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于5月9日至10日在华盛顿举行,磋商结束后双方仅表示同意继续推进磋商。而在此期间,美国突然宣布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此举再次引起普遍担忧,似乎中美贸易谈判在经历了十一轮谈判之后又回到了原点。究竟中美贸易关系走向何处?中美关系又将走向何处?《中国访谈》再次邀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谈谈自己的看法。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伦晓璇 摄)
中国网:刘鹤副总理在十一轮中美经贸磋商结束后对记者说,双方存在很多共识,但也有不一致的方面。中国在原则上问题绝不能让步。您如何看待刘鹤副总理所说的原则问题?为什么不能让步?
陈文玲:这次谈判和以往历次不一样的非常突出的一个变化,是我们以前都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发布相关的信息,而且涉及到谈判内容、谈判的分歧、谈判的承诺都没有真正公开表达过。(虽然)没有真正公开地表达,但中国态度是有的,中国坚持原则是有的。为什么没公开?因为还在磋商,还没有形成最终结果,公开以后可能会使谈判受到更大的阻力。所以我认为双方都是比较克制的,美方也没有向整个社会公布谈判的细节,也是部分透露,或者在局部讨论。
我认为中国总的来说是有理、有据、有节,是克制、忍让,表现出来极大的耐心,而且也表现出来了极端的负责任和极高的专业水平。
这次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谈判结束,然后谈判出现曲折。刘鹤副总理在美国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开了三个矛盾点。这三个矛盾点,就使全世界同步了解到了谈判的相同点、不同点,中国的原则、中国的立场、中国的底线。刘鹤副总理谈到了三个方面,是这次谈判,也是我们历次谈判跟美国的分歧点。当然,原来有更多的分歧点,在谈判、磋商的过程中,有些分歧点变成了共同点,共同认知;有些分歧点可能取得了一些进展,还没有这么明显的分歧。
现在这三个分歧点,我认为是中国坚守的底线,是中国的原则。比如说,第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加征高额关税,必须要取消,全部取消加征的高额关税。我认为这是正当的,也是合理的。因为贸易战就从加征关税而起,它的起点就是这个。如果回到起点,中美贸易关系回到正常轨道,加征的高额关税必须取消。而且加征高额关税不仅是对中国,对欧盟,对日本、印度,加征高额关税都是因美国而起,都是因为美国没有按照国际规则,是按照美国国内1930年的《关税法》、1974年的《贸易法》,用自己国内的这些规则和法律来制裁其他国家。本身这些制裁的规则、制裁的依据就不能成立。这就是单边主义。
你用单边主义的这种做法,来对世界贸易形成的这些结果进行制裁,这本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而且1930年的《关税法》、1974年的《贸易法》是早已经过时的。那个时候是实体经济,各国的贸易联系没有这么紧密,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并没有形成。现在全球2/3的贸易品是中间品。我们和美国的500亿的商品里边,73%是中间品和投资品;2000亿美元加征关税的商品里边,78%是中间品和投资品。这样的一种贸易形态,你加征高额关税,实际上不是对中国一个国家加征的,是对在中国生产的所有制造商、出口商加征的,而且这些制造商、出口商里边也包括美国在华投资企业。所以它必然要遭到反对,不光是中国反对,美国在华企业,只要它要向美国出口,它也反对。
所以在去年莱特希泽贸易谈判办公室征求美国企业意见的时候,95%的企业表示反对加征高额关税,107个行业组织表示反对,1000多个经济学家联名给贸易办公室写信,表示反对。但是照加不误,因为它已经把这个做成了一种打击中国的工具。特朗普说征关税是很简单的事,一征就灵。而且他到今年中期选举之前,他认为,尤其在第十一轮谈判之前,他认为美国经济很好,是因为美国对中国加征了关税,多收了1000多亿美元的关税。
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加征高额关税在去年5月份会谈之后,5月30号形成共同声明,那个时候双方就作出承诺,要取消双方对对方加征的高额关税。美国就撕毁了这个协议,使这个共同声明变成了一张白纸。今年是旧调重弹,故伎重施,又一次把原来达成的共识毁于一旦,提出了加征高额关税。所以我们刘鹤副总理讲,必须取消对中国加征的高额关税。这是我们要坚持的,这是中国的立场、中国的态度、中国的原则、中国的底线。因为你不取消高额关税,证明我们的贸易关系还没有回到正常轨道上,我们谈判没有意义。
第二,要求中国对多进口美国商品作出承诺,数量上的承诺。采购美国商品,正如美国那个智库所说的,我采购美国商品是可以啊,我们也愿意多采购。但是美国卖什么呢?你有什么商品可卖呢?如果没有商品可卖,你卖的是中国市场不需要的,这就是强买强卖。
我们第一次进口你的美国牛肉,我们承诺进口,我们也增加进口了。但是美国的牛肉很不好吃,美国的牛肉和日本的牛肉没法比,和澳大利亚牛肉、新西兰牛肉没法比。肉质又粗,又难吃,市场不认可,我进口了你的牛肉,卖不出去,我肯定不能——政府进口,市场没人吃,所以必须得是我有市场需求。
同样的,美国进口中国商品也是因为你有市场需求,也是因为你进口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财政拿钱到中国进口。企业进口是因为市场有这个需求。市场有这个需求,企业进口以后,它可以获得流通中的差价,它可以获得市场利润。企业是利润驱动,进口是需求驱动。美国的市场需求在全球寻找供给的这样一个匹配过程,不是强买强卖的过程。所以你让中国承诺多进口商品,承诺额度,这是不可能的,这也不现实。我可以承诺,但美国要作出同等承诺。中国需要的商品,你要卖给我们,比如说取消对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比如说芯片,2017年从美国进口875亿,那时候你还限制,如果没有限制,芯片2017年全球是2600亿。如果美国能满足的话,我这一项就是2600亿。美国2017年总共出口中国是1300亿,如果加上芯片就是2000多亿。如果其他的高技术产品你能放松,对中国来说进口这些商品是不成问题的,因为我从其他国家和从你那儿进是一样道理。但是你不给,你不让进。这个东西怎么能对等呢?怎么能取消贸易逆差呢?
我认为对数量的承诺,既是不现实的,在美方没有诚意的情况下,不取消禁止高技术产品出口和中国需要的商品的限制的这个前提下,(中国)是不可能承诺的;承诺之后,也实现不了的。这个不是中国说,美国自己的专业团队经过算账也是这么认为的。
第三,文本的平衡性,体现了两个国家之间要平等,要对等。保持大国尊严是什么呢?我作为一个大国,我的底线你是不能触犯的,我的核心利益是不能放弃的,我的重大关切是你必须要顾及的。
大国的尊严是什么呢?就是大国的核心利益、大国的重大关切、大国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尊严。所以这点绝对是我们的原则。文本的平衡性是表现了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平等关系,我不可能让你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对我极限施压,我就低下我们民族的高贵头颅。像刘鹤副总理讲的,我们中国不怕,中华民族不怕。我们为什么不怕?我们确实是有底气的,中国不是过去的中国。基辛格说中美关系不可能回到过去,我认为,中美关系可以开辟崭新的未来。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韩琳;主持:裴希婷;摄像:刘凯/张文泉;后期:张文泉;摄影:伦晓璇;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