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了个弯!全球化呈现新趋势:区域经贸合作成主流
 
时间:2021年1月28日

嘉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余淼杰

中国网:在经历了近3年的中美贸易战和美国的强势打压之后,在WTO日渐衰弱之际,中国迎来了RCEP的签署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两大利好消息。新的自贸区、新的贸易和投资规则,势必给国内经济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未来,尤其是“十四五”时期,中国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经贸开放新格局,怎样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方针指引下,打造更加开放、更加强大的“双循环”产业链?本期节目,我们就此专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教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教授。(伦晓璇 摄)

中国网:余教授,您好!非常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

余淼杰:您好,各位网上的朋友们好!

中国网:当今世界,反全球化的势头非常猛烈,尤其在新冠疫情以及中美贸易战等重大事件的影响之下,全球的经贸形势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您怎么看待当下的这种新格局、新形势,它有哪些新特点呢?

余淼杰:对,的确是,正如我们最近所指出的,我们现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也遭受百年一遇的疫情。我们发现,之前我们推行的是经济全球化,但现在经济全球化出现了一些回头浪。所以我们要判断全球化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基本的趋势,是不是依然还存在?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也发现,原来大家都推行贸易的全球主义,现在贸易的单边主义、贸易的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现在面临贸易的保护主义,中国应该如何来面对?这可能也是第二个所需要对待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相对应的,我们也发现,之前我们都说一个国家融入到全球的价值链跟产业链中,现在我们也看到,一些国家在鼓吹产业从中国撤离,外资从中国撤离。外资撤资和产业转移是不是一个趋势?这个也是我们要关注的一个现象。

我的一个基本判断:尽管全球化出现了一点回头浪,但全球化这个基本的方向是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全球化依然是我们基本的发展方向。

之所以作出这个判断,是因为,如果我们讲到全球化有两个核心的特征:第一个核心的特征是生产的专业化,或者地区化,生产的地区化;第二点是贸易全球化。换言之,任何一个产品,iPhone也好,华为的手机也好,它都是由全球不同的地方生产,专业化生产各个零部件,然后找到一个地方把它装配,再运到全球去卖。这个现象并没有因为一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或者贸易单边主义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全球化作为一个趋势依然存在(的原因)。

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比如说像之前WTO为代表的多边经贸合作机制逐渐式微,慢慢地变得不是特别重要。相反,我们会发现地区经贸合作的这种机制逐渐加强。所以我们会说全球化出现一个新的形态,体现为一点:由多边的合作转为区域的经贸合作。

中国网:就像您刚才所说的,当前以WTO为代表的全球经贸合作正在衰弱,而区域经贸合作方兴未艾。当下我们RCEP的签署,以及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谈判,可能正是这种趋势的一种代表。根据您的判断,未来全球经贸合作会继续衰退吗?WTO会解散吗?

余淼杰:我觉得是这样子,WTO的前身GATT(关贸总协定),它有一个机构叫做争端解决委员会。争端解决委员会的意思,是说当两个国家发生贸易争端的时候,争端解决委员会会作出一个裁决,在18个月之内作出裁决。现在为什么我们说WTO的作用在逐渐减弱?因为如果有一个案件,它需要有3个法官来作出裁决,在18个月之内作出裁决。但是现在WTO,原来里面有7个大法官,因为有4个法官的通过需要美国批准,美国因各种原因一定不批准,7-4=3个,其实也刚好可以判决案件。但是这3个大法官中又有两个干了两届不能再干了,到期了,所以现在就只有一个大法官。

简单讲,WTO的争端解决委员会不能够接新的案件,当然还可以办理老的案件,但不能接新的案件。这样相对以前的WTO(世界贸易组织),它在维护多边经贸合作,推进多边的经贸合作方面相对比较式微,相对作用就减弱了。

我倒不觉得WTO会解散,或者会最后消失。现在一个问题,现在美国也提出改革WTO的方案。当然,它提出的WTO改革方案里面有很多附加的条件,里面不见得是很合理的,所以有些国家对此有很大的保留态度。

因此,我觉得WTO在新的争端解决委员会成员到位之前,它的作用会逐渐减弱。相反,正如您所讲到的,像RCEP、CPTPP,乃至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已经签署,或者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地区经贸合作在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之所以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也跟现在的全球经贸格局紧密相关。

如果我们看全球的贸易拓扑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到,非常明显,它形成了三块,叫做节点中心:一个是以美国为中心节点的北美自贸区为代表;第二个是以德国为核心、为中心节点的一个自贸区,叫做欧盟自贸区;另外是以中国为中心节点的亚太经贸区,这三个节点。因为这三个节点各自发展出自己的地区经贸合作机构,比如美国有一个美加墨自贸区,欧洲有欧盟一体化,甚至比自贸区还更强,欧盟一体化。

亚太地区推进了几个,原来是东盟10+1,现在相当于东盟10+5,即RCEP(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现在还在紧锣密鼓地讨论要推进全面进步泛太平洋贸易协议CPTPP,乃至我们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联系这一块,中欧的CAI。

中国网:面对新的形势,您判断一下,未来我们这种区域的经贸合作还会产生新的自贸区吗?区域自贸区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还是像冷战期间一样,形成壁垒森严的阵营?

余淼杰:对。我们现在有三大自贸区,三足鼎立。但三足鼎立不是三足独立,所以三大自贸区之间还有非常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比如说,我们现在所讲的,我们要积极推进、积极参与CPTPP(全面进步泛太平洋贸易协议)的谈判。这个不只是说亚太地区,同时也包括北美地区,以及南美地区的阿根廷跟秘鲁。

所以你可以看到,三足鼎立是一个大的局势,但是三足之间存在紧密的经贸之间的联系。比如说再包括我们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不只是我们中国或者东亚地区,或者是在亚太地区,甚至包括欧洲地区,甚至是非洲地区。所以我认为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

中国网:回忆一下,当初中国加入WTO的时候,国内也是进行了大范围的深度的各领域改革,来适应这种新的贸易投资规定。如今面对当下这种新的自贸区的形式,我们还需要进行哪些改革?您有怎样的判断呢?

余淼杰:对,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比如说,现在我们签署的RCEP,我们叫做区域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现在有15个国家。其实它有很多方面的规定比我们之前加入的WTO更进一步。比如说在商品贸易方面有几个内容:第一个内容,要求所有的商品关税在10年之内降低90%,关税取消掉90%左右。这是第一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接受《中国访谈》主持人专访。(伦晓璇 摄)

第二点,15个国家区域内部可以进行附加值累计,这点也是很重要的。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之前手机的生产,比如说iPhone这个手机,尽管算中国的出口,但iPhone的附加值,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很低的附加值,可能只有3%左右。我们在原来的框架下,当我们的iPhone出口到韩国区的话,它就因为附加值只有3%,它就不把中国定义成原产地。现在可以把它定义成原产地,为什么呢?这15个国家会加在一起,叫做累积,叫做原产地附加实行区域累积的原则,对我们认定原产地是有帮助的。还有很多方面的细节,比如说我们贸易的自由化,还有投资的便利化。换言之,通关时间,容易腐烂的产品一定要求在6小时之内通关,减少技术性的壁垒。

这些都是商品贸易方面的工作。这个工作对我们国内的改革提出说,我们必须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方面更进一步推进,一方面是降低关税,以及取消各种各样非关税壁垒。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投资便利化方面,我们有一站通关,有零等待、零跑腿等等,这都是投资的便利化。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涉及到我们所讲到的服务贸易方面。服务贸易是采用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的形式。中国以及另外7个国家,共8个国家,目前采用正面清单,但是在6年之内必须改成负面清单。

中国网:全面切换到负面清单的形式?

余淼杰:是的。所以这也相当于对我们提出了改革的方向,我们把服务贸易的贸易形态由正面清单改成负面清单。什么叫服务贸易?其实也很简单。比如说我们今天去美国出差,我们没有坐国航的飞机,坐的美联航的飞机,就相当于我们购买了美国的服务,这就叫服务贸易。所以,您可以看到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方面的改革还是很多的。

投资方面,要求采用负面清单的形式。换言之,我们可能要在国内市场准入方面更加大尺度地放开,国外的产业可以进来。

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的改革方向,通过RCEP,以及其他地区的或者国际上的经贸标准,来促进我们下一步的改革,为我们的改革指明方向。

中国网:您刚才提到了很多改革的政策,也是为了适应RCEP执行之后的一些新变化。我们也比较关心,伴随着经贸领域进一步开放,我们国内提供给外资企业的自由度更高了。这势必会给国内的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您认为国内企业能迎接住这部分冲击吗?

余淼杰:我们开放之后,国外产业进来,国内产业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怎么样来应对竞争压力呢?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应对政策。我们先看一下历史上,昨天——读史可以明鉴,比如说我们考虑一下WTO当时的情况,我们当时也很担心家电产业放开之后,会冲垮国内的家电产业。我们说“狼来了”。但是我们看到20年过去了,中国的家电产业已经是全球第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竞争其实不可怕。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产业制定不同的政策。

比如说,我就讲到互联网产业,之前在QQ如火如荼的时候,也有另外一个软件叫做MSN。美国的MSN为什么在中国大陆没有市场呢?尽管它跟QQ的功能是一样的。这里面无非是QQ——腾讯加入了一些文化方面的因素。比如给QQ换个小衣服等等,或者加入一点中国封面。大家就觉得非常认同,一样的道理。

所以我觉得我们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自己的民族产业找到自己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服务国民的方向。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在竞争中做大做强。

中国网:有竞争,才能新的发展。

余淼杰:是的。

中国网:根据您的判断,哪些行业是受冲击、受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呢?

余淼杰:比如说像服务业方面,相对冲击是最大的。相反,比如说像制造业,我们已经是全球制造大国。当然,在某些产业我们离制造强国,或者离最高端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相对于服务业或者金融业来讲,制造业应该说是——我认为是打开国门,或者进一步打开国门,我们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相反,服务业或者金融业,我们刚刚起步,很多还要学习跟借鉴。所以我觉得在金融业、服务业这块,可能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比如咨询、保险这些产业,都会面临比较大的竞争。

但还是一样的道理,一个简单的优胜劣汰,最好的企业或者比较好的企业会做大做强;不行的企业,不管它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都会被淘汰出局。这也是一个时代的必然。

中国网:像您刚才提到的,金融业和保险业可能是受冲击比较大的行业。这是不是也从反面印证了,这些行业是迫切需要改革的行业呢?

余淼杰:是的。我们可以看到,像金融产业也是我们改革的一个方向。您可以看到,我们现在设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我们在国内的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有4项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进行金融试点方面的改革。当然要进行金融试点方面的改革没有那么方便,没有那么容易。为什么呢?因为金融跟贸易还不太一样。贸易的话,你可以说我在一个20多平方公里的小的面积中进行试点,试错。如果成功的话,我放到全国去推广,失败的话就算了。

但是金融这一块,可能没那么简单。为什么呢?因为金融有个放大的作用,您在这个小的区域试验成功,不等于推广到大的(区域)就会成功。相反,如果您在这边失败,不见得到大的区域就会失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金融在改革中一定要把握一个底线,叫做虚体服务于实体,金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体。

中国网:不能反客为主?

余淼杰:对,不能反客为主,我们有句话讲得特别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金融要更健康地服务于制造业或者工业产业。

中国网:还有一点,大家可能比较担心的,随之而来的,我们的金融风险会不会增加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余淼杰:对,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金融风险也是跟全球紧密相关的,它具有一定的传递性。如果我们深度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中,不只是贸易方面,还有投资,还有金融方面,全面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外国的金融风险会相对比较容易地传递到国内的经济中来。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做好金融防诈骗,做好金融的监管,确保老百姓的财富能够有效地得到保障。

中国网:另外一方面,国际经贸格局这些新的变化,也势必会给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和难题。在您看来,“一带一路”建设将会面临哪些新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应对呢?

余淼杰:我们讲到“一带一路”,一般都讲到陆上丝绸之路跟海上丝绸之路。两条路都重要,我们要两条腿走路。根据目前的格局,以及我们目前面对的国际经贸形势来看,我们建议,可能发展陆上丝绸之路和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方向和路径应该有所不同。

具体来讲,如果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我们可以进行贸易,也可以进行投资,投资的意思就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因为我们也有这样的一个前提基础,就是我们的RCEP,现在开放了其他国家,他们非常欢迎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外面去投资。这一块是比较顺畅的。

对比来讲,如果看到陆上丝绸之路,相对来讲可能更多的是依靠我们所讲的出口或者叫进出口贸易,而不是说投资。因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它们的地缘政治相对比较复杂。我们去海外投资,首先要注意安全,要注意回报。可能一开始来讲,在目前这个阶段,更主要的是靠进出口这种形式。特别是我们的资本密集性产品,像钢铁、水泥这些产品,正是现在国家发展基础设施所需要的,我们这边产能充裕。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觉得,我们的强项跟他们的需求(相匹配),专门出口这种产品,其实是蛮有帮助的。同时这些国家有可能资金不足,没办法购买中国的产品。我们有丝路的基金,我们有亚投行,相当于可以进行前期融资贷款,然后再来扶持,再来推进产业的发展。其实在之前的国际合作形式中或者其他国家的国际合作中也是这样的一套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本期人员——编导/文字:韩琳;主持人:佟静;摄像:刘凯/张文泉;后期:张文泉;摄影:伦晓璇;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编导/文字:韩琳;主持人:佟静;摄像:刘凯/张文泉;后期:张文泉;摄影:伦晓璇;主编:郑海滨