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政委”李保国(上):首任是党代表 首责是领兵打仗
 
时间:2019年8月1日
嘉宾:火箭军某导弹旅政委 李保国

中国网:2017年4月,在一处借来的旧营区,一个新型号导弹旅走进大国剑阵。这支部队成立在改革中、落编在新时代。组建即成旅、成旅即按新编制运行,这一组建模式在火箭军部队尚属首次。有着5年团政委任职经历的李保国被任命为首任政委。一边面对的是场地不完备、设施不配套、人员素质不平衡等制约战斗力建设问题,一边扛起的是部队要在短时间内裂变发展、具备作战能力的使命任务,能否开好头、起好步,考验着李保国和党委一班人的智慧和担当。

建旅先铸魂,聚人先凝心。李保国在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中,探寻出实干兴旅的“先手牌”。“履新”2年多来,李保国带领党委一班人紧跟习近平强军思想步伐,运用新思维新理念研究探索新编制新体制下抓建部队特点规律,破解一个个部队建设发展矛盾问题,部队实现高起点组建、高状态运行、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表彰的“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揭晓,李保国名列其中。官兵们亲切称他是“打仗政委”“实干政委”“最美政委”。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火箭军某旅政委李保国。摄影  刘明松


中国网:新建的单位,人员来自多个单位,人员和条件也都在适应和完善中。同时,根据上级党委要求,部队要在短时间内裂变发展,具备作战能力。当时,遇到了哪些难题?

李保国:困难很多,最大的困难是,第一,从作战的角度来说,还没有齐整或者说完备的作战阵地。我们组建之初的时候,按照上级统一的部署安排,我们的装备要在将近一年左右才能到位,我们当时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装备,怎么样在短时间内组织部队进行训练?在没有装备、没有教材、不等不靠的情况下,要把部队的战斗力提高上去。第二个,从人才上来说,我们人员比较多,基本上达到了满员,但是我们绝大多数都属于“三新”人员,所谓的“三新”就是新兵、新毕业的干部、新分配的士官,这占到我们将近70%的比例,导致存在什么样的现象呢?有人员,缺人才,这个现象非常突出。第三个,生活上条件艰苦,因为我们是临时部署,官兵的吃穿住行方面有一些不十分完美的地方。但是在上级党委首长和党委领导的关心关照、支持帮助下,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善,能够基本上满足日常战备训练工作生活方方面面需要,部队也保持了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现在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情况。

中国网:新建单位有它的新特点和新标准,但也存在标准和实际能力素质的差异。作为该旅第一任政委,有哪些压力和挑战?

李保国:作为首任政委,这支部队组建的意义、担负的历史使命、地位作用,一直是我大脑里挥之不去的念头或者想法。怎么样把这支部队按照习主席的指示,按照火箭军党委首长的要求,建设成一支全面过硬的一流劲旅。尽快要让部队形成作战能力,这是我考虑的最多的问题,也是我们作为首任政治委员也好,首届党委班子也好,集中全力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从组建之初关注、研究和讨论怎么去实现的目的。

中国网: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统一意志、凝聚力量,您做了哪些思考?

李保国:我思考最多的就是怎么样理解习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决策,我们成立这支部队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再有,我们怎么样把来自四面八方的战友兄弟凝聚成一条心。建旅先筑魂,聚人先凝心。怎么把这些工作做到位。我们怎么样把这么多人的各种心思、各种不同的想法、经历,或者是对自己的规范统一成一致意志,就是你对这个单位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我们前期考虑最多的,也是在这方面做工作最多的一件事。第三,我们组建之初火箭军党委首长给我们提出的,建设一支全面过硬的一流导弹劲旅。我们怎么能把这个目标具体细化为实际行动,这是我们作为党委一班人、作为首届领导要考虑的一件事情。

李保国(右)向“兵师傅”请教专业。摄影  刘明松


中国网:单位组建之初,面临的是缺装备、缺教材、缺人才等问题,这也成了制约我们部队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好多官兵都犯了难。作为政治委员,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李保国:新组建什么都没有,这是事实,也是实际情况,没有阵地、没有装备、没有人才,大家都清楚,包括生活上的设施都缺东少西的,这种情况下对照上级首长的要求,对照我们自己的职责使命,我觉得我们必须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我们怎么样与我们的定位或者担负的职责使命相匹配、相适应,我们得有所作为,我们那时候就开始研究这个事。但是实际情况在这儿摆着,好多事不是一蹴而就,你必须得想一些办法,比如说我们没有装备,没有装备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办法,挖掘自身资源,发现有很多同志在转隶之初有专业方面的基础,有自己业务或者是自己创作、开发、研究这方面的天赋和能力,我们发现有一批这样的骨干,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博士叫邓凯,在转隶之初他学的就是相关专业,计算机编程这方面搞得非常溜,一共是6名同志集中起来,给我们研究模拟器材。我们要用模拟器材投入到发射分队进行训练,实现没有装备能训练,来了装备就打仗的意图。我们当时给他们的施加压力也比较大,三个月的时间也是昼夜兼程、废寝忘食,最后成功地研制出来了模拟训练器材,投入到发射分队训练的时候,受到了官兵极大的欢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们通过这一点觉得,部队特别是新建部队不能有等靠依赖思想,必须得主动作为。我们的做法也得到了上级党委首长的充分肯定。

中国网:今年在上级的一次检查考评中,旅里给自己打出了不合格的成绩,这是一个什么情况?

李保国: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考察是各旅团级单位先自评,自己对照1000分的标准,自己一项一项比,人才培养、作战阵地等。该给自己评多少分,包括常委内部之间也有不同的意见,因为毕竟组建两年了,我们对照标准评价,实事求是说我们是不合格的。这不是灭我们自己的威风,长他人的志气吗?后来我跟旅长商量了一下,咱们还是要实事求是,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合格就是不合格,因为有几项硬项指标,比如说装备问题、阵地的问题,这些是硬指标,没有扣200分,这个没有扣100分,直接就扣掉了。人才建设也好、三支队伍也好、人员能力素质也好,不可能全部及格或者是全部优秀,我们心里很清楚。我把这个事也作为一个事例在全旅军人大会上讲,这就体现了我们旅队精神的最后一句话,要极力严实争先,是什么就是什么,实事求是。

李保国(右)向专业骨干了解装备原理。  摄影  刘明松


中国网:您常和官兵说“合格不是标准,优秀才是合格”,为什么这么要求官兵?为此,您是如何要求自己的?

李保国:这句话来自于我很早当排长的时候。我从当排长到发射营的政治教导员之后,原来是一个很优秀的营级单位,最后受到了中央军委的表彰,被授予“军事训练模范营”荣誉称号。我们当时就喊出了一个口号“合格不是标准,优秀才是合格。”特别是在取得荣誉的时候,你不能沾沾自喜。已经有荣誉了,就躺在功劳薄上不进步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为什么要对我的部队有这么严格的要求?我们没有任何过程,没有缓冲期,组建就成旅,成旅就按新编制运行。我们当时提出的口号叫“高点起步、高状态发展、高质量进步”。我们对官兵的要求就是干各种工作,标准一定要高,不能局限于合格,那远远达不到这种迫切或者是成立之初上级党委首长的意图,必须尽快地形成作战能力,形成首长说的打仗意图。

中国网:那您自己对此是怎么做的?

李保国:在这方面我尽可能严格要求自己,我能把部队要求到的尽量能做到。我曾经当排长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家看我的,我做好了你们就必须做好,因为我是你的排长。我要做不好,你们可以做不好,因为我是你的排长,我是你的领导。我现在当旅政委也是这样要求大家,我要做好了,你们必须做好,因为我是你们的政委,我是你们的主官,我要做不好,你们可以做不好,因为我是你们的领导,领导做不好,下面的战士可以做不好。我一直是这样要求的。

比如说,我们可以分为共同基础、岗位基础、岗位应用三方面。共同基础,各个项目对我来说都不是大事,例如三公里,我最好的成绩跑了12分18秒,俯卧撑、仰卧起坐这些都是我的强项,包括投手榴弹这些。当然稍微有点弱项的就是防护,火箭军有这个科目,穿戴防护服,要求2分钟之内必须完成,去年组织的全基地的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要求我们旅团主官都要参加,在那个过程中,我自己暴露出的短板和弱项就是这方面,穿戴防护服不合格。后来我把作战保障营的骨干周超叫来,给我开小灶,教我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防护服穿戴整齐,符合要求。那时候是8月份,天很热,就在我的办公室里练,一遍、两遍,搞一次都全身冒汗,但是弄一两个星期之后,或者穿过几十次之后很轻松。去年在考核的时候,全基地比武这一单项我是优秀的。

岗位基础。比如说识图标图也好,北斗手持机的操作等等,还有我们看家本领,就是专业原理、专业知识,这方面我得益于本身就是理工科毕业,对于电子元器件我不是很陌生,大概都能懂,加上我原来当过排长、副营长,包括教导员,我都接触了很多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学起来并不是很复杂,也不是那么晦涩难懂。无论是在团政委,还是旅政委的岗位上,我在专业学习方面还是感觉到能够应对自如,也不是说学得有这么专、多么精,但是主要的内容我能掌握,这方面我是很有信心的。

中国网:大家对您也很信服吗?

李保国:特别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通过比武竞赛,看到我能拿奖,他肯定就会很信服。包括去年全基地组织的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我能拿到奖,全旅官兵也跟着高兴,从他们的目光中,也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认可和接受,我自己也感到很满意。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采访:裴希婷;摄像/后期:张文泉;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采访:裴希婷;摄像/后期 张文泉;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