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孔泉:“噪声”不解决问题 防疫需要全球的努力
 
时间:2020年5月13日

嘉宾: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外办原副主任 孔泉

中国网: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国的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同时我国也在积极参与抗疫国际合作。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对外工作出现了哪些新情况、新变化?又带来了哪些现实挑战?如何看待个别西方国家和政客抛出的“阴谋论”?就此问题,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了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外办原副主任孔泉。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外办原副主任孔泉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中国网: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带来一些困难和挑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国的对外工作出现了哪些新情况和新变化?又带来哪些现实挑战?

孔泉:应该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它的规模、广度的确是前所罕见的。有人说是建国之后(罕见的),其实在世界上有人也说是“百年罕见”,各个方面的影响非常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都非常大。

对外方面。全球人员流动是希望的流动,是财富的流动,是增长的流动。大概差不多每年120亿人次,也就是14亿人左右,现在全停了,因为封锁边境、管控边境的国家超过120个。现在(有消息)说是各个航空公司基本上都停运了,在全球停在停机坪上而不是飞在天上的飞机达到1.5万架。所以,很显然,人与人的交往,因为疫情的蔓延基本上中止了。所幸的是现在有高科技,所幸的是现在有云端技术,所幸的是大家迅速地把一些人和人直接的交往变成了一种远程的交流,那么这种交流同样有效。

我认为,一方面交流形式来讲,交流的形式有所变化,实际上大家交流的主题都是聚焦于防疫抗疫,因为这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最大的威胁。我们国家现在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疫情还在迅速蔓延。因此,从全球意义上来讲,“拐点”远未到来。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还是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中国人民感同身受,因为自己经历了疫情所带来的巨大的沉重和巨大的损失。我们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现在看到与我们友好的其他国家在疫情中挣扎和他们的艰苦努力,我们真是感同身受。这几天我的朋友到非洲后谈到对非洲抗疫物资方面的援助,因为非洲国家本身是脆弱的能力,脆弱的公共卫生体系,使得他们面对疫情可能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就刚才讲的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我们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之路。

中国网:中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果,而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开始蔓延,一些西方国家和政客为了推卸自身的责任,转移舆论压力,频频“甩锅”,甚至抛出了一些“阴谋论”,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孔泉:我认为在激烈变革和急剧动荡的国际形势中,总有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总有一些人别有用心。但在整体的国际舆论中,相信他们是不占多数的。多数的国家以及多数的媒体,包括智库都能够看到,现在全球所需要的是守望相助,同舟共济,而不是急于地去讲病毒起源于什么地方。

实际上,就在他们煞有介事地追究这个病毒源自何方的时候,在美国包括欧洲回溯地发现了去年11月份确诊的病例。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从一开始,我们的态度,至少中国政府的态度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态度都是很一致的。这是个科学的问题,它需要一种深入的流行病调查和研究,才能得出一个扎扎实实的,特别是有利于今后防止类似疫情再次发生的结论。

所以,现在有些“噪声”也不要太介意,他们不是多数。

中国网: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后,我国在防疫的国际合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中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孔泉:据我了解,国家委和世界卫生组织从国际组织层面的沟通、交流、合作、协调非常多,对中国的疫情,对全球的疫情都发挥了正面和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双边层面和在区域层面。我看到的情况,比如在亚洲,在东南亚地区中国的医疗队。在非洲,疫情发生之后(我们)至少又派出6、7个专家组,里面有感染科的医生,这些专门针对疫情的(专家)。所以,这种力量的本身,我认为对向各方提供我们抗疫防疫最初取得的一些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些参考非常有力。当然,还有一些物资,我看到一些消息讲,口罩、防护服。

当然,我也注意学习了一下,我们国家在呼吸机方面,低端的无创的呼吸机我们生产了很多,有创的生产不少,但真正的ECMO技术完全是瑞士、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技术。但无论怎么说,我们现在都在力所能及地向全球,向所需要的国家提供物资方面的支援和援助。

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疗体系方面,坚定地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国际性的治疗体系,支持它发挥更多的协调指导作用,而不是各自为政。疫情本身是全球性的,你应对的思路只能来自于全球每一位成员,而不是指责或推卸责任,这些都不是解决的办法。


(本期人员:责编/记者:裴希婷;摄像/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记者:裴希婷;摄像/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