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大阪峰会解读:在世界的不确定性当中传递确定性
 
时间:2019年7月2日

嘉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凤英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2019627日至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14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述对世界经济形势和贸易问题的看法和主张,一系列会晤与共识彰显出中国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明确上升的大背景下,中国在把脉世界经济、捍卫多边合作、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次峰会取得了哪些成果?释放出哪些积极的信号?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特别邀请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凤英进行解读。


图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凤英接受《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杨楠

中国网:欢迎陈老师做客中国访谈。从2013年到2019年,习近平主席已经连续7次出席了G20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那您如何看待中国积极参与G20峰会所体现出来的中国态度?

陈凤英: 2013年开始,习主席已经第7次参加,应该说每次都会有积极的态度和反应。比如说第一次是土耳其安塔利亚峰会,习主席提出了“怎么看”和“怎么办”。还有这个世界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之后我们能看到在2016年的外事工作会习主席又提出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认为这就是提出的史诗般的问题。

在那个会上,习主席提出了“开放的世界经济”,从那以后的每次会议,习主席都强调开放世界经济,也就是说世界面临保护主义问题,因为我们知道这几年当中,世界经济是在增长的,但是每个国家增长的态势是不一样的。比方说西方经济(的增长)是相对低的。亚洲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虽然可能高增长没有了,但是依然在比较高的增长。我们能看到,保护主义在上升。后来发展到了2017年特朗普上台以后的单边主义,我认为他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世界必须开放,另一个是对全球化的看法。

我们知道,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它背后是科技革命。我们的产业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供应链就更不用说了。他一直强调对全球化的看法。全球化背后就是全球治理的问题,也就是说全球治理怎么办?全球治理是要与时俱进的,比如说我们今年面临的是WTO问题,过去我们面临的是IMF改革、世界银行改革,实际上IMF和世界银行依然还有第15次改革没有推动,所以习主席从一开始就(强调)全球治理,当然全球治理是核心。

最高潮实际上是在杭州会议,大家能看到杭州会议就提到了中国方案。我认为“中国方案”就是全球治理的理念,原来我们知道G20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央行长、财长会议,但是从杭州会议开始,贸易部长和投资问题提出来了,实际上央行长和财长、贸易部长,最关键在杭州会议提出来全球治理架构的能源问题,到今天大阪会议也在提。

我们能看到每一次会议强调的都是开放的世界经济以及全球经济治理,以及我们当下面临的问题。我认为今年提出的问题就更有意思了,他已经提到了“未来世界”。“未来世界”是一个大势,你不可以灭势,如果你灭势的话,那你只能不发展自己,所以我认为他今天讲到的全球已经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你要灭这个形势和趋势,那可能会发生自我封闭、自我不发展。我认为,每次提出的都是中国的态度、中国的方案以及中国在推动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治理当中的中国作用。

中国网:您如何评价此次峰会所取得的成果呢?您认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陈凤英:应该说大阪会议还是大家都在期待的。首先,它的背景不一样,因为世界经济在出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是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不管怎么说,从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到今天,毕竟十年了,世界有一个周期性的问题,经济增长有周期性,那它也就到周期了。加上国际经济关系的不稳定,也就是说大阪会议怎么在不稳定中找一个稳定性?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关键的是大阪会议还通过了一些我们认为可能写入历史的(文件),比方说,大阪议程,实际上就是数字经济问题,还有WTO内如何解决电子商务的问题。最关键我们看到的是WTO改革,基本上达到一致,不能说完全一致。首先,我们说开放、自由、透明、可持续的全球贸易和投资环境,这是在大阪会议主席声明里面已经强调了,对WTO改革提高效益问题,因为大家担心WTO如果到了今年年底争端解决机制不解决,可能会不了了之,甚至这个机制可能会没有。这次大阪会议在这方面,我们认为还是达到了一个共识。我当时是希望他对WTO有一个首位的申明和单独的申明,但这次还是有共识就是改革WTO,尤其是争端解决机制,美国在这方面也有一点松动。

在双边当中,中美恢复了领导人见面,甚至重启谈判,提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好结果,我认为中美也是这次大阪会议的收获。

我们能看到一个现实问题,比如说高质量发展。大阪会议前,我们看到央行长、财长会议已经提出来高质量的基础实施建设,这刚好是中国关心的。因为我们在第二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就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这次领导人主席申明里面也强调了,我认为这也是一个收获,有中国的贡献。为什么?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开会了,我们已经强调了。所以大阪会议在G20中是低谷下的发声,就是多边机制的改革,以及对多边开放的世界经济的看法。

这次,你可以看到特朗普也是在变的,过去他很强硬,比如说要公平对等,今天他还是强调了自由、公平、透明,我认为他还是在妥协的。不管怎么说,他的风格依然是强硬的,但是他在表态上已经有所妥协了。我们能看到WTO的改革可能在这以后会推动,中美的合作在这一次会有一个新的回合的开始,尤其是大家关心的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未来会做出一种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规制或者规则,这都是大家希望的。尤其是对全球经济,因为不确定当中的全球经济可能是要出问题的,这次还是强调了强劲、均衡、可持续和包容增长,甚至提到了各方的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合作,尤其是财政货币政策不能有负面的溢出效应,我认为这还是在世界的不确定当中传递了确定性,以及可行性。可能达不到像杭州会议的协议,那是一个高点,但是它还是取得了成果的。

中国网: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也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十年后,世界经济又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那我们怎么来看待这个十字路口呢?

陈凤英:我想这个十字路口应该看到的就是全球发展到了十字路口,如何认识未来的发展?习主席从一开始就讲了三点,一是,历史的趋势;二是,发展的未来;三是,我们必须要面临的全球化问题。我认为,十字路口的第一个就是全球化。因为我们知道全球化对所有的国家都是有利的,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今天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认为全球化对它不利,所以它要关门,是单边,不只是多边。我们如何走?

另外,全球治理的十字路口。实际上和全球化有相关,但是全球治理的十字路口就是国际机构改革,比如说WTO的改革;比如说,我们看到的现实问题,全球贸易秩序怎么办?全球投资秩序怎么办?如果按现在这样肯定不行。我想这也是一个十字路口。

再有,最关键的十字路口就是经济发展。我们知道十年的经济发展到今天肯定会有周期,但是我们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有所协调,大家知道G20的任务就是强劲、均衡、可持续增长,后来在杭州会议上加了一个包容增长。那就有一个任务,这个周期不可能出现破位式的下跌,这就是一个十字路口。

最后,习主席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真的是一个十字路口,国际力量格局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变了,国际经济关系也变了,但是全球怎么看这个问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发达国家也是一次机会,对发展中国家更是一次机会。因为它在变,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十字路口。如果说国际关系能搞好,大国之间能合作,以和平的方式、发展的眼光,跨过去就会顺畅,如果跨不过去,世界就会出问题。因为每次十字路口都会出问题的,但是希望这次不会,大国就应该要承担责任。

为什么这次我们能看到大国之间的活动非常频繁?就是在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十字路口,也就是说机遇在面前,挑战在面前,我们如何危转机?把危转成机,那可能就是一次机会,我认为十字路口对每个国家都是一次挑战。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佟静;主持:段冰;摄像:刘凯/王一辰;后期:刘凯;摄影:杨楠;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