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进博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最佳链接器
 
时间:2020年11月11日

嘉宾: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教授 章玉贵

中国网: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0年11月4日在上海开幕。经过前两届的成功举办,进博会正成为在全球广受欢迎的贸易盛会。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本届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所说,经过3年的发展,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如期举办进博会具有什么特别意义?进博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本期节目,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教授章玉贵为您解读。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教授章玉贵。


中国网:本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主旨演讲,哪些方面让您印象深刻?您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这在向世界释放什么样的信号?

章玉贵:习近平主席在这次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我认为特别印象深刻的有三点:第一,他对当前形势下国际政治、经济的态势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判断。尽管我们当前遇到了很多困难,包括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保护主义,但是世界不能够因此停止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包括全球治理,这是一点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举办进博会向世界上发出中国要继续扩大开放,而且要高层次扩大开放的信号。总书记讲话中间也专门提到了中国要在几个方面深层次扩大开放,包括我们要出台跨境服务贸易的负面清单,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和进博会是非常有关联的。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我们在未来10年内可能要扩大进口。未来10年我们可能要扩大到22万亿美元的进口。这个对世界经济提供的红利是天量的。

第三,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间透露出来,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变,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全球主要的经济体,我们一定会和与我们志同道合的国家也好,一些区域也好,包括一些贸易组织也好,包括这次参加进博会几千家的外国厂商也好,一起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把进博会作为一个公共产品展现在世界舞台上。这显示出来中国对全球的责任担当,我认为这三点是非常具有深刻意义。

这个信号也是非常鲜明的。在这个当前国际微妙的情况下,中国举办进博会,而且今年进博会大概是主要经济体中间唯一的能够有条件举办这样一个超大规模、国家展会的这样一个会议,也就是说只有中国有能力、有意愿、有国际协调力,举办这样一个安全性的、超大规模的进口博览会,这是第一个信号。

第二个信号,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而且会实现经济正增长的这样一个经济体。我们这个国家因为本来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就已经超过了16%,我们一年的进口大于或者是等于2万亿美元。举办这样一个进口博览会,对那些因为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的厂商来说、消费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平台。这是我觉得第二个信号。

第三个信号,尽管我们是受到疫情冲击最早的一个国家,但是我们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控制了疫情。再用三个月时间,我们把经济基本盘给稳住了。稳住之后,中国复工复产之后,我们老百姓钱包也开始有点鼓了。这个时候证明我们有购买力,我们在家门口能够接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商品、贸易、服务和技术。这对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我们要启动新一轮的开放来说,极为关键,也是我们国家在新时期下对接经济全球化和促进全球的商品、贸易有效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实践平台。

中国网:今年的进博会呈现出了哪些新亮点和新特点?

章玉贵:从亮点来看,第一,交易量大。会议刚开始没两天,大规模交易量就出来了。说明事先的线下和线上沟通非常好,尤其是线上沟通。这里面恰恰说明,我们通过进博会已经对全世界释放了红利。

第二个,这次我们会发现很多是中国所需要的技术,通过这次进博会,比方德国超大规模的技术设备,尤其是在制造业这一块。这个方面我们会发现,这次进博会跟上一届比,可能在有些消费品方面有点区别,但是对我们急需的这种关键性技术方面,我们会看到这里面有一些导入和引进。

第三,我们会发现像耐克这样一个消费品,首次进入进博会。这里面也发出一个信号,因为耐克在中国一年的营收销售额是1200个亿。这么大的规模。过去没有参加,所以这一次赶快补位。我相信这届进博会,有利于我们国家的营商环境,也是有利于我们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所以我认为这方面的亮点都是特别值得大书特书。

中国网: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前两届进博会带来了怎样的效应,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哪些影响?

章玉贵:我从第一届到目前为止的观察来看,正是有了2018年第一届的进博会,而且在2018年进博会上,总书记代表中国向全球发出一些重要的信号,包括长三角一体化,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要扩片,临港自贸新片区,包括推出科创板。未来10到15年,中国大规模地开放。在上海举办进博会,它的辐射面和它的影响力不是区域的,是国际性的。所以从第一届、第二届来看,我们通过进博会这个平台,吸引了世界上500强,还有一些特色的企业进来。我们在家门口,我们的厂商就会和国际最先进技术、最先进服务的这些企业做到无缝对接。中国也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所以这个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第二,我们在进博会上一些交易,厂商的一些订单。总书记这次讲话也说了,全部已经是兑现承诺。表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不仅有购买力,而且有实现贸易承诺的水平,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觉得进博会在这个方面已经向全球发出一个中国作为负责任的,能够持续释放经济、贸易发展红利的这样一个经济体,我们应有的国际担当。

中国网: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非常时期,众多大型国际展会取消或者延期,第三届进博会却如约而至。您认为,在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下,如期举办进博会具有什么特别意义?

章玉贵:新冠肺炎疫情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外部不确定,它把我们经济预期给打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冲击,把人类正常的生产、贸易、生活秩序打乱了,全球迎来了萧条经济学的回归。

在这种情况下,单一靠一个国家是无法稳定全球的经济力量。所以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各个国家,包括各个国家的市场主体、企业、消费者、国际组织相关这方面市场参与主体能够凝聚到一个平台里面来,这个平台今年就是中国第三届进博会。我们通过这次进博会吸收了2600多家外国企业,我们国内的交易团有39个,还有11.2万个注册企业,还有600多个子交易团,还有40万个专业的观众。这么超大规模的平台,我们会发现这次参加进博会,很多厂商是第一次参加。还有超过70%的“回头客”,还有“头回客”,就是第一次参会的。受到上一次两次他们的合作伙伴,或者是有价值信息的传导作用,有超过50个世界500强和一些重要的企业参加了。

这样一个情况下,中国举办进博会,向世界上发出中国有能力参与稳定全球经济贸易秩序这样一个最重要力量(的信号)。这一点我认为是极其重要的。

中国网:习近平主席在本届进博会的主旨演讲中提到“我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的扩大对外开放系列举措已经全面落实。”从这两年的落实情况来看,这对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产生了哪些积极效应?

章玉贵:从习近平主席在前两届(进博会上)宣布中国深层次扩大开放的举措来看,非常重要的几点已经落实了:第一个就是我们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国家过去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间,一直是中位数或者是偏低的。在这个方面中国通过这几年的持续努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我们的负面清单。我们现在国家有这么多的自贸区,上海也好,海南也好,还有全国几十个自贸区。通过进博会,我们就找到了中国在哪个时间档口上,在哪些区域里面,我们的开放要适配外资高水平对接,这个方面我们已经做了落实。

第三个方面,我们最近几年对全球的产业和金融资本所代表的这种高水平的外资,他们的进入便利化了。投资贸易和金融的便利化大幅提高,所以最近你会发现,过去一年多以来,无论是央行、外管局,还是相关的证监局、银保监会等等。这些金融监管部门,他们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大幅放宽,包括准许合资的券商等等。

这些开放的、高水平的落实,都是通过进博会这样一个重要的桥头堡,或者重要的一个平台,进博会起到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个方面,习近平主席宣示重大开放举措陆陆续续得到很好的承诺,也得到了全球主要厂商,包括一些跨国公司高度广泛认可。所以近年以来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显著加快。

中国网:您刚才也提到了,本届进博会上有很多“头回客”,也有很多“回头客”。说明我们的“进博朋友圈”越来越大。您认为,进博会吸引力不断增强的原因是跟我们这些务实的措施、高效推进、密集落实有关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重要因素?

章玉贵:“进博朋友圈”越来越大,首先是因为我们国家是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的“朋友圈”大是因为有基础。另外,我们(朋友圈)“大”是因为通过连续几届举办进博会,外商是非常聪明的,市场是极为聪明的体系化存在。外国厂商认为,第一,中国国家治理水平很高,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国家治理水平是最高之一。

第二,中国的商业机会很多。总书记讲话中也讲得很清楚,中国有14亿人口,有将近4亿中等收入群体,我们的购买力是天量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回头客”和“头回客”,他们大规模地涌入这个市场,是个自然的逻辑延伸。还有是前几年,前两届进博会,正是因为这些厂商,尤其是美国厂商。美国这次参加进博会,尽管它的规模有所缩小,但实际上很多展台比过去更加有亮点,更加有实质性内容。美国在华的上海商会会长说得很清楚,他说没有人可以忽视中国提供的商业机会。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中国网:日前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本届进博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也再次强调这一重要部署。您认为,进博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章玉贵:这次我们国家提出来要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和国际两个循环,它们之间要有一个有效的协调的这样一个大的格局。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定位是极为重要的,所以这次十九届五中全会我们出台了这些重要的发展计划构想。

国内和国际双循环如果良好地循环起来,有3-4个因素。第一个,持续扩大开放。比方说中国和国际上主要的或者广大的贸易体之间要找到一个合作共赢的平台。我们要走得出去,进得来。首先我们要走出去,进博会就是让你过来,世界很大,你过来看一看。看看中国是什么样子,可以消除误解。这是讲国外循环,国际循环。第二个,国内循环,我们目前正好处于人均收入已经在1万美元,也就是说我们国家今年GDP会突破100万亿人民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关口,我们可以往上走得更好一点,更扎实一点。如果做得不好,我们往下可能会面临很多问题。这个时候我们举办进博会,对我们的国内和国际大循环,起到了一个沟通中外的有价值的商业信息(的作用),(可以通过进博会)看到全球的技术、贸易和整个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进博会对“双循环”起了这样一个平台(作用)。我们通过第三次进博会会发现,尽管我们的技术,我们的商品,这两年也发展地很快,我们也是全球非常重要的一个投资主体。但是和世界上最先进的(相比),我们会发现我们还有很多差距。这个差距正好是我们下一步要开放,要改革,要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之所在。这一点是极为关键的。

 进博会本身是联接国内的市场主体、消费者,和国外的市场主体和消费者这样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本身就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一个最好的链接器。

中国网:按照进博会“越办越好”的要求,未来进博会如何继续发挥其溢出效应,更好地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您有哪些看法和建议?

章玉贵:因为进博会是由国家举办的,落在上海。上海在未来10到15年乃至更长时间里面,它承担的任务是极为艰巨的。也就是说,不仅是一般的桥头堡,你是长三角的龙头,要建设全球的经济、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在这样一个平台上,进博会不能局限于只是有几千个厂商进来,有几万个企业注册,几十万观众参与。如何通过线上和线下超大规模的这种永不落幕的进博会,我们如何找到一个更好的中外参展方、交易商、观众和消费者,对接便利化的平台窗口。这一点我们还可以继续扩大。

另外,我们面对不仅仅是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明年这个时候,可能全球的疫情形势会更好一点,甚至基本上能够得到控制,这个时候我们要前瞻未来。我们这个进博会承担的不是交易额达到几百亿美元的这样一个平台,如何把它打造成为中国版的、持续推动中国开放红利对全球释放的这样一个新的21世纪的公共产品?这个公共产品要发挥它的增量红利作用,也就是说人们来了一次还想来,来了这次还想把东西带过来。(未来)哪一天有可能是中国的商品,通过我们的厂商,就是交易商,然后和国外的厂商结合起来带到国外去。他们认为,(未来)哪一天他们国家可能也要举办类似中国这样的进博会。这个时候就是双向促进。这个时候中国发挥什么作用?发挥了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和贸易模式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作用。这一点前景可期。

 大概有三个方面建议:第一,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稳定的回头客,哪一天我们如何在更大规模地吸收那些“头回客”也好,“回头客”也好,他们愿意把最好的技术,最好的商品,最好的服务带过来,这一点据我所知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

第二,人们愿意来了,我们如何做到高水平的对接。尽管上海目前是中国举办超大规模博览会最具水平的城市。但是我们在很多软件方面,硬件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流的,(软件)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地方。

第三,通过进博会这个平台能够满足中国的消费者对这种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向往。(那)我们如何达到更高水平的满足?有的商品确实很好,但是买不起,或者只能一次性去买。我们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关税还可以有一些下调的空间,这个方面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做。其实我们国家最近几年关税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下降,全球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对我们也很肯定。所以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更好。


(本期人员:责编/记者:裴希婷;摄像:高聪;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记者:裴希婷;摄像:高聪;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