成事儿,帮助他们更快地干成事儿。

        中国网:通过您的描述可以看出来二院在人才培养上确实下了很大的力气,聚拢人才共同奋斗,才能实现我们的强军梦、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当中也说了,“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实现了,中国梦也就实现了。现在也想问问您,您的梦想是什么?

        马杰: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实现航天梦。作为航天人是一种骄傲、一种自豪,我们有幸能够承担国家的重点任务,能够为国家的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我们的贡献,这是我们的骄傲!所以,这个航天梦是我们航天人共同的梦想。我也是航天人,我也怀揣着航天梦,也愿意为航天梦的实现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中国网:谢谢马代表跟我们分享了这么多,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杭舟;主持:段冰;摄像:董超;后期:刘凯;摄影:李佳;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杭舟;主持:段冰;摄像:董超;后期:刘凯;摄影:李佳;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