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四大不确定性因素使世界经济呈L型缓慢复苏
 
时间:2020年8月12日

嘉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陈文玲

中国网: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会议还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特别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会议内容还有哪些亮点?就相关问题,《中国访谈》特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与网友们交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刘凯 摄)

中国网:陈老师您好!

陈文玲:你好!

中国网:这次会议指出了当前经济形势的不确定、不稳定的问题,还有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那么您如何看待今年我国经济形势的走势?

陈文玲:把我们国家的经济放在世界的大格局下来看,现在全世界实际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中美贸易战开始,那个时候——我记得去年11月22日,我们中心和彭博社联合举办了世界经济创新论坛,基辛格博士在论坛上有半个小时的发言,说中美两个国家如果继续对抗的话,它对世界产生的危害将比引发欧洲经济危机的一战和二战还要严重。去年的12月5日,我们到美国去参加了中国外交学会与美国基辛格中心联合举办的一个专家内部闭门会议,基辛格在这次会议上致辞,他还再次强调了这个观点。

现在中美之间这两个国家的竞争博弈在加剧,加上疫情这个最大的变量,我认为世界的形势更加严峻。我个人认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从国际上来看有四个方面可能是影响最大的。

第一,新冠疫情的发展还在急剧恶化,而且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这是非常可怕的。上一周WHO总干事谭德塞在对世界疫情发表讲话的时候指出,这次新冠疫情是百年不遇的一场大的瘟疫,有可能会持续数十年。他不是说十年,是数十年。他还特别指出,新冠疫情有可能会和人类共存,人类要做好准备。这说明将来新冠疫情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在这种常态下,疫情的这种方式成为对世界经济包括对中国经济最大的一个不确定性。

中国毫无疑问已经取得了抗击疫情的战略性成果,而且我们用两个多月时间控制了疫情,现在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我们中国做到了可防、可控、可追溯、可医治。所以,我觉得中国实际上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北京出现疫情反弹之后,实际不到一个月(得到控制), 22个小时找到源头;几天内北京市民进行核酸检测,不到两周检测了1100万。我觉得这个速度和效率在全球是没有的,控制的程度和力度也是没有的。

其他的地方,只要有疫情,不管是输入性的,还是我们本土的,一旦出现疫情,各级都出现了条件反射,那就是严格控制,严防蔓延,迅速地进入防控,使这些病患得到最好的医治。我们的死亡率很低,北京一个都没有。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还是做得最好的。

但是其他国家,现在真的是失控,首先是美国失控。美国现在是500万了,死亡16万了,但是现在每天还是以几万几万的(速度)增长。CDC的专家福奇说,美国不排除未来是10万10万地增长。美国实际对疫情是失控了,它现在医疗也跟不上,核酸检测也跟不上。作为一个医疗技术最好、医疗条件最好、经济条件最好的大国,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出乎我们预料的,也出乎世界预料,好像美国没给世界树立一个典范,给世界树立了一个反面的样板。

我觉得美国是失控了;南美的巴西也失控了,巴西现在也接近300万了;亚洲的印度失控了,印度从开始排在100多位,现在“荣升”到第三位了,也是每天几万几万地增长。现在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都被疫情)覆盖到了,现在(感染人数)已经超过1800万人(8月4日数字,现已超过2000万人),60多万人死亡。(8月4日前数字,现已超过73万人)(如果全球疫情不能控制,那么全球的产业链就不能重新链接,全球的经济活动、人员往来就不能重启。所以,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中国产业链是全球性的,不是有产业链链接也会有贸易关系,所以(疫情)会对中国产生很大影响。这次疫情就像经济学所说的“短板效应”一样,最后一定是那个短板决定这个疫情什么时候能够结束,那些疫情蔓延最严重的地方、控制不住的地方如果不能缓解的话,那么全世界大家都面临着共同的威胁,这是第一个不确定性。

第二个不确定性,世界进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大衰退,什么时候复苏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IMF在4月14号做了一次预测,6月24号做了一次预测,一次比一次严重,它预测世界经济会在-5.9%以上。世界银行也做出了预测,OECD也做出预测,它们预测的时间都是6月份,现在比6月份还严重,它们的预测都是世界经济将会进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大衰退。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它会比二战还要严重,它应该是1929年、1930年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严重的衰退,有可能进入大萧条。因为二战的时候它影响到的主要是欧洲国家,一战也主要是欧洲国家,欧洲是主战场。当然,二战时候中国也是主战场,日本侵略中国,中国也是抗击法西斯的主战场。但是它毕竟不是影响到全球所有的国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但是现在它不亚于一战、二战,它使所有的国家都卷入了这场由病毒引发的与人类的战争,而且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它(造成)的生命危机、公共卫生安全的危机,现在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这种危机,也包括重大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同时迸发。所以,世界经济什么时候能结束大衰退?有人前段时间还讨论,世界经济是M型还是W型,还是V型。

我个人认为,V型是不可能的,今年是看不到希望了。三大国际组织预测,明年会出现反弹,都是预测反弹在4%以上,高的是百分之5点几,但我个人认为不太可能。因为到现在都已经半年过去了,如果疫苗没有产生或大规模应用的话,疫情不能控制的话,经济就不能恢复常态。经济不能恢复常态,加上美国政客现在带头搞各种各样的脱钩,那么对世界经济是另一场“政治病毒”,另一场“灾难”,这两场“灾难”叠加在一起,就等于是雪上加霜。雪上加霜它导致的结果就是世界经济难以复苏,难以走出困境。

中国当然是一枝独秀,但是中国能不能把全球都带起来?没有那么大带动力量。世界经济像一艘巨轮,它要靠在船上所有的水手共同努力,只有中国一个水手它摇动不了这么大的巨轮,或者说它还不能带动,没有这么大的动力。我们当然从2008年到现在,在世界经济增量中占30%左右,但是即使今年我们占到世界经济增量的40%-50%,世界经济还是负增长。明年如果美国还不能走出疫情,又加上大选,加上大选之前的政客发疯。我个人认为,美国经济不会走出困境,因为美国一季度-5%多,二季度-32.9%,三季度我认为它-40%以上,全年起码会-20%以上,明年它不会出现V型增长。所以基辛格说,这场疫情将结束世界(现有)秩序,将会影响几代人。当然,我认为几代人不太可能,起码影响美国经济数年的增长。

我个人认为,V型是没有可能。W型呢?我认为现在也不具备这个条件。U型呢?我认为也还要等待。所以我个人认为,现在是L型。这个L型不是说经济下一个台阶的L型,是直接从山顶上、悬崖峭壁直接跌到谷底然后持续下去,这样的L型。这样的L型能持续多长时间?它会不会形成非常陡峭的下跌,然后再陡峭地上升?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将来世界会在今年下跌到低谷,然后明年一部分国家,像中国今年就实现正增长了,其他一些国家能够控制疫情,经济逐步复苏,但是2021年全球经济还不能实现正增长。2022年,如果疫情能够得到控制,会缓慢地复苏,也就是这场疫情引发的经济大衰退将是1929年、1930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大衰退,甚至经济大萧条。

1929年、1930年是持续了接近6年,有人说是13年,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次可能起码会持续3年到4年,如果全球能够合作抗击疫情,战胜疫情,经济不要把全球化碎片化切割,成为“人类的大峡谷”,那么世界可能会在几个大国的共同努力下,全球的主要国家参与,会推动经济复苏。

中国网:复苏的步伐会快一点?

陈文玲:复苏的步伐会快得多。但是现在也不以我们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也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经济搞好了全球经济就能复苏的。所以,这也有待于全球合作。这是第二个,也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经济什么时候复苏,全球经济什么时候能走出低谷,这也是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接受《中国访谈》记者专访(刘凯 摄)

第三个不确定性,我认为,世界经济新技术革命它引发的这些业态变革、商业模式变革,会引发市场发生的这些变革,还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新的技术,它要求的是互联互通,所有的新技术都为了使人类更好地连通,使它的信息联通,它的贸易连通、货币连通、人心连通等等,所有的新技术都是为了人类更美好。但是现在科技革命爆发式的增长,也使一些人将一些原创性的技术变成了分割世界、遏制其他国家的一种工具。所以,新技术革命会产生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它会给人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更便利的生活、更智能的制造、更加有效率的社会化大生产。再一个方面,这些站在技术高端的一些国家,特别是原创技术的这些国家,很可能用这种新的技术,比如说网络技术、半导体的核心芯片这些技术,会形成对世界的重新的切割,包括它的技术脱钩,未来包括网络的封闭,我觉得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新技术革命发展越快,如果没有道德道义的共识和它共同的规则,世界要么就是进步更快,要么就是分割得更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去年就警告,如果中美两个国家对抗,将使世界形成两个平行的体系,包括两套标准、两个市场,那对人类将是一场灾难。

这个灾难当然不是由中国发起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技术革命它会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博弈,会出现不同的场景,这也是极大的不确定性。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来补短板和锻长板。我认为,补短板,这些卡脖子技术,我们起码还有几十个方面还有卡脖子技术,几百项卡脖子技术。有人统计的是615项,还有人统计的是300多项。数字不一样,但总之我们还有一批卡脖子技术。

那么这些短板,实际如果是全球的供应链能够不受影响,大家产业合理分工,都是受益者,你处在产业链的上游也是受益者,中游、下游全产业链都是受益者。但美国要切断这个产业链、供应链,所以,倒逼你必须补上这些短板,这些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原来没有掌握在你手里,切断以后你就会整个全产业链断裂,这个短板肯定是要补上的。

锻长板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的长板和美国、欧洲一些国家比较起来,我们这个长板就是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我们的制造业还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大国重器,制造业还是完美的体系。加上农业,再加上服务业里的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为农业和制造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我们的实体经济现在大体占到73%。

第四个不确定性,就是未来整个世界的数字经济会成为一种新的常态,数字经济的发展会非常迅速,数字经济、数据流动、数据资源、数据交易这些世界上还没有规则,还是个规则空白。美国和欧洲还在打数字税的战争。现在我们跨境电商105个试点,实际我们的数字贸易发展非常快。在全球,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数字制造、数字服务、数字社会、数字城市都在变革之中,到底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变革?这个大的趋势怎么样?美国将会怎么样?我觉得全世界会展开非常激烈的竞争,包括数据安全、数据主权、数据空间治理,都会是竞争非常激烈的,也处于极大的不确定性。

从世界看,这四个方面或者说是常态,或者说不确定性,都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韩琳;主持:裴希婷;摄像:王一辰/刘凯;后期:张文泉;摄影:刘凯;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韩琳;主持:裴希婷;摄像:王一辰/刘凯;后期:张文泉;摄影:刘凯;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