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抵制中国”为哪般?对华斗争策略!
 
时间:2020年7月14日

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叶海林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自今年6月15日晚中印两国军人在加勒万河谷发生流血冲突以来,两国关系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尽管此次冲突由印度军人挑起,证据确凿,中方也保持了克制,努力让印度回到谈判桌前,但印度一方面跟中方进行军长级谈判,也表达了缓和局势的态度,另一方面却又向边境地区大肆增兵,四处购买武器,甚至限制中国手机APP,限制中国投资等等。那么,印度这些看似矛盾的言行到底是什么意思?印度是铁了心要与中国割断一切联系吗?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局势?本期节目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叶海林与网友们进行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叶海林。(李佳 摄)

中国网:叶老师您好!感谢您做客《中国访谈》。

叶海林:中国网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印度除了有军事上的举措外,也在经济上防范和打击中国。我们了解到它禁用59个中国的APP,同时也禁止中国的企业包括中国的合资企业参与印度国家的道路建设项目等等。您分析一下,印度这些举措是它一时的冲动所为,还是想彻底隔离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叶海林:我觉得这两个可能都是对印度的误判。首先我们要看到印度对中国产品、中国技术、中国资本的犹豫不是始于加勒万河谷冲突,它历来都是如此。而且还不能说只是针对中国,实际上印度对所有的外资都不够信任。这是有历史传统的,从甘地当年搞手纺车运动(开始),印度就对外资进入印度充满狐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能认为印度只针对中国。当然,当前的印度民意这种民粹主义泛滥情况下,针对中国变得格外容易,而且程度应该说是格外剧烈。这一点我们要看到:印度在不欢迎外资的整体的背景下,它对中国更不欢迎,甚至说更加排斥。这是一个我们要看到的基本事实,也是中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

其次,我们也要看到,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以后,印度很大程度上是把在经济上跟中国疏离作为它的对策。这个对策实际上印度很清楚,对中国的伤害是非常有限的。确实,中印两国近两年经济合作发展势头不算坏,千亿美元的规模,印度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是大部分的贸易盈余的享受者,所以如果切断了和中国的贸易往来,会给中国造成损失。这些想法印度都可以有,结合上它国内的民粹情绪,人民党出台这样的政策变得也比较的容易,并且能够在国内获得加分,也就是利用民众高涨的民族情绪,可以把一些过去自己不想干的事趁机就推动了,这个我们都能看到。

但是如果说对中印两国实际上的力量关系,我们做一个简单对比,也可以看得出来。首先,中印贸易关系在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当中所占比例是非常低的,而在印度的贸易结构当中,这个比例就非常高。也就是,大概——如果说印度是中国第12大贸易伙伴的话,中国就是印度的第2大贸易伙伴。这两个比例关系的重要性是很明显不一样的,失去一个排名第12的贸易伙伴和失去一个排名第2的贸易伙伴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一目了然。

另外一点我们要看到,中印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尽管中国是贸易盈余的大部分的享受国,但是问题是从各自失去这笔生意的痛苦的耐受程度来说,中国显然比印度强得多。也就是说中国绝大部分从印度进口的商品,我们是有替代的,而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很多商品,目前为止,替代起来是很难的。比如说原料药,比如说汽车零部件,印度想摆脱中国,这个事情在技术上很难做得到。

归根到底我们要看到一点,印度方面它既不是一时兴起——因为如果是一时兴起的话,这个政策第一不可持续,第二它不会溯及既往,实际上我们看到印度对中国企业的不友好不是始于今天,这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了。第二它也不是要彻底和中国脱钩,它更多地来说还是所谓就是“你最不喜欢的事情我要做给你看”。

所有的国家都知道中国非常希望维持全球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全球化的正常有序进行,所以印度就要反其道行之,通过所有的割裂甚至脱钩来给中国释放一个不友好的信号。在印度看来,中国对于跟世界主要经济体脱钩这个事是非常忧虑的,因为毕竟已经有美国在前面,如果印度再加码加上去,对中国整个国际贸易形势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这是印度的想法,也就是说这是它的一个战术。而实际上从中印两国的经济合作过程当中,我们能够看得出来,想和中国脱钩没有那么容易。印度最初的经济反制不是禁了中国的APP,也不是禁止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某些领域中投资,而是直接就不允许中国的商品清关,在海关就把中国的商品拦下来,以此来表达不满。但实际上后来很快就要放行,因为印度发现禁止中国产品清关造成的损失是由印度的厂商来买单的,不是由中国企业买单的,至少不全是,或者说主要不是。那么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看,印度在中国的基建领域中是做了一些文章的,包括不允许我们进入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对中国的APP下的禁令,它能坚持多久?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在几乎中印两国所有的重大合作项目中,印度找到替代都很困难,并不是说不能,只是说这个事情没有印度想得那么顺利,包括APP在内,就是这59个互联网的应用,印度全部禁掉以后,想让自己的APP迅速成长起来,去代替中国产品,那么从用户在当前所谓爱国主义感召下(的角度看),似乎这个事变得顺理成章。但用户的耐受度能有多长时间?我们说像抖音的国际版在印度深耕了这么多年,它非常适应印度的需求,如果说把它代替掉,印度目前的产品成长起来,还是需要时间的。

也就是说,双方要考虑到双方的贸易关系出现变化,对大家都不是好事;但是对不是好事的事情,双方对痛苦的承受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网:可以说由这次军事冲突所引发的对中国经济(进行)限制的战术,对印度来说是非常不理智的,也是弊大于利的。

叶海林:当然我们要这么看:这个事情对印度有没有好处,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我们关心的是它对于中国有多大的坏处。因为我们没有义务替印度去思考它应该怎么执行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和有利于他们国家自己的外贸政策,这不是我们要关心的事。就像刚才我们一直谈论的印度基础设施问题,毫无疑问,我们中国被称之为“基建狂魔”是有道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企业如果切断了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合作的项目,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是失去了一些工程承包;对于印度来说,可能很多事情就是做不到的,或者说成本会明显上升以及工期会显著地拉长。这个事情对于印度来讲,到底切断和中国的基础设施领域合作,谁的损失更大?我觉得这个事印度人自己应该也有一笔账,但这不是我们要关心的问题。因为在全球经济合作进入到深度调整的过程当中,如果有的国家犯傻,中国是没有办法让它聪明起来的。印度的问题就是如此,假如它不愿意使用中国的技术,中国不能强迫它使用。

当然了,签的合同要信守,否则的话,我们去申请仲裁或者说我们要采取一些反制措施,这是个商业信誉问题。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义务告诉印度或者说服印度,说使用中国的技术是对你最有利的。我想这不是中国能做到的事,也不是中国应该做的事情。印度如果不想借助中国的力量,实现基础设施的改善,那是印度的决定,对此我们应该表示尊重,尽管我们对做这个决定的理性程度不是很理解。我想尊重它的基本决策和主权,这个事我们还是应该能够做到的。

中国网:我们抛开印度这个决策是否理智不谈,您认为中国是否应该对印度所采取的对中国的限制举措采取一些反制的措施呢?

叶海林:这个问题我们从两方面看,“6•15冲突”也就是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后,中国没有对印度采取经济反制措施,是因为我们认为边境冲突和两国的贸易战没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采取反制并不是因为印度军队和中国军队在实控线附近发生了争端。这是一个克制的专业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印度后来对中国企业、中国投资、中国商品下手,我想中国自己是不会把反制措施扩大到经济领域的。

之所以现在我们认为中国要采取必要的反制手段,是因为印度对中国的、中国在印的合法经济利益构成了威胁,它的一些措施违背了两国之间贸易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国际社会关于商品流动的一些基本原则,这是中国要反制的。换句话说,我们现在主张要反制印度的这些行为是因为它伤害了我们企业的合法利益,而不是因为加勒万河谷事件,这是我们要搞清楚的。被伤害的中国企业有权利要求印度方面做出补偿,也有权利要求我们的政府做出保护。

中国网:我们也知道,其实印度是一个崛起的大国,投资前景非常可观,但是这次军事冲突也暴露出在印度投资的风险。您怎么看待目前中国在印度的投资情况,大体是怎样的?

叶海林:这些年其实中国对印度投资,中国企业还是做出了很多努力的。特别是2017年、2018年前后,中国很多企业到印度投资,投资增长也很快。这两年是因为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我们的一些投资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总量还是比较可观的。

的确,对于我们企业界、商业界的朋友们来说,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的:印度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但是这个潜力的市场转化为一个成熟的、充满商机的市场还需要时间,还有很多问题是印度自己要解决的,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印度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市场。企业如果是风险偏好型的企业,那么它去印度投资,或者说追求一下短期的迅速地收回资金、收回成本的经济回报,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是要重资产配置,要进行长期投资,那么应该充分地估计到危险。

所以对于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我个人不能给出一个“是”还是“不是”的建议,因为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但是我个人的确建议所有的企业在去印度投资之前,都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至少我们要知道,跟我们打交道的谈判对手是什么样的国家,是什么样的人民,我们的商业伙伴——就是至少我们要搞清楚印度的商业环境和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的企业家们一定要认识到一点,最大的区别是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在投资这个问题上,如果说不熟悉印度人的交往方式,仅仅觉得自己的产品有竞争力就去印度投资,这个风险会成倍地增加。

中国网:可以说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考量,更涉及到两国人民的一些交往的规则。所以说您在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问题)上的观点是每个企业应该视自身的状况做好充足的准备?

叶海林:至少先要了解一下印度,知道印度是什么样的国家。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对印度市场的基本了解,或者说没有直观的了解,那么去印度投资,本身就是一个至少说是要反复斟酌的决策。不要认为说现在国际社会上一股印度热,就要去追这个风。首先,国际社会上的印度热的声浪并不代表印度真的热,它很大程度上是话题的热。其次,就是印度可能确实对一部分投资者是热了,但是这个热不等于对中国投资者是热的。我们要小心,不要自己怀着一个热心肠,准备去印度大干一把,结果遇到的是人家的冷面孔。   

中国网: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些评论认为,印度一直与中国为敌,中国的企业不应该帮助印度去发展自己的产业,对此您怎么看?

叶海林:我个人认为这个事情我们多虑了。首先就是印度是不是以中国为敌?这个判断不是轻易能下的。因为在国际社会上,我们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说,对敌对关系的定义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感受,也不是说现在就是把中印关系界定为敌对关系,本身这不是一个适当的表达。敌对关系,如果说在今天的中国的国际关系语境下,对大部分中国与外国的关系都不适用。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我们要看到中印两国之间还是有很多合作面的,这些合作面也是客观存在,尽管它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不能因此说它们不存在,所以我觉得也不能说就简单地把印度称之为敌国,就应该主张我们的企业都不去印度投资,这个是没有必要的。

但是从竞争的角度来说,的确印度和中国有竞争的关系。印度也有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所以我觉得我们更多的网友关心这个问题不是说从资助敌国的角度,如果真的是敌国的话,也不存在到印度投资的问题,更多地来讲是要不要培养一个竞争对手的问题。我想这个事情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培养竞争对手就像当年的中国乒乓球一样,我们养狼是为了让我们自己的比赛打得精彩。我们在经济、全球经济竞争的角度来说,我们并不怕竞争,我们只是需要我们企业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所以我对说所谓中国的技术、投资,包括我们的一些开发活动,是不是会提高印度竞争力这个事,我觉得这个事并不重要。因为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讲,我觉得后面有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在追赶我们,不是一件坏事。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并不反对中国参与,但是我们要客观地去看待我们的风险和环境。现在的核心问题不是我们愿不愿意去,是人家愿不愿意让我们去。

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觉得中国的态度要冷静和谨慎,中国的产品是好的,中国的技术也是好的,中国的资本也是好的,但是如果人家不想要,我们没有硬买硬卖的道理。

在这个问题上,对中国的企业,我们要承认印度可以不选择我们的商品,它不选择是它的权利,我们没有理由因此就为了拿下印度的市场而在我们经济利益上,企业在追求印度市场份额的时候采取过大的让利举措,这种策略是不对的。市场的行为归市场。

中国网:可以说中国的企业家到印度投资可能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叶海林:在我个人看来,我们在印度要尤其注意资本的成本与回报,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老想着说投资着眼于未来30年、50年,我觉得中印关系还没有成熟到可以确保30年、50年不生变的地步。但是对于企业来讲,如果是商品销售或者短期的项目承包,能够确保资金安全地回流,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韩琳;主持:佟静;后期:张文泉;摄影:李佳;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韩琳;主持:佟静;后期:张文泉;摄影:李佳;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