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政策室傅鸿鹏: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可有效挤压灰色空间
 
时间:2019年8月2日

嘉宾: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药物政策研究室主任 傅鸿鹏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其中,医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同时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在第四届现代医院管理能力建设与发展大会上采访了多位医院院长和相关领域的专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药物政策研究室主任 傅鸿鹏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李佳/摄影

       中国网:欢迎傅主任做客《中国访谈》。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近些年我国医药品改革的成效都有哪些?

       傅鸿鹏:药品改革主要的目标是四个方面,公平可及、合理使用、质量安全、鼓励创新。从公平可及上,主要就是提高药品供应的及时性,控制价格。从价格来看,咱们国内的药品价格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下降,包括进口的专利药、国内的高价仿制药,通过国家谈判、4+7的集中采购以及前期的基本药物采购,价格总体上已经下降了很多的幅度,公平可及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很大一部分。

       合理使用。最近几年我们也出了很多政策,包括抗生素的分级使用、药师的处方点评,在用药的合理性水平上也有相当大的提高。

       质量安全。主要是提高药品的质量,我们的药品大多数都是上个世纪批准注册的,当时在注册批文时把控质量上不是很严。从2015年开始,国家推仿制药的质量评价,现在已经有300个左右的品种通过了评价,应该说正在不断的完善,要想把十几万的药品全部实现质量的评价或者是达到很高的标准,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鼓励创新。从2008年开始,国家科技部和卫生部制定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用10年的时间投入200亿鼓励重大的医药技术创新。到目前为止,重大专项已经产出了大概14个左右的国家一类新药,有相当一批国内新产品已经走出国门。从医药品改革的四个目标上来看,我们都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和进展。

       中国网:我国医院在药品采购上主要有哪几种模式呢?

       傅鸿鹏:药品采购是从2000年开始发展起来的,中间经历了大约四次的模式变革。2000-2006年是地市级的社会中介采购,从2006年开始推行省级采购,省级采购办主导的采购又包括两类主要模式,一是,公立医院的综合评标法,针对一个药品允许多家中标,综合评标法对于药品质量层次参差不齐的情况下,适用性比较好,但是也有弊端,多家中标之后仍然需要促销,价格不能有效压缩,所以就出现了第三种采购方法,叫做基本药物的双信封法。重点评质量,质量基本上具有医治性的药品才能进入第二个信封。

       双信封法是2009年针对基本药物推出来的,在推行之后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是也有一定的问题。第一个信封对质量的筛选不是非常理想,也有一部分产品质量不是很高,最后反而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现在重点推的就是第四种方法,集中带量采购。以国家“4+7”带量采购作为典型的代表,在防治药质量医治性评价的基础上来组织集中的招标,质量医治性评价结果基本上可以保证这些药品的质量是等效的,这是由药监作背书的。在这个基础上组织竞标,既保证了药品的质量,也促使了药品价格的下降,这是到目前为止四种主流的采购方法。

       除了主流的采购方法之外,也鼓励地方试点,包括鼓励医联体采购、地方的医院自主采购。针对不同的药品,尤其是低价药,允许公立医院自主和企业谈价,价格不做向下的调控,而是允许企业自主定价,目的是保障药品的供应。

       中国网:第四种方式是不是也是降低药品价格目前来看最好的方式?

       傅鸿鹏:带量采购在方法上比较严谨,也比较完善,相当于是一个标准的商业的招标采购流程,所以对于挤压中间的灰色空间非常有效。

       中国网:您怎么看近些年我国在药品价格上管理的发展?

       傅鸿鹏:总体上看,中国的药价管理是在走向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最近的一次中央的文件是2015年,国家发改委关于药价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对于原来的提高零售价政策停止使用,对于医保基金主管的药品,建立医保支付标准,在这个基础上结合集中采购来进行价格的管理,同时,还要发挥物价部门的市场监管或者是反垄断作用,应该说这一套政策体系还是比较完善的,也是走向市场化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现在是处在探索的路上,具体的工作细节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在工作成效上,已经初步显现,尤其是进口的抗癌药,降价幅度大家都看到了,“4+7”药品的降价幅度也看到了。对于低价药的保护,允许价格上浮,成效大家也都看到了。我们政策的结构、政策的方法在工具层面基本上成熟了,下一步主要是进一步推广和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入应用的过程。

       中国网:您刚才提到了进口的专利药、仿制药价格下来了,但是一些老百姓依然用不起,那会不会如他们期盼的那样,价格再一次降低呢?

       傅鸿鹏:用药的保障需要兼顾患者的需求,也要兼顾企业的发展,支付能力在不同的人群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是这就需要结合保障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单纯的降低价格,最终对于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从长远角度来看也不是一个好的方法或者是思路。

       中国网:好,谢谢傅主任接受《中国访谈》专访。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主持:段冰;后期:张文泉;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主持:段冰;后期:张文泉;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