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12月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白皮书系统介绍了中国能源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能源产业取得了怎样的发展?接下来有哪些目标和重点?《中国访谈》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进行解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 (杨佳 摄)
中国网:此次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能源革命的历史性成就。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能源发展有哪些特点和亮点?
杜祥琬:这次白皮书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能源发展成就。能源是生产、经济、生活的基础。十八大以来,能源保证了国家比较健康,也比较高速的发展。这些年来能源消费年均增长2.8%,经济增长平均每年7%,也就是说,年均2.8%的(能源)增长保证了7%的经济增长。除了这个以外,能源结构在不断地优化,能源的效率(在不断地提高)。大概201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单位GDP能耗,也是能耗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现在降低到(世界的)1.3倍,这个数字是越低越好。我们的能源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另外,从化石能源到非化石能源,制造业有着比较完备的体系,中国自己能够制造必要的设备。而且从以煤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洁净化利用,到非化石能源、洁净能源的发展,都比较快速,可以说在这些年发展都比较突出。我觉得这个成就还是举世瞩目的。
中国网:白皮书提到,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这一战略下,“十四五”期间我国的能源发展有哪些工作重点?
杜祥琬: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能源革命。我们过去讲能源发展,他提出来能源革命,这个提法就不只是文字问题。中国能源要有革命性的变革,要有质量的提高。
消费革命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要从过去比较低效的发展走向节约高效,这是消费革命的一个主要方向。这就体现在单位GDP的能耗在降低,这是一个进步。
从生产革命来讲,从黑色高碳逐步地走向绿色低碳。绿色低碳这方面也有很明显的进展,譬如说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同时我们国家特别注重非化石能源或者是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发展。比如说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现在的装机总量分别都超过了2亿千瓦。这在全球大概是第一位的。全球太阳能、风能增长的30%都在中国。当然还包括水电、核电,都有进展。生物质能、地热,这些都属于可再生能源资源,这几年进展也很明显。
还有一个是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生产革命和消费革命的支撑。另外,还强调体制革命。体制革命可以说是能源革命的保障。当然还有一些国际合作。这些年我们的能源国际合作进展也很明显。特别是譬如说油和气,现在还有一些要从国际上进口,也都保证得比较好。这些年来,应该说能源的发展还是比较全面的。
我们第一个百年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交接点就在“十四五”。可以说我们从“十四五”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最近提出来的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距离现在还有不到10年。所以“十四五”也是一个关键。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占比将达到25%。到2025年,我估计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能达到20%。原来我们国家2015年给联合国提出的自主贡献,是到2030年达到20%,现在等于把这个目标又提高了。我估计2025年差不多能够实现20%的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这其中,现在风能、太阳能是主要的,当然还涉及到其他可再生能源。在“十四五”期间,能源的增量大约每年有2%的增长,这个增长基本上由非化石能源,加上天然气的增长,就可以满足。这也为2030年前碳达峰做好了铺垫。
中国网:白皮书中指出,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途径。能源产业如何加快自身转型进程,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供应?
杜祥琬:能源安全和非化石能源的发展是高度一致的。现在中国的能源现状是处于多元发展阶段,也就是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多元发展,协调互补,逐步转型,处于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在做好化石能源洁净化的同时,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这应该说对能源安全更为有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这些是我们本国的资源。我们如何开发利用,是本国可以掌控的,是不依赖国际地缘政治的。
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越高,中国的能源就越安全,独立性就越强。所以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既有利于环境,有利于气候变化,也有利于能源的独立和安全,是这样一个关系。
化石能源在历史上有很大的贡献,现在也还很重要。但是要逐步地转型,这个目标非常清楚。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呢?我觉得非常清楚的是,中国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可能性、现实性是非常清晰的。
第一,资源量。中国的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资源足够,太阳能、风能很丰富,地热、生物质能、水能,资源丰富。
第二,技术可行。技术可行除了非化石能源本身以外,还包括跟它相配合的储能技术,技术最近进步也很大。
第三,经济性。现在这些可再生能源,十几年前成本比较高,所以十几年前发展比较慢,跟这个是有关系的。成本高,市场就不接受。但是最近十年来,太阳能、风能的成本明显下降,大幅度下降,也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资源可行、技术可行、经济可行,中国完全有一条路子可以高比例发展非化石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技术途径。
但是我想强调一点,能源转型不光是哪一个多一点,哪一个少一点的问题。它还将带来整个能源体系、电力体系的变革。譬如现在我们国家的电网跟煤电配合很多年了。现在要有比较高比例的非化石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进来,它们跟电网如何配合?如何增加整个系统的灵活性,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和数字化水平?这就带来整个能源技术、电力体系的技术进步。当然也会带来一些管理上的问题,政策上的一些调整,这些都要配合好,才能使我们的低碳转型做得比较稳步和健康。
中国网: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12日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您如何评价中国在发展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对世界的贡献?
杜祥琬:中国的贡献,首先第一条就是节能。大概这些年来世界节能总量的二分之一都是在中国,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第二,将非化石能源作为发展和增长的重点。
这些年来,我们当然也很重视其他的非化石能源,包括水、电、地热。因为供电和供热都很重要。供热这些年,譬如说用清洁取暖替代散烧煤,有明显进展。这样也带来了空气质量的改善,同时也使碳排放逐渐减少。
我们现在碳排放的减少,跟发达国家有什么差距呢?(就是)“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他们是绝对量的减排,中国正像你刚才说的,是碳强度的减少,也就是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在减少。虽然我们的绝对量还是会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会慢慢减少,最后趋于饱和,也就是到2030年达到峰值。中国这几年就是按照这样一个路子在走。
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做符合自己国情、符合自己发展阶段的选择。但是同时,我们也是世界上的一个大国,也要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一点中国的责任感还是很强的。我们国家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但是也尽量作为低碳发展的促进者、贡献者,我觉得这一点中国还是很明确的。
中国网:本月18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明年重点任务。这一目标如何实现?这会对新能源和新能源数字经济产业产生哪些影响?
杜祥琬: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而且最近3个月几次在重要的国际场合,习近平主席都重申了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两个目标,意义非常重大。这两个目标可以说不仅表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的重要姿态,而且对于我们的能源革命,定量的阶段目标也更加明确了。首先,2030年前要碳达峰,然后30年后,再实现碳中和。概括成一句话,低碳发展。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这样一句话就体现在这两个目标上,而这两个目标又引导了整个中国的能源发展。
发达国家一般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少则45年,长则70年,我们国家只留了30年。这当然更困难,更有挑战性,但是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要用比较快的步伐从碳达峰走向碳中和。
我们要看准碳中和这个目标来做碳达峰,要让这个峰值尽可能不要太高,这样接下来的碳中和才比较容易实现。如果现在把这个峰值抬得很高,将来为了碳中和付出的代价,包括投资,都会比较大。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两个目标可以说是相关联的,也是方向性的、战略性的。
对于新能源来说,这是一个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工程院在2007年开始做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时候,大家说非水可再生能源是四个字:微不足道。后来我们研究以后,认为它们将来一定会成为另外四个字:举足轻重。现在大家可以看出来,太阳能、风能举足轻重当然是肯定的,但是现在我要说另外四个字:担当大任。它们将来会担当大任,会成为中国电力能源的主流。
这对它们当然有压力,但更是机遇。不管是陆上还是海上的风电,不管是分布式的还是集中式的太阳能,都有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其他的可再生能源都能够很快地适应国家的需求。这个既是国家能源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牵引。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在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候。
中国网:白皮书指出,开展能源重大领域协同科技创新。未来在新能源领域有哪一些新的技术与装备值得期待?
杜祥琬:现在这个阶段要做好化石能源跟非化石能源之间的协同和配合,譬如说对可再生能源的调峰,要让它能够有稳定的输出,这个要做好。除了储能以外,也要做好化石能源跟它的配合。另外,智能电网的进步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核能方面,现在核裂变核电站是主要的,但是也在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大家最关心的是核聚变,这项技术一旦突破了,对整个能源的意义非常大。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最近也不断有一些进展的报道。当然,距离真正的发电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是这个方向原则上应该是没有原理性的障碍,也是很好的。
既然提到了能源科技,还有一项技术,就是用太阳能电解水制氢,如果把氢再跟跟二氧化碳结合,就可以产生液体的甲醇,它也被叫做“液体阳光”。这个方向既利用了一部分二氧化碳,同时又能够用太阳能来制氢。这也是一种新的技术,也可以做出新的贡献。所以我觉得科技创新的天地非常广阔,现在发展也很蓬勃。
中国网: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等30个国家共同建立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接下来中国将如何继续开展能源国际合作?中国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杜祥琬: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现实意义。我想强调一点,中国跟“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在能源方面要体现绿色低碳发展,要把“一带一路”打造成绿色低碳发展的走廊。具体到能源企业来说,应该在这样一个方向上,在国际合作领域中着重发展可再生能源。这恐怕是我们国家今后能源国际合作要重点着力的一个方向。
比如建立发电站。有些国家缺电,我们国家当然帮他们建过一些火电站,也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今后我强调绿色低碳。如果这些国家需要电,帮他们建可再生能源电站,这就是我们企业可以做的事情。
中国网:谢谢杜院士接受我们的采访!
(本期人员——责编/记者:杭舟;摄影:杨佳;后期:张文泉;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