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传承匠心精神 做脚踏实地的电影人
 
时间:2020年12月8日
嘉宾:著名演员、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第17届法国电影展映形象大使 黄晓明

       中国网:黄晓明,中国内地著名男演员。1998年因主演个人首部都市剧《爱情不是游戏》进入演艺圈。2001年凭借古装剧《大汉天子》而崭露头角,2007年凭借民国剧《新上海滩》获得第十三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演员提名,2009年主演谍战片《风声》并凭借该片获得第十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男演员奖。2013年黄晓明主演剧情片《中国合伙人》,并凭借该片斩获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2020年,黄晓明凭借其在《烈火英雄》当中精彩的演出再度荣获百花奖、金鸡奖。同年,黄晓明被法国政府授予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并担任第十七届法国电影展映形象大使。站在新的事业起点上,黄晓明对于表演依然心存敬畏,他坦言要心怀工匠精神,脚踏实地,铢积寸累,日就月将,成为“百年老店”般的演员。


著名演员黄晓明     (摄影:牟银挺)


       中国网:晓明哥您好!非常荣幸今天邀请到您做客我们的节目。

       黄晓明:谢谢,我也很荣幸。    

       中国网:法国驻华大使向您授予了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这枚勋章是由法国政府设立的一个国家级的荣誉勋章,获得这枚勋章对您意味着什么?

       黄晓明:特别荣幸,其实我之前也没有想到。我现在正在拍摄一部电影,拍摄过程中突然通知到我,我觉得特别兴奋。因为之前我们国内有几位很著名的导演和演员被授予过这个勋章,没想到今天(能够)轮到我,我感到非常受宠若惊。    

       中国网:其实法国电影展映从2004年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也为中国的观众带来了不少优质的法国电影。您作为本届法国电影展映的形象大使,是如何与法国电影结缘的呢?

       黄晓明:其实法国首先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家,法国是最早的电影发源地之一,很多很好看的法国电影也曾在中国放映过,比如《虎口脱险》,都是很好看的浪漫的法国电影,我们也有很多熟悉的法国演员。但真正接触到法国,是我去法国参加时装周,参加戛纳电影节,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和很多法国朋友有过交流。最巧的是我现在正在拍摄的《戴假发的人》,是法国的发行公司负责法国及亚洲之外的发行,所以我觉得也是一步一步地和法国有了更多的合作。这次又很荣幸得到了法国的骑士勋章,我觉得非常的荣幸。    

       中国网:这次作为展映的形象大使,您希望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黄晓明:第一,我自己还是多拍好电影,和法国这边也可以多多合作。第二,2018年还有今年都是为法国电影展映做代言,也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身体力行能够帮助中法两国的电影人互相增进交流,也希望可以为中国的观众带来更多好看的法国电影,同时,也把中国的好电影带给法国观众看。

       中国网:本届法国电影展映会有八部法国影片和我们见面,其中有没有您比较感兴趣的?

       黄晓明:我觉得其中有几部都还蛮好看的。因为法国电影是非常浪漫的,非常(令人)感动的。所以,我还蛮喜欢这个类型的电影,而且它对演员的要求也很高。比如这次法国电影展映的(法方)大使茱莉亚·比诺什我就很喜欢,包括刚刚在对话过程中还看到了莫妮卡·贝鲁奇对中国观众的问候,她也是我很喜欢的演员。    

       中国网:刚才您在发布会也提到,您最喜欢的法国电影是《虎口脱险》?

       黄晓明:就是小时候(看过的),记忆最深的。        

       中国网:没错,其实今年也是比较特殊的一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再加上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冲击,所以全球的影视行业可以说陷入了一个比较萧条的时期。您认为中法两国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文化产业或者说电影产业方面的合作呢?

       黄晓明:疫情导致了全世界的大萧条,所以不只是影视行业。但这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和交流,因为艺术是无国界的。而且现在网络也很发达,这次电影展映其实通过线上的方式也是吸引了很多的对电影感兴趣、对法国电影感兴趣的观众,而且听说票已经卖光了。所以我也是非常开心,疫情也无法阻挡大家想要去欣赏艺术的心。    

       中国网:您有没有特别想合作的法国的导演或者是法国的演员呢?

       黄晓明:刚才提到的茱莉亚·比诺什,我就很希望和她合作,还有苏菲·玛索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女演员,我有幸见过她一次,我们也曾经口头上约定希望有机会可以合作。    

       中国网:其实电影作为大家比较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在您看来,电影在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当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或者您认为什么样的影片才能更容易被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所接受呢?

       黄晓明:其实电影艺术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因为电影是光影的艺术,有时候你可能不需要用太多的语言,甚至你用别国的语言,但是喜欢电影的人或者光影(艺术)的人都能够看得懂,因为全世界的情感是一样的。所以,让电影作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的桥梁还是蛮好的,因为它可以在一个多小时、两个小时左右浓缩你想要表达的内容,所以我觉得其实这也是各国文化的一种(很好的)交流形式。    


著名演员黄晓明     (摄影:牟银挺)


       中国网:前不久,您刚刚凭借《烈火英雄》获得了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可以见得大家对于您塑造这个角色的认可程度,其实剧中的江立伟是有原型的,那么在塑造这样的角色过程中,您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应对的呢?

       黄晓明:其实这个电影从头到尾都不容易,比如从一开始的训练,当时正值八、九月份,是北京最热的时候,我们在亦庄训练的时候真的很苦,但我们要求自己必须要做到消防员能做到的东西,包括锁降、包括接水管、扔水带,包括体能训练,每天都会进行大量的训练。在拍摄过程中又赶上了冬天,因为我们拍最后一场爆炸戏大概是十一、十二月份,是最冷的时候,那个时候因为拍救火,需要先在身上浇冷水,然后再冲进火场里。当时在我们旁边,地上点的是真火,身上烧的也都是真火,旁边还有几十个很大的燃气管一直不停地往外喷火,所以其实现场很危险。但当时拍摄的时候也没有觉得(危险),就是一心投入到角色当中,就是感觉身上的装备太沉了,平常扛十几分钟、二十分钟还行,(但拍摄过程中)我(经常需要)扛一晚上,又冷、又饿、又冻、又沉、又累,又被冰火两重天这么浇着。

       后来等到我们全拍完了,等到片子放出来的时候,做宣传的时候,我们陈国辉导演跟我说,“现在想想看挺幸运的。”

       我说,“怎么了?”

       他说,“那时候几十个火罐在旁边,这万一要有一个导火了,我们就全完了。”

       当时我们想想看,也真的是,能顺利拍完这个戏,其实还蛮幸运的。我记得当时跟印小天的那场戏,当时我都被挣脱臼了。那场戏就是有一场我抱着他,不让他走,他拼命挣扎,然后那场戏拍完了,那天晚上,我的胳膊很疼,抬不起来了,后来医生说是脱臼了。    

       中国网:那还是非常危险的,但是一定也有收获,对吧?

       黄晓明:所有的观众的肯定和喜欢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著名演员黄晓明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摄影:牟银挺)


       中国网:众所周知,影视行业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可以说新生代人才辈出,演技派千帆竞发,在这样的一个行业当中,即使是像您这样家喻户晓、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也会有危机感或者压力吗?因为我们注意到,在金鸡奖的颁奖典礼上,您曾经说过一句话,“导演们,请我用吧”,所以也是会有压力和危机感吗?

       黄晓明:是会有。首先,一般导演都喜欢用实力派演员,或者再配流量演员。所以,我们就刚好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时期,又过了流量期,又还没到导演们可能认为的成为实力派的时候。但其实努力的脚步从未停过,当然也不是缺戏拍,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希望可以跟更多更好的导演一起合作,这样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中国网:其实那天在颁奖典礼上,您还说到一句话,希望成为演员当中的“百年老店”,在您看来什么样的演员才可以称得上是“百年老店”呢?怎样才能成为这种百年老店呢?

       黄晓明:其实就是像我们的一些老前辈、老艺术家一样,做一个有匠心精神的演员。我不追求我的“百年老店”有多么光辉、多么好,比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他们可能也不是特别有名,特别能赚钱,但是他们一步一步地把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他们的每一个作品呈现给大家,并且传承下来。所以,我希望可以做这种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电影人、电影演员,然后把我们的电影一点点地通过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片子,不同的人物展现给大家。    

       中国网:所以,演员也好,各行各业也好,想要站在金字塔的顶端还要凭借日复一日的努力,脚踏实地的付出才能够实现。

       黄晓明:活到老学到老。    

       中国网:下一步您有哪些作品即将和我们见面呢?您接下来的工作安排主要是什么?

       黄晓明:就是《戴假发的人》,董越导演(执导)的《戴假发的人》。他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我看过他的第一部电影《暴雪将至》,我就很喜欢,我觉得他对于画面以及表演的把握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当他第二部戏找到我的时候,我特别开心。

       中国网:最后非常感谢晓明哥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也希望以后能在更多的好作品当中和你见面,谢谢。

       黄晓明:谢谢,很高兴,很荣幸。

 

 (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采访:白璐;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采访:白璐;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