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平代表: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实现脱贫致富
 
时间:2020年5月28日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梵净山松桃苗绣公司负责人 石丽平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梵净山松桃苗绣公司负责人  石丽平    中国网杨佳  摄影


中国网: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您所在的地区脱贫工作进展如何?

石丽平:我的家乡贵州铜仁,因为铜仁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梵净山脚下,目前只有铜仁的沿河县(没有脱贫),现在举全市之力把它攻克。很多包括政府部门还有企业,大家都有任务帮助沿河来完成今年的脱贫攻坚任务。

去年我们在沿河的异地扶贫搬迁点建了一个工厂,解决了一些妇女的居家就业,在老百姓当中目前还是反响很好。再加上居家就业,照顾老人和孩子同样可以并重,灵活居家就业。

今年我们同样是在沿河,还有两期的培训。我们从培训的海选当中,找到一些喜欢手工艺的人,那么我们就要精准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又找到一门技能,符合他的生产的一门技能。这两年我们做苗绣工坊到今天已经培训了14000多人了,前年就已经有130户脱贫了。现在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异地搬迁平均3000户,现在就有3000多户(已经脱贫了)。现在我们还有一些没有脱贫的,已经在脱贫的路上。

我希望通过民族手工技艺,把我们的文化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要让它居家就业有收入,允许我们增收致富。希望通过“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中国网:疫情给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带来了一些影响,您的企业是如何应对的?

石丽平:贵州的脱贫攻坚的任务很重,我也为政府分担一些压力。这几年我们企业还是把内生的动力做起来。像这一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很重的情况下,我们都没有伸手向政府去(要)援助,我们就跟员工自己说,我们活下来要靠我们自己。

目前我们40%的国内市场还是比较稳定的,60%的国外市场很困难。苗绣60%是出口产品。你看现在我的5月份的出口单,销售量应该达到2000万,现在我的销售量只是13万。

面对大的困难需要我们企业来扛。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应该让我们这些绣娘绣爷们,还有做手工艺的姐妹们(承担损失)。在这个时候,我一定要保持他们的工资一直照发,那么我就联系了目前的金融部门的资助,我就用我的厂房去抵押,到银行去贷一部分款出来,把他们生产的产品回收,源源不断的回收回来,保住工资的运行。但是这样下去也不行,要打通最后的一个销售闭环。

那么现在我先做半成品,满足了他们的工资需求以后,这一部分的慢慢的过后再来生产,这一步又解决了一部分的压力。我们的一些金融部门去贷款,补充一些我们流动资金的缺口。我希望我们原来就是先打30%的定金,做完了你交货一次性付货款,所以这一块你看今年给我的压力挺大的,这块也是我在在借助金融部门给我们拉一把。

绣染织这是我公司的最大板块。你看到我身上穿的这蜡染,在那儿,你看到我的身对这个颜色泛青色。这个就是板蓝根,我们吃的板蓝根。板蓝根的叶我们就可以染衣裳,根就是做中药了,这个也可以延伸一个产业链。另外,我们在大山里养蜜蜂,天然的蜜蜂,那么养蜜蜂的蜜我们拿出来,蜂巢,蜜蜂的巢,我们就做蜡画。环保、健康、可持续,这又能增加了一个就业链,也可以解决一部分人就业。从这一点延伸它的产业链,带动更多人的就业。 

我给你看一下,就是我们的民族手工艺福袋,美好的祝福。你看这石榴一样的紧紧地抱在一起,习总书记说,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地抱在一起,那么我们就做一个石榴。你看(石榴)上面就是我们的健康的中草药,防蚊虫叮咬,夏天你佩戴在身上,不管谁在用都很好,再加上还有清新空气的作用。这一块目前市场走的挺好,那么我们就培训这些贫困户做成产品,我们统一打包统一销售。

所以我们把一个系列的整体的布局细化,一个产品链的细化把它做出来,每一个人做每一个样的事,加起来就是一个大产业了。所以我们就分细,包括一根绳、一个流苏,我们就分了专的一个村庄做流苏,村庄做银器,那个村专做绳,这个村专做布,这个村庄做蜡染,所以我们现在这系统化集中合力把产业做好。


 (本期人员:责编:裴希婷;记者:张若梦;后期:房小棋;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裴希婷;记者:张若梦;后期:房小棋;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