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俗話說,青少年是早上的太陽,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然而,今年6月以來發生的香港“反修例”暴亂中出現了很多青年的身影,部分青年破壞公物,攻擊警員,甚至宣揚“反中”、“港獨”言論。人們不禁要問:香港青年這是怎麼了?一些有識之士認為,這些現象的背後,是香港的教育出了問題。那麼香港的教育存在怎樣的問題呢?我們未來又該怎樣做出改變?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魏南枝。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魏南枝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韓琳 攝影)
中國網:在這次香港發生的“反修例”暴亂中,一些香港青年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很多人認為,部分香港青年之所以表現出“反中”、崇洋媚外,甚至推崇“港獨”的思想,是因為香港的教育有問題。您怎麼看?香港的教育都存在些什麼樣的問題呢?
魏南枝:是的。我們可以發現,(香港)近些年來許多的社會抗議、暴亂都和年輕人密切相關。至於他們的不滿,我認為原因很多,例如高房價、較差的社會流動性、通貨膨脹飛漲以及實際工資縮水等等。除此之外,我認為教育體系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現在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問題都與香港的教育體系有關,例如,缺乏優質、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所以年輕人無法理解內地和香港的關係。而且,他們對香港曾經的歷史也知之甚少。另外,他們也缺乏關於基本法的教育。所以,他們不瞭解香港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但是,根據他們的理解,香港是一個“獨立的政體”。此外,他們也不瞭解憲法與基本法之間的關係。所以,我想我們應該投入更大的力量來完善香港的教育體系。
中國網:有人說,香港回歸20年,我們最大的失誤是沒有做好“去殖民化”。您怎麼看?
魏南枝:當然,我十分贊同這一觀點。縱觀全球,當一個殖民地獨立之後,就會有諸如此類的去殖民化的過程。但是在香港,過去20年當中,許多人把去殖民化的過程看作是對港人自治的損害。所以,我們缺乏這樣的努力,而且現在就應採取行動。
中國網:回過頭來,我們應該瞭解一下香港的教育體制是怎麼樣的,包括中小學甚至是大學的課程設置是什麼樣的。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
魏南枝:香港的教育體系十分發達。根據2018-2019學年的統計資料,香港擁有超過500所小學,超過500所中學,61所特殊學校,20所大學以及其他一些學位授予單位。根據香港的教育體系,大多數中小學都是公立院校。但是公立學校又可以分為純公立學校以及由慈善組織或宗教團體資助的院校。所以,組織框架十分複雜。對於國際學校來說,香港政府無權規定其教科書及其他。但是對於公立學校以及由慈善組織或宗教團體資助的院校來說,香港政府還是可以管控其教科書的。當然,這其中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通識教育。
中國網:那麼,香港的中小學以及大學的課程設置是怎樣的呢?
魏南枝:香港的小學有很多中文課、數學課、藝術課等,而中學的課程主要分為5個方面:中文、英文、數學、通識教育以及知識介紹。當然,還包括其他的科目,例如物理、化學、經濟學等。
中國網:有這樣一個說法:“欲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可見,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歷史教育非常重要,本民族文化的薰陶非常重要。我們很好奇,香港的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他們的歷史教育是什麼樣子的?他們的課本中有愛國主義教育嗎?
魏南枝:對於小學來說,歷史課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強調。但是中學的課程當中通常會包含通識教育。像中文、英語、數學等核心課程,其教科書通常由香港教育局管控。但是香港教育局拒絕管控通識課程的教科書,因為他們擔心公眾會指責他們是在洗腦或進行宣傳。基於這樣的壓力,他們就下放了這項權力。所以,現如今,你可以發現,不同的出版商出版著不同的通識教材。
如果你流覽一下教材的內容,你就會發現其漏洞百出,並不正確、全面,也沒有反映出大陸的實際狀況,而且教材對於中國歷史的整體狀況以及香港歷史的介紹也非常糟糕。當然,也有一些其他的教科書沒有很好地講解歷史,甚至還會批判愛國主義。這些教材認為介紹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對香港青少年進行洗腦。所以,現如今你可以發現,許多老師也拒絕講授其對於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正確理解和真實感悟。他們總是批判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以及中國歷史。所以,香港的孩子們會覺得他們離內地非常遙遠,儘管他們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但卻沒有建立起民族認同感,他們只認為自己是香港人。
事實上,只有很小一部分香港的中小學開展了比較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大多數學校都沒有。否則,你就不會發現那麼多香港的年輕人對於中國及香港與內地的關係瞭解不足了。正如我們之前討論的,香港缺少了去殖民化的過程。其教育體系當中缺乏對於中國歷史以及世界現狀的全面的、最新的教育。所以,你會發現香港的年輕人並不瞭解美國、歐洲發生了什麼,中國與外部世界,與美國、歐洲的關係怎樣。他們也就無法理解為何中國會有今天的進步。
我們是時候重新思考一下香港教育局的角色了。一方面,他們應該提供一套統一的通識教育的教科書;另一方面,他們應該重新檢查各種通識教科書的內容。否則,若政府放棄了這項權力,各類出版商和學校便掌握了這項權力。那麼年輕人怎麼能對自己的國家、對香港、對自己的未來樹立正確的認識呢?
中國網:記得前些年,有人提議在香港的中小學校增加愛國主義教育,馬上就受到一些人的激烈反對,被汙為“洗腦”。可見,要在香港推行“去殖民化”並不容易。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魏南枝:是的,我認為香港政府應該保護大多數香港民眾的利益,而不是滿足少部分人的需求。而那些站出來發聲的並不能代表香港的大多數。所以,有些時候香港政府應當更加堅定地保護香港民眾的未來及其切身利益。這也就意味著香港政府應當幫助香港的年輕人瞭解中國乃至世界曾經發生了什麼,現在正在發生著什麼,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香港政府應當改革當前的通識教育,不僅是教科書,也應當對通識教育的老師進行嚴格的培訓。
中國網:您對這些年輕人有著怎樣的建議呢?
魏南枝:我們通常會說年輕人是一個地區、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希望。這在香港也是如此。關於香港的年輕人,我們可以回顧一世紀前。為什麼香港會成為一個如此繁榮的城市?因為其充分利用了歷史機遇。半個世紀以來,香港是連通中國內地和歐美等西方世界的唯一城市、唯一港口。所以,香港很好地把握了這一特殊的歷史機遇。但現在,中國內地對外開放了,這一歷史機遇消失了。那麼,香港能做什麼呢?香港應該意識到中國已經崛起,在世界舞臺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香港應當將自己融入中國的發展進程當中,而不是獨立出來。
其實,在過去幾周,英國也出現了暴亂。你會發現一些英國人高舉著中國國旗。這非常有趣,香港人認為其自身利益依賴於英國,但(一些)英國人卻崇拜中國。所以,現在是時候讓香港的年輕人明白發生了什麼——他們只知道香港發生了什麼,卻並不瞭解世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但我並不認為這都是香港年輕人的責任,這也是香港政府、教師、學校以及家長的責任,他們應當為年輕人負責。否則,年輕人可能會毀掉香港的未來。
我想,香港的年輕人如此憤怒並不是只在中國存在。你可以在世界各地,特別是一些發達地區,例如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看到類似的事件。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正面臨著全球化帶來的挑戰。他們缺少工作機會,不平等更加嚴重。所以,他們面臨的是全球性的問題。但香港有一個特有的優勢,那就是它可以與內地同命運,可以分享中國內地高速發展的紅利。所以,內地應當宣傳更多,不是只談經濟發展而不言其他,而是應當介紹其社會發展、政治發展等許多方面的發展,不僅僅是經濟發展。因為只談經濟發展不夠具有說服力。
如果我們能全面地介紹內地近幾十年來的發展,這將會是對香港的年輕人乃至全體公民的重要一課——他們將會明白他們失去了什麼,能把握住什麼。不僅僅是走到街頭抗議不平等、不公正,他們更應該知道自己應該學習什麼,掌握怎樣的技能才能在香港、內地甚至全球的勞動力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因為中國內地希望與全球開展合作,而不僅僅局限於香港。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韓琳;主持:杭舟;攝像:王一辰、張文泉;後期:張文泉;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