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包容性开放性强 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将更便利
 
时间:2020年11月20日

嘉宾: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教授 竺彩华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经历8年谈判,覆盖东盟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5国,占据全球GDP总量约三分之一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11月15日终于得到签署。RCEP主要内容有哪些?RCEP的签署意味着什么?对中国、对亚洲、对世界经济,又具有怎样的意义?《中国访谈》特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教授竺彩华进行解读。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教授竺彩华。(刘桢珂 摄)

中国网:竺教授,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的节目!

竺彩华:您好,大家好!

中国网:节目一开始,首先请您为我们的网友介绍一下,历时8年谈判,最终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

竺彩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一个巨型的自由贸易协定。作为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它主要的内容是推动货物、服务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但是这又是一个非常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它不只是传统的货物、服务贸易自由化,还涉及到其他很多领域的自由化,包括人员、资金、信息流动更加便利化。所以在这个协定里面,我们看到协定文本一共有20章,这20章里面不仅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代经贸规则,也就是在WTO框架下的规则,比如说工业品关税下降、农产品关税下降、海关程序的一些规则。这些都是属于第一代经贸规则。

20章里面,我们同时还注意到还有第二代的经贸规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边境后的一些措施、制度、规定,比如说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等。这些应该是属于第二代经贸规则。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在RCEP里面,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第三代经贸规则,也就是数字贸易规则。我们关注到这里面有电子商务的专门章节。这里对未来的数字贸易,尤其是处于东亚地区的数字贸易领域的合作,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从这个协定的特点来说,刚才说的很多内容本身也反映出一个很全面的特点。

第二个特点,RCEP协定具有高标准、高质量的特点。这个特点首先体现在货物零关税覆盖的范围达到了90%。这个90%,可能有的朋友会说,它也不高,可能我们现在跟澳大利亚、韩国签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90%。但是我想,朋友们应该注意到,这个协定里边有很多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是不发达国家。对于这些国家来说,能够做出包含90%零关税的承诺,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些国家的差异非常大。这是一个高标准的体现。

再一个,高标准体现在电子商务这个章节,它会引领未来的国际经贸规则发展的趋向和潮流。同时我们从这些章节里面,包括一些细节当中也可以关注到,比如说采用了货物和服务贸易投资,一个,它的市场准入水平要远远高于现有的这些成员国之间相互签订的自由贸易水平;同时在投资领域的市场准入方面采用了负面清单这样一种方式,包括也运用了一些新技术提升贸易便利化的规则、措施。所以从整体上来说,这个自由贸易协定的标准还是比较高的,质量相对也是比较高的。

在高标准、高质量的同时,第三个特点是这个自由贸易协定体现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包容性的特点。因为RCEP包括中、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再加上东盟10国。15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内经济制度、体制等等,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要把这么多的国家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领域各自的诉求达成一致意见,如果没有一定的包容度,很难想象最终能够达成这样的一个协定。

其中包容度对RCEP来说也有几个点是可以关注的。我们也关注到现在网上有一些文章可能会说,RCEP是中国主导的。但实际上RCEP是东盟主导的。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不是大国主导,而是东盟主导。像北美,美国主导;欧洲是法德主导。这样的一个进程必然在东亚的这种合作模式当中会体现出东盟的方式,或者东盟合作的一些特点。其中东盟方式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也是体现了包容性。因为东盟本身是10个国家,也是有很大的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它们的合作一体化进程就有很大的包容性。

第二个包容性特点体现在跟域外其他的这些(自贸协定),尤其是大型自由贸易协定相比,RCEP在一些规则上,比如说跟美国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签的美墨加协定比,从其中的原产地规则来看,我们东亚的这个协定应该说包容性更强,或者说排他性更低。排他性更低主要体现在原产地规则上。我们看到美墨加协定把原产地规则提升到了70%多,很多产品的原产地标准——区域价值成分的要求提高到了70%。但是东亚地区,我特意关注了文本里面区域价值成分的要求,我们可以在不同国家累积,只要你累积到40%就可以。显然,跟美墨加自贸协定相比,我们实际上对于区域的价值成分要求,比它要低得多得多,同时也就意味着排他性要低很多。

第三个包容性的特点体现在这个协定里面,有照顾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条款),比如说像缅甸、柬埔寨这些国家。它们的发展要求,尤其在能力建设上面,可能需要其他国家的合作,加强它们的能力建设。所以在这个协定里面,专门有中小企业这样的章节,还有经济技术合作这样的章节,这样可能对于这些国家参与一体化进程实现包容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最后一个包容性(特点)体现在这个协定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我也注意到,在领导人最后的声明里面,其中有一句话:在未来条件成熟的时候,欢迎印度加入。除了印度,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因为这里面有对其他国家的这种——我们所说的发展中国家特殊的差异化这种区别,我刚才讲的,针对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特殊的差异化的这种待遇,而这种待遇恰恰是现在欧美主导的一些区域化的贸易协定当中,或者双边贸易协定当中,他们比较排斥的,就是不想搞这种差异化的、特殊化的(待遇)。但是不搞特殊化、差异化,不照顾到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的话,就意味着发达国家构建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里面,发展中国家很难进得去。RCEP这样的一种差异化的特殊的一些安排,也有助于在未来,其他国家,包括亚洲,尤其是亚洲其他国家,在未来,各方觉得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谈判加入。尤其南亚、中亚一些国家,它们未来往东看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所以我想这个包容性的特点也是非常明显的,这是一个开放性比较强的自贸协定。

中国网:所以有评论说,它是一个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协定。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任何协定的出台都会对产业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有弊或者有利的影响。RCEP的签署对于我国的哪些产业将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而哪些产业又会受到进口以及竞争的冲击和压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教授竺彩华接受《中国访谈》专访。(刘桢珂 摄)

竺彩华:这个问题,从总体上来说,参与任何一项国际经贸规则,都会改变一种利益结构,肯定是对有的人,或者有的产业有利;对有的人、有的产业,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从我们中国的角度来说,RCEP签署以后,我大致想想,应该有这样几类企业会获利的。一个是对这些国家本身出口已经非常大的这些企业,就是以这些国家为主要出口对象的企业。比如说我们的一些纺织、机械、家具,这一类产业,我们本身的出口量非常大。关税降低以后,我们的成本会进一步降低,更有利于这样的出口企业进入到这样一个区域的大市场。

第二类企业是国内的生产企业,从这些国家进口原材料、零部件,作为生产当中的中间产品,对这样的企业来说,关税的降低、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这些企业降低它们的制造业生产成本,提升它们在区域内的产业链、价值链的竞争力。所以这个对这部分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类企业应该是属于走出去的企业。因为我们看到,RCEP里面也有很多关于投资促进、投资环境、营商环境这些方面(的规定),对于区域内的企业,也包括中国企业在相关国家进行投资,应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第四个,对于发展新业态的企业,在新业态领域的企业,也包括个人,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刚才我讲到,专门有电子商务的章节,尤其 “双十一”光棍节刚刚过去。今年“双十一”里面,我们也注意到,现在中国是巨大的市场,比如说跨境电商,通过跨境电商,日本产品和韩国产品,包括澳大利亚产品,是进入前四的产品。关税下降以后,通过跨境电商新业态的方式,一方面(商品)更加便宜了;同时电子商务章节里面有关于贸易通过电子化的方式进行(的内容),贸易也会更加便利。所以在这个领域,会看到未来更多爆发式的增长。

这里面除了市场的扩大以外,我们还可以关注到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正在把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包括我们的“双十一”,现在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购物节。这个我想它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

最后一个行业,相对来说稍微间接一点。由于我们跟这些国家的经贸往来更加便利,显然这些经贸活动会更加频繁,量也会带起来,相关的为这些经贸活动服务的产业、行业,比如说交通、运输、物流,刚才讲的跨境电商,就会带来物流业更快地增长这样的前景。对于这些行业来说,确实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当然,我刚才也讲,协定相应的规则就会带来,也有的企业或者有的个人会受到影响。主要受影响的,一个是进口竞争的部门,也就是说我们国内的生产企业和进口的商品要进行竞争的这些行业或者企业,会感受到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压力。比如说,新西兰的牛奶、澳大利亚的奶粉,显然对我们国内的畜牧业;还有食品业(有冲击),还有化妆——日韩的化妆品对国内的冲击也会比较大;包括保健品,澳大利亚的保健品、日韩的保健品,包括日用消费品行业,对国内的生产企业明显会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但是我想,这种压力也会迫使我们国内的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通过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打造品牌,来把握住中国的大市场,你不能被进口的商品全部冲击掉。我们正式打开市场,就是要培育更强的中国自身的企业。

这是压力可能会比较大的一类行业。

还有一类行业,原来国内投资领域我们保护得比较严。但是随着我们在投资——刚才我讲特点的时候,高质量、高标准,也体现在市场准入门槛大大降低,原来可能我们保护的,不让外资进入的,现在在这个协定下面,这些国家的企业就能进来了,包括我们原来没有承诺过的一些行业,也包括我们原来承诺的,比如说像金融这些行业,我们原来承诺水平相对低,但是现在承诺水平要高。尤其对一些服务业,我们过去保护比较严的一些服务业,也会带来比较大的冲击。

主要是这两类企业,可能受冲击会比较大一些。

中国网:除此之外,我们也想知道,签订这个协定对于我国改善和帮助对外贸易高度依赖欧美的这样一个局面,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竺彩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以后,对区域内的国家来说会产生两种效益:一个是贸易的创造效应,也就是说它会带来区域内的,无论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区域内的贸易比重都会大幅度增加,因为毕竟成本下降了。这是贸易创造的效应带来的福利。

第二个,投资的创造效应。投资的准入门槛下降了,投资环境改善了以后,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不仅是中国企业,所有这15个国家的企业都可以在这个区域内找到最适合投资的地方,来重新打造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这个重新打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分工、合作、优化、深化的过程。分工合作、深化优化本身就会带来更多的贸易流、资金流。区域内的贸易投资比重上升以后,很显然对区外的依赖就会下降,而且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市场的吸收能力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区内贸易比重增加,应该说是未来几年我们能看得到的。而且最近我们看到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在不断增长,也是区内经济一体化程度提升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未来在RCEP这些成员国之间,区内贸易的比重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中国网:我们讲国计民生,刚才我们可能更侧重的是从“国计”方面来看这个协定。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他可能更关注的是“民生”。这个协定的签署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会带来哪些改变?

竺彩华: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个,过去想买的东西现在更便宜了,也就是说,很可能对我们14亿中国人来说,就开启了一种买买买的模式。过去有很多人可能要通过代购,或者通过到国外去旅游的这种方式,到这些国家把自己想买的东西买过来。但现在90%的货物关税会降到0,基本上涵盖了老百姓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商品,东西更便宜了,而且质量是在原有质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买到更便宜、更好的产品。这是一个。

第二个,我想对老百姓来说,作为个人来说,未来到这几个国家去,往来会更加便利了。因为这里面也有一个自然人流动的章节,所以未来这15个国家内部,尤其是人员流动,跟工作相关的,或者跟其他活动相关的一些流动会更加方便,可能在这些国家停留的时间可以比原来更长。所以这样就带来了极大的人员流动便利化。我们知道人员流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相互促进感情,人员流动以后信息交流等等各方面,都会带来更多的机会。

所以我想第三个,对老百姓来说也很重要的,会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也就是说,跟这些国家相关的一些工作机会会更多,包括经贸活动扩张带来的机会,包括人员往来,交往活动更加频繁,也会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

这是我们可以实实在在看得到的,未来对我们个人,对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变化。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韩琳;主持:裴希婷;摄像:刘凯/张文泉;后期:刘凯;摄影:刘桢珂;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韩琳;主持:裴希婷;摄像:刘凯/张文泉;后期:刘凯;摄影:刘桢珂;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